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篇 崩年亦在永安宮
關燈
小
中
大
胸有成竹:"劉備是個狡猾的對手,而且經驗豐富。
當初他剛剛動兵時,肯定是集中精力思考時局,因此不好對付。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既占不到我們的便宜,又把自己拖得士氣情緒低落,早就沒什麼了不起了。
這才是剿除這個家夥的時機。
"于是,他先命令一部作投石問路式的攻擊,沒想到被迅速集結的劉備大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大家都發起了牢騷:"這不是白白折損士卒嘛!"然而,經過這次嘗試陸遜摸清楚了劉備的命門,他對手下的嘲諷付之一笑:"沒什麼,我已經明白了。
"他當機立斷,命令人手一把茅草,以火攻劉備,首先攻拔劉備四十座軍營中那座發号施令的主營。
這次果然一氣呵成,第一棒就敲碎了劉備的腦袋。
這下子劉備大軍群龍無首,再也無法進行有組織的抵抗。
陸遜于是下令全軍出擊猛攻,并命令朱然帶領水軍封鎖江面,割斷了劉備軍南北的聯系。
同時,孫桓等扼守夷陵道後切斷了蜀軍的退路。
之後,東吳的人馬将劉備的四十多個軍營分割後一處一把大火各個擊破。
亂軍中馮習張南以及蠻王沙摩柯等全都掉了腦袋。
劉備的四十座軍營被一把一把的大火燒光,手下的将軍也是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
猝不及防的劉備帶着人馬逃到了馬鞍山據守。
陸遜随後就趕到,命令吳軍四面包圍後強攻。
劉備哪裡還能抵抗這樣的兇狠,不久後就土崩瓦解。
劉備趁夜率領殘兵敗将逃跑,急中生智的他命令自己人在要路上抛棄衣甲軍械等後也點了一把火,好歹是擺脫了陸遜的追擊。
就這樣,孤家寡人的他逃到了白帝城。
蜀漢在這一役中精銳喪盡,幾萬人戰死,其他的舟船器械水陸軍資,尺寸不留。
一時間,長江上到處都漂浮着蜀軍将士的屍體。
劉備看到這一切,慚愧憤恨:"我居然會敗給了陸遜這個臭小子,難道是天意嗎!"夷陵之戰,就這麼落下了帷幕。
劉備一生身經百戰,勝仗敗仗都經曆無數,但如此全軍覆沒卻是頭一次。
這一戰是對蜀漢的決定性打擊。
劉備親率大軍出征東吳,但是數一數他手下的兵将,關羽張飛被殺,法正黃忠病死于黃初元年(公元220年),魏延要駐守漢中謹防曹魏,趙雲(其實并不得重用)留守江州(如今重慶地區)為後盾,諸葛亮留守成都,這樣前方劉備手下沒有一個能征慣戰的宿将。
劉備的兵力沒有定論,一般認為是七萬左右,與東吳的五萬相比也沒有絕對優勢,卻還要派黃權分兵去預防曹魏。
相反看東吳,當時沒有名氣的陸遜其實是個奇才(有報道說,陸遜是林彪最欣賞的三國戰将),劉備很不幸地成了第一個"證明"。
陸遜手下的朱然,潘璋,徐盛,韓當等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将。
東吳的兵力雖然表面上少于劉備的七萬,但實際上有強大的後援:明的,有步骘領兵萬人守益陽(如今湖南境内),阻止武陵的土著部族助蜀;暗的,背後的孫權随時都會派人來支援,其質量遠遠勝過劉備幹巴巴的七萬。
面對劉備的攻勢,陸遜先"敵進我退"撤退幾百裡,把"苞原隰險阻"這樣的鬼地方讓給劉備。
劉備百般引誘陸遜決戰,陸遜就是不理不睬,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然而一旦看到"敵疲我打"的時機成熟後全力以赴強攻不止。
而蜀軍果然受限制于地形,四十座聯營無法互相支援而被各個擊破。
赤壁之戰後劉備集團以火箭般的速度崛起,經過襄樊夷陵兩戰又火箭般的衰落,精銳喪盡。
從此蜀漢的境域完全被限制在四川盆地以内,再也不曾打出一條出路而徹底淪落為三國最弱的一個。
當真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劉備兵敗後,長江北岸的黃權退路被斷絕。
八月,他無可奈何地投降了曹丕。
曹丕問黃權:"您棄暗投明,是不是因為仿效陳平韓信啊?"黃權泣不成聲:"我受蜀主厚恩,如今因為無法回家又不能投靠東吳才來投降您,哪裡還能指望與古人相提并論!"曹丕看到他有理有節不卑不亢,相當欣賞,當即把這個蜀漢鎮北将軍的方向一扭,任命他為鎮南将軍。
馬良在武陵等地安撫少數民族,劉備兵敗後那些"蠻夷"見風使舵轉向東吳,馬良也死在了他們手裡。
夷陵大戰之後,吳蜀雙方都忙着清點戰果。
諸葛亮聽說劉備大敗,感歎萬分:"法正要是還活着,肯定能制止主上東征(胡來)。
即使東征,也不會如此一敗塗地。
"孫權那裡則是喜氣洋洋。
孫桓見到陸遜後,又是欽佩又是道歉:"當初确實恨您不發救兵,如今才知道您是胸中有大丘壑啊!"朱然韓當等人也都心服口服,這位大都督果然是千古奇才。
孫權論功行賞,加封陸遜為輔國将軍,荊州牧江陵侯。
