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生擒嚴顔義釋歸漢 死守孤軍解圍歡合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四回生擒嚴顔義釋歸漢 死守孤軍解圍歡合
嚴顔一口氣跑出漢營,暗下決心道:隻要我今日回到了巴州,從今以後哪怕張飛睡在城關下,我也決不出關和他交戰,讓我寫一封信給學生張任,請他多派幾員猛将來助我守關,看他張飛再有什麼詭計施展出來。
此話慢提。
自從嚴顔一走,漢帳上的文武無不歎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擒住了嚴顔,卻又這麼輕易地放走了,再要擒住他在什麼時候呢?張飛對兩旁的議論置若罔聞,反而面帶笑容地傳令道:&ldquo傳本督将令,大隊兵進巴州!&rdquo 文武吃驚地問道:&ldquo大都督,莫非巴州已取?&rdquo &ldquo哈&hellip&hellip實不相瞞,關廂早已是本督的了;不取關廂,豈可縱虎歸山?不是本督誇口,縱是我家軍師在此,也未必能及上本督的用兵!&rdquo 衆人想,又在吹牛了,要是孔明軍師在此,隻怕早已過了巴州。
但又感到奇怪:張飛是什麼時候取得巴州的呢?實際上前一回已說到了,就在楊儀等将圍住嚴顔的時候,張飛抓住了杜微,然後命張苞悄悄離開這兒去取側關。
一座這麼大的側關沒一個大将鎮守,合城将士就象沒了頭的蒼蠅亂哄哄沒個主心骨,一見張苞趕到,以為是張飛呢,早已慌作一團,又聽說嚴、杜二将皆遭擒獲,知道大勢已去,城關早晚要失,便立即開門獻關。
張苞帶了十八名燕将入了側關,下令川軍不許聲張,少頃便有大将前來駐守,便趕至前關,開了大門,又有馬玉、閻芝二将領了三千漢軍擁入巴州。
張苞立即吩咐他們一個守前關,一個守側關,漢軍一分為二,自去鎮守。
至此巴州重鎮之地完全掌握在漢軍手中,城上旗幡不換,降旗不扯,漢軍都伏于暗處,監視着城關上的川軍。
張苞與前關的将士道:如若嚴顔一到,不必阻攔,隻管放入城中,老張自有應付之策。
說罷,和燕将一起來到衙門,将戰馬藏于照牆之後,這才進大堂,張苞中間坐定,燕将兩旁分列,等待嚴顔回來。
嚴顔出了漢營猶如飛鳥歸林、遊魚潛水,頭也不回直奔到關下,擡頭見上面依然如故,暗暗稱慶:蒼天有眼,不叫我白發嚴顔走投無路,雖是受了點侮辱,總算這座城關還沒有丢。
進了城,一切都不用擔憂了。
便向上叫道:&ldquo軍士們,老夫嚴顔九死一生逃回來了,速速開關放行!&rdquo 關廂上自有那埋伏着的漢軍漢将調遣,川軍哪裡做得了主,聽憑他們處置,便向下面應道:&ldquo老将軍,我等開關來了!&rdquo須臾,城門大開。
嚴顔迫不及待地進了關廂,向城關上下看了一遍、并無異樣,便稍覺放心。
回頭再看後面,漢軍已随後追來,令道:&ldquo爾等緊閉關廂,老夫去衙門更換衣甲,取了刀馬便來,休要放人入關!&rdquo說罷,又奔往衙門去了。
滿城的川軍見嚴顔披頭散發,狼狽不堪的模樣,不禁暗暗為他擔憂:老将軍啊,你回來也是徒勞的,關廂早已歸了漢軍,衙中大堂上己有漢将在彼等你,隻怕你這一次又要吃點皮肉之苦。
不是我們不告訴你,我們自己也被軟禁住了,身不由己啊! 嚴顔急匆匆趕到衙門,闖進大堂一看,老将軍頓然兩眼發直,把自己給弄糊塗了:這是誰?是張飛?是人?是鬼?隻見上面的人咧開了嘴笑道:&ldquo嘿嘿,老頭兒啊,老張在此等候已久,此時來得正好!&rdquo 果然是他,出言吐語,舉止行為和剛才漢帳上一樣,照此說來,漢營有兩個張飛,我嚴顔是該敗在他們的手中了,一個老将怎麼敵得過兩個張飛呢?!看來逃出去還來得及。
嚴顔不敢多想,回身拔腿就想跑。
