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聞急訊再添老将 棄要塞故作驕兵
關燈
小
中
大
第四回聞急訊再添老将棄要塞故作驕兵
且說傅彤回進關廂,想起關外大營中黃忠的病容,以及他連日來屢遭挫敗,竟無還手之力,逢戰必退,似這樣一敗塗地,隻恐關廂難以自安。
傅将軍思慮再三,覺得不能再坐失關廂,連夜修下一封告急信,命人趕往成都向孔明軍師求救去了。
這一日信使趕進成都,直闖轅門,正值堂上無人,便将拳作槌向堂鼓上擊去。
&ldquo咚&hellip&rdquo鼓聲轟鳴。
頃刻間文武急步趕上大堂,劉備和孔明也從内堂上坐了出來,急問何人擊鼓。
手下忙上前禀道:&ldquo葭萌關信使前來告急。
&rdquo說着便呈上了傅彤的書信。
孔明拆開一看,原來黃忠抱病出征連輸四陣,關廂危急。
軍師将書信遞給劉備,又命來的弟兄先回關廂,随後便有救援。
等到劉備看完了告急信,孔明對他着意地看了一眼,意思是我就說過黃忠此番不宜出征,人到了這把年紀就是不中用了,你主人定要說他不老,要讓他去,如今别說他自身難保,葭萌關比先前更危險了。
劉備感覺到了孔明這對頗有責備之意的目光,也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都怪你說他老而無用,把他氣出病來,又不讓他将息三天,硬要他帶病前往,這敗仗你要負全部責任。
君臣二人雖無半句言語,然而眉來目去,盡在不言之中。
尤其是十年的君臣,更是情深一層。
心心相印。
堂上靜穆有頃,孔明道:&ldquo堂上衆位,葭萌關傅彤告急到此,黃忠連敗四陣,失營四座。
如今關外聚集賊軍二十萬,勢焰日盛,關廂吃緊,正待救援。
哪位将軍前往接應?&rdquo 這是萬萬想不到的事情,因為黃忠給文武的印象是常勝不敗,就象趙子龍一樣,既有超群的武藝,又有用兵的智謀,不明白這次為什麼會敗到如此地步。
此時聽得軍師的問話,大将都欲前往。
當然,黃忠尚且敗得不可收拾,本領略低一些的武将是不敢開口讨令的。
将班中早有一将閃出,&ldquo軍師在上,嚴顔願往!&rdquo 劉備見嚴顔要去,忙對孔明看去,目光中露出了諷刺之意,嚴顔是八十多歲的白頭翁,看你還會答應他麼? 隻見孔明微搖羽扇,笑逐顔開,喃喃自語道:&ldquo不老啊,不老!&rdquo聲音輕得幾乎隻有自己聽得見。
但劉備已經從他的表情上感覺了出來。
暗思道:先生啊,你怎麼老是和我過不去,上回黃忠讨令,你嫌他太老,今天嚴顔讨令,你卻說他不老,不是存心要把我好不容易得來的西川斷送掉麼!便忍不住輕聲對孔明道!&ldquo軍師,以備之見,嚴顔果然是老了!&rdquo堂上這麼靜,盡管劉備的話并不響,兩旁文武不一定聽得出是在講什麼,可站在虎案前的嚴顔卻聽得一清二楚,忙接口否認道:&ldquo主公,嚴顔一些不老,漢升老弟确是老而無用的了。
&rdquo 劉備想,稱兄的不老,道弟的反而無用,這算什麼話,簡直是語無倫次,怎麼還可以命你帶兵前去迎敵呢?便問道!&ldquo老将軍,備且問你,今年多大高壽?&rdquo &ldquo主公,老夫虛度年華八十有七,尚小。
&rdquo &ldquo漢升多大?&rdquo劉備進一步問。
&ldquo已然七十有二。
&rdquo &ldquo備倒要請教,七十二老了,而八十七尚小,此乃何故啊?&rdquo 嚴顔接着道:&ldquo其中确有緣故的。
&rdquo &ldquo有何道理?&rdquo劉備追問道。
老将軍笑丁一笑答道:&ldquo常言遭:&lsquo未滿八十,老而無用;年過八十,返老還童。
&rsquo故而老夫一點不老。
