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趙黃聯袂劫糧山 黃霍雙到戰漢水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八回趙黃聯袂劫糧山黃霍雙到戰漢水
話接上回。
黃忠上得戰馬,金刀手中一執,對趙雲道:&ldquo子龍将軍在此聽候消息,老夫去也。
&rdquo 趙雲道:&ldquo祝老将軍馬到成功!&rdquo 黃忠一馬當先,引領三千漢軍往米倉山而去。
垂暮時分,遠望米倉山和五加山之間營寨如堵,夕陽下刀槍閃耀奪目,旗幡鮮豔無比。
行至離米倉山約有三裡之地,黃忠扣住戰馬,細細打量起曹操的兵力部署起來。
見米倉山上也是營頭密布,戒備森嚴,守将夏侯尚的旗号迎風飄蕩,便想,隻要先将此賊斬去,造成米倉山一片混亂,就可以引軍上山放火,等到曹操引軍趕到,大糧已起火,魏軍已混亂不堪,也自顧不暇,根本抓不住我,那時我再徐徐撤兵。
當然動作要迅速,要是略一遲緩就有被圍的可能,畢竟他們人多勢衆,一旦被他們圍住,靠手上這一柄金刀是無濟于事的。
黃忠到了這個地步,方才意識到自己将有被圍的可能,而且不一定能夠焚燒魏軍的糧草。
又思忖遭:萬一一上山就被魏軍圍困住,要從今天晚上殺到明日中午,而且趙雲至少要到傍晚才能趕到,也就是說,我一個人要在這兒與數十員魏将拚殺整整一天一夜,必定是人困馬乏,精疲力竭,恐怕支持不到那個時候。
失誤啊,失誤!我和趙雲誰也沒有想到這一點。
那怎麼辦? 黃忠沉思了片刻,便與杜微說道:&ldquo杜微,老夫引領弟兄前往米倉山劫糧,若受魏軍圍困,爾千萬不可前往接應,速與我趕去将趙雲召來,不可魯莽從事,可知否?&rdquo 杜微毫不遲疑地答道:&ldquo遵命。
&rdquo黃忠這才覺得可以放心了,因為此去米倉山,即使被圍,杜微下半夜就能趕回去,明天清早趙雲便得到了消息再趕到這裡也不過太陽當頂時分,堅持到那個時候還沒多大問題。
總之心裡有了底,就能堅持。
三千漢軍就地飽餐了一頓,留下一千弟兄随杜微隐蔽在離此不遠的樹林中,黃忠便領了二千人馬摘鸾鈴,卷旗号,摸着黑色,悄然沒聲地向米倉山進發。
卻說曹操一到米倉山,便加重了緊張、危險的氣氛,哨探日夜不斷。
就在黃忠還沒走出多遠,迎面碰上了魏軍的巡哨。
這些巡哨見夜暮中人影憧憧,料着不是自家人,便喝道&ldquo呔,何許樣人?口令!&rdquo 此時的黃忠哪來管你什麼口令不口令,就象一隻夜行虎一樣橫沖直撞,隻管向前面撲去。
魏軍連叫數聲,不但沒聽到回音,面且看見人影越來越近,知道情況不妙,紛紛掉頭想跑。
哪能呢!黃忠已經掃到了他們的面前,已經起手刀劈鑽打,十幾個巡哨想呼叫也已經來不及,個個跌倒在血泊之中,無一生還。
老将軍将十多具屍首抛至路旁,又領着大家趕路。
走無多路,又聽得前面喝問口令,黃忠仍是一聲不吭,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陣亂打,結果了他們的性命再往前邊撲去。
如是三番,已經來到米倉山下。
從五加山到米倉山這段路上,營頭不少,标燈也點得格外亮,遠望過去一片火紅,照耀如同白晝。
盡管從亮處看到暗處不怎麼清楚,離米倉山越近,看得就越仔細,尤其這幾日魏軍戒備森嚴,頗有草木皆兵之感,所以分外警惕,不放過一個細節。
此時見山下突然來了一群人,渾身上下都是漢軍的号衣,為首一将白須金刀,魏軍無不驚慌,索知黃忠英勇無敢,被他摸到了鼻子底下,性命不保。
因此都箭上弦,刀出鞘,高聲呼叫:&ldquo來者止步,招箭哪!&rdquo 黃忠想,已經來到了山下方被魏軍知曉,這還算順利,不可能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去放火。
理應誘出守将将其斬首,方可沖上山去。
老将軍以為沒有必要再拖時間,這場戰鬥一定要速戰速決。
