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張颌被罪犯葭萌 黃忠抱病出成都

關燈


    陽平關離葭萌關最近,兩座關廂隻相隔八十裡路,是東川正北大門。

    曹真早已接到捷報,但不大相信這是真的,他想,張颌三月敗在張飛的手下,此番戴罪立功必定舍命相拚,其武藝可算是佼佼者了。

    但聽說黃忠也非等閑之輩,他的武藝不在張飛之下,這麼容易就敗給了張颌,恐怕其中有詐。

    所以并不立即發兵。

    後來再想道:黃忠果然是英雄,然如今他已年逾七十,俗話說,人老珠黃不值錢,這一大把年紀怎麼還能上戰場呢?要是這樣,我應當馬上趕去,攻進了葭萌關也有我的功勞。

    為此,他反比夏侯德晚到。

     張颌聞得曹真也來相助,急忙引領衆将出接,&ldquo不知曹将軍引軍前來,迎接來遲,張颌有禮了!&rdquo &ldquo張颌捷報颠傳,可喜可賀!曹真特來相助!&rdquo 現在的張颌已不是瓦口關失敗回到南鄭向曹洪誠惶誠恐請罪的張颌,如今他手下有十餘萬得勝之師,召集這些大将到此并不是要他們相助,而是叫他們看自己是如何打敗黃忠和取下葭萌關的。

    便傲然答道:&ldquo子丹将軍,不須諸位出陣,且看張颌立敗黃忠!&rdquo 俗話說來,一言可興邦,一言可傷邦。

    曹真聽了這幾句話,甚覺不快,他一向氣量狹窄,現在見張颌這般趾高氣揚,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而是要人家看張颌出風頭,滿腔氣惱無處可出,豈肯讓人家在嘴上占上風,便也毫不相讓道:&ldquo量黃忠有多大能耐,卻要張将軍親自出馬,待曹真與他見見高低便了!&rdquo 張颌心裡盤算道:曹真乃是魏王的嫡系親屬,又是多年的心腹将,既然他要與黃忠比試一下,我也不必阻攔他,反正昨日夏侯德已領教過,三個人也未曾打敗黃忠,這是不容辯駁的事實,要是不讓他去,反而弄得大家難堪。

    便滿面笑容道:&ldquo子丹将軍欲思會戰黃忠,張颌願奉陪前往!&rdquo 曹真要去會戰黃忠并不是想拚死一搏,而是想看看黃忠有多大的厲害,掂量出你張颌有多大的本領。

    而張颌就象一隻善鬥的公雞一樣,正要當着衆人的面打敗黃忠,以顯示自己天大的本領。

     張颌帶了曹真等人上馬,就領曹真部下五萬人馬往黃忠大營而來。

    無多時,大隊已抵漢營。

    忽見手下來報,漢營高懸免戰牌。

     魏将屢戰屢勝,聽得黃忠挂出免戰牌,反而不樂意起來,尤其是張颌更覺掃興,他想,黃忠連敗兩仗已經吓破了膽再也不敢出戰了。

    但是他不出戰,曹真必不相信我的武藝,定要以為我的取勝乃是出于偶然。

    盡管于禁、毛玠都可以作證,但終究耳聞不如目睹。

    既然大隊已到這裡,理應上前讨戰,倘然黃忠真的不敢出馬,那也足以證明我張颌的威勢。

    便傳令停隊,設立旗門,五員魏将并馬立于旗門之下。

     &ldquo呔!漢營上昕了,我家張大帥在此,命黃忠這老頭兒出馬較量!&rdquo漢營上過塊免戰牌還是今日漢軍說服了黃忠,一清早才挂出來的,想讓黃忠安心休養幾天。

    不料沒多久張颌就趕到了,而且又添了陽平關的曹真,兵力更加雄厚。

    忙趕上大帳來報:&ldquo禀老将軍,張颌又來讨戰,今日新添魏将曹真,已立下旗門,請老将軍定奪!&rdquo 黃忠聽得陽平關的曹真也趕來了,不由得又撩須仰面大笑:&ldquo曹真竟也來了!啊哈&hellip&hellip&rdquo 漢軍對黃忠這幾天的反常行為越來越不理解,魏軍增兵添将,他非但不急,反而哈哈大笑,好象來了不少親戚朋友一樣高興。