&rdquo 劉備暗罵道:真是放屁!你們一個個都把西川當作兒戲一般,七十二歲的人尚且屢遭失敗,你八十七歲的人還能起什麼作用!此番再也不能遷就了,甯可另遣大将。
便斬釘截鐵地說道:&ldquo劉備不用!&rdquo 當面被人回絕,這叫嚴顔如何下得了台,隻見他氣得滿面通紅,一臉怒氣,銀須亂飄,雙手搓個不住,好象要透不過氣來一樣。
忽兒向前跨上一步,對劉備拱手:&ldquo主公如若不信,且看嚴顔比試,再論老與不老!&rdquo聲若洪鐘,氣沖霄漢。
孔明知道嚴顔也要效學黃忠在堂前露些絕招出來,便與劉備道:&ldquo主公,且看嚴老将軍一顯身手,再發将令不遲。
就隻要孔明這麼一句語,嚴顔已經明白了軍師的言下之意,便轉身手提甲攔裙跨下大堂,向左右一聲令道:&ldquo來,與吾帶馬扛刀!&rdquo手下帶出一匹銀鬃良馬,扛出一口八十來斤重的大刀,伺候老将軍。
嚴顔又點兵五十,命他們各執硬弓在手,各取五十支箭。
然後上馬執刀,點馬走到中央,再令五十弓箭手打成一個大圈,将他團團圍在核心,一支箭扣在弦上,箭頭都對準中央。
嚴顔朗聲說道:&ldquo軍士們聽了,待等老夫銀刀播急之後,爾等便将亂箭射我,不論上下人馬,射中者賞銀五兩,若施放空箭,老夫決不饒恕!&rdquo說罷,便将銀刀四門一開,播動大刀,頃刻間銀光閃閃,上至盔頂,下及馬蹄,一道道數不盡的光圈遮護住上下前後,真個是隻見刀光,不見人影,已經顯示出了老将軍的手段來。
隻聽他一聲斷喝:&ldquo來也!&rdquo 這是老将軍在獻技,即使射死或者射傷也無罪過。
然而畢竟是自己人,又是一員年已耄耋的老将,若有點閃失,良心上也過不去。
但是又不能放空箭,這是老将軍自己關照的,所以,這班手下起初也隻是胡亂放箭,應個景兒,份量是不足的,但願都能被他擋掉。
可五十個人射出的箭并不是在同一個時候來的,參差不齊,有輕有重,上下不一,左右錯落,手上的銀刀要是轉動得稍慢一點,也有很大危險。
可一陣象雨點般的亂箭射過以後,選些漢軍也漸漸覺得應該放點份量,應該選擇目标,這樣做非但無損于老将軍的威風,還可以助他将武藝表演得更加淋漓盡緻。
于是箭速加快,險象環生。
從人到馬,無一處不是衆矢之的。
而嚴顔手中的這口銀刀就象旋風一樣,在嚴顔的周身上下越轉越急,好比渾身裝滿了電風扇,将無數亂箭全部打落在地,無一幸免。
無多片刻每人五十支箭都已射完,仍是手執硬弓,然而囊中已無一箭。
直至此時,嚴老将軍這才放慢速度,緩緩而停。
低頭見馬蹄四周亂箭縱橫,滿地皆是,五十個軍士張嘴咋舌,驚呆不已。
這才丢刀下馬,喝退衆軍,步履铿锵上得大帳,抱拳向劉備道:&ldquo主公,嚴顔老也不老!&rdquo 兩旁文武對他一看,臉上汗無一點,口中氣不急喘,容光煥發,精神反比剛才增加許多,故而齊聲喝彩。
劉備此時也不得不承認嚴顔還可重用,隻得将頭一低,默然不語。
孔明見劉備不再作聲,知其默認,便将頭點了一點,取令在手:&ldquo老将軍聽了,亮付爾将令一支,領兵五萬,往葭蔭關外接應漢升老将軍,來早啟程,不得遲誤!&rdquo 嚴顔高聲應道:&ldquo嚴顔遵命!&rdquo老年人憑着一股虛勁,打掉了二千五百支箭,滿堂喝彩,威風一時。
可是這條将令一到手,心願得到了滿足,頓時渾身都松了下來,感到腰疲背痛,四肢無力。
聯想起劉備說他老而無用,總覺得喉嚨口象有一塊棉團塞住一樣,氣也透不過來。
等到退下堂來,捧着令箭回到家時,已覺身子不适,松軟了下來。
次日一早,劉備和孔明來到校場演武廳為嚴顔送行,久等不見老将軍趕來,卻見五萬人馬排列整齊,車輛上除了糧饷軍需以外,帳篷是可安紮三座大營。
忽有手下來報,說道老将軍昨晚回到府中,氣喘籲籲,渾身無力,今日便不能起床,特命小人通禀主公、軍師,請求寬限數日。
