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曹操修書定軍山 黃忠試鋒夏侯淵

關燈
不捉。

    而對山的夏侯懋就投有這點氣質,他一向位顯祿厚,又貪生怕死因此押到山麓時巳是魂不附身,自以為此去不能生還了。

    所以也不敢向四處觀望,更沒注意到對面旗門上的父親。

    隻是一個勁地跪在地上哀求:&ldquo老将軍饒命!老将軍刀下留情!&rdquo 黃忠看着他這副哀告哭求的樣子,實在好笑,不由得放開嗓門向對面大笑道:&ldquo哈&hellip&hellip夏侯淵,可曾見得令郎是何等威風!哈&hellip&hellip&rdquo一陣陣的要求聲與笑聲傳到夏侯淵的耳朵裡,象無數鋼針刺進了他的心房,又看到自己的兒子象條狗那樣向黃忠叩頭求饒,好象覺得心在攪痛,在滴血在撕裂!可又覺得兒子實在可憐,堂堂一家魏王驸馬,竟如此沒有骨氣,而且馬前的這樣一個無名漢将卻是挺胸昂首,大義凜然,毫無懼色。

    兩下一對比,夏侯淵滿腹怒氣都想消在杜微的身上。

    便猛喝道:&ldquo狗頭,與我跪下!&rdquo 杜微也是個剛烈之将,從不屈膝求饒,尤其得知夏侯懋的身價和處境以後,更不把夏侯淵的威脅放在心上,昂首答道:&ldquo甯作斷首之将,不作屈膝之鬼!&rdquo 夏侯淵見他不聽,更是火冒萬丈,喝令手下棍棒伺候。

    魏軍一擁面上,先施拳腳,繼之棍棒,往他的腿腳之上打擊,硬是将杜微按在地上。

    但是等到杜微一喘過氣來,立刻挺身站起。

    如此數番,腿吃足苦頭,然而仍是甯折不屈,奈何不得。

     對面的黃忠看到此景,亦然下令責打夏侯懋。

    鞭棍無情頓時向夏侯懋的腿股之上傾瀉而下,直打得他在地上滾個不住,哭爹喊娘亂叫個不停。

     夏侯淵見狀更是不合,急令手下停止拷打杜微。

    棍棒一停,杜微又挺立在馬前,而見對面的兒子竟象死狗一樣癱在地上。

    又氣又悲,可又無法可想。

     少頃!換将時辰将到,黃忠向對面旗門高呼道:&ldquo杜微昕了,老夫與魏将走馬抉将,須臾炮聲一響,便回老夫旗門,休要遲誤!&rdquo 黃忠一喊,喚醒了驚呆中的夏侯淵,他也亮出嗓門呼道:&ldquo兒啊,不必害怕。

    少頃炮聲一響,便向為父的旗門奔來,為父在此搭救于你!&rdquo被雙方這麼一叫,夏侯懋如夢初醒,方知今日并不是受刑,而是雙方換人,将腿上的疼痛也忘了,忙不疊站起了身軀,聽候炮聲。

    幾乎與此同時,雙方旗門一聲炮響,兩個俘虜認準了自己的旗門拚命跑去。

    然而兩個人的雙手都是反綁着,用不出力,跑得也不快。

    尤其是夏侯懋覺得已脫離了危險,又吃了這頓鞭棍,甚是不便,行動愈加緩慢。

    而杜微雖然這一頓拳腳棍棒打得他兩腿傷痕累累,可憑着這股不屬不撓的英勇氣概,忍着傷痛,仍然跑得飛快,約跑過了三亭中的二亭,方才遇着夏侯懋。

    二人擦肩而過。

     等到杜微将近旗門時,夏侯懋還隻跑了一半路。

    黃忠暗取硬弓在手,措上羽箭,&ldquo哩&rdquo地向奔跑中的夏侯懋射去。

    看官都知,黃忠的箭不到萬不得已的時侯絕不傷人性命,甯可刀上取人。

    何況走馬換将也要講個信用。

    原來這一箭并不要夏侯懋的性命,而是要激怒夏侯淵便可施計。

    這一箭不重,又射的是後背,所以隻傷皮肉,卻無性命之危。

    而夏侯懋正在氣喘籲籲地向前跑,一點也不知道别人會來傷他,忽覺一陣鑽心的疼痛,本來雙手反剪,腳又沒什麼力,一陣疼痛襲來,捉腳不住,重心無法控制,踉踉跄跄向前撞去,一個合撲跌在地上,直跌得鼻青嘴腫,象殺豬似地嚎叫起來。

