第三十六篇 蕭牆之禍起三家
關燈
小
中
大
這樣的話流行朝野:"何(宴)鄧(飏)丁(谧)亂京城"。
曹爽一夥最大的眼中釘肉中刺,毫無疑問是身為太傅的司馬懿。
為了徹底削弱司馬懿的影響,他們采取了兩項措施,第一,正始六年,改變禁衛軍的編制,将司馬師的部隊解散,從此皇宮禁衛軍全都落到了曹爽兄弟的手裡。
對此,司馬懿雖然曾經力争但因為曹爽握有實權而不果。
第二,正始八年,以曹芳已經成年為名,遷臨朝聽政并與司馬家關系密切的郭太後回永甯宮(注2),少管閑事。
司馬懿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對曹爽不滿并不是一句話能說清的,但以晉書及資治通鑒記載,"于是與爽有隙,"可見從此後司馬懿和曹爽徹底反目并下定了斬草除根的決心。
當年司馬懿的夫人去世,司馬懿于是也以69歲的高齡告老回家,從此不再幹預朝政,并暗中讓司馬師收集心腹,開始了政變的部署。
曹爽一夥的胡來,不但違反了朝廷的法典,而且削弱了魏國的國力給南方敵對的吳蜀以可趁之機,當然讓魏國朝廷中的有識之士不安。
大家敢怒不敢言。
如今的曹魏朝政,已經是水開前最後的平靜,隻要有人挑頭群臣立刻就要揭竿而起了,但曹爽這個草包哪裡看得到潛在的危險,他隻看得見司馬懿回家自己的政敵"垮台"的事實。
從此,他肆無忌憚。
他驕奢無度,自己府上的飲食衣服比皇宮裡的都要華貴,整天和何宴等人飲酒狂歡。
各地有什麼貢品,他也先過目後雁過留毛,留下精華而把自己看不上的送入皇宮。
更過分的是,他連宮中的宮女也不放過,擅自拿來自己享用。
曹真為人清廉節儉,軍饷不足時甚至倒貼自己的俸祿賞賜部下,和将士同甘共苦,可他的兒子卻成了和紳。
曹爽的這番胡來,連親弟弟的曹羲都看不下去了,幾次規勸,以至于聲淚俱下。
然而,無論眼淚還是兄弟親情都未能打動這個死到臨頭的曹爽,連他原來的部下都對他徹底失望。
曾經擔任曹爽長史一職的孫禮被曹爽踢開赴任揚州刺史後,又調任冀州刺史。
他任冀州刺史前清河平原兩個相鄰的縣因為所管轄的範圍争吵不休,官司拖了八年一直打到了曹爽那裡。
其實,魏明帝曹睿在世時對此有明确的劃分,孫禮赴任後拿出當時的地圖并以此為解決問題的根據。
誰知道這麼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被曹爽無端插手,硬說地圖無效,不能以此決斷。
孫禮大怒,當即上表辯駁,言辭激烈,因此得罪了曹爽。
曹爽将他誣蔑後下獄,但不久也因為自己實在理虧,受不了朝廷中的反對而再次起用。
此時匈奴侵犯并州邊境,曹爽便任命他為并州刺史。
孫禮忿忿不平地上任時,先去拜會老太傅司馬懿。
司馬懿看他臉色不對,就問他:“您怎麼了,難道是嫌并州刺史官小?”孫禮憤然回答:“您胡說什麼!我雖然不是聖人,但還不至于為這點得失發愁。
我本來以為您能象伊尹呂尚那樣輔佐朝廷,上報先帝下建功勳(可您在家當縮頭烏龜?)。
如今社稷将危天下紛擾,這才是我不高興的原因啊。
”這番話,已經是明擺着期盼司馬懿有所動作了。
孫禮作為曹爽的長史,一度忠心耿耿,但曹爽的胡作非為終于将他推向了司馬懿的一邊。
司馬懿此時雖然已經有了誅殺曹爽的決心,但并沒有忘記自己仍然身處劣勢:“好了好了,就是忍無可忍,也得忍!” 注1這個潘濬,就是關羽丢失荊州時坐鎮後方的潘濬。
因此,他在三國演義中略遭貶損并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但實際上為人忠誠嚴謹,而且嫉惡如仇。
在東吳他很有政績戰功,曆任少府太常(均為九卿)等要職。
注2這件事上頗有争議。
太後的起居之處本來就是永甯宮,而且魏文帝曹丕确實有後族不得輔政的诏書,因此胡三省在注解資治通鑒時認為是後來人為了突出曹爽的惡行而故意加“遷”字。
不過,按照三國志明元郭皇後傳,曹芳繼位時“三主幼弱,宰輔統政,與奪大事,皆先咨啟於太後而後施行”,可見當時她很可能是和小皇帝居住在一起。
她的存在對曹爽的胡來是重大的障礙,加之與司馬懿關系密切,曹爽遷她回永甯宮實際上是為奪權一事基本上還是可以肯定的。
