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曹操修書定軍山 黃忠試鋒夏侯淵

關燈
軍師莫非嫌黃忠老而無用了?&rdquo 孔明肅然道:&ldquo非也。

    定軍山乃東川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幹系非常,夏侯淵非等閑之輩,亮豈敢輕敵?&rdquo黃忠越覺孔明的話欺人太甚,好象前番勝了張颌,打死了夏侯德都是僥幸而成,越感到有必要再展生平之才去奪取定軍山來表示自己的能耐。

    毅然道:&ldquo軍師,非黃忠誇口,此往定軍山老夫定效學關君侯當年自馬坡飛馬斬顔良之絕技,走馬取定軍,立斬夏侯淵!&rdquo到這個時候,莫說文武對黃忠的話是百般信任,就是劉備和孔明也相信他會說到做到,決不食言。

    劉備此時也覺得不應該再為難他了,便向孔明投去了贊同的一瞥。

    孔明這才問黃忠:&ldquo既然如此,亮亦不加阻攔,可要使人相助與你?&rdquo 黃忠明白定軍山不是平常關隘,此仗打得好壞牽涉到能否順利奪下東川,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孔明的慎重不無道理,在這種緊要關頭,靠一個人的智謀和勇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盡管是速戰速決,但也需要有人在旁出謀劃策。

    便應道:&ldquo聽憑軍師吩咐!&rdquo&ldquo兩旁哪位願随老将軍共往定軍山?&rdquo話音落,兩旁各走出一文一武,齊向孔明行禮。

    &ldquo軍師,下官願輔老将軍成功。

    &rdquo文人法正說道。

    &ldquo軍師,小将願效犬馬之勞,奪取定軍山。

    &rdquo武将杜微也跨了出來。

    孔明一看是他們兩個,倒也放心。

    因為法正足智多謀,又精通天文地理,是個好參謀。

    武不離文,這是出戰的常理,有他跟着黃忠,可以減少許多麻煩。

    而杜微雖說年紀還輕,武藝又平常,看上去一副戆态,但有黃忠這樣的勇将,有一個象杜微這樣的戰将當個誘敵之餌已足夠的了。

    見黃忠滿臉高興,知道他很滿意,便取令道:&ldquo老将軍,亮付爾将令一支,領精兵一萬,法正為參謀,杜微押後,前往定軍山,切須謹慎!&rdquo 黃忠高昂道:&ldquo請軍師耳聞佳音。

    &rdquo 黃忠帶了法正和杜微離帳,将一切行裝軍需都打點停當。

     次日一早,點齊一萬精兵,裝載軍饷糧草,辭别了劉備和孔明,與法正并馬而行,杜微在後押解糧草。

    黃忠手提金刀,白髯鋪滿胸膛,容光煥發,精神抖擻,想到了昨天的情景,高興得喜上眉梢。

    一路上見法正身穿綠袍,頭戴紗帽,也是滿臉悅色,知道他也很樂意和自己合作。

    卻看到他肩上挎着一個青布包囊,裡面沉甸甸的不知裝的是何物。

    暗忖道:什麼寶貝玩藝兒這樣當心,放在車上或者讓弟兄背着不輕松嗎?雖則猜疑,卻不便多問。

     這一日,前面巳來到定軍山,黃忠擡頭向上一望,隻見峰巒疊嶂,起伏不平,山石嶙峋,犬牙交錯,草木蔥茏,溪徑縱橫。

    果然是好一座險要山頭。

    魏軍依山紮營,居高臨下,從山上直紮到山腳,層層疊疊,遙相呼應。

    營頭上旗幡招展,刀槍如林,一面大旗高飄半空,上面寫着&ldquo夏侯&rdquo二字。

     黃忠與法正扣住馬匹,大隊也即停住。

    老将軍想,我曾在孔明面前說過要立取定軍山,飛馬斬夏侯:但要做到,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使傳令道:&ldquo來,與老夫請杜将軍!&rdquo 手下立即趕到後隊報知,杜微将軍立即來到黃忠的馬前将巨斧一架,拱手道:&ldquo老将軍,杜微在此。

    未知命小将到此何事?&rdquo &ldquo杜将軍領兵五百去山前讨戰,将夏侯淵誘至此地,待老夫将他刀劈。

    切記不要與他交戰!&rdquo &ldquo遵命。

    &rdquo杜微點了五百弟兄自去。

    黃忠自領一千精兵,去山前密林中設伏,等候夏侯淵到來,打算一來就戰,一戰就勝。

     杜微到山前,命弟兄向上叫喊。

    &ldquo呔!賊兵聽了,命匹夫夏侯淵下山送死!&rdquo 魏軍對山下一看,一個黑臉漢将帶了數百個漢軍在叫喊,就因為黃忠打了幾個勝仗,蹩腳将也耀武揚威,趾高氣揚起來,忙向半山的中軍大帳趕去報告。

