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思慈母孝子得驚夢 試燕将坐堂險露情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一回思慈母孝子得驚夢 試燕将坐堂險露情
張飛被兒子用飛爪拖了個跟頭,非但不怨恨,反而贊他有本領,肯上進,引得十八個燕将和衆文武捧腹大笑。
次日一早,張飛坐帳,命弟兄先去打聽關廂上的情況,有沒有挂出毛、苟二人的腦袋或者是免戰牌來。
過一會,手下來報說一樣都沒有挂。
張飛知道,劉巴全力以赴來對付我,沒有心思去理會他們,性命暫時少有危險,今日不挂免戰牌,等一會肯定要再出戰較量。
張飛傳令五千弟兄出營到關前排列陣勢,以待川軍。
自己十分有信心地帶了衆将和兒子出營,把大營交付給孫乾等文人看管。
數騎馬到旗門下扣住,張飛居中,張苞在前,衆将分列兩旁。
&ldquo呔!關廂上弟兄聽着,我家大都督在此,命劉巴開關出戰哪!&hellip&hellip&rdquo 劉巴一早就登臨關廂,昨日被張飛的兒子奪了一枚飛爪而去,心裡實不甘心,今日欲将飛爪奪回,料到漢軍攻城心切必來,所以一早就在觀察漢營,思量破敵之策。
此時聽得城外讨戰之聲,向對面仔細一看,對手小憨又獨立旗門前,看來比昨日更增幾分膽氣。
劉巴想,對付他這個人是不容易的。
但願今日下關能生擒張苞,要是赢不了,從今閉關不戰!劉巴引三千軍兵出城關設立旗門,與漢軍遙遙相望。
霎時間,劉巴單騎馳到戰場,見了身強力壯的張苞又有點望而生畏,暗忖道:我若十合之中不能取勝,便詐敗用回馬槍将他槍挑。
張苞等得不耐煩,&ldquo小劉啊,大将交戰不要婆婆媽媽,老張等候已久,快快放馬!&rdquo &ldquo小黑臉休要狂妄,隻管較量便了!&rdquo 今日張苞要用飛爪,所以在矛尖上并不用十分力氣。
起矛直刺劉巴的咽喉,&ldquo小劉看槍!&rdquo 劉巴格外謹慎,用金槍一格,&ldquo當&rdquo的一聲,很輕易地把長矛架開了。
思量道:張苞昨日一矛重有千斤,今日怎麼毫無份量?隻以為小憨年紀輕、功底淺,畢竟還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所以,好的時候力大無窮,壞的時候不堪一擊。
劉巴還手一槍去刺張苞的分心,&ldquo黑臉仔細了!&rdquo &lsquo慢來!&rdquo張苞做功不錯,拚足全力招架,頓了好一會方才吃力地把長槍掀開,顯得氣喘籲籲、力不從心。
就這樣,三個回合片刻已過,張苞有點支持不住,大聲喊道:&ldquo小劉今日好厲害,老張去也!&rdquo他說罷,圈馬而走。
張飛見兒子矯揉造作,憨态畢露,便對衆将說:&ldquo衆位将軍,我家兒子要将小劉活捉了!&rdquo 劉巴哪裡知道小憨是詐敗,見他逃走哪有不追之理,拍馬而上,漸漸追近,正想用飛爪去抓。
慢了,這個念頭轉得比張苞的預謀慢半拍。
張苞見劉巴拚命趕來,暗将長矛架住,飛爪取到手中,身子一側,揚手喝道:&ldquo小劉招法寶!&rdquo&ldquo嗖&mdash&mdash&rdquo金光一閃。
劉巴聽說他有法寶,頓然呆了一呆:小憨也有暗器?來不及看清是什麼東西。
要想伏在馬背上躲避,可飛爪早已紮在他的胸前。
這一驚非同小可,可以說天底下會用這個東西的人極少,西川就他們弟兄倆少有名聲,稱得上是劉家的一門絕技。
想不到這隻飛爪到了張苞手中才一夜的工夫,就能運用得得心應手,簡直不可思議。
俗語曰:&ldquo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rdquo畢竟隻練了幾個時辰,雖然操得很熟,但還沒能生出巧來。
昨天他的對象是燕将,不懂飛爪要領,所以随他擺布。
今天遇到的是棋鼓相當的對手,飛爪不知要比他精通多少倍,這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
張苞将索子一收沒有拉動,連忙側轉身子,把索子背在肩上象船夫拉纖那樣死命地拖。
劉巴就是鑽了他這個空子,他見張苞這樣拉,迅速将身體向後一甩,架住長槍,一手握着索子屏住,一手從腰間抽出寶劍一勒,圈馬而走。
這叫原物奉還。
