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天蕩山夏侯授命 蔡家莊曹操探女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回天蕩山夏侯授命蔡家莊曹操探女
葭萌關中的嚴顔和黃忠一見劉封到來,頓然精神倍增,無多片刻,關内關外之事已經準備完畢。
白日裡,關廂上依舊如故,絲毫不露痕迹。
垂暮時分,傅彤吩咐阖城軍士飽餐一頓,早早地将所做之事安排定當,自己也登城守關。
二更時分,嚴顔和黃忠披挂上馬,各領五千馬軍往城關而去。
傅彤見二老将出來,即忙命手下開關。
這座關廂已有數十天沒開,今日這一開異乎尋常,猶似鬼門關一般陰森可怕。
有分教:黑地昏天走卧虎,千軍萬馬作冤魂。
待嚴顔、黃忠領走出關廂,傅彤正要關門,劉封随後便到,見他今晚白盔白甲,白馬銀槍,燈光之下倒也顯得英俊威武。
放過他,關上門,傅彤上城堞觀戰。
一出關廂,二将各引五千弟兄向兩邊一分,悄悄往魏營兩旁埋伏去了。
六月裡的天氣十分炎熱,晚風和着熱浪不斷地熏炙着原野。
劉封挺一條竹竿槍,舉目向魏營眺望,但見一路四十餘裡标燈明亮,營頭上魏軍如蟻,不由得自得其樂道:想不到我劉封本領這樣蹩腳,在軍師麾下還能受這樣的大用。
前番送酒到瓦口關助張飛成事,今日又到葭萌關來,要我引誘張颌出戰,想那張颌連奪了八座大營,必定是傲慢得發狂,倘然知道我去挑戰,他豈肯出營。
幸得二位老将早已安排妥帖,命我改扮名槍。
那末,用槍的将軍誰最有威望觀?當然了,隻有趙子龍和馬孟起了。
好得我劉封一向崇尚趙雲的武藝,平日裡總愛模仿他的舉止行為,倒也頗有幾分相象。
不如就冒趙雲的名牌,量張颌在黑暗之中分辨不出真假。
劉封想到這兒,頓覺得膽壯氣粗,抖擻起精神,單槍獨騎。
往關外第一座魏營而去。
臨近營頭,劉封勒住戰馬,對着營上呼道:&ldquo叱!賊兵聽了,常山趙雲在此,命張颌速來馬前領死!&rdquo盡管标燈照耀如同白晝,畢竟劉封在暗中,魏軍從營頭上看到下面,見營前來一員白袍小将,自稱趙雲,暗吃一驚。
因為長坂血戰以後,趙雲的名聲要多大有多大,雖說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但一提到趙雲的名字,魏軍從曹操到走卒,無不膽顫心驚,關鍵是吓得怕了。
所以聽說趙雲親自到來,一看這模樣很象,就堅信來者真的是趙雲,反而不敢向劉封細看,立即奔上大帳去禀報。
掌軍權,當統帥的人本來睡得很晚,加上氣候酷暑逼人,投事人也難入睡,更因為屢戰屢勝,将嚴顔、黃忠殺得一般塗地,龜縮到了葭萌關中去,此時張颌興奮已極,自以為天下無敵,向南鄭連發了三道捷報,趁着天熱,每晚必聚衆将豪飲,每飲必誇輝煌戰績,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常到三更方散。
所謂老年人之驕傲,無法挽回。
不過,從這幾天葭萌關的情況來看,張颌也覺得有點反常,接連幾天命人去關廂讨戰,總是被亂箭灰瓶打回,并不見漢将出戰,把守得十分嚴密。
因此,張颌揣測着守關将可能又向成都求救去了。
此刻他正與衆将閑聊,手下來報道:&ldquo禀張大帥,今有趙雲在營前讨戰,邀大帥出戰。
&rdquo 張颌聞此消息,又驚又喜:驚則驚趙雲早已名揚天下,今番不速而至,竟要尋我交戰;喜則喜這許多年未與他較量,想必他年老藝衰,再也不會象當陽時那樣骁勇了。
暗思道:自從到此葭萌關,我張颌時來運轉,每戰必勝。
嚴顔和黃忠可稱智勇雙全,一經交戰,便敗于我手。
量趙雲時過境遷,我也正無對手,何不與他捉對厮殺一場,聊雪長坂之辱!便命手下退出,沉思對策。
