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懷柔術軍師巧語藏玄 赍烈志都督傲笑赴陰
關燈
小
中
大
一死相報!&rdquo
為了一代名流,孔明本想憑三寸不爛之舌勸說歸順,哪怕捉一次,放一次,隻要有一線希望。
現在張任把話說得這樣決絕,誰還肯冒這個險放他呢!捉一次張任畢竟要花費不小的人力、物力,尤其他也是個主帥,要放定要真放,假放的話他必定不甘心。
再說,為了一個張任就不得不放棄許多必須要幹的大事。
從荊州打到現在已近三年,還沒拿下整個西川,不可能再花幾年時間來與他周旋。
倘然說定到什麼程度肯降,孔明定會放他。
好比今後平蠻時,孟獲每遭擒獲,總是答應下次定降,盡管他每次都失信,畢竟是當着衆人之面講的,人總是要面皮的,結果還是心悅誠服地降了孔明。
但今日張任的性質完全不同,他半點沒有歸降的誠意,要是捉一次放一次,不僅僅是枉費心機,而且勢必要影響别的降将的志氣,這是徒勞無益的。
孔明回頭對劉備看了一眼:主公啊,對張任我已做到了仁至義盡,仍是不能勸他歸順,看來還要你來說幾句。
劉備看在眼裡,聽在耳中,想在心上:你軍師都無能為力,我還有什麼辦法呢?但這樣一個能人就這樣結束他的一生,未免太可惜了。
有說沒說,再說上幾句。
劉備從座上起身,言懇詞切地說:&ldquo都督,備與吾弟劉璋乃是同宗皇親,共興漢室乃是宗屬義不容辭之職責,還望都督以大局為重,共建大業!&rdquo 張任聽了劉備的話,不覺冷笑道:&ldquo奪同宗之地,尚敢巧言令色。
不必多言,速與龐統複仇罷了!&rdquo不必再裝出道貌岸然、正人君子的樣子來,誰還不知道你們進川的用心?前年七月初七龐統死于亂箭之下,正是我張任的巧妙安排,既然今日被擒,不如早早下手! 一番話說得劉備啞口無言,頹然坐了下去。
一陣難堪,嚴顔既為劉備過意不去,又為張任痛心,他相信劉備和孔明的話完全是出自肺腑的,好話說盡說絕,張任還是無動于衷,怎不使老将軍傷感?出于為師的責任,嚴顔明知勸不轉他的鐵石心腸,又走上前去婉言道:&ldquo賢契,良禽擇嘉木而栖,志土從明君而事,還望熟思之!&rdquo &ldquo恩師大人,張任不才,不辨良莠,有孚所望。
如今恩師既從賢明之主,果是前途無量,學生定然含笑九泉!&rdquo 四十餘歲的人卻無用,八十多歲的年紀倒是前程無量,短短幾句話既不得罪人,不把嚴顔說得兩眼墨黑,頓然語塞。
老将軍搖了搖頭退了下去。
一旁郤真自恃是張任的心腹,也從武班中閃出,恭恭敬敬向張任施了一禮:&ldquo都督,小将郤真有禮!&rdquo 不見他倒也想不着,此刻見他自由自在地走了出來,便疑心他也歸降了劉備,張任哪兒把他放在眼裡,看都沒看他一眼就冷冷地問道:&ldquo郤真,如今可好?&rdquo &ldquo大都督,小将被俘之後誓死不降,&hellip&hellip&rdquo 張任聽他說了這句話,好像遇到了知音,雙眼盯着他看了又看:&ldquo而今怎樣&rdquo嘴上在問,心裡希望他真的沒降。
&ldquo豈料大都督亦然難免一擒,小将隻得歸降漢室!&rdquo 又一個泡影被吹散了,張任被氣得微微一笑,不等他再開口,便說道:&ldquo郤将軍識時務也,真俊傑耶!&rdquo 郤真被他這一句雙關語說得糊裡糊塗,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讪讪地退回原位。
孔明知道沒一個人能勸張任歸降,故意說道:&ldquo堂上不論哪位,能勸得都督歸順漢室,封千戶,賞萬金!&rdquo讓這裡的川将都能和張任說上幾句話。
此言一出,堂上嘩然,他們并不要什麼封賞,而是真心要張任為漢室出力,所以争相踏出。
