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篇 東施效颦
關燈
小
中
大
境,不是您大将軍的責任嗎?加上司馬懿态度堅決,曹爽也壓不住了,一年後的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司馬懿再次出手。
曹爽原以為從洛陽到淮南,單程兩千裡,而且對手諸葛恪也不是等閑之輩,應該能給司馬懿制造點麻煩。
誰知道,諸葛恪聽說連叔父諸葛亮都無可奈何的司馬懿來了,當即作了朱然第二掉頭就逃,好歹沒被司馬懿追上。
司馬懿回師前,一如既往地在當地(周瑜的故鄉舒城)巡查了一番,并以“滅賊之要,在于積谷”的方針在淮南一帶鼓勵興修水利并整修良田萬頃,然後凱旋。
從此,曹魏的屯田區域從洛陽一直連到了壽春。
這樣老将出馬一個頂倆,司馬懿的兩次出擊東吳大勝令朝野稱頌,連封地都被擴大到了四個縣。
無所作為的曹爽一夥漸漸感到了壓力。
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不久後他的手下鄧飏李勝就給曹爽出了個馊主意:征讨西蜀。
蜀漢自從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後,到此已經整整九年。
九年中,鑒于諸葛亮屢次出祁山關隴卻無功而返,蔣琬曾有過順漢江東下攻擊上庸等地的伐魏打算,但因為大家的反對(注2)以及自己身體一直不好而擱置。
姜維也時不時地要求北伐,費祎不同意:“我們的才能遠遠不如諸葛丞相,他都沒能把曹魏怎麼樣,你我能有什麼作為?”諸葛亮本人是個穩健的政治家,他看中的兩位接班人也是同一個類型。
看到姜維求戰心切,費祎有時候也點點頭,但每次隻給他一萬左右的兵馬。
因此蜀漢雖然有些小規模的進攻行動,對兩國都談不上什麼得失,這一局面一直維持到費祎遇刺身亡。
同時,南方的少數民族時有反叛。
按資治通鑒記載,正始元年(公元240年)“越巂蠻夷數叛漢,殺太守,是後太守不敢之郡,寄治安定縣,去郡八百馀裡。
漢主以巴西張嶷為越巂太守,嶷招慰新附,誅讨強猾,蠻夷畏服,郡界悉平,複還舊治。
”連太守都被趕出了郡治,可見一度聲勢浩大。
後方的不安甯也捆住了蜀漢的手腳。
不過蜀漢雖然沒有積極進攻的舉動,蔣琬還是在調整防禦部署。
他首先表薦姜維為涼州刺史,做出了以姜維為前鋒,如果有所斬獲則自己親自為後援大舉進攻的打算。
不過或許是由于蜀漢力量不足,謹慎而多病的蔣琬并沒有立即實施這個方案。
正始三年,姜維和蔣琬按照部署先後從漢中回師,駐紮在了涪城(蔣琬當時病情加重,此行兼有養病的意味),并任命王平為漢中地區最高統帥。
涪城到各地都很便利,這樣一旦四方有事蜀漢的大軍增援不難,蜀漢擺出了一副機動防禦的态勢。
然而,這一番部署的直接效果自然是首先削弱了漢中的防禦,使得漢中的守軍減少到了三萬人以下。
曹爽大概看到這一點後認為這個軟柿子好捏,立刻就要拿漢中開刀,為自己撈夠對抗司馬懿的資本。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當司馬懿大勝諸葛恪時,曹爽也任命了自己的親族夏侯玄(夏侯淵的孫子,當年太和浮華案中的四聰之首,但确有真才實學,尤其政治上很有遠見)為征西将軍,為自己的伐蜀鋪路。
司馬懿一看,這不是拿國家的兵馬錢糧開玩笑嗎,立即加以勸阻。
曹爽指桑罵槐打的其實就是司馬懿,當然不聽。
第二年的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三月,曹爽帶着十萬(一說七萬)大軍殺氣騰騰地攻進了漢中。
漢中的蜀漢守軍不多,看到對手浩浩蕩蕩大家都有點慌,有人提議放棄險要把守城池,然後等待蜀中的援軍。
王平堅決反對:“涪城距離漢中一千裡,大軍的動作也不是那麼容易。
如果先被敵人占據險要,将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于是,他立即派人先占據了興勢這一要地,左右紮營一百裡抗拒曹爽。
蜀漢大将軍費祎在蜀中,也積極準備救援,曹爽出動後一個月他的援軍也已經整裝待發。
出發時,蜀漢的光祿大夫來敏特地來看望道别,并請求和費祎下盤圍棋。
這時外面已經是“車粼粼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了,費祎也來者不拒,兩人當即手談一局。
看到費祎鎮定自若毫無驚慌的神色,來敏點頭贊歎:“您此行一定能獲勝,曹爽這小子不死也要脫層皮。
” 來敏點頭贊歎,司馬搖頭歎息。
曹爽自發兵以來,大肆征用民夫騾馬為自己運送糧草,但無奈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騾馬累死的不小心掉到山崖裡摔死的不計其數,而僅靠人力怎能應付這樣浩大的後勤運輸重任?一路上騾馬屍橫遍野,民工抱頭痛哭。
