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白助黑初會頓釋重圍 進雒城羕故發危言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回白助黑初會頓釋重圍 進雒城羕故發危言
孔明見劉備潸然淚下,大惑不解:&ldquo主公何故傷心?&rdquo
&ldquo軍師有所不知,劉、龔二将已亡故的了&hellip&hellip&rdquo
孔明追問道:&ldquo怎樣亡故的呢?&rdquo
劉備就把前因後果叙述了一遍,聽得孔明大為歎惜,頓時默然無語,黯然傷神起來。
為了這件不愉快的事,孔明已有心要與張飛論一下功過了。
此話後談。
卻說,張飛被五員川将圍住,毫無喘息之機,打得汗流浃背,吼叫連連。
心裡在怨恨自己:為了想請老師迎接自己,今天反而要落個身敗名裂了!哪知就在這危急萬分之際,鶴頂龍駒飛到,趙雲見戰圈中的張飛被五個川将打得盔歪甲扯,露出一副從沒見過的狼狽模樣,心裡又好笑又着急:不得了,倘若再晚來一步,阿憨就沒命了!趙雲一聲長吼:&ldquo前邊翼德三将軍聽了,常山趙雲在此!&rdquo 從早晨打到現在,張飛竭盡全力招架,從沒指望過關廂上會派人來,即使指望也沒有用,心如死灰,拼死抵抗。
自覺已到生命的盡頭,忽然聽到趙雲的聲音,就像垂危的溺水者拉到了一根樹幹,頓然渾身長出了一股驚人的力氣,張飛竟然又像早晨初戰時那樣勇猛,一面招架,一面聲嘶力竭地喊道:&ldquo老趙啊老趙,老張殺得人困馬乏,屁滾尿流,快助老張兩臂之力!&rdquo 趙雲想,你張飛就是喜歡亂叫亂喊,說了人困馬乏就可以了,還要露出這種狼狽相幹什麼呢?老實說,隻有相助一臂之力,從沒聽說有&ldquo兩臂之力&rdquo的呵。
忙說道:&ldquo三将軍,趙雲來也--&rdquo 實際上張飛這句&ldquo兩臂之力&rdquo是有出典的,别人聽不懂,趙雲心裡是有數的。
第一次在長坂坡趙雲胸藏阿鬥,單槍匹馬殺透重圍,後面曹兵曹将一群群追來。
逃到長坂橋前遇見張飛,便大叫道:&ldquo趙雲救得小主在身&hellip&hellip望将軍助我一臂之力!&rdquo當時張飛放過趙雲,朝蜂擁而至的曹軍一聲怒吼,由此便流傳了張飛一聲大吼拒水斷橋,獨擋百萬曹軍的佳話;第二次在浔陽江上追趕吳船,單身扁舟跳上大船,從孫夫人手中奪回阿鬥,但無法離舟登岸。
幸見張飛及時趕到,也是這般喊道:&ldquo趙雲奪得小主在身,&hellip&hellip望将軍助我一臂之力!&rdquo别人呼救,張飛看作是自己的職責,唯有趙雲二次呼救,張飛竊喜在心,每當想起便引以為榮,今日見了趙雲,這&ldquo兩臂之力&rdquo便脫口而出了。
張任等人聽到趙雲的叫聲大吃一驚,五将勒馬收回家夥,又退後數步,要看一看來者到底長一個什麼樣的模樣。
故而張任一手撩雉尾,一手握金槍,朝來人注目面視。
趙雲渾身銀裝,白馬銀槍,身材矮小,面目俊秀,貌不驚人,想不到當年在百萬曹營中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的就是這麼一個人!張任在驚歎之餘,深知人不可貌相。
暗忖道:趙雲能趕到這兒,說明諸葛亮也來了,強兵壓境,再與他們抗衡就好比以卵擊石了,看來隻有退守雒城為宜。