便向山上呼道:&ldquo賊軍聽了,老夫乃長沙黃忠,令夏侯尚下山領死!&rdquo 東川的黃忠可以與長坂時的趙雲相提并論。
魏軍一聽果然來的是老将黃忠,急得失魂落魄,驚恐不已。
異口同聲驚呼道:&ldquo黃忠這老頭兒來啦&hellip&hellip&rdquo聲音傳到中軍帳上夏侯尚的耳朵裡,他不知道弟兄們為何這般羅唣,一面命心腹前去探聽,一面起身整頓甲胄。
無多時,營頭上的守軍氣喘籲籲跑來禀報:&ldquo夏侯将軍,漢将黃忠已到山前讨戰!&rdquo 夏侯尚聽了也猛然吃了一驚。
自從定軍山失守以後,料定漢軍早晚要來,所以布防得十分嚴密,山下巡哨無數。
可此時一點消息都沒有,黃忠象神将天降到了山前,不能不使他心悸。
再說,夏侯尚的兩個哥哥都是死在黃忠的刀下,屍骨未寒,他又來了,使夏侯尚既怕又恨,怕則怕自己的武藝不及兩個死去的兄長,顯然不是黃忠的對手恨則恨黃忠就象催命鬼一樣找上門來。
可米倉山是不能丢的離此不遠的大營中有無數戰将,叔父得知黃忠到來突然會命人到此救援。
這使夏侯尚壯膽不少。
懷着為兄複仇,為叔保山的心情,夏侯尚立即傳令道:&ldquo來,與吾帶馬扛刀!&rdquo 夏侯尚躍上馬背,手捧一口四十斤的三失兩刃刀,吩咐手下立即往大營去禀告魏王知曉。
說着,戰馬已沖下山去。
守營軍士見主将下山,急忙開放營門,鋪平趟闆。
黃忠見營中殺出一員魏将,身着青銅盔铠,面貌似曾相識。
橫刀喝道:&ldquo賊将通名!&rdquo 夏侯尚邊沖邊答道:&ldquo咱是魏王千歲駕前大将軍,米倉山守将夏侯尚!來者何人?&rdquo&ldquo老夫黃忠。
且看金刀!&rdquo說罷,兩馬正好馳近,黃忠輕刀快馬,起手就向夏侯尚蓋頂一刀。
今日黃忠不論是交戰還是燒糧,總是遵循這樣的原則:越快越好,一切從速。
所以不容多想,便向魏将砍去。
夏侯尚急超刀來招架,&ldquo老賊休要猖狂,本将軍與兄報仇來也!&rdquo&ldquo嚓啷&rdquo,黃忠見他的鑽子碰到了自己的刀盤,立即用大力向下一壓,隻見夏侯尚身子向前一磕,便知其亂了戰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金刀一提,往他裸露着的頸項中便是翻手一刀,振神發威地大吼一聲:&ldquo賊将去罷!&rdquo 夏侯尚早被黃忠這一刀吓慌了手腳,也不知道金刀從哪幾來,伏在馬背上動彈不得,瞬間被金刀&ldquo咔嚓&rdquo一聲砍中,身首分離,摔下馬背。
魏軍見夏侯尚陣亡,更是亂呼亂叫,&ldquo不好味,夏侯将軍送命哉!老頭兒厲害啊&hellip&hellip&rdquo 黃忠翻手之間斬了夏侯尚,将手一招,率領二千弟兄向營頭沖去。
隻要沖進營門,便能焚燒軍糧,曹操就要亂方寸,在東川無立足之勢。
但是這座營門十分堅固,山上都是久經訓練的兵勇精壯。
他們見夏侯尚一死,立即關閉大門,高扯趟闆,亂箭齊發,&ldquo黃忠招箭哪&hellip&hellip老頭兒償命啊&hellip&hellip&rdquo箭似飛蝗,企圖負隅頑抗。
&ldquo嗖&hellip&hellip&rdquo亂箭潑天大雨般地飛瀉而來,黃忠急舞金刀,将射來的箭支紛紛擊到地上,雖無性命之危,卻也寸步難行。
但是身後這班弟兄可悲了,他們哪來這般大的本領,除了在黃忠身後的弟兄幸免于難,其餘非死即傷,傷亡慘重。
話分兩頭。
魏軍大營的将台上的弟兄,在黃忠剛到米倉山腳的時候已經發覺了,知道來者必是漢軍前來劫糧,所以,飛奔到大帳上向曹操報告。
剛吃過晚飯,大帳上文武聚集,在此非常時刻,誰都别想睡一個安穩覺,四周的帳燈點得通明透亮,曹操心事重重,獨坐犯愁:我花了許多精力打下東川,劉備卻來與我相争。
要是與他打吧,必定兩敗俱傷,我也沾不了什麼便宜;要是由他由吧,劉備又要得寸進尺。
倘然大家相安于現狀,那也罷了,隻怕這幾日漢軍要動米倉山的腦筋,不得不防。
