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聞急訊再添老将 棄要塞故作驕兵

關燈


     此乃後話,暫不提起。

     且說葭萌關上的傅彤日夜盼望成都救兵到此,真個是望眼欲穿。

     這一日手下來報,傅彤透了口粗氣,迫不及待地飛馬出後關,心中料定來将不是趙雲必是馬超。

    然而馳近一看,旗上明明白白寫着一個大&ldquo劉&rdquo字,馬上坐的是公子劉封,雙手抱着一杆長槍,而且隻領三千弟兄,弄得傅彤啼笑皆非,一丈水退掉了八尺。

    礙于情面,向劉封拱手道:&ldquo原是公子劉封,小将傅彤有禮!&rdquo &ldquo傅将軍少禮!&rdquo 傅彤不無鄙意道:&ldquo公子緣何到此?&rdquo 劉封自知武藝低劣,頓覺十分尴尬,暗想,要不是軍師差遣,誰敢擅自離開成都而趕到千裡之外的葭萌關?老實說,這種偏僻的地方我還不願來呢!不樂意道:&ldquo劉封奉命到此。

    &rdquo但轉而又想道,你不要小看我,聽軍師說,此番葭蔭關之圍非我不能解:我一到,二老即能取勝。

    說出來恐怕你不會相信。

    劉封這麼一想,反而寬懷了些,臉上也隐隐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傅彤意想不到孔明會差這樣無用的人來,實在弄不明白孔明的這種意圖有什麼道理。

    十分擔心地問道:&ldquo請問公子,小将的告急信可到成都?&rdquo &ldquo到的,劉封便是前來救急的。

    &rdquo &ldquo軍師可知小将要使槍的上将救應?&rdquo 劉封一聽便猜中了他的用意,笑着反問道:&ldquo傅将軍,劉封可是用槍否?&rdquo 傅彤想,算你是個将軍太覺過份,你這杆槍隻能晾衣裳,怎能打仗殺敵? 但見劉封看透了自己的心思,又不敢太難為他,隻得圓場道:&ldquo公子休要多怪,隻因二員老将軍皆敗于張颌之手,關廂危在旦夕,公子金枝玉葉,倘有差池,小将如何擔當得起啊?&rdquo &ldquo傅将軍言雖有理,然軍師之命豈可不從?劉封曾也推诿幾番,軍師道我槍法奧妙,戰法精通,本領高強,武藝超群,一到葭蔭,二老定勝,故而劉封不得不來。

    &rdquo傅彤被這一番話說得糊裡糊塗,根本想象不出孔明是怎樣會說這種話的。

    索性趁勢捧道:&ldquo原來公子這般長進,果然是三日不見,刮目相看。

    實是可賀可敬!&rdquo 劉封知道自己并沒有這樣好,連忙搖手道:&ldquo皆是軍師過譽之言,小将慚愧之極!&rdquo 傅彤隻得對他一笑了之,說道:&ldquo公子,二老近日身體欠安,隻恐見了公子至此病上加病。

    &rdquo 劉封安然道:&ldquo以小将度來,劉封一到,二老病愈如初,精神煥發。

    &rdquo 傅彤隻當他在說大話,隻得領着他往關廂而去。

    二人進後關,到衙門下馬。

    傅彤沒精打彩,進不是,退也不能。

    忽兒轉念道免得見面後大家難堪,不如讓他一個人進去為好。

    便對劉封道:&ldquo公子請進,小将略有俗事一樁,少頃大堂相見。

    二老就在兩側東西書院。

    &rdquo 劉封跟着衙役先往西書院而去,隻聽得書院内有人連連歎息:&ldquo唉!老夫連敗四仗,遇入關廂,如今有何面目去見軍師?&rdquo 劉封正要推門進去,聽得裡面還在自言自語,便停下腳步側耳聽道:&ldquo倘要老夫轉敗為勝,除非公子劉封親自前來。

    公子緣何至令不到?&rdquo 劉封聽得黃忠在記惦着他,迫不及待地推門進去,邊走邊應道:&ldquo老将軍,劉封來也!&rdquo 黃忠見跨進門來的果然是劉封,喜出望外,連忙從床上一躍而起,抓住了劉封的雙肩搖轉不已,朗聲笑道:&ldquo公子啊,想煞老夫也。

    一見公子到此,老夫頓覺身子爽朗,精神百倍,疾病全消也。

    來,與吾甲胄伺候!&rdquo 黃忠自從退入關廂以後,大多時間都是躺在床上,或者到東書院與嚴顔聊天發牢騷,整天鼓着軟巾,披着長袍,至今未穿戴過盔甲,因為戰将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是頂盔貫甲的,除了出征以外,也常常是穿便服的。

