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生擒嚴顔義釋歸漢 死守孤軍解圍歡合
關燈
小
中
大
忠。
大忠為公,小忠則為私。
高祖除殳暴秦,開創大漢基業;王莽作亂,劉秀複國南陽重興東漢;如今曹操挾天子于許昌,劉皇叔奉诏讨逆,再整漢業,為此赤壁戰後直取荊襄,續而進川;蜀中文武皆知大義、識大體,聞風而歸!&hellip&hellip此皆大忠,可以名标青史。
老将軍受西蜀厚恩,理當報效劉璋,然興漢乃是大局,豈有大漢衰而西蜀興之理哉?真所謂巢覆無完卵是也。
老将軍廢大義而循小理,即使忠心劉璋也不過是小忠、愚忠,豈可與大漢忠臣相比耶!&rdquo &ldquo張飛聽了,爾等既是興漢而來,理當廣施仁義,緣何一路殺戮至此!&rdquo嚴顔忿恨地責問。
&ldquo老将軍言過了。
本督向以仁義待人,一路安撫,豈肯枉殺西蜀有用之人哉,老将軍必是道聽途說,此言不足為信。
&rdquo &ldquo好一個仁義待人!老夫二婿無故遭戮便是鐵證,倒要問爾仁義在何方?&rdquo 張飛早已料到嚴顔必定要提到這二人,胸有成竹地解釋說:&ldquo老将軍啊,李儀失寨自刎,賈熙黑夜誤傷,實非出自本督之意,至今有愧于心,若說蓄意殺害,斷無此理!老将軍,本督既要勸你歸漢,何必又要傷爾二婿呢?實是誤會!&rdquo 一番話推心置腹,把嚴顔說得緘口無言,從道理上說,嚴顔為之所動,覺得應該歸漢,但從感情上說,背棄劉璋有失自己的體面。
嚴顔低首凝神,默然無語。
大道理已經講過,誤會也解釋了,盡管此刻嚴顔仍不作聲,但從神态上看得出大有轉觀,缺少的是火候,是信任,是敬重,還有誠心誠意。
張飛深知嚴顔此時的心情,把握住了時機,向兩旁道:&ldquo衆位先生,列位将軍,嚴老将軍盛名于世,乃是國家棟梁,老将軍不歸漢室,我等何顔于此!衆位随本督下跪,懇求老将軍。
&rdquo 文武真心實意要嚴顔歸降,聽得張飛這樣一說,紛紛走到嚴顔跟前跪下懇求道:&ldquo請老将軍看在下官的份上,以漢室為重!&rdquo&ldquo看在末将的份上,歸降了漢室吧!&rdquo衆口一辭,言懇詞切。
嚴顔望着膝前黑壓壓一片人頭,心有所動,思量道:這許多人都是要我歸降的,人非草木,豈能無動于衷?劉璋啊,看來我不能為你盡忠了,西川也早晚要歸劉備,隻能聽天由命了,嚴顔想到這兒,嘴唇微微顫抖了幾下,剛要說出聲來,忽兒又頓住想:我年紀這麼大了,受他們這幾個頭也不會折我一壽,即使馬上就死也算不了短命。
為劉璋父子盡了一輩子的忠,難道還要改換門庭,被天下人所取笑麼? 張飛見他欲言又止,知道還有一個思想過程,看來還得将大堂的氣氛緩和一下,挑逗得輕松一點。
便又向嚴顔叩了幾個頭說道:&ldquo嚴老将軍,本督與衆文武不惜苦口婆心,乃至屈膝懇求,此心唯蒼天可表,再不歸降漢室還待怎樣?&rdquo 嚴顔在沉思,權衡着利弊,一會兒覺得劉備興漢必能坐鎮天下,是個英明君主。
劉璋懦弱無能,早晚要被人取代,與其被别人取代,不如助劉備成天下,助漢複興,名正言順,無可指摘。
一會兒又感到自己年逾八旬,暮年棄主大可不必,免得被人恥笑,還是盡忠到底算了!倒是舉棋不定,深怕一失足成千古之遺恨!所以仍是默不作聲。
張飛是個好鬧的人,要他逢場作戲搞點花樣是不費吹灰之力的,略一思索便已心生一計。
蓦地起身大聲令道:&ldquo爾等不必下跪了,人家不降,我等叩死也無濟于事!&rdquo 忽喜忽怒,文武捉摸不透他的用意,以為張飛性急,忍耐不住嚴顔的沉默。
所以一個個隻要站起身來,懊悔自己白跪這麼長時間,還白叩了許多不明不白的頭。
&ldquo衆位與我寶劍出鞘!&rdquo 又是一道命令,玩耍之後又來真的,大家簡直無法接受,但令出如山,違者要以軍法論處,沒人敢抗命,刹時寶劍出鞘,人人手中都是一柄鋒利雪亮的三尺龍泉,一齊都對着嚴顔。