想到這兒,圈馬就走。
趙雲也看到人稱槍祖宗的張任,見他渾身帥盔帥甲,雉尾高挑,顯得十分英俊飄逸。
忽又見他掉頭而走,唯有靠自己這邊的兩個川将仍在呆呆地看着自己,一點也沒覺察到張任已走,直掃過去,攔住了這兩個川将。
&ldquo嘈!大膽川将,趙雲來也!&rdquo 被趙雲攔住的川将就是吳蘭、雷銅,他們見了這個一無驚人之處的白袍将,猜想着是怎樣在百萬曹營中橫沖直撞的,等到看見趙雲已到自己的馬前時,退路已被截住。
二将似夢初醒,吳蘭反應很快,不管三七二十一,舉斧向趙雲當頂砍下,&ldquo呔,趙雲招斧!&rdquo 趙雲出槍還要快,稱得上是迅似疾風,未等吳蘭用足力氣,銀槍已點到了大斧之上,&ldquo黑臉尚敢抵抗!&rdquo就隻輕輕地一挑,打了他一個迅雷不及掩耳,大斧脫了雙手掉在地上,再收回長槍單手一執,同時驅馬向前,輕舒右臂,穩穩地抓住了他的腰帶,一聲斷喝:&ldquo與我下馬!&rdquo輕輕一提,将吳蘭提離了雕鞍。
一個照面就捉住了吳蘭,張飛看得清清楚楚,見一旁的雷銅慌忙想奪路逃走,心想,剛才你們五個打我一個,神氣活現,現在你想溜,沒這麼容易,看我來怎麼收拾你,便拍馬沖過去,&ldquo雷銅啊,老張再與你玩幾下!&rdquo 雷銅想,一對一和我玩是玩不過你的,但你已精疲力竭,我今天不怕你,但白袍将是生力軍,我早晚要就擒,山窮水盡,隻有拼一拼了。
&ldquo黑臉張飛,若要與本将軍玩幾手,隻管馬前領死!&rdquo說罷,用足生平之力,舉斧蓋頂而下。
張飛知道雷銅是個大力士,便運一運氣,咬緊牙關,一聲大吼,蛇矛迎了上去,&ldquo哎--黑臉當心了!&rdquo二兵相交,火星迸濺,大斧脫手。
張飛暗自高興:打到這個時候還有這麼大的力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
一手執矛,一手便去拖住雷銅,要想把他拖下馬來。
但拖了幾拖,就像生了根一樣紋絲不動,&ldquo嚯喲,雷銅啊,你這浮屍怎麼這樣重!&rdquo 實際上張飛打了半天,體力已經消耗完了。
雷銅也覺察到了,便抓住馬鞍不讓他拖下去。
趙雲見狀大怒,便用槍尖抵着吳蘭的腦袋喝道:&ldquo若要活命,速命其下馬!&rdquo 吳蘭覺得就這樣去死不值得,便對雷銅說:&ldquo雷将軍不必如此,快下馬吧!&rdquo 雷銅這才松手,被張飛拖下馬來。
漢軍上前将二員川将綁住在他們自己的馬背上,帶着他們的戰馬巨斧往涪關而去。
張飛本想在軍師面前擺個架子,現在反被趙雲相救,心裡很不是滋味,也隻好跟随趙雲回去。
卻說趙雲、張飛來到衙前下馬,命手下看押二将,徑直來到大堂,見過軍師,禀明剛才與張任等五将交戰,将吳蘭、雷銅各擒其一而歸,請軍師發落。
張飛因是水軍都督,自顧坐于孔明一旁。
此刻,吳蘭和雷銅見孔明和顔悅色,且吩咐釋綁,對上面一看,嚴顔和向寵成了劉備的座上嘉賓,武将班中的川将更是不計其數,便雙膝下跪道:&ldquo我等願降!&rdquo 孔明收了吳蘭、雷銅,便開始點卯。
張飛趁機在帳上啟口邀頭功;誰知孔明面對着下跪的張飛卻是一言不發。
兒子張苞對張飛道:&ldquo老子哎,爾把兒子的台都坍盡了!&rdquo引得哄堂大笑。
