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聞急訊再添老将 棄要塞故作驕兵
關燈
小
中
大
同樣是一個老将軍,也是為了同樣的事情,孔明所持的态度截然不同,而劉備本來也不主張讓嚴顔去,此時見孔明為他說情,無形之中倒要與他鬥這麼一口氣,暗想,前番黃忠受了你的氣生下一場病,我為他說了一句公道話,你竟毫不采納,結果黃忠抱病出陣,屢遭失敗。
現在你倒也會做好人,我卻不讓你來做主,看看這老将軍會敗到何等地步!便對嚴府家人道:&ldquo回複嚴老将軍,救兵如救火,不可延誤。
如若養息數日,且将令箭來換,待孤另遣上将前往!&rdquo 孔明早已知道劉備的用意,并不多言,隻是微笑面已。
少頃,嚴顔趕到校場,上得演武廳,告知身子不爽,請求寬限起兵。
劉備不允,嚴顔隻得祭旗出發,軍士齊呼&ldquo旗開得勝馬到成功&rdquo,号炮聲中,嚴顔拖着疲憊的身子上了戰馬,銀刀架在烏翅環上,彎腰曲背,隻是提不起神來。
大隊浩浩蕩蕩出了成都,出城二十來裡,嚴顔挺身舉刀,精神大振,傳令軍士倍道而行。
五萬人馬打足精神,趱程趕路。
六月初,大隊巳臨葭萌關。
傅彤得知成都救兵又到,忖道:前番黃忠帶病出征,此次告急非同以往,軍師必定要慎重行事,所遣太将不是趙雲,定是馬超,除了這兩條槍,恐怕再也沒有人可以挽回敗局了。
傅彤不及多打聽,上馬出後關飛馳而去。
近則一看,大旗上寫着&ldquo巴州嚴&rdquo等字。
傅彤原是蜀中之将,選面大旗豈會不認識?思量道:軍師,我傅彤一向佩服你用兵如神,用人恰到好處,想不到救援這麼至關緊要的邊關要塞,竟然兩次出差錯,怎麼七十敗了反面再派個八十的前來,這真有點七弗搭八了。
倘然我當了主帥也不會再派這麼大年紀的老将來了。
傅彤覓嚴顔今日也是病蒼蒼,氣籲籲,精神大不如以前。
但來者總是救星,傅将軍趕上去施禮道:&ldquo老将軍,小将傅彤迎接來遲,望勿見怪!&rdquo &ldquo傅将軍,嚴顔此番讨令,誰料主公不允,言吾老而無用。
嚴顔當堂獻技,方得将令。
豈知用力過度,更兼積郁在心,竟染恙于身。
為此抱病到此。
&rdquo傅彤想,前番來了個病号,今日再添一個,看來又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便安慰道:&ldquo嚴将軍,何不在關廂将息數日,待病體愈可再行出戰。
老将軍以為如何?&rdquo &ldquo未奉将令,豈敢擅自休兵!若被主公知曉,其罪難赦,老夫卻是擔待不起。
&rdquo說出的話與黃忠來時一模一樣,對軍師的将令執行得不折不扣。
隻得接入後關,又送出前關,回進關廂提心吊膽地聽候關外的消息。
嚴顔出了關廂五裡路,命二萬弟兄紮下一座可容五萬人馬的大營,并教他們駐紮在此。
又行五裡地,紮下一座大營,留下二萬弟兄。
再行五裡,這一萬弟兄就駐紮在第三座大營中。
安頓已畢,嚴顔便領衆軍往黃忠的第五座大營而來。
卻說黃忠後營上的弟兄所得葭萌關傳來炮聲,舉日一看,關外紮下三座大營。
未幾,見營中扯出一面大旗,上書&ldquo巴州嚴&rdquo,旗下嚴老将軍點馬提刀而來。
弟兄們都在想,兩位老将軍的武藝不相上下,黃忠打不過張颌,那末嚴顔也一定無濟于事,軍師怎麼不派一個年輕些的名将來呢?倘使黃忠知曉,本來就不太舒适的身子,必定是雪上加霜,病上染病。
但軍情不可不報。
漢兵奔上大帳,&ldquo禀報老将軍,成都救星到此!&rdquo 黃忠聽得來了救兵,眼腈一亮,忙問道:&ldquo可知來者是哪位将軍?&rdquo一旁的心腹忙試問道:&ldquo莫非是常山趙将軍?&rdquo不待報信人回答,黃忠斷然道:&ldquo子龍豈會到此?&rdquo心腹又問道:&ldquo可是西涼馬将軍?&rdquo &ldquo以老夫之見,孟起亦不會前來。