    漢軍隻當他敗到這般地步輸昏了頭,開始糊塗了。

    瞪着眼問道:&ldquo老将軍此言何意?&rdquo 黃忠不去理會他們,便起身往帳外去。

    漢軍忙上前攔住道:&ldquo老将軍且慢走,今晨免戰牌才挂不久,何必去理會張颌!&rdquo 黃忠邊走邊說道:&ldquo老夫非是出戰,乃上營牆一看。

    &rdquo 聽說老将軍不出戰,大家也都安心了,因為兵臨城下,為将的理應摸清敵人的底細,才可以有相應的準備,更要緊的是老将軍出師不利,每戰必退,不出戰就可以保全大營,等到魏軍疲憊了,老将軍的身體也康複了,那時出戰就能夠反敗為勝,收複失地。

    大家都是這麼想,可黃忠走了幾步,忽又回頭關照道:&ldquo老夫上營牆未蔔兇吉,且将糧饷軍需裝載上車,推往後營,以防萬一。

    &rdquo 這班心腹手下對黃忠近日來這種神出鬼沒,藏頭縮尾的舉止行為大感不解,明明不出戰,卻為何要打算撤退呢?但看到黃忠自成都發兵以來,常常是頭裹綢巾,精神不佳,的确有病在身。

    尤其不可思議的是見了張颌就象見到閻王一樣害怕,昔日威風一掃而空,竟不留一絲一毫。

    好在軍需都在車上,隻要推到後營便可。

    黃忠出大帳提甲攔裙登上營牆,見營前果然設下了一座旗門,旗門中又多了一面曹真的将旗,旗幟底下曹真橫槍勒馬,數萬魏軍遍野都是,銳氣正盛,黃忠不覺對着下面連連搖頭,喟然長歎。

     那旗門下的魏将一看到營牆上的黃忠,便都躍躍欲試,心癢難搔。

    特别是張颌,恨不能将黃忠生吞活剝以表示自己的高超武藝。

    當他看見營牆上的黃忠對着旗門搖頭不止,以為黃忠已把他無可奈何,又無計可施,故而愈加得意起來,速命手下向漢營辱罵,将黃忠誘出營來。

    &ldquo營上老頭兒聽了,我家張大帥在此,速速出營交戰,否則奪下營寨小心你的狗頭!&hellip&hellip&rdquo 老将軍一向愛出風頭,如今見魏軍這等猖獗,竟敢辱罵自已而自己又無能為力,這口氣哪裡受得住,氣得他白須亂抖,手指指着下面哆哆嗦嗦顫個不住,瞪着老眼,一時話也說不出來,頓了片劉,方才道:&ldquo喔呀!氣死&hellip&hellip老夫也&hellip&hellip&rdquo未及說完,氣力将盡,頭一側,嘴一張,吐出一大口鮮血,身體往後便倒。

    營牆上一時慌亂,漢軍忙挾住黃忠,急聲亂叫:&ldquo老将軍如何了?老将軍醒來!&hellip&hellip&rdquo呼聲不絕。

     營外魏軍見黃忠口吐鮮紅,漢軍亂成一團,無不歡欣,好象是喜從天降。

     張颌得意之餘想道:老頭兒這大把年紀咯血氣倒,再難恢複元氣。

    正可乘亂而擊,再奪一座營頭。

    便傳令大隊沖鋒。

    旗門前戰鼓咚咚号角聲聲,炮聲隆隆殺聲陣陣,&ldquo殺&mdash&mdash&rdquo聲震霄漢。

     張颌一馬當先彎弓措箭射斷漢營前趟闆索子,鋪平道路魏軍争先擁入。

    營牆上的黃忠吐了口血,便令手下扶他下營牆,上馬提刀将手一招,在張郁射斷繩索的同時,帶了阖營弟兄逃出後營。

    張颌躍馬沖到了漢營前正要進去,後面傳來炮聲,馬蹄聲由遠而近,其聽得有人呼道:&ldquo張将軍,小将相助來也!&rdquo 張颌回頭一看,不是别人,乃是巴中守将曹休,便略一勒馬,與曹休并肩沖入了漢營,直追出後營裡許方才圈馬。

    曹休問道:&ldquo聞得張将軍屢勝黃忠,緣何止馬不前?&rdquo 張颌十分自信地笑道:&ldquo曹将軍,豈不聞&lsquo窮寇奠追&rsquo,更何況天色将晚,俗雲:&lsquo夜不興兵&rsquo,來早再去挑戰未為遲也!将軍以為然否?&rdquo 張颌與曹休并馬行了數步,好象想到了什麼,故意問道:&ldquo曹将軍怎樣到此?&rdquo 曹休答道:&ldquo獲悉張将軍馬到成功,特地親日!五萬精兵前來相助,原來張将軍屢戰屢勝,已得了黃忠三座大營,實是可賀可喜!&rdquo 張颌想,曹家之人多數是勢利眼,知道我勝了黃忠,他們就來湊熱鬧,趕上個現成功勞。