    此時黃忠披挂完畢,跨出了書院。

    劉封出了西書院往東面來拜會嚴顔,見嚴老将軍也是頭纏巾帻,一臉的病容。

    一見劉封進來,竟然也象黃忠一樣,即刻一掃愁雲,精神抖擻起來,披挂上銀盔銀甲,吩咐手下大堂擊鼓。

     劉封興高采烈地來到大堂,見傅彤正小心翼翼地在打聽消息。

     傅彤迫不及待地問候情況,劉封得意洋洋地說道,正如軍師所料,劉封一到,二老病除。

    正在将信未信之際,堂前傳來鼓聲,三班手下兩旁站立,衙役排定座位,頓時呼威連連:&ldquo二位老将軍升堂哉!呼&hellip&hellip唉&hellip&hellip&rdquo 傅彤和劉封忙向兩邊一分,還未曾站穩,隻聽得裡面&ldquo锵&hellip&hellip&rdquo一片甲攔裙之聲,二位老将軍步履铿锵穩健而出,人人紅光滿面,與剛才卧床不起的病狀判若兩人,并肩走到虎案前,平行一禮,嚴顔居上,黃忠在下。

     嚴顔嘀咕道:&ldquo驕兵之計敗張颌。

    &rdquo 黃忠也接着自語道:&ldquo反客為主斬魏賊!&rdquo 嚴顔向黃忠拱手道:&ldquo賢弟可大安了?&rdquo 黃忠舍意地點頭道:&ldquo小弟賤體已愈,大哥貴體金安?&rdquo &ldquo賴主公宏福,仗軍師妙算,老朽亦康複了。

    &rdquo 二老叙禮已畢,這才雙雙向發呆的傅彤拱手道:&ldquo傅将軍辛苦了,受老夫等一禮。

    &rdquo &ldquo啊呀,使不得,使不得!小将何勞之有,敢受二老之禮?&rdquo但傅彤聽他們兩個人說什麼驕兵之計,還說要反客為主,聯想到前番二人不打自退的情形,似有所悟,覺得自己實在太傻了,因為他們二人退進關廂以後,盡管嘴上高喊身體不好,這不稱心,那不滿意,可每天送去的大碗大碗雞鴨魚肉總是一啖而光,這樣吃得下睡得着,還會生什麼病呢?弄得我日夜提心吊膽,食不甘昧,寝不安席,又要守關,又要安民,形容枯瘦,精疲力竭。

    幸得這是一條計策,否則再拖下去我也吃不消要摔倒了。

    從這一點說,軍情必須保密,更何況魏軍就在關外,一旦洩露了出去,前功盡棄,我傅彤也是白辛苦一場。

     傅彤對劉封看看:怪不得你老是說自己一到,二老必勝,原來是這個緣故。

    這不是你的面子,乃是孔明軍師的計謀。

    傅彤想到此間,一顆吊着的心總算落了地,忙說道:&ldquo二位老将軍,有何吩咐,小将願施犬馬之勞。

    &rdquo 嚴顔說道:&ldquo今晚便要行事,非但要将八座大營失而再得,而且大刀之上定取張颌之首。

    如今要傅将軍助我等三樁大事。

    &rdquo&ldquo小将唯命是從!&rdquo 嚴顔捋須說道:&ldquo第一樁,傳谕關内子民,今晚若聞關外殺聲,不必驚慌,不得觀戰。

    &rdquo 老将軍伸出兩個指頭道:&ldquo第二樁,請傅将軍親引精兵嚴守關廂,密切注視魏軍動向,安撫受擾百姓。

    第三樁,挑選精壯一萬,随我等沖出關廂,奪下魏營中軍需糧饷。

    事隻三樁,幹系非凡,傅将軍謹慎為之。

    &rdquo&mdash&mdash俗話說來,劉備的一大半家當都是靠火發後搶下來的,搶劫的本領是非常高強的。

    傅彤當即命人四下安民,因為邊境要塞常受外敵侵擾,百姓每每擔驚受怕,不得安甯。

    尤其今晚要與四十萬大軍血戰,必定聲勢浩大,這号哭之聲要延綿數十裡,有誰聽了不害怕?所以一定要預先安撫一下,以免造成混亂。

    又接嚴顔的吩咐,挑選出一萬精壯兵勇到校場聽候差遣。

    嚴顔又命劉封随軍出關,囑咐他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将張颌誘出關廂便可一仗取勝。

     正是:一代莽夫充知士,二員老将作驕兵。

    欲知下情若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