嚴顔臨危不懼,從容而坐,心想,好極了!你們這樣朝我叩頭,我倒覺得難受,要是将我亂劍刺死,反而痛快。
嚴顔挺了一挺胸,打算凜然就義。
其實,張飛一點也沒想到要殺嚴顔,反而面朝涪關的方向雙手一拱道:&ldquo大哥啊,兄弟與老師分兵兩路下川,一路勢如破竹,鋒芒所指,盡皆來歸,唯有巴州嚴顔不從大局,兄弟久聞其名,不忍将其殺戮。
老将軍不降,兄弟無法趕到涪關,劉皇叔難救,則漢業難興,全因老将軍不降所緻。
既如此,我等唯有以死相報了!&rdquo說到這裡,劍鋒架在頸項上,向衆人道:&ldquo衆位,嚴老将軍不降,喏喏喏,我等隻好自戕于此地了!&rdquo 來一個集體自殺,倒是空前的壯舉。
這是張飛開的一個戲劇性的玩笑。
文武驚疑不己,但隻好跟随而行,一一舉劍架頸。
可是,張苞不理解張飛的用意,他想,為了要一個幹癟老頭兒投降,要這麼多人為他去死,太不值得了。
如今關廂已得,沒他也同樣可以打到城關。
便不聽張飛的話,倒提寶劍,呆立在一旁。
張飛忙喝問道:&ldquo兒子啊,為何不效學老子?&rdquo &ldquo兒子不願!&rdquo張苞理直氣壯。
&ldquo逆子,老子死,你兒子也要亡。
&rdquo說着,向他把兩眼亂眨個不住。
張苞總算睒出苗頭來了,笑道:&ldquo老子啊,你叫兒子假死麼?&rdquo &ldquo哈呀&hellip&hellip&rdquo你這個人怎麼這麼不懂,竟把天機洩漏出去,這個戲還演得下去麼! 父子倆這種滑稽有趣的對話引得滿堂文武都按着嘴笑了起來,這樣一來,老将軍也忍俊不禁了,仰首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一笑百事消。
張飛見風使舵,&ldquo好了,老将軍笑了。
衆位寶劍入鞘,聽老将軍訓話!&rdquo 一會兒叩頭,一會兒自盡,這種場面嚴顔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碰到。
心想,怪不道西川各關的守将都會歸降到他的帳下聽令,原來張飛有這樣的高妙手段,連我也架不住他的勸說,果然有能為。
張飛尚且已如此精明,諸葛亮更不知要怎樣神通廣大了。
劉備要取得整個西川看來确是必然。
倘若西川今後歸屬了劉備,我為劉璋盡忠就是逆天行事,黃泉之下仍難安魂。
為了漢朝四百年的江山,我應該歸降劉備。
至于兩個女婿已死,不可複生,再怨也來不及了。
張飛與劉備是結義弟兄,又與諸葛亮有師生之誼,如今為水軍都督,地位顯赫,聲勢浩大,得了巴州早晚可以見到劉備,為什麼他還要向我下跪,苦苦懇求我歸降呢?這可以看出他的誠意,對我是格外敬重。
一個人要是失去了别人的敬重會落到什麼樣的地步呢?倘若再執著下去&hellip&hellip嚴顔左思右想,終于想通了,便說道:&ldquo若要老夫歸降,除非應允兩件事。
&rdquo 張飛也不打算多說了,要是嚴顔仍不投降,就将他帶在軍前,隻要一空下來就勸他幾句,天天懇求,日日講理,想必鐵打的心腸也會軟下來。
豈料嚴顔松了口,這使張飛喜出望外。
心想,為了要你歸降,别說兩件,就是二十件還有什麼不答應的,便迫不及待地問:&ldquo老将軍有話隻管吩咐,本督必能言聽計從!&rdquo &ldquo劉備若然取了西蜀,切不可加害于劉璋,此乃第一件大事。
&rdquo 這在古代是習以為常的,一君立,一君亡,甚至還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
嚴顔擔心的是如果劉備得了西川,能否放過劉璋。
因為劉璋隻不過是闇弱無用,還不是個十惡不赦的暴君,要是将他殺了,民心難附,同樣無法長期統治天下。
這稱得上是件大事,張飛慨然應道:&ldquo我家大哥廣施仁德,決非奸詐之輩,況與劉璋亦然同宗弟兄,豈可行奸賊之道而同室操戈?老将軍但請放心,本督以性命擔保。
請叙第二樁。
&rdquo 嚴顔道:&ldquo水陸二軍入川之後,切不可傷害張任性命,必
