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瓦口關魏将拒敵 蒙頭山漢軍紮寨

關燈
第一回瓦口關魏将拒敵蒙頭山漢軍紮寨 劉備平定西川,曆盡磨難三足鼎立之勢初成,勝利來之不易。

     隻因三載有餘的戰争,盡管并未大動幹戈,畢竟調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蜀中已是民窮兵疲。

    要穩定住偌太一個西川的局面,這對于運籌決策的人來說,不是一樁輕而易舉的事情。

    百姓要生存軍隊要給養物源從何而來? 諸葛亮除了派遣相當一部分的将領和軍士往各要隘駐守以外,其餘數十萬軍隊皆奉命耕種田園,實行以生産自救,幾乎人人既練兵,又務農,非但解決了軍需,減輕了地方的負擔,而且還可以接濟百姓。

    同時又對商賈免稅三載,百業頓然興隆起來。

    一年恢複,二年積餘,三年富足,百姓安居樂業,一改昔日凄涼景象。

     從建安二十年到二十三年春,不覺又過了足足三個年頭。

    在這段時間裡,西蜀國富民豐,養得兵強馬壯。

    不過,就在劉備襲取成都的時候,中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建安十九年,曹操欲自尊&ldquo魏王&rdquo未遂,耿耿于懷,便公開逼帝獻印。