     夏侯淵穩坐帳中,他今年四十九歲,立平地八尺有餘,胸背之間足有二尺之厚,兩肩三尺開闊,長得身材魁梧。

    生一個紫棠臉,腦袋也有巴鬥那樣大小,兩條又闊又長的濃眉,好似兩條小小的狐狸尾巴一樣攀附在額上,一對青蟹殼眼睛,布滿了紅金絲。

    中央一隻獅子大鼻,兩旁一雙肥耳,一張闊口,上下兩旁須髯拉耷。

    頭頂紅銅盔,滿盔明珠,盔頂一顆紅纓倒飄,頭盔之中一塊盔印。

    身穿紅銅甲,胸前護心鏡,斜披威風帶,甲攔裙上金鈎倒挂。

    腰懸鞭劍弓箭,足登銅頭鐵根虎頭靴。

    威武雄壯,不失大将之風。

     今日早晨從南鄭送來曹操的一封書信,說道要在南鄭靜觀自己的&ldquo妙才&rdquo,這使夏侯淵取勝之心熾烈起來,因為老千歲并不親自前來,說明他對自己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夏侯淵弟兄四人,長為惇,次為淵,三是德,四是尚,前番兄弟夏侯德被老将黃忠刀劈而死,夏侯淵震怒不已,恨不能立即下山與黃忠拚一個你死我活,所以一接到曹操的&ldquo鼓勵信&rdquo,夏侯淵便有點急不可耐了,一則要為兄弟雪恥,二則不負曹操之望。

    故而坐在大帳上喃喃自語道:&ldquo渴飲刀頭血,倦來鞍上眠。

    咱夏侯淵是也,叔父書信已到,欲觀吾之&lsquo妙才&rsquo,可恨黃忠這老頭兒不來,來則非要他留下蒼頭皓首。

    &rdquo夏侯淵身邊坐的是張颌,他象驚弓之鳥,聽到黃忠這兩個字便覺心顫不已,聽說曹操已到了南鄭,要夏侯淵出兵,張颌對他的武藝一點也不抱有希望,所以一點也打不起精神來。

    想道,你的功夫不在我之上,何能扣敗黃忠?隻怕敗得比我還要慘!就在此時,魏兵上帳來報:&ldquo禀夏侯将軍,山前來一黑臉漢将,約有五百漢軍呐喊,要大将軍交戰!&rdquo 夏侯淵聽罷,放聲大笑:&ldquo哈哈,哈哈,啊哈&hellip&hellip&rdquo思量道:我本來就在等候這老頭,不想他自己送上了來了。

    老實說,張颌輸掉了魂,我可不是好惹的,量你個老頭兒有多大的本領敢和我來交手!既然他先命手下來探虛實,那我就來個下馬威,将這漢将生擒上山,迫使黃忠自己前來讨戰。

    傳令道:&ldquo來,帶馬扛刀!&rdquo 夏侯淵站起身來,一邊整頓盔甲,一邊對張颌說道:&ldquo張将軍,夏侯淵前往迎敵,汝在此觀戰便了。

    &rdquo說罷,出了中軍大帳上了馬背,一柄八十斤重的紅銅大刀雙手一執,拍馬向山下掃了下去。

    近前果然有一個黑臉漢将,大吼一聲道&ldquo叱!大膽漢将,竟敢山前喧噪,通下名來,馬前領死!&rdquo 杜微聞聲看去,來的一員魏将身高馬大,氣概非凡,暗忖道:&ldquo我的身體也算上是大的了,想不到這家夥的模樣比我還要大,竟然象一座碩大的鐵塔相仿,而且聲音宏亮,懾人膽魄,必定是員上将。

    便也毫不示懦,高叫道:&ldquo本将軍乃大漢杜微。

    賊将留名!&rdquo 夏侯淵從來沒有昕到過這個人的名字,已知是個無名之悲,便已将他看輕,将手中大刀一振,聲若巨鐘:&ldquo咱夏侯淵是也!速命黃忠這老頭兒前來送死!&rdquo這員大将就是夏侯淵,既怕又喜。

    因為見他手中這柄大刀和他這副模樣就可以知道必定武藝了得,自己不是他的對手,倘然他一沖上來,自己必不能招架。

    但是黃忠将軍就是要與夏侯淵交戰,我必須将他誘下山去,自已的差使也就完成了。

    可是杜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