&rdquo那心腹再要多言,被黃忠老眼一彈,喝叱道:&ldquo休得多言!&rdquo然後對報信人問道:&ldquo來者究屬何人?&rdquo手下想,黃忠猜得很對,來者的确不是趙雲,也不是馬超,便隻得實禀道:&ldquo來者乃是巴州嚴老将軍。
&rdquo不料黃忠揚聲大笑:&ldquo啊哈&hellip&hellip原來是嚴大哥來也!&rdquo 漢軍都知道黃忠一向稱嚴顔是大哥,見他這般高興,不由想道:他們兩個一碰頭,成了&ldquo閻王&rdquo(嚴、黃)一對,咱們這些小鬼的性命就難保了。
黃忠喝退手下,匆匆出了後營去迎接嚴顔,&ldquo來者原是嚴大哥,小弟黃忠有禮了!&rdquo &ldquo黃賢弟少禮。
愚兄特來助爾一仗。
&rdquo一旁漢軍聽了嚴顔這幾句話,暗中好笑:年紀八十多,說起話來颠三倒四,連好壞也分不清了,怎麼可以反敗為勝呢?看來是好不了多少。
待嚴顔丢刀下馬,黃忠與他攜手走進大帳,分别坐定。
大營前又扯出了一面大旗。
老弟兄見面,自然有許多闊别之言要說,不必贅述。
卻說自從黃忠紮下這座堅固的大營,十多天以來,張颌沒一天不命魏軍來讨戰,也攻過好多次營,隻因黃忠堅守不出,又加上營牆上亂箭不斷,故而大營絲毫未損。
張颌自從瓦口關失敗之後,吃苦學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料定黃忠連敗四仗以後,肯定要向成都求救。
他想,要是成都再來戰将,必是勇猛無比。
倘然我仍能戰勝他,那就可以乘勝殺入關廂,不必擔心漢軍還會耍什麼花招。
因此這幾天他并不急于攻下漢營,等候西川的消息。
就在嚴顔來到黃忠的大營的時候,魏營後亦然炮聲隆隆,來者非别人,乃是夏侯懋夏侯霸弟兄二人,皆是曹操的族侄夏侯淵的兒子,年紀雖輕,身價不小,奉命駐守在東川要塞,夏侯懋居長,非但是名将之後,而且還是曹操之子曹丕的乘龍快婿,權勢滔天,不可一世,如今在阆關為将。
夏侯霸長的是一張黑臉,人較精明,守住巴關。
弟兄二人幾乎同時接到張颌的捷報,夏侯懋好大喜功,又愛湊熱鬧,便去巴關邀兄弟夏侯霸回去葭萌關。
夏侯霸起初猶豫道:你我弟兄武藝平常之闆,能夠守住自己的領地已經是圓滿功德,還擊管人家的閑事幹什麼。
夏侯懋不以為然遭:我等本領雖然不及張颌,但他打勝仗總要有人為他捧場,又用不着我們去出力,隻要多帶些人馬去助助威,還怕他不給我們登功?夏侯霸被他說得心動,覺得兄長的話也有很多道理,不去欠劄去則有益,現成的功勞何樂而不為呢?!弟兄兩人出身豪貴,氣派大,要面子,一合計決定每人親領十萬大軍前往,約定葭萌關外彙合。
卻說張颌自從奪了四座漢營以後,每日設宴與衆将聚飲酒後每每露出驕矜之态,出言吐語常是标榜自己,對衆将卻是正眼也不看一下自以為了不得。
如今聽到阆關、巴關來了二十萬人馬,夏侯家弟兄親自趕來,更是得意忘形,暗想道:這兩個小家夥靠着曹操的威福隻知道對人家呼幺喝六,哪曾見過這種大場面,恐怕連聽也未曾聽到過。
今日他們到此,正要叫他們開開服界,别以為江山都是曹操打下的,本領隻有他父親最好!張颌喜氣洋洋地迎了出去與夏侯氏弟兄見過禮後,正要引他們上帳。
忽然手下來報,說道漢軍亦然添兵加将,來的是八十七歲的老将嚴顔。
張颌也素聞巴州嚴顔之名,但知道他年已八十餘歲,欺他年已耄童無用,便笑與夏侯懋弟兄道:&ldquo二位将軍既來相助,時機正好,待張颌前往漢營讨戰,請二位将軍在旁觀戰。
&rdquo意思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趁湯下面,讓你們也飽一飽眼福。
便傳令衆軍不必停留,趕往漢營讨戰。
張颌與衆将帶了夏侯懋、夏侯霸的二十萬人馬,在漢營前設立旗門。
漢軍見張颌又來讨戰,立即趕上大帳禀報。
