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曹操修書定軍山 黃忠試鋒夏侯淵
關燈
小
中
大
他的打算:我跟黃忠到此的目的就是要助他一臂之力,一見就逃,這算什麼幫忙!再說我年紀輕輕,不戰自逃豈不要惹人發笑,今後怎麼見人?能戰則戰,假若真的打不過再走也未為晚矣。
杜微一點也不心慌,等待夏侯淵沖到了自己的馬前,突然舉斧向他當頂砍了下去。
&ldquo賊将遭打!&rdquo夏侯淵知他也有一股蠻勁,立即起刀鑽向上枭了過去,&ldquo漢将且慢!&rdquo&ldquo當&rdquo的一聲,巨斧已從杜微的手中飛了出去。
杜微方才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便想圈馬逃跑。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他的念頭還沒轉定,夏侯淵已馳到了他的身邊,迅速單手執刀,騰出另一隻手來,輕舒猿臂,在杜微的肋下一搿,斷然喝道:&ldquo與吾下馬!&rdquo話音落,杜微也從馬背上滾落到地上。
片刻之間,杜微束手就擒,被魏軍押着上了山。
五百漢兵見為将的遭擒,帶着溜缰馬,撿起巨斧,飛也似地逃了回去。
進樹林見黃忠,&ldquo老将軍,不好了,杜将軍被夏侯淵擒上山去了!&rdquo 黃忠聽了暗吃一驚,杜微遭擒不僅性命危險,而且打亂了自己的計劃。
心裡埋怨道:杜微啊,關照你一見夏侯淵就逃,你逞什麼能呢?憑你這點武藝能和他打嗎?别說是你,就是我黃忠也要用計策來取勝他。
弄得偷雞不成反而蝕了一把米。
看來走馬取山已無可能,倒要首先想辦法來營救你了。
黃忠把杜微的被擒歸咎于自己用計的不慎,決定放棄攻山,立即帶兵回了出來,與法正商議如何搭救杜微。
杜微被擒雖說是自取禍端,但作為主将,尤其是轉戰沙場數十年的老将,深知保存自己的實力與消滅敵人有着相同的意義,所以不得不為杜微的安危着想。
一文一武分析道:若從正面沖上去,魏軍兵力雄厚,障礙重疊,而且山勢險要,又有夏侯淵親自督戰,難以達到目的。
但是又不能耽擱日子,時間一長,不但夏侯淵有充分的準備,而且杜微的性命也有危險。
法正便從斜背的挎包中取出了一卷東西,展開一看卻是一幅地理圖,上面标明了定軍山以及四周山脈的位置和距離。
黃忠對此圖起了極大的興趣,想不到法正考慮得這麼周到,原來黃囊裡放的就是這個寶貝。
法正展圖在左,黃忠舉刀居右,兩人俯身注目于這張地圖。
發現定軍山的後而有一座小山頭叫對山,約有三裡路,其山險峻,可設伏精兵數萬。
法正便說,倘然襲取此山,不但可以與定軍山對峙,還可以探測夏侯淵的虛實。
黃忠補充道:這座山形對我有利,不過肯定有魏軍把守。
便命人潛往一探,回複道.對山之上守将名叫夏侯懋,乃是夏侯淵的長子。
黃忠聽說對山上是夏侯懋,竊喜在心,便對法正說道:&ldquo孝直先生,相救杜微的計策,便在此人身上。
&rdquo其實,法正也在夏侯懋的身上動腦筋,聽得黃忠的話,便覺想到了一塊去了,笑問道:&ldquo老将軍有何妙計?&rdquo&ldquo老夫耳聞夏侯懋非但是夏侯淵之子,還是曹丕之婿,其勢滔天。
向來孤傲自負,乃是曹操族中緊要人物,舉足輕重。
老夫欲請先生前去此山以作釣餌,将此小國賊誘下山來,老夫再将此賊擒住,便可将杜微換回,先生意下如何?&rdquo 法正連連稱贊道:&ldquo妙計,妙哉!下官理當從命。
&rdquo&ldquo先生切須小心,休要被他擒了上山。
&rdquo&ldquo老将軍放心,下官自有主張。