    但見一箭豎在背梁上。

    這一下果然激怒了夏侯淵,他想,你這老賊好無道理,講定走馬換将,你卻暗箭傷人,看我會不會饒過你,便明手下上前救回。

    魏軍一擁而上,将夏侯懋扶起,擡回旗門,撥出箭镞,敷上金瘡藥。

    幸得中在後背上,隻是一些浮傷。

    可夏侯懋受不了這般疼痛,幾乎昏死過去,劇聲叫道:&ldquo父親啊,痛死吾也!&rdquo 夏侯淵二話沒說,馳馬來到戰場,雄獅般地吼道:&ldquo黃忠爾這老賊,膽敢暗放雕翎,傷吾小兒,速來刀上領死!&rdquo這裡,杜微也已松了綁,整頓了甲胄,上馬舉斧立于旗門之下。

     黃忠見他果然上當,便也馳上戰場,與夏侯淵對面面立。

    近則一看,這魏将生得粗壯有力,好似一條蠻牛,面目兇陷,甚是怕人。

    便問道:&ldquo賊将莫非要與老夫較量?&rdquo 夏侯淵也朝黃忠上下打量了一番,須髯皆白,但是腰背筆挺,手捧大刀,竟然毫不氣喘,看上去兩臂尚有千斤之力。

    要是從後面看,真看不出是個七旬老将。

    果然是老當益壯!夏侯淵雖則欽佩黃忠的精神,但心裡暗想,今日撞在我的手裡,定要掃盡你數十年的威風,叫你以後再也無顔于沙場之上!便将手中大刀一蕩:&ldquo老頭兒,吾弟夏侯德遭汝殺戮,本将軍欲尋汝報仇,今日走馬換将又傷吾子,二仇并算,不斬爾這蒼頭老賊,本将誓不回山!&rdquo 黃忠坦然道:&ldquo令弟耳目不生,撞死在老夫金刀之上。

    令郎不知天高地厚,老夫又賞他一箭,非為無禮。

    既然賊将不服,金刀之上再添一個雄鬼!&rdquo 被黃忠這一陣戲谑嘲弄,夏侯淵幾乎氣煞,拍馬便上。

    黃忠搶先起刀,蓋頂而下,&ldquo賊将看刀!&rdquo 夏侯淵隻覺得一陣刀風撲面而來,知道黃忠确是強敵,莫怪張颌要敗于他手,夏侯德要遭其殺戮,原來他出手有閃電之速,刀上勇力過人,果然身手不凡,他們敗在這樣的名刀之下,也是死而瞑目的了。

    便雙手舉刀招架,來一個托梁換柱之勢,&ldquo老賊且慢!&rdquo&ldquo嚓啷&hellip&hellip&rdquo這樣招架力氣要大得多,他想将黃忠的金刀枭開,立即還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置他于死命。

    但黃忠不是匹夫之将,他早有打算,為了立斬夏侯淵,一起手就用這一手。

    這一刀名謂虛實刀法。

    要是對手招架不住,趁勢蓋頂劈下,劈一個腦漿進裂。

    現在見夏侯淵全力托刀招架,便以虛轉實,故意将金刀用力在夏侯淵的刀柄上&ldquo嚓啷&hellip&hellip&rdquo連壓幾下,迫使他托刀向上擡幾擡,欲将夏侯淵的注意力集中在向上用力的刀上,不等夏侯淵枭開,黃忠便将刀口一側,順着夏侯淵的刀杆上來一個鵬鳥展翅,向兩旁來回一掠,打算把他的十個手指頭削去。

    但是夏侯淵也是大名鼎鼎的戰将,亦精通刀法,訓練娴熟,托刀招架時也曾防着這一手,見黃忠刀口一轉,已然明白,他心靈手快,便以掌代指托住了刀杆,十個手指全部伸直,幾乎同時,眼前兩閃,黃忠的刀已在他時刀杆上打了一個來回。

    要是夏侯淵刀法不精,或是反應遲鈍,十個手指頭至少要削去八個。

    黃忠暗贊一聲:&ldquo果然名将,反應迅速,刀法谙熟!&rdquo料着他手指伸直,便又将金刀一翻,欲思挑去他的家夥。

    不料金刀剛剛翻身,尚不及挑起,隻一瞬間工夫,夏侯淵雙手一握,緊抓刀杆,用足生平之力,自上而下一壓,隻聽得&ldquo當&rdquo的一聲,已将金刀壓在下面,黃忠意識到自己将要吃虧,正要用力向上枭,可是哪裡來得及,隻覺得金刀向下一沉,身體也不由自主地向前一沖,将整個身軀毫無遮攔地暴露在紅銅大刀之下。

    夏侯淵堪稱刀上豪傑,從招架到還手,表演得不露一絲破綻,竟連黃忠也略覺遜色。

    就在這時,夏侯淵以閃電般的驚人速度,向黃忠的頸項之上劈去。

     正是:老名欲向暮雲去,大勢複随落日生。

    欲知黃忠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