孔明責道:&ldquo三将軍身為水軍大都督,為何初得巴丘便進行殺戮,緻使曹俊、馬漢蒙冤而亡,此乃一罪也;罪二:亂石關苦肉計事無先議,獨斷專行,有失體恤下情,幸好毛、苟二将忠心漢室,不然豈非逼将嘩變;罪三:公子走馬取樊縣非爾之能;兵抵闵江不安将士之心,出言不遜,緻使劉辟、龔都枉自送命;罪四:夜渡闵江,又傷老将軍之愛婿&hellip&hellip至此,孔明斂色嚴詞道:&ldquo來,去座!&rdquo手下待張飛起立,便抽去了座椅。
張飛聽孔明将自己的頭功改了四條罪狀,便橫了心道:&ldquo嘿嘿,四大罪過&hellip&hellip由爾發落便了!&rdquo 孔明臉色嚴峻,一字一頓道:&ldquo依法斬首!&rdquo 張飛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氣,忙向劉備遞了個眼色,要他出來打個圓場。
但劉備是個知情者,知道孔明的目的是儆戒他一下,所以低着頭并不插言。
張飛看此情景,已明白了幾分,立即向孔明深深一禮道:&ldquo軍師啊,老張四大罪過理應斬首,死不足惜,隻是辜負了老師多年教誨之心,望老師容情三分,老張決計将功贖罪,以報師恩。
&rdquo 其實,孔明豈肯任意殺戮!但他認為,作為主将犯了錯誤若不嚴加管束,有可能導緻整個國家的傾危!所以要收斂一下張飛的驕矜之态。
現在見張飛這般說,便道:&ldquo爾在荊州之時已有三過還未消,如今又犯四大過,七過并記,再恕爾一次,容爾戴罪立功。
&rdquo 張飛謝過罪,退出大堂,換下了帥盔帥甲後繳出令旗,便站到了武将班中。
從今以後,他對孔明更加敬服,立下了無數戰功。
就在此時,手下報上大堂:&ldquo禀軍師,川将張任領兵撤離大營,往雒城去了!&rdquo &ldquo退下。
&rdquo孔明沉思片刻之後,&ldquo哪位将軍願往鳳鳴山駐守大營?&rdquo 魏延、苟安聽了立即搶先道:&ldquo魏延願往!&rdquo&ldquo苟安亦願前往!&rdquo 孔明一聽,正中下懷。
便命其二人領兵三千立即奪下空營。
孔明此舉雖是發令收拾鳳鳴山大營,其實是欲思除卻魏延、苟安。
不料被張飛莽撞揭穿,魏延便向張飛求計。
張飛就說,張任放棄大營這是因為自料無法阻擋漢軍大隊,退守雒城乃是出于無奈。
但張任這個人是很會用兵的,臨走一定會想盡辦法在營中設下埋伏,要是你貿然沖進去,可能會有性命危險,如今隻消如此如此,若有埋伏定叫他們自相殘殺。
魏延聽了大喜,便與苟安領兵出後關,直奔鳳鳴山大營。
鳳鳴山亘綿三十裡,直通雒城。
一條五馬并行的大道把山嶺一分為二,離涪關十五裡處的左邊山坡上就是川軍紮下的大營。
魏延和苟安帶領三千弟兄到營前停下,命一千漢軍先往營中去打探動靜。
這班弟兄出涪關時魏延向他們交代了入營的要求和方法,他們個個手執擋箭牌和鋼刀,從前營小心翼翼沖進去,以防暗處有亂箭射來。
可是,直摸到中軍帳前并不見一兵一卒,帳中也毫無動靜。
隻是在中軍帳四周隐約可見一圈白灰痕迹,泥土新鮮,好似有人挖過。
因為臨行已有吩咐,故而萬分注意,知是川軍設下的陷馬坑,便發一聲喊:&ldquo不好唻,川軍有埋伏啊&hellip&hellip&rdquo 這一陣喊招來了前營外的魏延和苟安,也招來了川将小兵。
後營上吳懿、劉璝奉張任之命帶領一千弟兄在暗中埋伏,希圖臨走挫一挫漢軍的銳氣。
聽到中軍帳傳來的一片喊聲,連忙領兵殺出,恰好與魏、苟二人相遇于帳前,起手便戰。