張任真以為這些川将為的是圖個封賞,氣得他怒目圓睜,大喝道:&ldquo諸位免開尊口,本督頭可斷,膝不屈,甯為玉碎,不為瓦全!來,刀斧手帶我出堂!&rdquo說罷,轉身就往外走。
兩旁漢軍立即上前拖住,對孔明看看:殺不殺? 孔明對劉備看,劉備低頭不語;對嚴顔看,嚴顔雙目淚淋;對郤真看,郤真目光躲閃;對衆将看,衆将搖頭歎息&hellip&hellip總之,堂上無人不想留住張任,即使是彭羕也為之可惜。
孔明這才正色道:&ldquo來,跪送大都督!&rdquo 堂上除了劉備和孔明以外,都下跪哀求道:&ldquo大都督,小将等跪求大都督歸漢!&rdquo嚴顔單腿跪地,更是泣不成聲,嘶啞着叫道:&ldquo賢契啊,賢契&hellip&hellip&rdquo說不出一句話來。
景象實在悲慘,令人心寒,孔明将羽扇一招,三班衙役從旁而出,拖了張任就走。
剛到大堂口,坐在一旁的公子劉循實在忍不住,連哭帶叫地奔了過去:&ldquo唉--大都督且慢!&rdquo 張任聽得是小主劉循的聲音,連忙站定,回頭見他涕淚交流,跄跄踉踉地急步奔來,忙向兩旁喝道:&ldquo慢!&rdquo轉身深情地喚了一聲:&ldquo小主!&rdquo 孔明見他們還有話講,也就喝住了衙役。
劉循走到張任面前撲倒在地,雙手緊緊地抱住了他的大腿,号淘大哭起來:&ldquo都督啊,西蜀完了&hellip&hellip&rdquo 對西川的君主來講,失了這麼多城池和大将,本來損失也夠慘重,如今又要失到一根主梁骨,好比雪上加霜。
劉循年紀雖輕,心裡卻很明自,他一死,西川再也振作不起來,所以他這麼憂患,完全是預感到了什麼。
張任見劉循哭得似淚人兒一般,即向孔明道:&ldquo先生,本督有幾句心腹之話要與小主講,請下令手下回避片刻!&rdquo 臨終一點小小的要求應當滿足,孔明便将羽扇向兩旁一招,&ldquo衆位歸班,三班回避!&rdquo 片刻間,文武都回到原處,手下都退到了兩旁,大堂口就孤零零地剩下了他們兩個人。
張任低頭道:&ldquo
現在張任把話說得這樣決絕,誰還肯冒這個險放他呢!捉一次張任畢竟要花費不小的人力、物力,尤其他也是個主帥,要放定要真放,假放的話他必定不甘心。
再說,為了一個張任就不得不放棄許多必須要幹的大事。
從荊州打到現在已近三年,還沒拿下整個西川,不可能再花幾年時間來與他周旋。
倘然說定到什麼程度肯降,孔明定會放他。
好比今後平蠻時,孟獲每遭擒獲,總是答應下次定降,盡管他每次都失信,畢竟是當着衆人之面講的,人總是要面皮的,結果還是心悅誠服地降了孔明。
但今日張任的性質完全不同,他半點沒有歸降的誠意,要是捉一次放一次,不僅僅是枉費心機,而且勢必要影響别的降将的志氣,這是徒勞無益的。
孔明回頭對劉備看了一眼:主公啊,對張任我已做到了仁至義盡,仍是不能勸他歸順,看來還要你來說幾句。
劉備看在眼裡,聽在耳中,想在心上:你軍師都無能為力,我還有什麼辦法呢?但這樣一個能人就這樣結束他的一生,未免太可惜了。
有說沒說,再說上幾句。
劉備從座上起身,言懇詞切地說:&ldquo都督,備與吾弟劉璋乃是同宗皇親,共興漢室乃是宗屬義不容辭之職責,還望都督以大局為重,共建大業!&rdquo 張任聽了劉備的話,不覺冷笑道:&ldquo奪同宗之地,尚敢巧言令色。
不必多言,速與龐統複仇罷了!&rdquo不必再裝出道貌岸然、正人君子的樣子來,誰還不知道你們進川的用心?前年七月初七龐統死于亂箭之下,正是我張任的巧妙安排,既然今日被擒,不如早早下手! 一番話說得劉備啞口無言,頹然坐了下去。
一陣難堪,嚴顔既為劉備過意不去,又為張任痛心,他相信劉備和孔明的話完全是出自肺腑的,好話說盡說絕,張任還是無動于衷,怎不使老将軍傷感?出于為師的責任,嚴顔明知勸不轉他的鐵石心腸,又走上前去婉言道:&ldquo賢契,良禽擇嘉木而栖,志土從明君而事,還望熟思之!&rdquo &ldquo恩師大人,張任不才,不辨良莠,有孚所望。