衆将都熟悉趙雲,也了解長坂時的一段故事,當時的張颌并不是他的敵手,如今他又來挑戰,指名道姓要與張颌交手,大家心裡倒也覺得十分痛快。
因為這數十天以來,張颌當着他們的面常常标榜自己天下無敵,不把衆将放在眼裡,衆将心裡都有氣,卻又不敢發作出來,聽說趙雲來讨戰,衆将都想,我們這兒要數張颌的本領最強,正好請他去迎敵,我們也可以一飽眼福。
故而齊聲道:&ldquo張大将軍,趙雲親來挑戰,小将等非其對手,請張大将軍前往殺退趙雲,以振軍威!&rdquo聽得出,衆将請我出戰帶着幸災樂禍的口氣,希望自己當衆出醜。
但是,常言遭:人走時運馬走膘,我此時正走運,若能殺遇趙雲,哼哼!誰還敢不服我!張颌打定主意,毅然傳令道:&ldquo來,與吾帶馬扛槍!&rdquo魏軍立即把青鬃戰馬帶了上來。
張颌理一理甲胄,踮镫上馬,從小卒手上接過鈎鐮槍手中一抱,縱馬馳出大營。
行不多遠,果然見前面的戰馬上有一執槍的白袍小将在窺探大營。
張颌朝他打量了一番,面貌裝束頗覺相似,隻當真的是長坂時的趙雲再現,故而來不及多想,便大喝一聲道:&ldquo大膽趙雲,膽敢窺探本帥大營,張颌在此,放馬較量!&rdquo說罷,便拍馬挺括而上。
劉封剛才還覺得威風凜凜,有壓倒一切的氣概,這會兒見張颌真的沖上來了,馬上感到心虛膽怯,自思道我是個冒牌貨,是來吓唬人的,假如你不怕我,那隻有我見你怕了。
便向沖上來的張颌虛晃一槍,順手圈轉馬頭便走。
張颌見他起槍打來,忙用全身之力招架,可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見他已逃出數丈之遠,往右首小道上飛馳而去。
張颌這些天來總打勝仗,今日的趙雲又不堪一擊,這使本來就驕傲得近乎發狂的張颌竟完全達到了發昏的地步,以為他是聽到了&ldquo張颌&rdquo二字被吓瘋了,所以連槍都未敢發就亡命而逃了。
張邰得意地想道:看來我張颌老來還要出一番老風頭,連号稱&ldquo天下第一槍&rdquo的趙雲也是聞風而逃,說明自己的武藝和聲望已到了頂峰,确是戰無不勝的了! 如此一閃念之後,便舉槍緊追而去,&ldquo趙雲慢走,張颌來也!&rdquo 劉封的本領是出名的蹩腳。
但逃命的功夫,比起名将來卻要高超迅速得多,自從跟了劉備以來,敗仗接連不斷,東躲西藏的經驗也練出來了。
這會兒先逃出了數丈之地,早又把張颌甩下一段。
這且不說。
卻說,衆多魏将仍然聚齊帳上聽候消息,聞報張颌又馬到成功,追趕趙雲去了,這使大家感到失望,不少人覺得事有蹊跷。
他們都在想,黃忠和嚴顔都已連敗數陣,成都自然會派能人來挽回敗局,那趙雲的武藝不在張颌之下,怎會不打自退的呢?衆将一齊起身,喝令手下備馬,要去營前觀戰。
就在這個時候,營前的魏卒急胞而上,高喊道:&ldquo南鄭小千歲旨意下!&rdquo呼聲未絕,進來一匹高頭大馬,上面坐着一員年輕戰将,手捧诏書,一副威不可犯的神氣。
衆将急忙趕上幾步跪接旨意。
因為曹操臨走時已将一切交托曹洪,所以曹洪之命便是曹操之旨。
此番見張颌連連告捷,便召文武議論此事。
一旁謀士陳群道:&ldquo諸葛孔明一向用兵多詐,老謀深算。
黃忠乃是長沙名将,久負英名,縱然連失四營,成都豈會再命嚴顔出兵,卻又連敗數仗?下官以為,小千歲命張颌戴罪立功,張颌必然求功心切,又連赢數陣,其氣必傲,孔明豈會不知?隻恐用此驕兵之計誘張颌上當,而張颌又被蒙在鼓中,其禍不遠矣!&rdquo陳群的一番話說得堂上的文武無不點頭稱是。
曹洪也覺得事關重大,其兆不樣。
因為張颌打了勝仗,毗鄰的幾座關廂都領兵前去助陣,葭萌關外已糾集了東川的三分之一兵力,要是張颌中了孔明的計策,打敗仗是小事,隻怕東川要保不住。
曹洪意識到事态的嚴重性,立即命東川降将張俊領了一班校衛捧了手書往此地來,令所有戰将各領兵自回原處,違令者以軍法論處。