&rdquo約定了時間和地點,法正單身獨騎繞過定軍山,悄悄地潛往後面的對山。
卻說,夏侯淵不費吹灰之力擒了個漢将,興高采烈地回進了大帳。
張颌忙起身迎道:&ldquo足見夏侯将軍之神威,果然是馬到成功。
&rdquo 夏侯淵得意地對他看看,我向來旗開得勝,怎麼可以同你相提并論呢?要是黃忠今日來,也是這個下場!夏侯淵十分自信地丢刀下馬,提甲拉裙進帳坐定。
魏軍跟進來問道:&ldquo夏侯将軍,漢将如何處置?&rdquo 夏侯淵想,照理這種無名之輩賞他一刀,送他上了西天就完結了,但是劉備手下的人一向很難擒到,不管他是個怎樣的人物,終究是一員年輕漢将。
近年來,和劉備交戰常常被他得手,别人往往以失敗告終,唯有我初戰告捷,還擒了個活口,來之不易,獻到千歲面前,更顯出我的本領,足以說明我不負&ldquo妙才&rdquo二字。
夏侯淵決定将此漢将留給曹操處置,所以吩咐道:&ldquo将此漢将押至後營,嚴加看管,本将軍自有用處。
&rdquo張颌象一個賭棍,金錢輸光,頭腦清爽,對夏侯淵的這點小小戰利并不感到高興,因為葭萌關外黃忠也曾贈他九座大營,當時的确名噪一時,諸将風湧而至,不知要比今天威風多少倍,而結果連本帶利被他全部卷了回去,如今這點小勝算得了什麼呢!所以張颌十分擔心道:&ldquo夏侯将軍,黃忠計謀多端,須嚴加防範,切不可過早輕敵!&rdquo 夏侯淵聽了他的話,一團興緻頓然如煙消雲散,隻當他被黃忠吓偏了心,便責問道:&ldquo張将軍以為如何?&rdquo &ldquo小将以為,正面攻山,黃忠自料不能,必欲偷襲後山。
對山乃是險要之地,令郎年紀尚輕,深恐難以對付。
郁受将軍收留之恩,恨無報效之時,願往對山相助公子,以效犬馬之勞。
将軍意下如何?&rdquo夏侯淵被他這樣一提起,倒覺得很有道理,又嫌他在身邊唠叨多嘴,便欣然同意,&ldquo将軍既有此良謀,有勞将軍前往。
&rdquo 張颌覺得在定軍山上既插不上嘴,又插不上手,渾身不自在,料想到了對山上,公子本領低下,必然會用他。
所以甘心情願到夏侯懋軍前聽令,便提槍上馬,下定軍山,徑往對山而去。
上得對山,進入大帳,便上前施禮道:&ldquo公子在上,張颌有禮!&rdquo 夏侯懋武藝不高,但是身價非凡,架子比他父親還大,既是名将之後,又是王府之婿,集數譽于一身,故而沒本領也成了頭面人物。
即使是在張颌連勝了黃忠數仗時也看不上眼,别說他在落難之時了。
他想,如今你輸得走投無路,在我父親帳中吃閑飯,為什麼又到這兒來了呢?沒好聲氣地問道:&ldquo張颌,到此何事?&rdquo 張颌深知夏侯懋傲慢之極,是個不受别人擺布的人物,唯有武藝上不及人家,所以張颌既要讨好他,助他守山,又要不失自己的身份,便道:&ldquo公子,令尊初戰大捷,擒了一員黑臉漢将。
郁知黃忠的用兵,料其必取對山。
公子乃朝廷金枝玉葉,深恐有失,特來相助一臂之力。
&rdquo 夏侯懋本來對他存有藐視之心,又聽他說出這樣一番話來,立即感覺到他的話中隐喻自己的武藝低劣,更是生氣,暗恨道:敗軍之将不言當年之勇。
你既然這樣有本領,為什麼還要東躲西藏?說什麼相助于我,我看你是&ldquo泥菩薩過河&mdash&mdash自身難保&rdquo,還有什麼本領來助我?隻恐你懼怕黃忠攻山,特意趕到這兒來避風頭的吧!毫不客氣地責問道:&ldquo爾瓦口關初敗張飛之手,葭萌關二敗黃忠之手,損兵折将,喪盡魏王之威風何能再助于吾?既是奉家父之命,取将令來見。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張颌想不薊他會這樣盛氣淩人,竟連一點面子也不給,把自己當作灰孫子一樣訓斥,滿腹的氣惱竄上竄下,發作不出來:我連敗數仗,命運不濟,魏王面前理當領罪,