此時曹操聽了将台上的消息,立即提起精神來。
暗想,我與孔明打了十多年的交道,這點小
黃忠上得戰馬,金刀手中一執,對趙雲道:&ldquo子龍将軍在此聽候消息,老夫去也。
&rdquo 趙雲道:&ldquo祝老将軍馬到成功!&rdquo 黃忠一馬當先,引領三千漢軍往米倉山而去。
垂暮時分,遠望米倉山和五加山之間營寨如堵,夕陽下刀槍閃耀奪目,旗幡鮮豔無比。
行至離米倉山約有三裡之地,黃忠扣住戰馬,細細打量起曹操的兵力部署起來。
見米倉山上也是營頭密布,戒備森嚴,守将夏侯尚的旗号迎風飄蕩,便想,隻要先将此賊斬去,造成米倉山一片混亂,就可以引軍上山放火,等到曹操引軍趕到,大糧已起火,魏軍已混亂不堪,也自顧不暇,根本抓不住我,那時我再徐徐撤兵。
當然動作要迅速,要是略一遲緩就有被圍的可能,畢竟他們人多勢衆,一旦被他們圍住,靠手上這一柄金刀是無濟于事的。
黃忠到了這個地步,方才意識到自己将有被圍的可能,而且不一定能夠焚燒魏軍的糧草。
又思忖遭:萬一一上山就被魏軍圍困住,要從今天晚上殺到明日中午,而且趙雲至少要到傍晚才能趕到,也就是說,我一個人要在這兒與數十員魏将拚殺整整一天一夜,必定是人困馬乏,精疲力竭,恐怕支持不到那個時候。
失誤啊,失誤!我和趙雲誰也沒有想到這一點。
那怎麼辦? 黃忠沉思了片刻,便與杜微說道:&ldquo杜微,老夫引領弟兄前往米倉山劫糧,若受魏軍圍困,爾千萬不可前往接應,速與我趕去将趙雲召來,不可魯莽從事,可知否?&rdquo 杜微毫不遲疑地答道:&ldquo遵命。
&rdquo黃忠這才覺得可以放心了,因為此去米倉山,即使被圍,杜微下半夜就能趕回去,明天清早趙雲便得到了消息再趕到這裡也不過太陽當頂時分,堅持到那個時候還沒多大問題。
總之心裡有了底,就能堅持。
三千漢軍就地飽餐了一頓,留下一千弟兄随杜微隐蔽在離此不遠的樹林中,黃忠便領了二千人馬摘鸾鈴,卷旗号,摸着黑色,悄然沒聲地向米倉山進發。
卻說曹操一到米倉山,便加重了緊張、危險的氣氛,哨探日夜不斷。
就在黃忠還沒走出多遠,迎面碰上了魏軍的巡哨。
這些巡哨見夜暮中人影憧憧,料着不是自家人,便喝道&ldquo呔,何許樣人?口令!&rdquo 此時的黃忠哪來管你什麼口令不口令,就象一隻夜行虎一樣橫沖直撞,隻管向前面撲去。
魏軍連叫數聲,不但沒聽到回音,面且看見人影越來越近,知道情況不妙,紛紛掉頭想跑。
哪能呢!黃忠已經掃到了他們的面前,已經起手刀劈鑽打,十幾個巡哨想呼叫也已經來不及,個個跌倒在血泊之中,無一生還。
老将軍将十多具屍首抛至路旁,又領着大家趕路。
走無多路,又聽得前面喝問口令,黃忠仍是一聲不吭,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陣亂打,結果了他們的性命再往前邊撲去。
如是三番,已經來到米倉山下。
從五加山到米倉山這段路上,營頭不少,标燈也點得格外亮,遠望過去一片火紅,照耀如同白晝。
盡管從亮處看到暗處不怎麼清楚,離米倉山越近,看得就越仔細,尤其這幾日魏軍戒備森嚴,頗有草木皆兵之感,所以分外警惕,不放過一個細節。
此時見山下突然來了一群人,渾身上下都是漢軍的号衣,為首一将白須金刀,魏軍無不驚慌,索知黃忠英勇無敢,被他摸到了鼻子底下,性命不保。
因此都箭上弦,刀出鞘,高聲呼叫:&ldquo來者止步,招箭哪!&rdquo 黃忠想,已經來到了山下方被魏軍知曉,這還算順利,不可能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去放火。
理應誘出守将将其斬首,方可沖上山去。
老将軍以為沒有必要再拖時間,這場戰鬥一定要速戰速決。
便向山上呼道:&ldquo賊軍聽了,老夫乃長沙黃忠,令夏侯尚下山領死!&rdquo 東川的黃忠可以與長坂時的趙雲相提并論。
魏軍一聽果然來的是老将黃忠,急得失魂落魄,驚恐不已。