這裡漢軍人衆,将川軍團團圍住,漸漸向中軍帳上逼去,好多川軍連人帶刀掉進了陷馬坑,死傷無數。
吳、劉二将見狀不妙,知有防備,奮死拼殺,力解重圍,逃出大營時身旁川軍已所剩無幾。
魏延見川将逃出後營也不追趕,便占了大營,将川軍屍首從泥坑中拖起來掘土埋葬,填平陷馬坑
為了這件不愉快的事,孔明已有心要與張飛論一下功過了。
此話後談。
卻說,張飛被五員川将圍住,毫無喘息之機,打得汗流浃背,吼叫連連。
心裡在怨恨自己:為了想請老師迎接自己,今天反而要落個身敗名裂了!哪知就在這危急萬分之際,鶴頂龍駒飛到,趙雲見戰圈中的張飛被五個川将打得盔歪甲扯,露出一副從沒見過的狼狽模樣,心裡又好笑又着急:不得了,倘若再晚來一步,阿憨就沒命了!趙雲一聲長吼:&ldquo前邊翼德三将軍聽了,常山趙雲在此!&rdquo 從早晨打到現在,張飛竭盡全力招架,從沒指望過關廂上會派人來,即使指望也沒有用,心如死灰,拼死抵抗。
自覺已到生命的盡頭,忽然聽到趙雲的聲音,就像垂危的溺水者拉到了一根樹幹,頓然渾身長出了一股驚人的力氣,張飛竟然又像早晨初戰時那樣勇猛,一面招架,一面聲嘶力竭地喊道:&ldquo老趙啊老趙,老張殺得人困馬乏,屁滾尿流,快助老張兩臂之力!&rdquo 趙雲想,你張飛就是喜歡亂叫亂喊,說了人困馬乏就可以了,還要露出這種狼狽相幹什麼呢?老實說,隻有相助一臂之力,從沒聽說有&ldquo兩臂之力&rdquo的呵。
忙說道:&ldquo三将軍,趙雲來也--&rdquo 實際上張飛這句&ldquo兩臂之力&rdquo是有出典的,别人聽不懂,趙雲心裡是有數的。
第一次在長坂坡趙雲胸藏阿鬥,單槍匹馬殺透重圍,後面曹兵曹将一群群追來。
逃到長坂橋前遇見張飛,便大叫道:&ldquo趙雲救得小主在身&hellip&hellip望将軍助我一臂之力!&rdquo當時張飛放過趙雲,朝蜂擁而至的曹軍一聲怒吼,由此便流傳了張飛一聲大吼拒水斷橋,獨擋百萬曹軍的佳話;第二次在浔陽江上追趕吳船,單身扁舟跳上大船,從孫夫人手中奪回阿鬥,但無法離舟登岸。
幸見張飛及時趕到,也是這般喊道:&ldquo趙雲奪得小主在身,&hellip&hellip望将軍助我一臂之力!&rdquo别人呼救,張飛看作是自己的職責,唯有趙雲二次呼救,張飛竊喜在心,每當想起便引以為榮,今日見了趙雲,這&ldquo兩臂之力&rdquo便脫口而出了。
張任等人聽到趙雲的叫聲大吃一驚,五将勒馬收回家夥,又退後數步,要看一看來者到底長一個什麼樣的模樣。
故而張任一手撩雉尾,一手握金槍,朝來人注目面視。
趙雲渾身銀裝,白馬銀槍,身材矮小,面目俊秀,貌不驚人,想不到當年在百萬曹營中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的就是這麼一個人!張任在驚歎之餘,深知人不可貌相。
暗忖道:趙雲能趕到這兒,說明諸葛亮也來了,強兵壓境,再與他們抗衡就好比以卵擊石了,看來隻有退守雒城為宜。
想到這兒,圈馬就走。
趙雲也看到人稱槍祖宗的張任,見他渾身帥盔帥甲,雉尾高挑,顯得十分英俊飄逸。
忽又見他掉頭而走,唯有靠自己這邊的兩個川将仍在呆呆地看着自己,一點也沒覺察到張任已走,直掃過去,攔住了這兩個川将。
&ldquo嘈!大膽川将,趙雲來也!&rdquo 被趙雲攔住的川将就是吳蘭、雷銅,他們見了這個一無驚人之處的白袍将,猜想着是怎樣在百萬曹營中橫沖直撞的,等到看見趙雲已到自己的馬前時,退路已被截住。