孔明沉吟片時,便同劉備商量道:&ldquo主公,老将軍年事過高,昨日獻技積郁在身,免緻重蹈覆轍,亮以為寬限為上。
未知主公意下如何?&rdquo
傅将軍思慮再三,覺得不能再坐失關廂,連夜修下一封告急信,命人趕往成都向孔明軍師求救去了。
這一日信使趕進成都,直闖轅門,正值堂上無人,便将拳作槌向堂鼓上擊去。
&ldquo咚&hellip&rdquo鼓聲轟鳴。
頃刻間文武急步趕上大堂,劉備和孔明也從内堂上坐了出來,急問何人擊鼓。
手下忙上前禀道:&ldquo葭萌關信使前來告急。
&rdquo說着便呈上了傅彤的書信。
孔明拆開一看,原來黃忠抱病出征連輸四陣,關廂危急。
軍師将書信遞給劉備,又命來的弟兄先回關廂,随後便有救援。
等到劉備看完了告急信,孔明對他着意地看了一眼,意思是我就說過黃忠此番不宜出征,人到了這把年紀就是不中用了,你主人定要說他不老,要讓他去,如今别說他自身難保,葭萌關比先前更危險了。
劉備感覺到了孔明這對頗有責備之意的目光,也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都怪你說他老而無用,把他氣出病來,又不讓他将息三天,硬要他帶病前往,這敗仗你要負全部責任。
君臣二人雖無半句言語,然而眉來目去,盡在不言之中。
尤其是十年的君臣,更是情深一層。
心心相印。
堂上靜穆有頃,孔明道:&ldquo堂上衆位,葭萌關傅彤告急到此,黃忠連敗四陣,失營四座。
如今關外聚集賊軍二十萬,勢焰日盛,關廂吃緊,正待救援。
哪位将軍前往接應?&rdquo 這是萬萬想不到的事情,因為黃忠給文武的印象是常勝不敗,就象趙子龍一樣,既有超群的武藝,又有用兵的智謀,不明白這次為什麼會敗到如此地步。
此時聽得軍師的問話,大将都欲前往。
當然,黃忠尚且敗得不可收拾,本領略低一些的武将是不敢開口讨令的。
将班中早有一将閃出,&ldquo軍師在上,嚴顔願往!&rdquo 劉備見嚴顔要去,忙對孔明看去,目光中露出了諷刺之意,嚴顔是八十多歲的白頭翁,看你還會答應他麼? 隻見孔明微搖羽扇,笑逐顔開,喃喃自語道:&ldquo不老啊,不老!&rdquo聲音輕得幾乎隻有自己聽得見。
但劉備已經從他的表情上感覺了出來。
暗思道:先生啊,你怎麼老是和我過不去,上回黃忠讨令,你嫌他太老,今天嚴顔讨令,你卻說他不老,不是存心要把我好不容易得來的西川斷送掉麼!便忍不住輕聲對孔明道!&ldquo軍師,以備之見,嚴顔果然是老了!&rdquo堂上這麼靜,盡管劉備的話并不響,兩旁文武不一定聽得出是在講什麼,可站在虎案前的嚴顔卻聽得一清二楚,忙接口否認道:&ldquo主公,嚴顔一些不老,漢升老弟确是老而無用的了。
&rdquo 劉備想,稱兄的不老,道弟的反而無用,這算什麼話,簡直是語無倫次,怎麼還可以命你帶兵前去迎敵呢?便問道!&ldquo老将軍,備且問你,今年多大高壽?&rdquo &ldquo主公,老夫虛度年華八十有七,尚小。
&rdquo &ldquo漢升多大?&rdquo劉備進一步問。
&ldquo已然七十有二。
&rdquo &ldquo備倒要請教,七十二老了,而八十七尚小,此乃何故啊?&rdquo 嚴顔接着道:&ldquo其中确有緣故的。
&rdquo &ldquo有何道理?&rdquo劉備追問道。
老将軍笑丁一笑答道:&ldquo常言遭:&lsquo未滿八十,老而無用;年過八十,返老還童。
&rsquo故而老夫一點不老。
&rdquo 劉備暗罵道:真是放屁!你們一個個都把西川當作兒戲一般,七十二歲的人尚且屢遭失敗,你八十七歲的人還能起什麼作用!此番再也不能遷就了,甯可另遣大将。
便斬釘截鐵地說道:&ldquo劉備不用!&rdquo 當面被人回絕,這叫嚴顔如何下得了台,隻見他氣得滿面通紅,一臉怒氣,銀須亂飄,雙手搓個不住,好象要透不過氣來一樣。