索子一斷,張苞向前一沖,差點從馬背上掉下來,回頭見索斷人去,懊喪不及,返身追上去喊道:&ldquo小劉啊,你隻管走,這玩藝兒還給我!&rdquo 劉巴哪願理睬他,隻顧望旗門而去。
一路想道,這隻飛爪落到你的手中是我劉巴的恥辱。
既然你緊迫不舍,那就再叫你嘗嘗這東西的厲害!劉巴暗地又飛出一爪,&ldquo黑臉看爪!&rdquo 張苞見劉巴又甩出一隻飛爪,一點也不躲避,反而挺起了胸脯。
待爪子抓着,雙手一捏使勁一拖,沒等劉巴用力,他已經抽出寶劍割斷了繩索,笑着對劉巴說:&ldquo小劉啊,你我交換一隻,多謝費心了!&rdquo言畢,馳馬而回。
漢軍旗門下的文武衆人見了這滑稽而有趣的場面笑得前仰後合,隻有這個小憨到了戰場不象打仗,倒象在交朋友,還有信物交換呢。
張飛将令旗一招,漢軍漢将踴躍上前,好似餓虎撲食一般。
川軍兵敗如山,來不及收拾旗門就跟了劉巴逃進了關廂。
二番交戰皆是失利而回,更兼張飛之智,張苞之勇,劉巴不得不閉關自守。
直守至太陽當頂,方才見張飛帶着兵将全部退回,稍覺安心。
午後,忽報後關來一川将解糧到此,劉巴忙到後關迎入,一看不是别人,乃是巴州嚴顔帳上的大将陳式。
陳式何許樣人,在此不須贅言。
隻是他的兒子,本人不得不花些筆墨。
很早以前就有人說&ldquo三分&rdquo、講三國,百姓對三國中的人物大都熟悉,聽到劉備敗就垂頭喪氣,聽到曹操敗就拍掌稱快,這就是《三國演義》尊劉抑曹在民間流傳的結果。
說書藝人就根據&ldquo演義&rdquo與野史、轶聞為内容,編說了《三國》評話。
而《三國演義》則是從《三國志》演變發展而來。
《三國志》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陳式的兒子陳壽。
當時陳式為蜀将姜維所殺,陳壽逃到了魏國。
開晉以後,陳壽收集了曆年來魏、蜀、吳相互争鬥、相互殘殺的資料,寫成了這一部非常有曆史價值的《三國志》。
且說陳式年紀三十有五,渾身金盔金甲,手提金刀,奉了嚴顔之命,解押三千石大糧到此劍閣,并關照他要是劍閣吃緊,就留在那裡相助劉巴守關,不必趕回巴州。
今日抵達劍閣,劉巴迎接入關,設宴為陳式洗塵。
寒暄一番以後,陳式問及交戰之事,劉巴面露難色,憂郁不悅。
陳式道明來意,劉巴方有喜色,便問道:巴州乃是水路上的重要關隘,又有嚴老将軍在彼,必然是軍情四通八達
次日一早,張飛坐帳,命弟兄先去打聽關廂上的情況,有沒有挂出毛、苟二人的腦袋或者是免戰牌來。
過一會,手下來報說一樣都沒有挂。
張飛知道,劉巴全力以赴來對付我,沒有心思去理會他們,性命暫時少有危險,今日不挂免戰牌,等一會肯定要再出戰較量。
張飛傳令五千弟兄出營到關前排列陣勢,以待川軍。
自己十分有信心地帶了衆将和兒子出營,把大營交付給孫乾等文人看管。
數騎馬到旗門下扣住,張飛居中,張苞在前,衆将分列兩旁。
&ldquo呔!關廂上弟兄聽着,我家大都督在此,命劉巴開關出戰哪!&hellip&hellip&rdquo 劉巴一早就登臨關廂,昨日被張飛的兒子奪了一枚飛爪而去,心裡實不甘心,今日欲将飛爪奪回,料到漢軍攻城心切必來,所以一早就在觀察漢營,思量破敵之策。
此時聽得城外讨戰之聲,向對面仔細一看,對手小憨又獨立旗門前,看來比昨日更增幾分膽氣。
劉巴想,對付他這個人是不容易的。
但願今日下關能生擒張苞,要是赢不了,從今閉關不戰!劉巴引三千軍兵出城關設立旗門,與漢軍遙遙相望。
霎時間,劉巴單騎馳到戰場,見了身強力壯的張苞又有點望而生畏,暗忖道:我若十合之中不能取勝,便詐敗用回馬槍将他槍挑。
張苞等得不耐煩,&ldquo小劉啊,大将交戰不要婆婆媽媽,老張等候已久,快快放馬!&rdquo &ldquo小黑臉休要狂妄,隻管較量便了!&rdquo 今日張苞要用飛爪,所以在矛尖上并不用十分力氣。
起矛直刺劉巴的咽喉,&ldquo小劉看槍!&rdquo 劉巴格外謹慎,用金槍一格,&ldquo當&rdquo的一聲,很輕易地把長矛架開了。
思量道:張苞昨日一矛重有千斤,今日怎麼毫無份量?隻以為小憨年紀輕、功底淺,畢竟還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所以,好的時候力大無窮,壞的時候不堪一擊。
劉巴還手一槍去刺張苞的分心,&ldquo黑臉仔細了!&rdquo &lsquo慢來!&rdquo張苞做功不錯,拚足全力招架,頓了好一會方才吃力地把長槍掀開,顯得氣喘籲籲、力不從心。