杜微一點也不心慌,等待夏侯淵沖到了自己的馬前,突然舉斧向他當頂砍了下去。
&ldquo賊将遭打!&rdquo夏侯淵知他也有一股蠻勁,立即起刀鑽向上枭了過去,&ldquo漢将且慢!&rdquo&ldquo當&rdquo的一聲,巨斧已從杜微的手中飛了出去。
杜微方才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便想圈馬逃跑。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他的念頭還沒轉定,夏侯淵已馳到了他的身邊,迅速單手執刀,騰出另一隻手來,輕舒猿臂,在杜微的肋下一搿,斷然喝道:&ldquo與吾下馬!&rdquo話音落,杜微也從馬背上滾落到地上。
片刻之間,杜微束手就擒,被魏軍押着上了山。
五百漢兵見為将的遭擒,帶着溜缰馬,撿起巨斧,飛也似地逃了回去。
進樹林見黃忠,&ldquo老将軍,不好了,杜将軍被夏侯淵擒上山去了!&rdquo 黃忠聽了暗吃一驚,杜微遭擒不僅性命危險,而且打亂了自己的計劃。
心裡埋怨道:杜微啊,關照你一見夏侯淵就逃,你逞什麼能呢?憑你這點武藝能和他打嗎?别說是你,就是我黃忠也要用計策來取勝他。
弄得偷雞不成反而蝕了一把米。
看來走馬取山已無可能,倒要首先想辦法來營救你了。
黃忠把杜微的被擒歸咎于自己用計的不慎,決定放棄攻山,立即帶兵回了出來,與法正商議如何搭救杜微。
杜微被擒雖說是自取禍端,但作為主将,尤其是轉戰沙場數十年的老将,深知保存自己的實力與消滅敵人有着相同的意義,所以不得不為杜微的安危着想。
一文一武分析道:若從正面沖上去,魏軍兵力雄厚,障礙重疊,而且山勢險要,又有夏侯淵親自督戰,難以達到目的。
但是又不能耽擱日子,時間一長,不但夏侯淵有充分的準備,而且杜微的性命也有危險。
法正便從斜背的挎包中取出了一卷東西,展開一看卻是一幅地理圖,上面标明了定軍山以及四周山脈的位置和距離。
黃忠對此圖起了極大的興趣,想不到法正考慮得這麼周到,原來黃囊裡放的就是這個寶貝。
法正展圖在左,黃忠舉刀居右,兩人俯身注目于這張地圖。
發現定軍山的後而有一座小山頭叫對山,約有三裡路,其山險峻,可設伏精兵數萬。
法正便說,倘然襲取此山,不但可以與定軍山對峙,還可以探測夏侯淵的虛實。
黃忠補充道:這座山形對我有利,不過肯定有魏軍把守。
便命人潛往一探,回複道.對山之上守将名叫夏侯懋,乃是夏侯淵的長子。
黃忠聽說對山上是夏侯懋,竊喜在心,便對法正說道:&ldquo孝直先生,相救杜微的計策,便在此人身上。
&rdquo其實,法正也在夏侯懋的身上動腦筋,聽得黃忠的話,便覺想到了一塊去了,笑問道:&ldquo老将軍有何妙計?&rdquo&ldquo老夫耳聞夏侯懋非但是夏侯淵之子,還是曹丕之婿,其勢滔天。
向來孤傲自負,乃是曹操族中緊要人物,舉足輕重。
老夫欲請先生前去此山以作釣餌,将此小國賊誘下山來,老夫再将此賊擒住,便可将杜微換回,先生意下如何?&rdquo 法正連連稱贊道:&ldquo妙計,妙哉!下官理當從命。
&rdquo&ldquo先生切須小心,休要被他擒了上山。
&rdquo&ldquo老将軍放心,下官自有主張。
&rdquo約定了時間和地點,法正單身獨騎繞過定軍山,悄悄地潛往後面的對山。
卻說,夏侯淵不費吹灰之力擒了個漢将,興高采烈地回進了大帳。
張颌忙起身迎道:&ldquo足見夏侯将軍之神威,果然是馬到成功。