     獻帝久知操有野心,便與伏後商議。

    伏後欲與父伏完議定鋤奸之計,命心腹宦官穆順傳書。

    穆順将書信藏于發髻之中,出了禁宮,來到伏完宅上。

    伏完見是伏後親筆,便回書一封,要獻帝傳旨西蜀劉備超兵于外那時可以命在朝的忠義之臣齊心謀之,裡應外合,方可有濟。

    穆順又将書信藏于髻中,辭别回官。

    原來早有人報知曹操。

    穆順回到宮前,曹操早在宮門等候多時,從發髻中搜出伏完書信,已知伏完欲令獻帝遣人往西蜀約會劉備起兵,結為外應。

    曹操大怒,執下穆順,當夜點起甲兵三千,圍住伏完私宅,搜出伏後親筆之書,随将伏氏三族盡皆下獄,先收皇後玺绶,将伏後亂棒打死。

    入官又拿下伏後所生二子,獻帝再三泣求,華歆從旁遭:&ldquo斬草不除根,逢春又發青。

    後患必無窮!&rdquo曹操就将這二子皆鸩殺之。

    又将伏完、穆順等宗族數百餘口皆斬于市。

    朝野之人,無不驚駭。

     獻帝自從壞了伏後,連日不食。

    曹操道:&ldquo臣女可與陛下為貴人,大賢大孝,宜居正宮。

    &rdquo獻帝怎敢不從?就在建安二十年正月初一,冊立曹操之女曹貴人為正宮皇後。

    就這樣,富内宮外曹操可以大權獨攬,一手遮天了。

     與此同時,劉備也已經平定了西川。

    曹操想不到劉備竟然從寄居荊州到一舉取下西川,而且發展得這麼迅速。

    更使他憂患的是,數十年的戎馬生話,掃除了各路諸侯,本想兵下江南剿滅孫權,順便圍逐劉備,誰知強者剛滅,弱者卻發展得比強者還要強,實力與日俱增,足可與自己抗衡。

    而且料到劉備還要奪取東川,要是東西兩川都被劉備占據,曹操自料更是奈何不得他。

    因此,曹操趁劉備按兵不動的時候,搶先發兵進攻阆中。

     東川張魯是個無用之輩,既無超群絕倫的強将,又無高瞻遠矚、熟谙兵法的謀士,哪裡經得住曹操的謀略,不消一年時間,就殺了張魯,奪下了整個東川。

    有人建議乘勝再取西川,曹操搖了搖頭說道:&ldquo既得隴不可望蜀。

    &rdquo 要手下人知足些。

    隴右也就是甘肅一帶。

    已經取得隴右,就不要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再攻取西蜀。

     其實,這并不是曹操的心裡話。

    他想,一年時間才得了東川,已打得兵困馬乏,劉備手下能人無數,又新取西川,士氣正盛,一旦争鋒,隻怕吃虧的是自己,此時不宜,須養軍三載。

    所以,曹操一取下東川,便留下兵将駐守,自己急忙回轉許昌去了。

     在曹操匆忙奪取東川的時候,西川的劉備視而不見,隻當沒有這麼一回事。

     因為孔明早已與他講明不可與曹操争奪東川,倘然搶先取下東川,勢必又要和曹操交兵,這樣做非但得不到休整,而且消耗太大。

     張魯由曹操去滅他,我再從曹操手中奪東川,一來曹軍立足未穩,二來我軍這幾年已是養成精銳之氣,名曰以逸待勞,同樣從曹操手中奪得一個東川,後發制人更為上策。

    所以,西蜀并不發兵。

     這一日轅門前三聲炮響,&ldquo叮咚當!&rdquo 堂前鼓聲驟起,&ldquo咚咚&hellip&hellip&rdquo 文武百官聞訊立即趕上大堂按班站列,劉備堂上坐定。

    隻見内堂門開,孔明緩緩走了出來。

     自建安十三年出山至今已十足十載光陰,是年已三十七歲的人了,依然是頭戴綸巾,身穿鶴氅,手執羽扇,幾乎是白手起家,為劉備創下了這麼大的家當,如今自然有一番感歎:&ldquo逼宮稱王篡漢室,兵伐阆中讨國賊。

    &rdquo 孔明輕拂衣袖,在中問坐了下來。

    兩旁文武忙上前拜見施禮,孔明便将羽扇一招,命他們退下。

    然後開言道:&ldquo衆位,操賊逼帝于宮中,害伏後,殺皇子,欺君罔上,令人發指!如今漢中之地皆為曹操所有,各處關隘盡是曹操族中心腹駐守,防範甚嚴,唯瓦口關乃是河北名将張颌。

    亮欲兵伐東川,從此進取,哪位将軍前往?&rdquo 的确,曹操并沒有對西川掉以輕心,料定劉備早晚要來争奪東川,所以臨走時安排下了重軍:天蕩山守将夏侯德,定軍山守将夏侯淵,米倉山守将夏侯尚,南鄭守将曹洪,陽平關守将曹真,巴中守将曹休,阆關、巴關守将夏侯懋、夏侯霸。

    這些大将都是曹操的族中小輩,隻有瓦口關是張颌張颌年輕時曾在袁紹手下為将,是河北&lsquo四庭柱&rsquo(顔良、文醜、張颌、高覽)之一,沙場上久有名聲,投到曹操帳前雖然未立下甚驚天動地的功績,但威名未減,尤其到了三國後期,居然也是越戰越勇。

     孔明出祁山時,魏國任司馬懿為督帥,司馬懿十分重用張颌,張颌亦然勇冠三軍,威聲大振。

    那個時候,孔明除了要以全副心血來對付司馬懿以外,還得用相當一部分的精力來注意這員老将。

    因此在五出祁山的時候,孔明特地為他設下一計,木門道上用亂箭射死了這個強敵。

    隻因為他武藝高強,又肯臣服魏主,故而曹操視他為心腹,命他帶領兩員大将,一個是于禁,一個是毛玠,同守瓦口關。

    說明曹操已估計到劉備也會去取東川。

     此時,大堂之上聽得軍師的問話,早有人從旁閃出。

     &ldquo老張願往!&rdquo張飛道。

     &ldquo老張願往!&rdquo張苞同時應聲。

     父子二人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裡應聲,無人分辨得出誰先誰後,張家父子也感到奇怪。

     張飛回頭對張苞彈出一對環眼,質問道:&ldquo兒啊,老子在此,爾怎敢自稱老張?&rdquo 張苞不服道:&ldquo兒子亦然姓張,豈不是老張?&rdquo 張飛訓斥道:&ldquo老子是老張,兒子便是小張。

    &rdquo 張苞理直氣壯道:&ldquo兒子不管老與少,總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