    不過此番我張颌的确功勞不小,不但可以贖盡前罪,還能登功請賞。

    看來有這些兵将相助,攻破葭蔭關指日可待。

    張颌帶着衆将回進黃忠的大營,略事歇息,便請曹真、曹休弟兄兩個駐紮在此,自己帶了于禁等将回到昨日的營頭。

    黃忠又逃出五裡,見張颌不追便又紮下第四個營頭,此地離葭萌關隻有二十五裡丁。

     一夜過去,并無戰事,一大早就聽得炮鳴鼓吹之聲。

    漢軍奔上大帳,&ldquo報老将軍,賊軍又來沖營。

    &rdquo 黃忠不假思索道:&ldquo與我亂箭射住!&rdquo 心腹手下問道:&ldquo可要裝載車輛,推往後營?&rdquo 黃忠故作驚訝:&ldquo爾等如何知曉老夫之心?&rdquo 漢軍想,這還用問麼?每次發令總要這樣吩咐,我們已經習慣了。

    隻要聽得營前有讨戰之聲,一切都已準備就緒,等你老将軍一開口,我們就可以立刻到後營了。

    卻說營牆上得了黃忠的将令,從擋箭牌後射出無數亂箭,竟象雨點一般潑了下去,迫使魏軍遇到了射程之外。

    數番進攻之後,都遭到了亂箭的阻擋,從早晨到晌午,未讓魏軍向前一步。

     黃忠幾次命人上營牆打探,稍覺心安。

    忽有守營軍士連番來報,營中将要斷箭。

    這一驚非同小可。

     黃忠毫不猶豫,立即下令棄營而走。

     這第四座大營為了斷箭,不得不又讓給了張颌。

    等到張颌率衆軍突入漢營時,隻見空空如也,黃忠早已逃之夭夭。

    四天來共失四座大營,可稱兵敗如山倒。

     張颌就命曹休領本部五萬人馬駐守在這第四座漢營之中。

     老黃忠逃出五裡路,不見魏軍來追,又命人紮下第五座大營營。

    一邊派人去葭萌關借箭一邊指揮軍士深挖溝高壘牆,因為連失四座營盤,再退就要回進關廂了,不把這座營頭守住,有何面目去見守關之将。

    所以,黃忠打算紮下一座堅固的大營,用來抵住魏軍。

     借箭人趕進葭萌關,向傅彤說明來意。

     傅彤想,老将軍連棄四座大營,從離關四十裡退到了二十裡,再退就要危及關廂了。

     葭萌關是西蜀的西邊大門,乃是要塞之地,一旦被魏軍攻破第五座大營,張颌早晚要動關廂的腦筋。

    如今關外已屯下二十餘萬魏軍,占地數十餘裡,日夜不停的炮聲、呐喊聲,驚擾得關廂中的百姓坐立不安,人心惶惶,這便如何是好?傅彤思想再三,無法可想,使命手下裝載了無數箭枝,随着黃忠派來的弟兄,親自進箭而去。

    從後營,進大帳,隻見老将軍已卸去甲胄,頭裹綢巾,面露憂色。

    便上前施禮道:&ldquo老将軍在上,小将傅彤參見!&rdquo黃忠點了一點頭,表示緻意。

    然後長歎一聲:&ldquo唉!傅将軍,黃忠老也,不中用了!&rdquo說到這兒,十分沮喪地閉上了雙眼,心灰意懶地說:&ldquo老夫到此關外屢遭挫敗,失營四座,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乎!&rdquo說罷,手按劍柄,&ldquo哐!&rdquo抽出利鋒。

    傅彤忙搶上一步,雙手按住寶劍,推入劍匣,勸慰遭:&ldquo老将軍休要如此!勝敗兵家之常事,不必過于認真。

    如今小将送箭萬支足可抵擋一陣。

    待等老将軍身體愈可,定能轉敗為勝。

    &rdquo聽了傅彤這一番肺腑之言,黃忠稍覺寬懷,一面命手下去後營驗收箭支,一面又對傅彤道:&ldquo傅将軍,如爾所言,勝敗乃兵家常事,未可逆料,懇請将軍不必向軍師禀報,待老夫賤體稍可,定要收複失地!&rdquo&ldquo這個自然!&rdquo傅彤嘴上這麼說,心裡大不以為然,暗自忖道:老将軍身體欠安,敗到如此地步,豈可秘而不報!倘然事态再擴展下去,隻怕關廂已失,無法收場的了。

    傅将軍又說了一番安慰的話,便向黃忠告退,回進關廂。

    正是:年過七旬不算老,營失四座方知因。

    欲知下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