異口同聲驚呼道:&ldquo黃忠這老頭兒來啦&hellip&hellip&rdquo聲音傳到中軍帳上夏侯尚的耳朵裡,他不知道弟兄們為何這般羅唣,一面命心腹前去探聽,一面起身整頓甲胄。
無多時,營頭上的守軍氣喘籲籲跑來禀報:&ldquo夏侯将軍,漢将黃忠已到山前讨戰!&rdquo 夏侯尚聽了也猛然吃了一驚。
自從定軍山失守以後,料定漢軍早晚要來,所以布防得十分嚴密,山下巡哨無數。
可此時一點消息都沒有,黃忠象神将天降到了山前,不能不使他心悸。
再說,夏侯尚的兩個哥哥都是死在黃忠的刀下,屍骨未寒,他又來了,使夏侯尚既怕又恨,怕則怕自己的武藝不及兩個死去的兄長,顯然不是黃忠的對手恨則恨黃忠就象催命鬼一樣找上門來。
可米倉山是不能丢的離此不遠的大營中有無數戰将,叔父得知黃忠到來突然會命人到此救援。
這使夏侯尚壯膽不少。
懷着為兄複仇,為叔保山的心情,夏侯尚立即傳令道:&ldquo來,與吾帶馬扛刀!&rdquo 夏侯尚躍上馬背,手捧一口四十斤的三失兩刃刀,吩咐手下立即往大營去禀告魏王知曉。
說着,戰馬已沖下山去。
守營軍士見主将下山,急忙開放營門,鋪平趟闆。
黃忠見營中殺出一員魏将,身着青銅盔铠,面貌似曾相識。
橫刀喝道:&ldquo賊将通名!&rdquo 夏侯尚邊沖邊答道:&ldquo咱是魏王千歲駕前大将軍,米倉山守将夏侯尚!來者何人?&rdquo&ldquo老夫黃忠。
且看金刀!&rdquo說罷,兩馬正好馳近,黃忠輕刀快馬,起手就向夏侯尚蓋頂一刀。
今日黃忠不論是交戰還是燒糧,總是遵循這樣的原則:越快越好,一切從速。
所以不容多想,便向魏将砍去。
夏侯尚急超刀來招架,&ldquo老賊休要猖狂,本将軍與兄報仇來也!&rdquo&ldquo嚓啷&rdquo,黃忠見他的鑽子碰到了自己的刀盤,立即用大力向下一壓,隻見夏侯尚身子向前一磕,便知其亂了戰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金刀一提,往他裸露着的頸項中便是翻手一刀,振神發威地大吼一聲:&ldquo賊将去罷!&rdquo 夏侯尚早被黃忠這一刀吓慌了手腳,也不知道金刀從哪幾來,伏在馬背上動彈不得,瞬間被金刀&ldquo咔嚓&rdquo一聲砍中,身首分離,摔下馬背。
魏軍見夏侯尚陣亡,更是亂呼亂叫,&ldquo不好味,夏侯将軍送命哉!老頭兒厲害啊&hellip&hellip&rdquo 黃忠翻手之間斬了夏侯尚,将手一招,率領二千弟兄向營頭沖去。
隻要沖進營門,便能焚燒軍糧,曹操就要亂方寸,在東川無立足之勢。
但是這座營門十分堅固,山上都是久經訓練的兵勇精壯。
他們見夏侯尚一死,立即關閉大門,高扯趟闆,亂箭齊發,&ldquo黃忠招箭哪&hellip&hellip老頭兒償命啊&hellip&hellip&rdquo箭似飛蝗,企圖負隅頑抗。
&ldquo嗖&hellip&hellip&rdquo亂箭潑天大雨般地飛瀉而來,黃忠急舞金刀,将射來的箭支紛紛擊到地上,雖無性命之危,卻也寸步難行。
但是身後這班弟兄可悲了,他們哪來這般大的本領,除了在黃忠身後的弟兄幸免于難,其餘非死即傷,傷亡慘重。
話分兩頭。
魏軍大營的将台上的弟兄,在黃忠剛到米倉山腳的時候已經發覺了,知道來者必是漢軍前來劫糧,所以,飛奔到大帳上向曹操報告。
剛吃過晚飯,大帳上文武聚集,在此非常時刻,誰都别想睡一個安穩覺,四周的帳燈點得通明透亮,曹操心事重重,獨坐犯愁:我花了許多精力打下東川,劉備卻來與我相争。
要是與他打吧,必定兩敗俱傷,我也沾不了什麼便宜;要是由他由吧,劉備又要得寸進尺。
倘然大家相安于現狀,那也罷了,隻怕這幾日漢軍要動米倉山的腦筋,不得不防。
此時曹操聽了将台上的消息,立即提起精神來。
暗想,我與孔明打了十多年的交道,這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