此時兩個老将還在交談闊别之情,聽得手下的報告,黃忠連忙喝斥道:&ldquo不必理會,由他們便了。
&rdquo手下剛要退下,嚴顔又喝住他:&ldquo且慢!我且問你,
現在你倒也會做好人,我卻不讓你來做主,看看這老将軍會敗到何等地步!便對嚴府家人道:&ldquo回複嚴老将軍,救兵如救火,不可延誤。
如若養息數日,且将令箭來換,待孤另遣上将前往!&rdquo 孔明早已知道劉備的用意,并不多言,隻是微笑面已。
少頃,嚴顔趕到校場,上得演武廳,告知身子不爽,請求寬限起兵。
劉備不允,嚴顔隻得祭旗出發,軍士齊呼&ldquo旗開得勝馬到成功&rdquo,号炮聲中,嚴顔拖着疲憊的身子上了戰馬,銀刀架在烏翅環上,彎腰曲背,隻是提不起神來。
大隊浩浩蕩蕩出了成都,出城二十來裡,嚴顔挺身舉刀,精神大振,傳令軍士倍道而行。
五萬人馬打足精神,趱程趕路。
六月初,大隊巳臨葭萌關。
傅彤得知成都救兵又到,忖道:前番黃忠帶病出征,此次告急非同以往,軍師必定要慎重行事,所遣太将不是趙雲,定是馬超,除了這兩條槍,恐怕再也沒有人可以挽回敗局了。
傅彤不及多打聽,上馬出後關飛馳而去。
近則一看,大旗上寫着&ldquo巴州嚴&rdquo等字。
傅彤原是蜀中之将,選面大旗豈會不認識?思量道:軍師,我傅彤一向佩服你用兵如神,用人恰到好處,想不到救援這麼至關緊要的邊關要塞,竟然兩次出差錯,怎麼七十敗了反面再派個八十的前來,這真有點七弗搭八了。
倘然我當了主帥也不會再派這麼大年紀的老将來了。
傅彤覓嚴顔今日也是病蒼蒼,氣籲籲,精神大不如以前。
但來者總是救星,傅将軍趕上去施禮道:&ldquo老将軍,小将傅彤迎接來遲,望勿見怪!&rdquo &ldquo傅将軍,嚴顔此番讨令,誰料主公不允,言吾老而無用。
嚴顔當堂獻技,方得将令。
豈知用力過度,更兼積郁在心,竟染恙于身。
為此抱病到此。
&rdquo傅彤想,前番來了個病号,今日再添一個,看來又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便安慰道:&ldquo嚴将軍,何不在關廂将息數日,待病體愈可再行出戰。
老将軍以為如何?&rdquo &ldquo未奉将令,豈敢擅自休兵!若被主公知曉,其罪難赦,老夫卻是擔待不起。
&rdquo說出的話與黃忠來時一模一樣,對軍師的将令執行得不折不扣。
隻得接入後關,又送出前關,回進關廂提心吊膽地聽候關外的消息。
嚴顔出了關廂五裡路,命二萬弟兄紮下一座可容五萬人馬的大營,并教他們駐紮在此。
又行五裡地,紮下一座大營,留下二萬弟兄。
再行五裡,這一萬弟兄就駐紮在第三座大營中。
安頓已畢,嚴顔便領衆軍往黃忠的第五座大營而來。
卻說黃忠後營上的弟兄所得葭萌關傳來炮聲,舉日一看,關外紮下三座大營。
未幾,見營中扯出一面大旗,上書&ldquo巴州嚴&rdquo,旗下嚴老将軍點馬提刀而來。
弟兄們都在想,兩位老将軍的武藝不相上下,黃忠打不過張颌,那末嚴顔也一定無濟于事,軍師怎麼不派一個年輕些的名将來呢?倘使黃忠知曉,本來就不太舒适的身子,必定是雪上加霜,病上染病。
但軍情不可不報。
漢兵奔上大帳,&ldquo禀報老将軍,成都救星到此!&rdquo 黃忠聽得來了救兵,眼腈一亮,忙問道:&ldquo可知來者是哪位将軍?&rdquo一旁的心腹忙試問道:&ldquo莫非是常山趙将軍?&rdquo不待報信人回答,黃忠斷然道:&ldquo子龍豈會到此?&rdquo心腹又問道:&ldquo可是西涼馬将軍?&rdquo &ldquo以老夫之見,孟起亦不會前來。
&rdquo那心腹再要多言,被黃忠老眼一彈,喝叱道:&ldquo休得多言!&rdquo然後對報信人問道:&ldquo來者究屬何人?&rdquo手下想,黃忠猜得很對,來者的确不是趙雲,也不是馬超,便隻得實禀道:&ldquo來者乃是巴州嚴老将軍。