大忠為公,小忠則為私。
高祖除殳暴秦,開創大漢基業;王莽作亂,劉秀複國南陽重興東漢;如今曹操挾天子于許昌,劉皇叔奉诏讨逆,再整漢業,為此赤壁戰後直取荊襄,續而進川;蜀中文武皆知大義、識大體,聞風而歸!&hellip&hellip此皆大忠,可以名标青史。
老将軍受西蜀厚恩,理當報效劉璋,然興漢乃是大局,豈有大漢衰而西蜀興之理哉?真所謂巢覆無完卵是也。
老将軍廢大義而循小理,即使忠心劉璋也不過是小忠、愚忠,豈可與大漢忠臣相比耶!&rdquo &ldquo張飛聽了,爾等既是興漢而來,理當廣施仁義,緣何一路殺戮至此!&rdquo嚴顔忿恨地責問。
&ldquo老将軍言過了。
本督向以仁義待人,一路安撫,豈肯枉殺西蜀有用之人哉,老将軍必是道聽途說,此言不足為信。
&rdquo &ldquo好一個仁義待人!老夫二婿無故遭戮便是鐵證,倒要問爾仁義在何方?&rdquo 張飛早已料到嚴顔必定要提到這二人,胸有成竹地解釋說:&ldquo老将軍啊,李儀失寨自刎,賈熙黑夜誤傷,實非出自本督之意,至今有愧于心,若說蓄意殺害,斷無此理!老将軍,本督既要勸你歸漢,何必又要傷爾二婿呢?實是誤會!&rdquo 一番話推心置腹,把嚴顔說得緘口無言,從道理上說,嚴顔為之所動,覺得應該歸漢,但從感情上說,背棄劉璋有失自己的體面。
嚴顔低首凝神,默然無語。
大道理已經講過,誤會也解釋了,盡管此刻嚴顔仍不作聲,但從神态上看得出大有轉觀,缺少的是火候,是信任,是敬重,還有誠心誠意。
張飛深知嚴顔此時的心情,把握住了時機,向兩旁道:&ldquo衆位先生,列位将軍,嚴老将軍盛名于世,乃是國家棟梁,老将軍不歸漢室,我等何顔于此!衆位随本督下跪,懇求老将軍。
&rdquo 文武真心實意要嚴顔歸降,聽得張飛這樣一說,紛紛走到嚴顔跟前跪下懇求道:&ldquo請老将軍看在下官的份上,以漢室為重!&rdquo&ldquo看在末将的份上,歸降了漢室吧!&rdquo衆口一辭,言懇詞切。
嚴顔望着膝前黑壓壓一片人頭,心有所動,思量道:這許多人都是要我歸降的,人非草木,豈能無動于衷?劉璋啊,看來我不能為你盡忠了,西川也早晚要歸劉備,隻能聽天由命了,嚴顔想到這兒,嘴唇微微顫抖了幾下,剛要說出聲來,忽兒又頓住想:我年紀這麼大了,受他們這幾個頭也不會折我一壽,即使馬上就死也算不了短命。
為劉璋父子盡了一輩子的忠,難道還要改換門庭,被天下人所取笑麼? 張飛見他欲言又止,知道還有一個思想過程,看來還得将大堂的氣氛緩和一下,挑逗得輕松一點。
便又向嚴顔叩了幾個頭說道:&ldquo嚴老将軍,本督與衆文武不惜苦口婆心,乃至屈膝懇求,此心唯蒼天可表,再不歸降漢室還待怎樣?&rdquo 嚴顔在沉思,權衡着利弊,一會兒覺得劉備興漢必能坐鎮天下,是個英明君主。
劉璋懦弱無能,早晚要被人取代,與其被别人取代,不如助劉備成天下,助漢複興,名正言順,無可指摘。
一會兒又感到自己年逾八旬,暮年棄主大可不必,免得被人恥笑,還是盡忠到底算了!倒是舉棋不定,深怕一失足成千古之遺恨!所以仍是默不作聲。
張飛是個好鬧的人,要他逢場作戲搞點花樣是不費吹灰之力的,略一思索便已心生一計。
蓦地起身大聲令道:&ldquo爾等不必下跪了,人家不降,我等叩死也無濟于事!&rdquo 忽喜忽怒,文武捉摸不透他的用意,以為張飛性急,忍耐不住嚴顔的沉默。
所以一個個隻要站起身來,懊悔自己白跪這麼長時間,還白叩了許多不明不白的頭。
&ldquo衆位與我寶劍出鞘!&rdquo 又是一道命令,玩耍之後又來真的,大家簡直無法接受,但令出如山,違者要以軍法論處,沒人敢抗命,刹時寶劍出鞘,人人手中都是一柄鋒利雪亮的三尺龍泉,一齊都對着嚴顔。
嚴顔臨危不懼,從容而坐,心想,好極了!你們這樣朝我叩頭,我倒覺得難受,要是将我亂劍刺死,反而痛快。
嚴顔挺了一挺胸,打算凜然就義。