如今恩師既從賢明之主,果是前途無量,學生定然含笑九泉!&rdquo 四十餘歲的人卻無用,八十多歲的年紀倒是前程無量,短短幾句話既不得罪人,不把嚴顔說得兩眼墨黑,頓然語塞。
老将軍搖了搖頭退了下去。
一旁郤真自恃是張任的心腹,也從武班中閃出,恭恭敬敬向張任施了一禮:&ldquo都督,小将郤真有禮!&rdquo 不見他倒也想不着,此刻見他自由自在地走了出來,便疑心他也歸降了劉備,張任哪兒把他放在眼裡,看都沒看他一眼就冷冷地問道:&ldquo郤真,如今可好?&rdquo &ldquo大都督,小将被俘之後誓死不降,&hellip&hellip&rdquo 張任聽他說了這句話,好像遇到了知音,雙眼盯着他看了又看:&ldquo而今怎樣&rdquo嘴上在問,心裡希望他真的沒降。
&ldquo豈料大都督亦然難免一擒,小将隻得歸降漢室!&rdquo 又一個泡影被吹散了,張任被氣得微微一笑,不等他再開口,便說道:&ldquo郤将軍識時務也,真俊傑耶!&rdquo 郤真被他這一句雙關語說得糊裡糊塗,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讪讪地退回原位。
孔明知道沒一個人能勸張任歸降,故意說道:&ldquo堂上不論哪位,能勸得都督歸順漢室,封千戶,賞萬金!&rdquo讓這裡的川将都能和張任說上幾句話。
此言一出,堂上嘩然,他們并不要什麼封賞,而是真心要張任為漢室出力,所以争相踏出。
張任真以為這些川将為的是圖個封賞,氣得他怒目圓睜,大喝道:&ldquo諸位免開尊口,本督頭可斷,膝不屈,甯為玉碎,不為瓦全!來,刀斧手帶我出堂!&rdquo說罷,轉身就往外走。
兩旁漢軍立即上前拖住,對孔明看看:殺不殺? 孔明對劉備看,劉備低頭不語;對嚴顔看,嚴顔雙目淚淋;對郤真看,郤真目光躲閃;對衆将看,衆将搖頭歎息&hellip&hellip總之,堂上無人不想留住張任,即使是彭羕也為之可惜。
孔明這才正色道:&ldquo來,跪送大都督!&rdquo 堂上除了劉備和孔明以外,都下跪哀求道:&ldquo大都督,小将等跪求大都督歸漢!&rdquo嚴顔單腿跪地,更是泣不成聲,嘶啞着叫道:&ldquo賢契啊,賢契&hellip&hellip&rdquo說不出一句話來。
景象實在悲慘,令人心寒,孔明将羽扇一招,三班衙役從旁而出,拖了張任就走。
剛到大堂口,坐在一旁的公子劉循實在忍不住,連哭帶叫地奔了過去:&ldquo唉--大都督且慢!&rdquo 張任聽得是小主劉循的聲音,連忙站定,回頭見他涕淚交流,跄跄踉踉地急步奔來,忙向兩旁喝道:&ldquo慢!&rdquo轉身深情地喚了一聲:&ldquo小主!&rdquo 孔明見他們還有話講,也就喝住了衙役。
劉循走到張任面前撲倒在地,雙手緊緊地抱住了他的大腿,号淘大哭起來:&ldquo都督啊,西蜀完了&hellip&hellip&rdquo 對西川的君主來講,失了這麼多城池和大将,本來損失也夠慘重,如今又要失到一根主梁骨,好比雪上加霜。
劉循年紀雖輕,心裡卻很明自,他一死,西川再也振作不起來,所以他這麼憂患,完全是預感到了什麼。
張任見劉循哭得似淚人兒一般,即向孔明道:&ldquo先生,本督有幾句心腹之話要與小主講,請下令手下回避片刻!&rdquo 臨終一點小小的要求應當滿足,孔明便将羽扇向兩旁一招,&ldquo衆位歸班,三班回避!&rdquo 片刻間,文武都回到原處,手下都退到了兩旁,大堂口就孤零零地剩下了他們兩個人。
張任低頭道:&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