就在嚴顔逃進關廂的時候,張飛已率領衆将首先追了上來,城上城下都是漢軍作主,自然城門洞開。
張飛一馬當先趕到衙門的時候,正巧見嚴顔踉踉跄跄逃了出來,大喝道:&ldquo老頭兒,老張在此,看爾還往哪裡跑!&rdquo 八旬老将畢竟比不上壯年耐勞,一夜的奔跑已使他神疲肢軟,此刻又處處碰見猛将張飛,自己單身孤影,又是手無寸鐵,嚴顔已毫無交戰之欲了,呆呆地站在大門口望着連戰連捷、滿臉德色的張飛,一動不動,束手就擒。
張飛帶了文武、押着嚴顔和綁着來的杜微,共登大堂。
呼道:&ldquo兒子啊,老子來也!&rdquo 嚴顔聽他叫兒子,方才如夢初醒:啊,原來如此,他們乃是父子一對,照這麼說,昨晚的兩個張飛也就是他們父子,我就是中了這一條無名之計。
有愧啊,實是有愧! 待張飛坐定,兩旁按班站立之後,張飛手指杜微道:&ldquo小黑臉,嚴顔二番執獲,如若不降,爾便怎樣?&rdquo 杜微想,你先占了巴州再放老将軍,這怎麼算得上是二次擒住呢?但又想道,關廂已失了,人也都被抓住了,不降就死,不死就降,二者必居其一,要是就這樣白白地去送死算什麼呢。
看來老将軍是願死不願降的,我為他作了保,他不肯降,隻有我代他投降了。
杜微連自己也當作了賭注,隻好硬着頭皮說:&ldquo大都督,小将願降!&rdquo &ldquo小黑臉休要哄我。
&rdquo &ldquo杜微真心歸降!&rdquo &ldquo哈哈,嚴老爾可曾聽到?!來,與杜将軍松綁!&rdquo 嚴顔氣得吹胡子瞪眼晴,望着堂上這許多原先是他管轄的大将,一個個都成了張飛的屬下,愈加堅定了他必死之心,隻等張飛發落自己。
張飛傳令設座,起身到嚴顔跟前,口氣溫和地說:&ldquo老将軍,本督與爾松綁!&rdquo 嚴顔隻是不理睬他。
張飛親釋其縛,盛情邀道:&ldquo老将軍,請上坐!&rdquo 嚴顔仍然毫無表情,任憑張飛推着自己坐下。
&ldquo來,将嚴老将軍的甲胄取來!&rdquo 一聲令下,手下捧甲的捧甲,擎盔的擎盔,一樣樣都送上大堂。
&ldquo與老将軍梳發!&rdquo 手下為嚴顔理順鬓發,挽起發髻。
&ldquo兒子啊,與老将軍升盔!&rdquo 戴上了頭盔,張飛又喚道:&ldquo楊儀挂披肩。
&rdquo&ldquo馬玉系護心鏡。
&rdquo勒甲套、甲攔裙、鞭、劍、弓、箭&hellip&hellip色色俱全,面面俱到。
無半頓飯工夫,一切披挂完畢。
嚴顔一動不動,如同泥塑木雕,由這些漢将逐個為自己張羅,心裡隻有一個念頭:要我投降,除死方休! 盡管帳上大多數的人都圍着他一個人轉,但都是甘心情願的。
每個人都希望他能歸降漢室,是不忍心看着他當作自己的敵人那樣死去。
畢竟好多川将都受過嚴顔的恩德,又是德昭望隆的老将,都有解脫他的心願。
換了别人,張飛絕對不會這樣大獻殷勤的。
他想,要是初擒嚴顔就百般勸說的話,那是收不到什麼效果的。
因為嚴顔知道我的目的是勸降,而不是殺人。
現在二次再擒,怒氣已消退了下去。
奪取巴州已成事實,杜微又降了我,我又對他這等善意款待,相比之下,勸降就比較容易些。
況他八十一歲高齡,總也要為自己的前後因果考慮一番。
張飛想到這兒,方才言歸正傳。
&ldquo嚴老将軍,本督命衆将為爾戴盔穿甲,又請爾大堂高座,如此誠意,老将軍有感于心否?&rdquo 這是一段開場白,象朋友聚會一樣先叙叙舊情,也象做生意的人一樣,說一點交換的條件。
嚴顔轉過頭去,理都不去理他。
這種尴尬的場面是難不住張飛的,便問道:&ldquo老将軍,縱然不降漢室也應說些道理給本督聽聽;果然有理,本督決不留爾!&rdquo 嚴顔想,是啊,即使不降也要說點道理給他聽聽,免得他老是不死心。
&ldquo張飛聽了,老夫乃西蜀老将,先輔劉焉,再助劉璋,所受恩祿非車載鬥量所計,二世忠臣理應全忠到死,豈可再投别主?&rdquo 隻怕不開口,仙人難下手。