其實,張飛一點也沒想到要殺嚴顔,反而面朝涪關的方向雙手一拱道:&ldquo大哥啊,兄弟與老師分兵兩路下川,一路勢如破竹,鋒芒所指,盡皆來歸,唯有巴州嚴顔不從大局,兄弟久聞其名,不忍将其殺戮。
老将軍不降,兄弟無法趕到涪關,劉皇叔難救,則漢業難興,全因老将軍不降所緻。
既如此,我等唯有以死相報了!&rdquo說到這裡,劍鋒架在頸項上,向衆人道:&ldquo衆位,嚴老将軍不降,喏喏喏,我等隻好自戕于此地了!&rdquo 來一個集體自殺,倒是空前的壯舉。
這是張飛開的一個戲劇性的玩笑。
文武驚疑不己,但隻好跟随而行,一一舉劍架頸。
可是,張苞不理解張飛的用意,他想,為了要一個幹癟老頭兒投降,要這麼多人為他去死,太不值得了。
如今關廂已得,沒他也同樣可以打到城關。
便不聽張飛的話,倒提寶劍,呆立在一旁。
張飛忙喝問道:&ldquo兒子啊,為何不效學老子?&rdquo &ldquo兒子不願!&rdquo張苞理直氣壯。
&ldquo逆子,老子死,你兒子也要亡。
&rdquo說着,向他把兩眼亂眨個不住。
張苞總算睒出苗頭來了,笑道:&ldquo老子啊,你叫兒子假死麼?&rdquo &ldquo哈呀&hellip&hellip&rdquo你這個人怎麼這麼不懂,竟把天機洩漏出去,這個戲還演得下去麼! 父子倆這種滑稽有趣的對話引得滿堂文武都按着嘴笑了起來,這樣一來,老将軍也忍俊不禁了,仰首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一笑百事消。
張飛見風使舵,&ldquo好了,老将軍笑了。
衆位寶劍入鞘,聽老将軍訓話!&rdquo 一會兒叩頭,一會兒自盡,這種場面嚴顔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碰到。
心想,怪不道西川各關的守将都會歸降到他的帳下聽令,原來張飛有這樣的高妙手段,連我也架不住他的勸說,果然有能為。
張飛尚且已如此精明,諸葛亮更不知要怎樣神通廣大了。
劉備要取得整個西川看來确是必然。
倘若西川今後歸屬了劉備,我為劉璋盡忠就是逆天行事,黃泉之下仍難安魂。
為了漢朝四百年的江山,我應該歸降劉備。
至于兩個女婿已死,不可複生,再怨也來不及了。
張飛與劉備是結義弟兄,又與諸葛亮有師生之誼,如今為水軍都督,地位顯赫,聲勢浩大,得了巴州早晚可以見到劉備,為什麼他還要向我下跪,苦苦懇求我歸降呢?這可以看出他的誠意,對我是格外敬重。
一個人要是失去了别人的敬重會落到什麼樣的地步呢?倘若再執著下去&hellip&hellip嚴顔左思右想,終于想通了,便說道:&ldquo若要老夫歸降,除非應允兩件事。
&rdquo 張飛也不打算多說了,要是嚴顔仍不投降,就将他帶在軍前,隻要一空下來就勸他幾句,天天懇求,日日講理,想必鐵打的心腸也會軟下來。
豈料嚴顔松了口,這使張飛喜出望外。
心想,為了要你歸降,别說兩件,就是二十件還有什麼不答應的,便迫不及待地問:&ldquo老将軍有話隻管吩咐,本督必能言聽計從!&rdquo &ldquo劉備若然取了西蜀,切不可加害于劉璋,此乃第一件大事。
&rdquo 這在古代是習以為常的,一君立,一君亡,甚至還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
嚴顔擔心的是如果劉備得了西川,能否放過劉璋。
因為劉璋隻不過是闇弱無用,還不是個十惡不赦的暴君,要是将他殺了,民心難附,同樣無法長期統治天下。
這稱得上是件大事,張飛慨然應道:&ldquo我家大哥廣施仁德,決非奸詐之輩,況與劉璋亦然同宗弟兄,豈可行奸賊之道而同室操戈?老将軍但請放心,本督以性命擔保。
請叙第二樁。
&rdquo 嚴顔道:&ldquo水陸二軍入川之後,切不可傷害張任性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