二将似夢初醒,吳蘭反應很快,不管三七二十一,舉斧向趙雲當頂砍下,&ldquo呔,趙雲招斧!&rdquo 趙雲出槍還要快,稱得上是迅似疾風,未等吳蘭用足力氣,銀槍已點到了大斧之上,&ldquo黑臉尚敢抵抗!&rdquo就隻輕輕地一挑,打了他一個迅雷不及掩耳,大斧脫了雙手掉在地上,再收回長槍單手一執,同時驅馬向前,輕舒右臂,穩穩地抓住了他的腰帶,一聲斷喝:&ldquo與我下馬!&rdquo輕輕一提,将吳蘭提離了雕鞍。
一個照面就捉住了吳蘭,張飛看得清清楚楚,見一旁的雷銅慌忙想奪路逃走,心想,剛才你們五個打我一個,神氣活現,現在你想溜,沒這麼容易,看我來怎麼收拾你,便拍馬沖過去,&ldquo雷銅啊,老張再與你玩幾下!&rdquo 雷銅想,一對一和我玩是玩不過你的,但你已精疲力竭,我今天不怕你,但白袍将是生力軍,我早晚要就擒,山窮水盡,隻有拼一拼了。
&ldquo黑臉張飛,若要與本将軍玩幾手,隻管馬前領死!&rdquo說罷,用足生平之力,舉斧蓋頂而下。
張飛知道雷銅是個大力士,便運一運氣,咬緊牙關,一聲大吼,蛇矛迎了上去,&ldquo哎--黑臉當心了!&rdquo二兵相交,火星迸濺,大斧脫手。
張飛暗自高興:打到這個時候還有這麼大的力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
一手執矛,一手便去拖住雷銅,要想把他拖下馬來。
但拖了幾拖,就像生了根一樣紋絲不動,&ldquo嚯喲,雷銅啊,你這浮屍怎麼這樣重!&rdquo 實際上張飛打了半天,體力已經消耗完了。
雷銅也覺察到了,便抓住馬鞍不讓他拖下去。
趙雲見狀大怒,便用槍尖抵着吳蘭的腦袋喝道:&ldquo若要活命,速命其下馬!&rdquo 吳蘭覺得就這樣去死不值得,便對雷銅說:&ldquo雷将軍不必如此,快下馬吧!&rdquo 雷銅這才松手,被張飛拖下馬來。
漢軍上前将二員川将綁住在他們自己的馬背上,帶着他們的戰馬巨斧往涪關而去。
張飛本想在軍師面前擺個架子,現在反被趙雲相救,心裡很不是滋味,也隻好跟随趙雲回去。
卻說趙雲、張飛來到衙前下馬,命手下看押二将,徑直來到大堂,見過軍師,禀明剛才與張任等五将交戰,将吳蘭、雷銅各擒其一而歸,請軍師發落。
張飛因是水軍都督,自顧坐于孔明一旁。
此刻,吳蘭和雷銅見孔明和顔悅色,且吩咐釋綁,對上面一看,嚴顔和向寵成了劉備的座上嘉賓,武将班中的川将更是不計其數,便雙膝下跪道:&ldquo我等願降!&rdquo 孔明收了吳蘭、雷銅,便開始點卯。
張飛趁機在帳上啟口邀頭功;誰知孔明面對着下跪的張飛卻是一言不發。
兒子張苞對張飛道:&ldquo老子哎,爾把兒子的台都坍盡了!&rdquo引得哄堂大笑。
孔明責道:&ldquo三将軍身為水軍大都督,為何初得巴丘便進行殺戮,緻使曹俊、馬漢蒙冤而亡,此乃一罪也;罪二:亂石關苦肉計事無先議,獨斷專行,有失體恤下情,幸好毛、苟二将忠心漢室,不然豈非逼将嘩變;罪三:公子走馬取樊縣非爾之能;兵抵闵江不安将士之心,出言不遜,緻使劉辟、龔都枉自送命;罪四:夜渡闵江,又傷老将軍之愛婿&hellip&hellip至此,孔明斂色嚴詞道:&ldquo來,去座!&rdquo手下待張飛起立,便抽去了座椅。