在場衆将聽完曹洪的旨意深感有理,茅塞頓開。
口稱道:&ldquo小千歲明察,小将等豈敢違抗!然張颌已出營追趕漢将趙雲面去,片刻難回,這便如何是好? 張俊接着弟兄指點的方向看了一着,便對衆将道:&ldquo爾等速速領兵自回,待吾前往召回張颌。
&rdquo說罷,提槍拍馬出了大營急忙尋找張颌去了。
大營中各處來助陣的戰将也覺應該立即離開這是非之地,免得不可收拾。
魏營中頓時人喧馬嘶,也顧不了許多,隻指望能夠輕裝平安回到駐地。
數十萬人馬無多時,已化整為零,紛紛而散。
于禁和毛玠更是着忙,越想越不對頭,不覺心寒膽裂,萬一黃忠和嚴顔此刻真的從關廂中殺出,性命難保。
為此他們也在悄悄準備撤退,一旦張颌真的招架不住,便可一起逃回南鄭。
當然,數十萬的人馬在一時半刻中是來不及走的,即使立即可以走,從大隊的第一個士兵到最後一個離開大營,也要費不少時間。
且說劉封逃了一陣,回頭見張颌仍然緊追不舍,他既緊張又高興,一眨眼已領到了右首埋伏處。
黃忠領五千弟兄伏于黑暗之中,已見張颌趕來,便傳令道:&ldquo來,與老夫升炮!&rdquo 隻聽得一聲巨響,&ldquo當!&rdquo右邊小道上忽然燈籠無數,燈火明亮,照耀如同白晝。
黃忠躍馬而上,放過劉封,以猛虎撲羊之勢截住了張颌,雷鳴般地吼遭:&ldquo呔!小子張颌,黃忠在此等候已久,速來刀上領死!&rdquo 兩人本來一前一後回旋在忽明忽暗的小道上,蓦地有這許多燈籠照耀,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一片火光之中,張颌頓吃一驚,見黃忠白眉倒豎,老眼射出逼人的兇光,白須甩在肩膀之上,捧一口七十五斤重的金刀,前番連敗四仗時的萎靡老态一掃面光,神态頗能懾人魂魄。
但張颌并不怎麼慌張,因為在他的心目中,黃忠根本不是他的敵手,敗軍之将最多打一個冷不防,撈回點面子,不可能再重振威名。
所以,張颌即刻從驚慌中醒悟過來,起鈎鐮槍對準黃忠的劈面刺去,&ldquo叱!老頭兒看
白日裡,關廂上依舊如故,絲毫不露痕迹。
垂暮時分,傅彤吩咐阖城軍士飽餐一頓,早早地将所做之事安排定當,自己也登城守關。
二更時分,嚴顔和黃忠披挂上馬,各領五千馬軍往城關而去。
傅彤見二老将出來,即忙命手下開關。
這座關廂已有數十天沒開,今日這一開異乎尋常,猶似鬼門關一般陰森可怕。
有分教:黑地昏天走卧虎,千軍萬馬作冤魂。
待嚴顔、黃忠領走出關廂,傅彤正要關門,劉封随後便到,見他今晚白盔白甲,白馬銀槍,燈光之下倒也顯得英俊威武。
放過他,關上門,傅彤上城堞觀戰。
一出關廂,二将各引五千弟兄向兩邊一分,悄悄往魏營兩旁埋伏去了。
六月裡的天氣十分炎熱,晚風和着熱浪不斷地熏炙着原野。
劉封挺一條竹竿槍,舉目向魏營眺望,但見一路四十餘裡标燈明亮,營頭上魏軍如蟻,不由得自得其樂道:想不到我劉封本領這樣蹩腳,在軍師麾下還能受這樣的大用。
前番送酒到瓦口關助張飛成事,今日又到葭萌關來,要我引誘張颌出戰,想那張颌連奪了八座大營,必定是傲慢得發狂,倘然知道我去挑戰,他豈肯出營。
幸得二位老将早已安排妥帖,命我改扮名槍。
那末,用槍的将軍誰最有威望觀?當然了,隻有趙子龍和馬孟起了。
好得我劉封一向崇尚趙雲的武藝,平日裡總愛模仿他的舉止行為,倒也頗有幾分相象。
不如就冒趙雲的名牌,量張颌在黑暗之中分辨不出真假。
劉封想到這兒,頓覺得膽壯氣粗,抖擻起精神,單槍獨騎。
往關外第一座魏營而去。
臨近營頭,劉封勒住戰馬,對着營上呼道:&ldquo叱!賊兵聽了,常山趙雲在此,命張颌速來馬前領死!&rdquo盡管标燈照耀如同白晝,畢竟劉封在暗中,魏軍從營頭上看到下面,見營前來一員白袍小将,自稱趙雲,暗吃一驚。