一開到口,張飛就可以用早已 想好的話一一擊破。
便說道:&ldquo老将軍,自古以來,忠分二等,所謂大忠與小
此話慢提。
自從嚴顔一走,漢帳上的文武無不歎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擒住了嚴顔,卻又這麼輕易地放走了,再要擒住他在什麼時候呢?張飛對兩旁的議論置若罔聞,反而面帶笑容地傳令道:&ldquo傳本督将令,大隊兵進巴州!&rdquo 文武吃驚地問道:&ldquo大都督,莫非巴州已取?&rdquo &ldquo哈&hellip&hellip實不相瞞,關廂早已是本督的了;不取關廂,豈可縱虎歸山?不是本督誇口,縱是我家軍師在此,也未必能及上本督的用兵!&rdquo 衆人想,又在吹牛了,要是孔明軍師在此,隻怕早已過了巴州。
但又感到奇怪:張飛是什麼時候取得巴州的呢?實際上前一回已說到了,就在楊儀等将圍住嚴顔的時候,張飛抓住了杜微,然後命張苞悄悄離開這兒去取側關。
一座這麼大的側關沒一個大将鎮守,合城将士就象沒了頭的蒼蠅亂哄哄沒個主心骨,一見張苞趕到,以為是張飛呢,早已慌作一團,又聽說嚴、杜二将皆遭擒獲,知道大勢已去,城關早晚要失,便立即開門獻關。
張苞帶了十八名燕将入了側關,下令川軍不許聲張,少頃便有大将前來駐守,便趕至前關,開了大門,又有馬玉、閻芝二将領了三千漢軍擁入巴州。
張苞立即吩咐他們一個守前關,一個守側關,漢軍一分為二,自去鎮守。
至此巴州重鎮之地完全掌握在漢軍手中,城上旗幡不換,降旗不扯,漢軍都伏于暗處,監視着城關上的川軍。
張苞與前關的将士道:如若嚴顔一到,不必阻攔,隻管放入城中,老張自有應付之策。
說罷,和燕将一起來到衙門,将戰馬藏于照牆之後,這才進大堂,張苞中間坐定,燕将兩旁分列,等待嚴顔回來。
嚴顔出了漢營猶如飛鳥歸林、遊魚潛水,頭也不回直奔到關下,擡頭見上面依然如故,暗暗稱慶:蒼天有眼,不叫我白發嚴顔走投無路,雖是受了點侮辱,總算這座城關還沒有丢。
進了城,一切都不用擔憂了。
便向上叫道:&ldquo軍士們,老夫嚴顔九死一生逃回來了,速速開關放行!&rdquo 關廂上自有那埋伏着的漢軍漢将調遣,川軍哪裡做得了主,聽憑他們處置,便向下面應道:&ldquo老将軍,我等開關來了!&rdquo須臾,城門大開。
嚴顔迫不及待地進了關廂,向城關上下看了一遍、并無異樣,便稍覺放心。
回頭再看後面,漢軍已随後追來,令道:&ldquo爾等緊閉關廂,老夫去衙門更換衣甲,取了刀馬便來,休要放人入關!&rdquo說罷,又奔往衙門去了。
滿城的川軍見嚴顔披頭散發,狼狽不堪的模樣,不禁暗暗為他擔憂:老将軍啊,你回來也是徒勞的,關廂早已歸了漢軍,衙中大堂上己有漢将在彼等你,隻怕你這一次又要吃點皮肉之苦。
不是我們不告訴你,我們自己也被軟禁住了,身不由己啊! 嚴顔急匆匆趕到衙門,闖進大堂一看,老将軍頓然兩眼發直,把自己給弄糊塗了:這是誰?是張飛?是人?是鬼?隻見上面的人咧開了嘴笑道:&ldquo嘿嘿,老頭兒啊,老張在此等候已久,此時來得正好!&rdquo 果然是他,出言吐語,舉止行為和剛才漢帳上一樣,照此說來,漢營有兩個張飛,我嚴顔是該敗在他們的手中了,一個老将怎麼敵得過兩個張飛呢?!看來逃出去還來得及。
嚴顔不敢多想,回身拔腿就想跑。
就在嚴顔逃進關廂的時候,張飛已率領衆将首先追了上來,城上城下都是漢軍作主,自然城門洞開。
張飛一馬當先趕到衙門的時候,正巧見嚴顔踉踉跄跄逃了出來,大喝道:&ldquo老頭兒,老張在此,看爾還往哪裡跑!&rdquo 八旬老将畢竟比不上壯年耐勞,一夜的奔跑已使他神疲肢軟,此刻又處處碰見猛将張飛,自己單身孤影,又是手無寸鐵,嚴顔已毫無交戰之欲了,呆呆地站在大門口望着連戰連捷、滿臉德色的張飛,一動不動,束手就擒。