看到劉備窮困潦倒,徐盛潘璋等人
當初他剛剛動兵時,肯定是集中精力思考時局,因此不好對付。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既占不到我們的便宜,又把自己拖得士氣情緒低落,早就沒什麼了不起了。
這才是剿除這個家夥的時機。
"于是,他先命令一部作投石問路式的攻擊,沒想到被迅速集結的劉備大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大家都發起了牢騷:"這不是白白折損士卒嘛!"然而,經過這次嘗試陸遜摸清楚了劉備的命門,他對手下的嘲諷付之一笑:"沒什麼,我已經明白了。
"他當機立斷,命令人手一把茅草,以火攻劉備,首先攻拔劉備四十座軍營中那座發号施令的主營。
這次果然一氣呵成,第一棒就敲碎了劉備的腦袋。
這下子劉備大軍群龍無首,再也無法進行有組織的抵抗。
陸遜于是下令全軍出擊猛攻,并命令朱然帶領水軍封鎖江面,割斷了劉備軍南北的聯系。
同時,孫桓等扼守夷陵道後切斷了蜀軍的退路。
之後,東吳的人馬将劉備的四十多個軍營分割後一處一把大火各個擊破。
亂軍中馮習張南以及蠻王沙摩柯等全都掉了腦袋。
劉備的四十座軍營被一把一把的大火燒光,手下的将軍也是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
猝不及防的劉備帶着人馬逃到了馬鞍山據守。
陸遜随後就趕到,命令吳軍四面包圍後強攻。
劉備哪裡還能抵抗這樣的兇狠,不久後就土崩瓦解。
劉備趁夜率領殘兵敗将逃跑,急中生智的他命令自己人在要路上抛棄衣甲軍械等後也點了一把火,好歹是擺脫了陸遜的追擊。
就這樣,孤家寡人的他逃到了白帝城。
蜀漢在這一役中精銳喪盡,幾萬人戰死,其他的舟船器械水陸軍資,尺寸不留。
一時間,長江上到處都漂浮着蜀軍将士的屍體。
劉備看到這一切,慚愧憤恨:"我居然會敗給了陸遜這個臭小子,難道是天意嗎!"夷陵之戰,就這麼落下了帷幕。
劉備一生身經百戰,勝仗敗仗都經曆無數,但如此全軍覆沒卻是頭一次。
這一戰是對蜀漢的決定性打擊。
劉備親率大軍出征東吳,但是數一數他手下的兵将,關羽張飛被殺,法正黃忠病死于黃初元年(公元220年),魏延要駐守漢中謹防曹魏,趙雲(其實并不得重用)留守江州(如今重慶地區)為後盾,諸葛亮留守成都,這樣前方劉備手下沒有一個能征慣戰的宿将。
劉備的兵力沒有定論,一般認為是七萬左右,與東吳的五萬相比也沒有絕對優勢,卻還要派黃權分兵去預防曹魏。
相反看東吳,當時沒有名氣的陸遜其實是個奇才(有報道說,陸遜是林彪最欣賞的三國戰将),劉備很不幸地成了第一個"證明"。
陸遜手下的朱然,潘璋,徐盛,韓當等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将。
東吳的兵力雖然表面上少于劉備的七萬,但實際上有強大的後援:明的,有步骘領兵萬人守益陽(如今湖南境内),阻止武陵的土著部族助蜀;暗的,背後的孫權随時都會派人來支援,其質量遠遠勝過劉備幹巴巴的七萬。
面對劉備的攻勢,陸遜先"敵進我退"撤退幾百裡,把"苞原隰險阻"這樣的鬼地方讓給劉備。
劉備百般引誘陸遜決戰,陸遜就是不理不睬,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然而一旦看到"敵疲我打"的時機成熟後全力以赴強攻不止。
而蜀軍果然受限制于地形,四十座聯營無法互相支援而被各個擊破。
赤壁之戰後劉備集團以火箭般的速度崛起,經過襄樊夷陵兩戰又火箭般的衰落,精銳喪盡。
從此蜀漢的境域完全被限制在四川盆地以内,再也不曾打出一條出路而徹底淪落為三國最弱的一個。
當真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劉備兵敗後,長江北岸的黃權退路被斷絕。
八月,他無可奈何地投降了曹丕。
曹丕問黃權:"您棄暗投明,是不是因為仿效陳平韓信啊?"黃權泣不成聲:"我受蜀主厚恩,如今因為無法回家又不能投靠東吳才來投降您,哪裡還能指望與古人相提并論!"曹丕看到他有理有節不卑不亢,相當欣賞,當即把這個蜀漢鎮北将軍的方向一扭,任命他為鎮南将軍。
馬良在武陵等地安撫少數民族,劉備兵敗後那些"蠻夷"見風使舵轉向東吳,馬良也死在了他們手裡。
夷陵大戰之後,吳蜀雙方都忙着清點戰果。
諸葛亮聽說劉備大敗,感歎萬分:"法正要是還活着,肯定能制止主上東征(胡來)。
即使東征,也不會如此一敗塗地。
"孫權那裡則是喜氣洋洋。
孫桓見到陸遜後,又是欽佩又是道歉:"當初确實恨您不發救兵,如今才知道您是胸中有大丘壑啊!"朱然韓當等人也都心服口服,這位大都督果然是千古奇才。
孫權論功行賞,加封陸遜為輔國将軍,荊州牧江陵侯。
看到劉備窮困潦倒,徐盛潘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