忽兒向前跨上一步,對劉備拱手:&ldquo主公如若不信,且看嚴顔比試,再論老與不老!&rdquo聲若洪鐘,氣沖霄漢。
孔明知道嚴顔也要效學黃忠在堂前露些絕招出來,便與劉備道:&ldquo主公,且看嚴老将軍一顯身手,再發将令不遲。
就隻要孔明這麼一句語,嚴顔已經明白了軍師的言下之意,便轉身手提甲攔裙跨下大堂,向左右一聲令道:&ldquo來,與吾帶馬扛刀!&rdquo手下帶出一匹銀鬃良馬,扛出一口八十來斤重的大刀,伺候老将軍。
嚴顔又點兵五十,命他們各執硬弓在手,各取五十支箭。
然後上馬執刀,點馬走到中央,再令五十弓箭手打成一個大圈,将他團團圍在核心,一支箭扣在弦上,箭頭都對準中央。
嚴顔朗聲說道:&ldquo軍士們聽了,待等老夫銀刀播急之後,爾等便将亂箭射我,不論上下人馬,射中者賞銀五兩,若施放空箭,老夫決不饒恕!&rdquo說罷,便将銀刀四門一開,播動大刀,頃刻間銀光閃閃,上至盔頂,下及馬蹄,一道道數不盡的光圈遮護住上下前後,真個是隻見刀光,不見人影,已經顯示出了老将軍的手段來。
隻聽他一聲斷喝:&ldquo來也!&rdquo 這是老将軍在獻技,即使射死或者射傷也無罪過。
然而畢竟是自己人,又是一員年已耄耋的老将,若有點閃失,良心上也過不去。
但是又不能放空箭,這是老将軍自己關照的,所以,這班手下起初也隻是胡亂放箭,應個景兒,份量是不足的,但願都能被他擋掉。
可五十個人射出的箭并不是在同一個時候來的,參差不齊,有輕有重,上下不一,左右錯落,手上的銀刀要是轉動得稍慢一點,也有很大危險。
可一陣象雨點般的亂箭射過以後,選些漢軍也漸漸覺得應該放點份量,應該選擇目标,這樣做非但無損于老将軍的威風,還可以助他将武藝表演得更加淋漓盡緻。
于是箭速加快,險象環生。
從人到馬,無一處不是衆矢之的。
而嚴顔手中的這口銀刀就象旋風一樣,在嚴顔的周身上下越轉越急,好比渾身裝滿了電風扇,将無數亂箭全部打落在地,無一幸免。
無多片刻每人五十支箭都已射完,仍是手執硬弓,然而囊中已無一箭。
直至此時,嚴老将軍這才放慢速度,緩緩而停。
低頭見馬蹄四周亂箭縱橫,滿地皆是,五十個軍士張嘴咋舌,驚呆不已。
這才丢刀下馬,喝退衆軍,步履铿锵上得大帳,抱拳向劉備道:&ldquo主公,嚴顔老也不老!&rdquo 兩旁文武對他一看,臉上汗無一點,口中氣不急喘,容光煥發,精神反比剛才增加許多,故而齊聲喝彩。
劉備此時也不得不承認嚴顔還可重用,隻得将頭一低,默然不語。
孔明見劉備不再作聲,知其默認,便将頭點了一點,取令在手:&ldquo老将軍聽了,亮付爾将令一支,領兵五萬,往葭蔭關外接應漢升老将軍,來早啟程,不得遲誤!&rdquo 嚴顔高聲應道:&ldquo嚴顔遵命!&rdquo老年人憑着一股虛勁,打掉了二千五百支箭,滿堂喝彩,威風一時。
可是這條将令一到手,心願得到了滿足,頓時渾身都松了下來,感到腰疲背痛,四肢無力。
聯想起劉備說他老而無用,總覺得喉嚨口象有一塊棉團塞住一樣,氣也透不過來。
等到退下堂來,捧着令箭回到家時,已覺身子不适,松軟了下來。
次日一早,劉備和孔明來到校場演武廳為嚴顔送行,久等不見老将軍趕來,卻見五萬人馬排列整齊,車輛上除了糧饷軍需以外,帳篷是可安紮三座大營。
忽有手下來報,說道老将軍昨晚回到府中,氣喘籲籲,渾身無力,今日便不能起床,特命小人通禀主公、軍師,請求寬限數日。
孔明沉吟片時,便同劉備商量道:&ldquo主公,老将軍年事過高,昨日獻技積郁在身,免緻重蹈覆轍,亮以為寬限為上。
未知主公意下如何?&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