張飛帶了文武、押着嚴顔和綁着來的杜微,共登大堂。
呼道:&ldquo兒子啊,老子來也!&rdquo 嚴顔聽他叫兒子,方才如夢初醒:啊,原來如此,他們乃是父子一對,照這麼說,昨晚的兩個張飛也就是他們父子,我就是中了這一條無名之計。
有愧啊,實是有愧! 待張飛坐定,兩旁按班站立之後,張飛手指杜微道:&ldquo小黑臉,嚴顔二番執獲,如若不降,爾便怎樣?&rdquo 杜微想,你先占了巴州再放老将軍,這怎麼算得上是二次擒住呢?但又想道,關廂已失了,人也都被抓住了,不降就死,不死就降,二者必居其一,要是就這樣白白地去送死算什麼呢。
看來老将軍是願死不願降的,我為他作了保,他不肯降,隻有我代他投降了。
杜微連自己也當作了賭注,隻好硬着頭皮說:&ldquo大都督,小将願降!&rdquo &ldquo小黑臉休要哄我。
&rdquo &ldquo杜微真心歸降!&rdquo &ldquo哈哈,嚴老爾可曾聽到?!來,與杜将軍松綁!&rdquo 嚴顔氣得吹胡子瞪眼晴,望着堂上這許多原先是他管轄的大将,一個個都成了張飛的屬下,愈加堅定了他必死之心,隻等張飛發落自己。
張飛傳令設座,起身到嚴顔跟前,口氣溫和地說:&ldquo老将軍,本督與爾松綁!&rdquo 嚴顔隻是不理睬他。
張飛親釋其縛,盛情邀道:&ldquo老将軍,請上坐!&rdquo 嚴顔仍然毫無表情,任憑張飛推着自己坐下。
&ldquo來,将嚴老将軍的甲胄取來!&rdquo 一聲令下,手下捧甲的捧甲,擎盔的擎盔,一樣樣都送上大堂。
&ldquo與老将軍梳發!&rdquo 手下為嚴顔理順鬓發,挽起發髻。
&ldquo兒子啊,與老将軍升盔!&rdquo 戴上了頭盔,張飛又喚道:&ldquo楊儀挂披肩。
&rdquo&ldquo馬玉系護心鏡。
&rdquo勒甲套、甲攔裙、鞭、劍、弓、箭&hellip&hellip色色俱全,面面俱到。
無半頓飯工夫,一切披挂完畢。
嚴顔一動不動,如同泥塑木雕,由這些漢将逐個為自己張羅,心裡隻有一個念頭:要我投降,除死方休! 盡管帳上大多數的人都圍着他一個人轉,但都是甘心情願的。
每個人都希望他能歸降漢室,是不忍心看着他當作自己的敵人那樣死去。
畢竟好多川将都受過嚴顔的恩德,又是德昭望隆的老将,都有解脫他的心願。
換了别人,張飛絕對不會這樣大獻殷勤的。
他想,要是初擒嚴顔就百般勸說的話,那是收不到什麼效果的。
因為嚴顔知道我的目的是勸降,而不是殺人。
現在二次再擒,怒氣已消退了下去。
奪取巴州已成事實,杜微又降了我,我又對他這等善意款待,相比之下,勸降就比較容易些。
況他八十一歲高齡,總也要為自己的前後因果考慮一番。
張飛想到這兒,方才言歸正傳。
&ldquo嚴老将軍,本督命衆将為爾戴盔穿甲,又請爾大堂高座,如此誠意,老将軍有感于心否?&rdquo 這是一段開場白,象朋友聚會一樣先叙叙舊情,也象做生意的人一樣,說一點交換的條件。
嚴顔轉過頭去,理都不去理他。
這種尴尬的場面是難不住張飛的,便問道:&ldquo老将軍,縱然不降漢室也應說些道理給本督聽聽;果然有理,本督決不留爾!&rdquo 嚴顔想,是啊,即使不降也要說點道理給他聽聽,免得他老是不死心。
&ldquo張飛聽了,老夫乃西蜀老将,先輔劉焉,再助劉璋,所受恩祿非車載鬥量所計,二世忠臣理應全忠到死,豈可再投别主?&rdquo 隻怕不開口,仙人難下手。
一開到口,張飛就可以用早已 想好的話一一擊破。
便說道:&ldquo老将軍,自古以來,忠分二等,所謂大忠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