曹爽一夥最大的眼中釘肉中刺,毫無疑問是身為太傅的司馬懿。
為了徹底削弱司馬懿的影響,他們采取了兩項措施,第一,正始六年,改變禁衛軍的編制,将司馬師的部隊解散,從此皇宮禁衛軍全都落到了曹爽兄弟的手裡。
對此,司馬懿雖然曾經力争但因為曹爽握有實權而不果。
第二,正始八年,以曹芳已經成年為名,遷臨朝聽政并與司馬家關系密切的郭太後回永甯宮(注2),少管閑事。
司馬懿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對曹爽不滿并不是一句話能說清的,但以晉書及資治通鑒記載,"于是與爽有隙,"可見從此後司馬懿和曹爽徹底反目并下定了斬草除根的決心。
當年司馬懿的夫人去世,司馬懿于是也以69歲的高齡告老回家,從此不再幹預朝政,并暗中讓司馬師收集心腹,開始了政變的部署。
曹爽一夥的胡來,不但違反了朝廷的法典,而且削弱了魏國的國力給南方敵對的吳蜀以可趁之機,當然讓魏國朝廷中的有識之士不安。
大家敢怒不敢言。
如今的曹魏朝政,已經是水開前最後的平靜,隻要有人挑頭群臣立刻就要揭竿而起了,但曹爽這個草包哪裡看得到潛在的危險,他隻看得見司馬懿回家自己的政敵"垮台"的事實。
從此,他肆無忌憚。
他驕奢無度,自己府上的飲食衣服比皇宮裡的都要華貴,整天和何宴等人飲酒狂歡。
各地有什麼貢品,他也先過目後雁過留毛,留下精華而把自己看不上的送入皇宮。
更過分的是,他連宮中的宮女也不放過,擅自拿來自己享用。
曹真為人清廉節儉,軍饷不足時甚至倒貼自己的俸祿賞賜部下,和将士同甘共苦,可他的兒子卻成了和紳。
曹爽的這番胡來,連親弟弟的曹羲都看不下去了,幾次規勸,以至于聲淚俱下。
然而,無論眼淚還是兄弟親情都未能打動這個死到臨頭的曹爽,連他原來的部下都對他徹底失望。
曾經擔任曹爽長史一職的孫禮被曹爽踢開赴任揚州刺史後,又調任冀州刺史。
他任冀州刺史前清河平原兩個相鄰的縣因為所管轄的範圍争吵不休,官司拖了八年一直打到了曹爽那裡。
其實,魏明帝曹睿在世時對此有明确的劃分,孫禮赴任後拿出當時的地圖并以此為解決問題的根據。
誰知道這麼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被曹爽無端插手,硬說地圖無效,不能以此決斷。
孫禮大怒,當即上表辯駁,言辭激烈,因此得罪了曹爽。
曹爽将他誣蔑後下獄,但不久也因為自己實在理虧,受不了朝廷中的反對而再次起用。
此時匈奴侵犯并州邊境,曹爽便任命他為并州刺史。
孫禮忿忿不平地上任時,先去拜會老太傅司馬懿。
司馬懿看他臉色不對,就問他:“您怎麼了,難道是嫌并州刺史官小?”孫禮憤然回答:“您胡說什麼!我雖然不是聖人,但還不至于為這點得失發愁。
我本來以為您能象伊尹呂尚那樣輔佐朝廷,上報先帝下建功勳(可您在家當縮頭烏龜?)。
如今社稷将危天下紛擾,這才是我不高興的原因啊。
”這番話,已經是明擺着期盼司馬懿有所動作了。
孫禮作為曹爽的長史,一度忠心耿耿,但曹爽的胡作非為終于将他推向了司馬懿的一邊。
司馬懿此時雖然已經有了誅殺曹爽的決心,但并沒有忘記自己仍然身處劣勢:“好了好了,就是忍無可忍,也得忍!” 注1這個潘濬,就是關羽丢失荊州時坐鎮後方的潘濬。
因此,他在三國演義中略遭貶損并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但實際上為人忠誠嚴謹,而且嫉惡如仇。
在東吳他很有政績戰功,曆任少府太常(均為九卿)等要職。
注2這件事上頗有争議。
太後的起居之處本來就是永甯宮,而且魏文帝曹丕确實有後族不得輔政的诏書,因此胡三省在注解資治通鑒時認為是後來人為了突出曹爽的惡行而故意加“遷”字。
不過,按照三國志明元郭皇後傳,曹芳繼位時“三主幼弱,宰輔統政,與奪大事,皆先咨啟於太後而後施行”,可見當時她很可能是和小皇帝居住在一起。
她的存在對曹爽的胡來是重大的障礙,加之與司馬懿關系密切,曹爽遷她回永甯宮實際上是為奪權一事基本上還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