因為長坂血戰以後,趙雲的名聲要多大有多大,雖說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但一提到趙雲的名字,魏軍從曹操到走卒,無不膽顫心驚,關鍵是吓得怕了。
所以聽說趙雲親自到來,一看這模樣很象,就堅信來者真的是趙雲,反而不敢向劉封細看,立即奔上大帳去禀報。
掌軍權,當統帥的人本來睡得很晚,加上氣候酷暑逼人,投事人也難入睡,更因為屢戰屢勝,将嚴顔、黃忠殺得一般塗地,龜縮到了葭萌關中去,此時張颌興奮已極,自以為天下無敵,向南鄭連發了三道捷報,趁着天熱,每晚必聚衆将豪飲,每飲必誇輝煌戰績,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常到三更方散。
所謂老年人之驕傲,無法挽回。
不過,從這幾天葭萌關的情況來看,張颌也覺得有點反常,接連幾天命人去關廂讨戰,總是被亂箭灰瓶打回,并不見漢将出戰,把守得十分嚴密。
因此,張颌揣測着守關将可能又向成都求救去了。
此刻他正與衆将閑聊,手下來報道:&ldquo禀張大帥,今有趙雲在營前讨戰,邀大帥出戰。
&rdquo 張颌聞此消息,又驚又喜:驚則驚趙雲早已名揚天下,今番不速而至,竟要尋我交戰;喜則喜這許多年未與他較量,想必他年老藝衰,再也不會象當陽時那樣骁勇了。
暗思道:自從到此葭萌關,我張颌時來運轉,每戰必勝。
嚴顔和黃忠可稱智勇雙全,一經交戰,便敗于我手。
量趙雲時過境遷,我也正無對手,何不與他捉對厮殺一場,聊雪長坂之辱!便命手下退出,沉思對策。
衆将都熟悉趙雲,也了解長坂時的一段故事,當時的張颌并不是他的敵手,如今他又來挑戰,指名道姓要與張颌交手,大家心裡倒也覺得十分痛快。
因為這數十天以來,張颌當着他們的面常常标榜自己天下無敵,不把衆将放在眼裡,衆将心裡都有氣,卻又不敢發作出來,聽說趙雲來讨戰,衆将都想,我們這兒要數張颌的本領最強,正好請他去迎敵,我們也可以一飽眼福。
故而齊聲道:&ldquo張大将軍,趙雲親來挑戰,小将等非其對手,請張大将軍前往殺退趙雲,以振軍威!&rdquo聽得出,衆将請我出戰帶着幸災樂禍的口氣,希望自己當衆出醜。
但是,常言遭:人走時運馬走膘,我此時正走運,若能殺遇趙雲,哼哼!誰還敢不服我!張颌打定主意,毅然傳令道:&ldquo來,與吾帶馬扛槍!&rdquo魏軍立即把青鬃戰馬帶了上來。
張颌理一理甲胄,踮镫上馬,從小卒手上接過鈎鐮槍手中一抱,縱馬馳出大營。
行不多遠,果然見前面的戰馬上有一執槍的白袍小将在窺探大營。
張颌朝他打量了一番,面貌裝束頗覺相似,隻當真的是長坂時的趙雲再現,故而來不及多想,便大喝一聲道:&ldquo大膽趙雲,膽敢窺探本帥大營,張颌在此,放馬較量!&rdquo說罷,便拍馬挺括而上。
劉封剛才還覺得威風凜凜,有壓倒一切的氣概,這會兒見張颌真的沖上來了,馬上感到心虛膽怯,自思道我是個冒牌貨,是來吓唬人的,假如你不怕我,那隻有我見你怕了。
便向沖上來的張颌虛晃一槍,順手圈轉馬頭便走。
張颌見他起槍打來,忙用全身之力招架,可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見他已逃出數丈之遠,往右首小道上飛馳而去。
張颌這些天來總打勝仗,今日的趙雲又不堪一擊,這使本來就驕傲得近乎發狂的張颌竟完全達到了發昏的地步,以為他是聽到了&ldquo張颌&rdquo二字被吓瘋了,所以連槍都未敢發就亡命而逃了。
張邰得意地想道:看來我張颌老來還要出一番老風頭,連号稱&ldquo天下第一槍&rdquo的趙雲也是聞風而逃,說明自己的武藝和聲望已到了頂峰,确是戰無不勝的了! 如此一閃念之後,便舉槍緊追而去,&ldquo趙雲慢走,張颌來也!&rdquo 劉封的本領是出名的蹩腳。
