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使傲氣張飛孤身赴敵 脫厄運劉備三旅會師

關燈
笑容,也是這般說話,弄得我哭笑不得,隻當是在取笑我。

    豈料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難蔔之禍福。

    事隔二月,不可一世的曹操船鎖連環,被東吳一把火燒得狼狽而竄。

    從此,我劉備連取荊襄九郡,結束了颠沛流離、寄人籬下的孤寡處境。

    過去,我兵不滿千,将不滿十,到處碰壁。

    如今,兵足将廣,實力雄厚。

    以前我家三弟是個粗魯的莽将,現在由于你的栽培,竟也成了一路都督&hellip&hellip這種種功績全仗你一人之力。

    當然,今日君臣重新聚首,又添了這許多戰将,确實是一樁大事,也是喜事,天大的喜事,這個意思我是懂的。

     一旁的彭羕見劉備在沉思,便上前對孔明道:&ldquo軍師在上,山人彭羕拜見!&rdquo 在孔明的心目中,彭羕這個人是不陌生的,半年以來,他擔心的并不是劉備會不會出事,而是彭羕能不能穩住涪關将士的軍心,關鍵在于有一個能叱咤風雲的能人作為全軍的主心骨。

    如今彭羕完全充當了這個角色,不能不說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有了他才有了劉備的安全,也有今天的會面。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孔明從心底裡敬佩他,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一禮:&ldquo彭先生如此雄才大略,半載如一日,拒敵于關廂之外,亮深感佩服,受亮一禮!&rdquo 諸葛亮和彭羕執手相視一笑,各向後退了幾步。

    衆文武趁此機會都跪下,&ldquo拜見主公!拜見皇叔!&hellip&hellip&rdquo &ldquo衆位請起!&rdquo &ldquo謝主公!謝皇叔!&hellip&hellip&rdquo衆人站起,又向彭羕叙禮。

     忽有一将重又閃出:&ldquo末将見皇叔!&rdquo 劉備不知他是什麼人,為什麼又要單獨見我,疑雲頓生,正要啟齒詢問,孔明已道:&ldquo主公,此将還認識否?乃是當年殺妻之劉安也!&rdquo 劉備聽說他是劉安,忙将龍目拭了一拭,注視良久,方才喚起記憶:果然是他,劉安!若非他當年舍命相救,我劉備就沒有今天,救命之恩不可不報。

    驚喜道:&ldquo啊,果然是壯士!昔日若非壯士相救,不堪設想!今日相見,恍若隔世矣!&rdquo 劉備和彭羕上馬,一個居中,一個在右,孔明上車在左,羽扇一指,炮聲響,号角鳴,君臣車馬并行,文武随侍其後,大隊緩緩向涪關而去。

    孔明問:&ldquo主公,三将軍莫非捷足先登了?&rdquo 劉備遙望關廂,看不出什麼迹象可以表明張飛先到,暗思道:孔明果然是神人,我根本沒有提到過關廂中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關廂上的消息。

    &ldquo我家三弟昨日先到,軍師何以知之?&rdquo &ldquo主公臉上寫着。

    &rdquo &ldquo軍師此言從何說起?&rdquo &ldquo主公,彭先生限期大除夕必到,三将軍與我分兵進之,以先至為榮。

    今日主公滿面春風,一掃昔日愁容,可知三将軍已到。

    若然三将軍未到,主公何以安心到此?必定詢問下落。

    亮言然否?&rdquo 劉備聽了心花怒故,朗聲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軍師妙算,鬼神莫及,備何慮哉!&rdquo 諸葛亮見劉備開心,半是打趣,半是認真地問道:&ldquo主公,亮自荊州至此,逢關必克,可稱于路并無耽擱,三将軍緣何這等神速,竟搶了亮的頭功!&rdquo 劉備見諸葛亮在稱贊張飛,心裡甜滋滋的,沉浸在蜜一樣的神情之中,非常樂意地向孔明介紹了張飛一路進川,以及義釋嚴顔直抵涪關的全部概略。

    &ldquo如今我家三弟文能用兵,武能交戰,備願償也!&rdquo 孔明接口道:&ldquo如龐士元再生,皆主公之洪福也!&rdquo 把張飛說得象龐統一樣才華橫溢,更使劉備樂不可支。

    卧龍,鳳雛,得一而定夫下,劉備不會忘記司馬徽的告誡,而今孔明和張飛都是難得的賢才,尤其是張飛似乎比别的大将更重要,比别的弟兄更突出,真叫劉備樂得有點忘乎所以。

    &ldquo我家三弟能成大材,全賴軍師一力栽培!&rdquo 孔明聽了劉備這一番話,覺得張飛的确不容易,細思張飛所用的計策,都是因人而施,因時而宜,發現不少地方是出人頭地,别出心裁的。

    &ldquo主公,三将軍用兵有勝亮之處,頗有青勝于藍之勢!&rdquo &ldquo軍師過獎。

    試舉一例來消乏。

    &rdquo劉備精神大振。

     孔明說,三将軍反間智取巴丘,這便勝過昔年周瑜反間殺蔡、張,因巴丘守将皆是性直之輩,過于細膩反不能如願;吟歌越巫山,前所未有,吟歌攀峰,樂而忘倦,恐亮也要望山卻步了,實是創舉;亂石關苦肉詐降又是一智;毛、苟二将随主公多年,向來赤膽忠心,三将軍既能識别敵将的心理,又知部下的為人,可稱&ldquo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義釋嚴顔更是奇事,八旬老将久負盛名,一世效忠西蜀,豈料見了三将軍便頓改初衷,似有神助!&hellip&hellip&rdquo孔明精辟的剖析,愈使劉備歎服孔明的為人。

     &ldquo主公,亮所言之事當否?&rdquo &ldquo三弟之有今日,皆出自軍師悉心教誨!&rdquo 君臣邊走邊談,無多片刻已到關前,孔明傳令停隊,便帶領所有文武入關。

    兩旁百姓好似接着了神仙,個個眉開眼笑,有唱的,有笑的,有舞的,有跳的,舉城沸騰。

    文武擁塞衙前迎接,君臣下馬出車,步入大堂。

    君臣叙坐,孔明居中,劉備在上首,下首裡彭羕、嚴顔、鄧芝和向寵,其餘文歸文班,武歸武列,井然有序,此間景象更不同于以往各次升堂,人才濟濟,盛況空前。

    孔明環顧了一下大堂,發現少了幾個要緊人物,便問劉備道:&ldquo主公,張、趙二将何在?&rdquo 劉備便将張飛一早出戰,趙雲領兵前去接應的話講了。

    孔明颔首,對張飛的舉動似有所察。

    又問道:&ldquo莫非劉、龔二将亦然出戰了麼?&rdquo 一提起劉辟、龔都,劉備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正是: 隻為英雄一念差,但教君主常涕零。

     欲知下情,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