&rdquo不料黃忠揚聲大笑:&ldquo啊哈&hellip&hellip原來是嚴大哥來也!&rdquo 漢軍都知道黃忠一向稱嚴顔是大哥,見他這般高興,不由想道:他們兩個一碰頭,成了&ldquo閻王&rdquo(嚴、黃)一對,咱們這些小鬼的性命就難保了。
黃忠喝退手下,匆匆出了後營去迎接嚴顔,&ldquo來者原是嚴大哥,小弟黃忠有禮了!&rdquo &ldquo黃賢弟少禮。
愚兄特來助爾一仗。
&rdquo一旁漢軍聽了嚴顔這幾句話,暗中好笑:年紀八十多,說起話來颠三倒四,連好壞也分不清了,怎麼可以反敗為勝呢?看來是好不了多少。
待嚴顔丢刀下馬,黃忠與他攜手走進大帳,分别坐定。
大營前又扯出了一面大旗。
老弟兄見面,自然有許多闊别之言要說,不必贅述。
卻說自從黃忠紮下這座堅固的大營,十多天以來,張颌沒一天不命魏軍來讨戰,也攻過好多次營,隻因黃忠堅守不出,又加上營牆上亂箭不斷,故而大營絲毫未損。
張颌自從瓦口關失敗之後,吃苦學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料定黃忠連敗四仗以後,肯定要向成都求救。
他想,要是成都再來戰将,必是勇猛無比。
倘然我仍能戰勝他,那就可以乘勝殺入關廂,不必擔心漢軍還會耍什麼花招。
因此這幾天他并不急于攻下漢營,等候西川的消息。
就在嚴顔來到黃忠的大營的時候,魏營後亦然炮聲隆隆,來者非别人,乃是夏侯懋夏侯霸弟兄二人,皆是曹操的族侄夏侯淵的兒子,年紀雖輕,身價不小,奉命駐守在東川要塞,夏侯懋居長,非但是名将之後,而且還是曹操之子曹丕的乘龍快婿,權勢滔天,不可一世,如今在阆關為将。
夏侯霸長的是一張黑臉,人較精明,守住巴關。
弟兄二人幾乎同時接到張颌的捷報,夏侯懋好大喜功,又愛湊熱鬧,便去巴關邀兄弟夏侯霸回去葭萌關。
夏侯霸起初猶豫道:你我弟兄武藝平常之闆,能夠守住自己的領地已經是圓滿功德,還擊管人家的閑事幹什麼。
夏侯懋不以為然遭:我等本領雖然不及張颌,但他打勝仗總要有人為他捧場,又用不着我們去出力,隻要多帶些人馬去助助威,還怕他不給我們登功?夏侯霸被他說得心動,覺得兄長的話也有很多道理,不去欠劄去則有益,現成的功勞何樂而不為呢?!弟兄兩人出身豪貴,氣派大,要面子,一合計決定每人親領十萬大軍前往,約定葭萌關外彙合。
卻說張颌自從奪了四座漢營以後,每日設宴與衆将聚飲酒後每每露出驕矜之态,出言吐語常是标榜自己,對衆将卻是正眼也不看一下自以為了不得。
如今聽到阆關、巴關來了二十萬人馬,夏侯家弟兄親自趕來,更是得意忘形,暗想道:這兩個小家夥靠着曹操的威福隻知道對人家呼幺喝六,哪曾見過這種大場面,恐怕連聽也未曾聽到過。
今日他們到此,正要叫他們開開服界,别以為江山都是曹操打下的,本領隻有他父親最好!張颌喜氣洋洋地迎了出去與夏侯氏弟兄見過禮後,正要引他們上帳。
忽然手下來報,說道漢軍亦然添兵加将,來的是八十七歲的老将嚴顔。
張颌也素聞巴州嚴顔之名,但知道他年已八十餘歲,欺他年已耄童無用,便笑與夏侯懋弟兄道:&ldquo二位将軍既來相助,時機正好,待張颌前往漢營讨戰,請二位将軍在旁觀戰。
&rdquo意思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趁湯下面,讓你們也飽一飽眼福。
便傳令衆軍不必停留,趕往漢營讨戰。
張颌與衆将帶了夏侯懋、夏侯霸的二十萬人馬,在漢營前設立旗門。
漢軍見張颌又來讨戰,立即趕上大帳禀報。
此時兩個老将還在交談闊别之情,聽得手下的報告,黃忠連忙喝斥道:&ldquo不必理會,由他們便了。
&rdquo手下剛要退下,嚴顔又喝住他:&ldquo且慢!我且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