張飛聽孔明将自己的頭功改了四條罪狀,便橫了心道:&ldquo嘿嘿,四大罪過&hellip&hellip由爾發落便了!&rdquo 孔明臉色嚴峻,一字一頓道:&ldquo依法斬首!&rdquo 張飛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氣,忙向劉備遞了個眼色,要他出來打個圓場。
但劉備是個知情者,知道孔明的目的是儆戒他一下,所以低着頭并不插言。
張飛看此情景,已明白了幾分,立即向孔明深深一禮道:&ldquo軍師啊,老張四大罪過理應斬首,死不足惜,隻是辜負了老師多年教誨之心,望老師容情三分,老張決計将功贖罪,以報師恩。
&rdquo 其實,孔明豈肯任意殺戮!但他認為,作為主将犯了錯誤若不嚴加管束,有可能導緻整個國家的傾危!所以要收斂一下張飛的驕矜之态。
現在見張飛這般說,便道:&ldquo爾在荊州之時已有三過還未消,如今又犯四大過,七過并記,再恕爾一次,容爾戴罪立功。
&rdquo 張飛謝過罪,退出大堂,換下了帥盔帥甲後繳出令旗,便站到了武将班中。
從今以後,他對孔明更加敬服,立下了無數戰功。
就在此時,手下報上大堂:&ldquo禀軍師,川将張任領兵撤離大營,往雒城去了!&rdquo &ldquo退下。
&rdquo孔明沉思片刻之後,&ldquo哪位将軍願往鳳鳴山駐守大營?&rdquo 魏延、苟安聽了立即搶先道:&ldquo魏延願往!&rdquo&ldquo苟安亦願前往!&rdquo 孔明一聽,正中下懷。
便命其二人領兵三千立即奪下空營。
孔明此舉雖是發令收拾鳳鳴山大營,其實是欲思除卻魏延、苟安。
不料被張飛莽撞揭穿,魏延便向張飛求計。
張飛就說,張任放棄大營這是因為自料無法阻擋漢軍大隊,退守雒城乃是出于無奈。
但張任這個人是很會用兵的,臨走一定會想盡辦法在營中設下埋伏,要是你貿然沖進去,可能會有性命危險,如今隻消如此如此,若有埋伏定叫他們自相殘殺。
魏延聽了大喜,便與苟安領兵出後關,直奔鳳鳴山大營。
鳳鳴山亘綿三十裡,直通雒城。
一條五馬并行的大道把山嶺一分為二,離涪關十五裡處的左邊山坡上就是川軍紮下的大營。
魏延和苟安帶領三千弟兄到營前停下,命一千漢軍先往營中去打探動靜。
這班弟兄出涪關時魏延向他們交代了入營的要求和方法,他們個個手執擋箭牌和鋼刀,從前營小心翼翼沖進去,以防暗處有亂箭射來。
可是,直摸到中軍帳前并不見一兵一卒,帳中也毫無動靜。
隻是在中軍帳四周隐約可見一圈白灰痕迹,泥土新鮮,好似有人挖過。
因為臨行已有吩咐,故而萬分注意,知是川軍設下的陷馬坑,便發一聲喊:&ldquo不好唻,川軍有埋伏啊&hellip&hellip&rdquo 這一陣喊招來了前營外的魏延和苟安,也招來了川将小兵。
後營上吳懿、劉璝奉張任之命帶領一千弟兄在暗中埋伏,希圖臨走挫一挫漢軍的銳氣。
聽到中軍帳傳來的一片喊聲,連忙領兵殺出,恰好與魏、苟二人相遇于帳前,起手便戰。
這裡漢軍人衆,将川軍團團圍住,漸漸向中軍帳上逼去,好多川軍連人帶刀掉進了陷馬坑,死傷無數。
吳、劉二将見狀不妙,知有防備,奮死拼殺,力解重圍,逃出大營時身旁川軍已所剩無幾。
魏延見川将逃出後營也不追趕,便占了大營,将川軍屍首從泥坑中拖起來掘土埋葬,填平陷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