但逃命的功夫,比起名将來卻要高超迅速得多,自從跟了劉備以來,敗仗接連不斷,東躲西藏的經驗也練出來了。
這會兒先逃出了數丈之地,早又把張颌甩下一段。
這且不說。
卻說,衆多魏将仍然聚齊帳上聽候消息,聞報張颌又馬到成功,追趕趙雲去了,這使大家感到失望,不少人覺得事有蹊跷。
他們都在想,黃忠和嚴顔都已連敗數陣,成都自然會派能人來挽回敗局,那趙雲的武藝不在張颌之下,怎會不打自退的呢?衆将一齊起身,喝令手下備馬,要去營前觀戰。
就在這個時候,營前的魏卒急胞而上,高喊道:&ldquo南鄭小千歲旨意下!&rdquo呼聲未絕,進來一匹高頭大馬,上面坐着一員年輕戰将,手捧诏書,一副威不可犯的神氣。
衆将急忙趕上幾步跪接旨意。
因為曹操臨走時已将一切交托曹洪,所以曹洪之命便是曹操之旨。
此番見張颌連連告捷,便召文武議論此事。
一旁謀士陳群道:&ldquo諸葛孔明一向用兵多詐,老謀深算。
黃忠乃是長沙名将,久負英名,縱然連失四營,成都豈會再命嚴顔出兵,卻又連敗數仗?下官以為,小千歲命張颌戴罪立功,張颌必然求功心切,又連赢數陣,其氣必傲,孔明豈會不知?隻恐用此驕兵之計誘張颌上當,而張颌又被蒙在鼓中,其禍不遠矣!&rdquo陳群的一番話說得堂上的文武無不點頭稱是。
曹洪也覺得事關重大,其兆不樣。
因為張颌打了勝仗,毗鄰的幾座關廂都領兵前去助陣,葭萌關外已糾集了東川的三分之一兵力,要是張颌中了孔明的計策,打敗仗是小事,隻怕東川要保不住。
曹洪意識到事态的嚴重性,立即命東川降将張俊領了一班校衛捧了手書往此地來,令所有戰将各領兵自回原處,違令者以軍法論處。
在場衆将聽完曹洪的旨意深感有理,茅塞頓開。
口稱道:&ldquo小千歲明察,小将等豈敢違抗!然張颌已出營追趕漢将趙雲面去,片刻難回,這便如何是好? 張俊接着弟兄指點的方向看了一着,便對衆将道:&ldquo爾等速速領兵自回,待吾前往召回張颌。
&rdquo說罷,提槍拍馬出了大營急忙尋找張颌去了。
大營中各處來助陣的戰将也覺應該立即離開這是非之地,免得不可收拾。
魏營中頓時人喧馬嘶,也顧不了許多,隻指望能夠輕裝平安回到駐地。
數十萬人馬無多時,已化整為零,紛紛而散。
于禁和毛玠更是着忙,越想越不對頭,不覺心寒膽裂,萬一黃忠和嚴顔此刻真的從關廂中殺出,性命難保。
為此他們也在悄悄準備撤退,一旦張颌真的招架不住,便可一起逃回南鄭。
當然,數十萬的人馬在一時半刻中是來不及走的,即使立即可以走,從大隊的第一個士兵到最後一個離開大營,也要費不少時間。
且說劉封逃了一陣,回頭見張颌仍然緊追不舍,他既緊張又高興,一眨眼已領到了右首埋伏處。
黃忠領五千弟兄伏于黑暗之中,已見張颌趕來,便傳令道:&ldquo來,與老夫升炮!&rdquo 隻聽得一聲巨響,&ldquo當!&rdquo右邊小道上忽然燈籠無數,燈火明亮,照耀如同白晝。
黃忠躍馬而上,放過劉封,以猛虎撲羊之勢截住了張颌,雷鳴般地吼遭:&ldquo呔!小子張颌,黃忠在此等候已久,速來刀上領死!&rdquo 兩人本來一前一後回旋在忽明忽暗的小道上,蓦地有這許多燈籠照耀,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一片火光之中,張颌頓吃一驚,見黃忠白眉倒豎,老眼射出逼人的兇光,白須甩在肩膀之上,捧一口七十五斤重的金刀,前番連敗四仗時的萎靡老态一掃面光,神态頗能懾人魂魄。
但張颌并不怎麼慌張,因為在他的心目中,黃忠根本不是他的敵手,敗軍之将最多打一個冷不防,撈回點面子,不可能再重振威名。
所以,張颌即刻從驚慌中醒悟過來,起鈎鐮槍對準黃忠的劈面刺去,&ldquo叱!老頭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