曹爽空有十萬大軍卻一無所獲之餘,眼睜睜地看着蜀漢援軍
曹爽原以為從洛陽到淮南,單程兩千裡,而且對手諸葛恪也不是等閑之輩,應該能給司馬懿制造點麻煩。
誰知道,諸葛恪聽說連叔父諸葛亮都無可奈何的司馬懿來了,當即作了朱然第二掉頭就逃,好歹沒被司馬懿追上。
司馬懿回師前,一如既往地在當地(周瑜的故鄉舒城)巡查了一番,并以“滅賊之要,在于積谷”的方針在淮南一帶鼓勵興修水利并整修良田萬頃,然後凱旋。
從此,曹魏的屯田區域從洛陽一直連到了壽春。
這樣老将出馬一個頂倆,司馬懿的兩次出擊東吳大勝令朝野稱頌,連封地都被擴大到了四個縣。
無所作為的曹爽一夥漸漸感到了壓力。
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不久後他的手下鄧飏李勝就給曹爽出了個馊主意:征讨西蜀。
蜀漢自從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後,到此已經整整九年。
九年中,鑒于諸葛亮屢次出祁山關隴卻無功而返,蔣琬曾有過順漢江東下攻擊上庸等地的伐魏打算,但因為大家的反對(注2)以及自己身體一直不好而擱置。
姜維也時不時地要求北伐,費祎不同意:“我們的才能遠遠不如諸葛丞相,他都沒能把曹魏怎麼樣,你我能有什麼作為?”諸葛亮本人是個穩健的政治家,他看中的兩位接班人也是同一個類型。
看到姜維求戰心切,費祎有時候也點點頭,但每次隻給他一萬左右的兵馬。
因此蜀漢雖然有些小規模的進攻行動,對兩國都談不上什麼得失,這一局面一直維持到費祎遇刺身亡。
同時,南方的少數民族時有反叛。
按資治通鑒記載,正始元年(公元240年)“越巂蠻夷數叛漢,殺太守,是後太守不敢之郡,寄治安定縣,去郡八百馀裡。
漢主以巴西張嶷為越巂太守,嶷招慰新附,誅讨強猾,蠻夷畏服,郡界悉平,複還舊治。
”連太守都被趕出了郡治,可見一度聲勢浩大。
後方的不安甯也捆住了蜀漢的手腳。
不過蜀漢雖然沒有積極進攻的舉動,蔣琬還是在調整防禦部署。
他首先表薦姜維為涼州刺史,做出了以姜維為前鋒,如果有所斬獲則自己親自為後援大舉進攻的打算。
不過或許是由于蜀漢力量不足,謹慎而多病的蔣琬并沒有立即實施這個方案。
正始三年,姜維和蔣琬按照部署先後從漢中回師,駐紮在了涪城(蔣琬當時病情加重,此行兼有養病的意味),并任命王平為漢中地區最高統帥。
涪城到各地都很便利,這樣一旦四方有事蜀漢的大軍增援不難,蜀漢擺出了一副機動防禦的态勢。
然而,這一番部署的直接效果自然是首先削弱了漢中的防禦,使得漢中的守軍減少到了三萬人以下。
曹爽大概看到這一點後認為這個軟柿子好捏,立刻就要拿漢中開刀,為自己撈夠對抗司馬懿的資本。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當司馬懿大勝諸葛恪時,曹爽也任命了自己的親族夏侯玄(夏侯淵的孫子,當年太和浮華案中的四聰之首,但确有真才實學,尤其政治上很有遠見)為征西将軍,為自己的伐蜀鋪路。
司馬懿一看,這不是拿國家的兵馬錢糧開玩笑嗎,立即加以勸阻。
曹爽指桑罵槐打的其實就是司馬懿,當然不聽。
第二年的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三月,曹爽帶着十萬(一說七萬)大軍殺氣騰騰地攻進了漢中。
漢中的蜀漢守軍不多,看到對手浩浩蕩蕩大家都有點慌,有人提議放棄險要把守城池,然後等待蜀中的援軍。
王平堅決反對:“涪城距離漢中一千裡,大軍的動作也不是那麼容易。
如果先被敵人占據險要,将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于是,他立即派人先占據了興勢這一要地,左右紮營一百裡抗拒曹爽。
蜀漢大将軍費祎在蜀中,也積極準備救援,曹爽出動後一個月他的援軍也已經整裝待發。
出發時,蜀漢的光祿大夫來敏特地來看望道别,并請求和費祎下盤圍棋。
這時外面已經是“車粼粼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了,費祎也來者不拒,兩人當即手談一局。
看到費祎鎮定自若毫無驚慌的神色,來敏點頭贊歎:“您此行一定能獲勝,曹爽這小子不死也要脫層皮。
” 來敏點頭贊歎,司馬搖頭歎息。
曹爽自發兵以來,大肆征用民夫騾馬為自己運送糧草,但無奈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騾馬累死的不小心掉到山崖裡摔死的不計其數,而僅靠人力怎能應付這樣浩大的後勤運輸重任?一路上騾馬屍橫遍野,民工抱頭痛哭。
曹爽空有十萬大軍卻一無所獲之餘,眼睜睜地看着蜀漢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