&rdquo 夏侯淵得意地對他看看,我向來旗開得勝,怎麼可以同你相提并論呢?要是黃忠今日來,也是這個下場!夏侯淵十分自信地丢刀下馬,提甲拉裙進帳坐定。
魏軍跟進來問道:&ldquo夏侯将軍,漢将如何處置?&rdquo 夏侯淵想,照理這種無名之輩賞他一刀,送他上了西天就完結了,但是劉備手下的人一向很難擒到,不管他是個怎樣的人物,終究是一員年輕漢将。
近年來,和劉備交戰常常被他得手,别人往往以失敗告終,唯有我初戰告捷,還擒了個活口,來之不易,獻到千歲面前,更顯出我的本領,足以說明我不負&ldquo妙才&rdquo二字。
夏侯淵決定将此漢将留給曹操處置,所以吩咐道:&ldquo将此漢将押至後營,嚴加看管,本将軍自有用處。
&rdquo張颌象一個賭棍,金錢輸光,頭腦清爽,對夏侯淵的這點小小戰利并不感到高興,因為葭萌關外黃忠也曾贈他九座大營,當時的确名噪一時,諸将風湧而至,不知要比今天威風多少倍,而結果連本帶利被他全部卷了回去,如今這點小勝算得了什麼呢!所以張颌十分擔心道:&ldquo夏侯将軍,黃忠計謀多端,須嚴加防範,切不可過早輕敵!&rdquo 夏侯淵聽了他的話,一團興緻頓然如煙消雲散,隻當他被黃忠吓偏了心,便責問道:&ldquo張将軍以為如何?&rdquo &ldquo小将以為,正面攻山,黃忠自料不能,必欲偷襲後山。
對山乃是險要之地,令郎年紀尚輕,深恐難以對付。
郁受将軍收留之恩,恨無報效之時,願往對山相助公子,以效犬馬之勞。
将軍意下如何?&rdquo夏侯淵被他這樣一提起,倒覺得很有道理,又嫌他在身邊唠叨多嘴,便欣然同意,&ldquo将軍既有此良謀,有勞将軍前往。
&rdquo 張颌覺得在定軍山上既插不上嘴,又插不上手,渾身不自在,料想到了對山上,公子本領低下,必然會用他。
所以甘心情願到夏侯懋軍前聽令,便提槍上馬,下定軍山,徑往對山而去。
上得對山,進入大帳,便上前施禮道:&ldquo公子在上,張颌有禮!&rdquo 夏侯懋武藝不高,但是身價非凡,架子比他父親還大,既是名将之後,又是王府之婿,集數譽于一身,故而沒本領也成了頭面人物。
即使是在張颌連勝了黃忠數仗時也看不上眼,别說他在落難之時了。
他想,如今你輸得走投無路,在我父親帳中吃閑飯,為什麼又到這兒來了呢?沒好聲氣地問道:&ldquo張颌,到此何事?&rdquo 張颌深知夏侯懋傲慢之極,是個不受别人擺布的人物,唯有武藝上不及人家,所以張颌既要讨好他,助他守山,又要不失自己的身份,便道:&ldquo公子,令尊初戰大捷,擒了一員黑臉漢将。
郁知黃忠的用兵,料其必取對山。
公子乃朝廷金枝玉葉,深恐有失,特來相助一臂之力。
&rdquo 夏侯懋本來對他存有藐視之心,又聽他說出這樣一番話來,立即感覺到他的話中隐喻自己的武藝低劣,更是生氣,暗恨道:敗軍之将不言當年之勇。
你既然這樣有本領,為什麼還要東躲西藏?說什麼相助于我,我看你是&ldquo泥菩薩過河&mdash&mdash自身難保&rdquo,還有什麼本領來助我?隻恐你懼怕黃忠攻山,特意趕到這兒來避風頭的吧!毫不客氣地責問道:&ldquo爾瓦口關初敗張飛之手,葭萌關二敗黃忠之手,損兵折将,喪盡魏王之威風何能再助于吾?既是奉家父之命,取将令來見。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張颌想不薊他會這樣盛氣淩人,竟連一點面子也不給,把自己當作灰孫子一樣訓斥,滿腹的氣惱竄上竄下,發作不出來:我連敗數仗,命運不濟,魏王面前理當領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