就這樣,三個回合片刻已過,張苞有點支持不住,大聲喊道:&ldquo小劉今日好厲害,老張去也!&rdquo他說罷,圈馬而走。
張飛見兒子矯揉造作,憨态畢露,便對衆将說:&ldquo衆位将軍,我家兒子要将小劉活捉了!&rdquo 劉巴哪裡知道小憨是詐敗,見他逃走哪有不追之理,拍馬而上,漸漸追近,正想用飛爪去抓。
慢了,這個念頭轉得比張苞的預謀慢半拍。
張苞見劉巴拚命趕來,暗将長矛架住,飛爪取到手中,身子一側,揚手喝道:&ldquo小劉招法寶!&rdquo&ldquo嗖&mdash&mdash&rdquo金光一閃。
劉巴聽說他有法寶,頓然呆了一呆:小憨也有暗器?來不及看清是什麼東西。
要想伏在馬背上躲避,可飛爪早已紮在他的胸前。
這一驚非同小可,可以說天底下會用這個東西的人極少,西川就他們弟兄倆少有名聲,稱得上是劉家的一門絕技。
想不到這隻飛爪到了張苞手中才一夜的工夫,就能運用得得心應手,簡直不可思議。
俗語曰:&ldquo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rdquo畢竟隻練了幾個時辰,雖然操得很熟,但還沒能生出巧來。
昨天他的對象是燕将,不懂飛爪要領,所以随他擺布。
今天遇到的是棋鼓相當的對手,飛爪不知要比他精通多少倍,這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
張苞将索子一收沒有拉動,連忙側轉身子,把索子背在肩上象船夫拉纖那樣死命地拖。
劉巴就是鑽了他這個空子,他見張苞這樣拉,迅速将身體向後一甩,架住長槍,一手握着索子屏住,一手從腰間抽出寶劍一勒,圈馬而走。
這叫原物奉還。
索子一斷,張苞向前一沖,差點從馬背上掉下來,回頭見索斷人去,懊喪不及,返身追上去喊道:&ldquo小劉啊,你隻管走,這玩藝兒還給我!&rdquo 劉巴哪願理睬他,隻顧望旗門而去。
一路想道,這隻飛爪落到你的手中是我劉巴的恥辱。
既然你緊迫不舍,那就再叫你嘗嘗這東西的厲害!劉巴暗地又飛出一爪,&ldquo黑臉看爪!&rdquo 張苞見劉巴又甩出一隻飛爪,一點也不躲避,反而挺起了胸脯。
待爪子抓着,雙手一捏使勁一拖,沒等劉巴用力,他已經抽出寶劍割斷了繩索,笑着對劉巴說:&ldquo小劉啊,你我交換一隻,多謝費心了!&rdquo言畢,馳馬而回。
漢軍旗門下的文武衆人見了這滑稽而有趣的場面笑得前仰後合,隻有這個小憨到了戰場不象打仗,倒象在交朋友,還有信物交換呢。
張飛将令旗一招,漢軍漢将踴躍上前,好似餓虎撲食一般。
川軍兵敗如山,來不及收拾旗門就跟了劉巴逃進了關廂。
二番交戰皆是失利而回,更兼張飛之智,張苞之勇,劉巴不得不閉關自守。
直守至太陽當頂,方才見張飛帶着兵将全部退回,稍覺安心。
午後,忽報後關來一川将解糧到此,劉巴忙到後關迎入,一看不是别人,乃是巴州嚴顔帳上的大将陳式。
陳式何許樣人,在此不須贅言。
隻是他的兒子,本人不得不花些筆墨。
很早以前就有人說&ldquo三分&rdquo、講三國,百姓對三國中的人物大都熟悉,聽到劉備敗就垂頭喪氣,聽到曹操敗就拍掌稱快,這就是《三國演義》尊劉抑曹在民間流傳的結果。
說書藝人就根據&ldquo演義&rdquo與野史、轶聞為内容,編說了《三國》評話。
而《三國演義》則是從《三國志》演變發展而來。
《三國志》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陳式的兒子陳壽。
當時陳式為蜀将姜維所殺,陳壽逃到了魏國。
開晉以後,陳壽收集了曆年來魏、蜀、吳相互争鬥、相互殘殺的資料,寫成了這一部非常有曆史價值的《三國志》。
且說陳式年紀三十有五,渾身金盔金甲,手提金刀,奉了嚴顔之命,解押三千石大糧到此劍閣,并關照他要是劍閣吃緊,就留在那裡相助劉巴守關,不必趕回巴州。
今日抵達劍閣,劉巴迎接入關,設宴為陳式洗塵。
寒暄一番以後,陳式問及交戰之事,劉巴面露難色,憂郁不悅。
陳式道明來意,劉巴方有喜色,便問道:巴州乃是水路上的重要關隘,又有嚴老将軍在彼,必然是軍情四通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