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鄧芝獻計馬玉歸漢 閻芝退守張飛得關

關燈
、苟璋自馬玉一去之後,頓覺渾身輕松自在起來,好比卸脫了身上的鎖鍊一樣。

    此時在關廂之上,忽見一旁山套之上來了一彪人馬搖旗呐喊而來。

    心裡不解道:張飛已死,那來的是哪一路人馬呢?等人馬走近一看,原來是劉辟和龔都趕來了,又驚又喜:既然大隊已退,他們為何又埋伏在這裡?莫非張飛沒死,而是用的計,這當口來得正好,可以助我們守住這個關廂了。

     劉、龔跑近城關,見上面站的正是毛仁、苟璋,不見不恨,一見就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向上破口大罵道:&ldquo呔!毛、苟二賊,我等奉水軍都督之命,特來取關.速速下關受死!&rdquo 毛仁、苟璋聽說他們是奉張飛之命來取關的,方信張飛是詐死。

    知道他們誘走了馬玉,此時正好把他們領進來。

    因此一邊下關,一邊喝令手下帶馬扛刀。

    川軍隻當他們出關迎戰,尤其馬玉臨行将城關已托付給他倆,所以毫不懷疑,迅速取了刀馬,開直城門,兩騎馬&ldquo嘩喇喇&rdquo掃出了關廂。

    兩人挺起三尖二刃刀,大喊道:&ldquo叱!大膽漢将,擅敢擾亂關廂,放馬領死!&rdquo 劉辟和龔都一見他們就隻覺得一股氣從腳底心起直沖到腦頂鹵,恨不能把他們生吞活剝。

    此時見他們出了關廂,也不想想張飛的話,便死命地舉着大刀,放馬沖了上去,揮舞大刀在他們的頭上滴溜溜亂轉。

    未及三個照面,毛仁和苟璋已顯出了招架不住的樣子,旋然圈馬而走。

    劉辟和龔都又不知道他們是佯敗,隻當他們真的力怯了,因此奮身趕了上去。

    四個人一對在前走,兩個在後追,雙刀不分上下左右,隻在毛、苟二人背後亂劈個不住。

    毛、苟雖然逃得很快,一心把他們引進關廂就完事了,哪知身後馬蹄嚢嚢,刀光飒飒,咬住不放,根本不象是假戰,倒有點象遇上了仇敵一樣不留情。

    故而邊退還得邊回身招架幾下,漸漸逼進城關,這才狠一夾腿竄進了城門。

    川軍見二人已進關,急忙想要關閉,怎擋得後面兩騎馬風馳電掣般地跟了進來。

    好比一陣風吹到了裡邊,三千漢軍如潮水般地一擁而進。

    毛、苟二人直抵衙前,回身見他們兩人仍是風風火火,怒氣咻咻,便撂下兵刃,滾鞍落馬,等候他們到來。

    刹時,兩騎馬已到跟前,心想,這兩個家夥倒還識趣,明知此番劫數難逃了,就放我們進來,并且束手待擒。

    一招手,數個漢軍早已上前将毛、苟二人捆一個結實,推上大堂,就綁縛在庭柱之上。

    毛仁分辯道:&ldquo二位将軍,我等取了亂石關,理當同至關前迎候三将軍入關,緣何将我等如此對待,三将軍面前可不好看!&rdquo 劉辟聽了,啐了一口唾沫,大聲叱斥道:&ldquo大膽逆賊,背反漢室,罪大惡極,死有餘辜,本當立斬,為奉都督之命,欲親自審問!&rdquo 毛、苟&ldquo哈哈&rdquo大笑,說道:&ldquo放你媽的屁!你們自己拎錯了秤扭繩,至今仍不知實情。

    我們是漢室的大大功臣,因都督怕你們洩露軍機,所以一直把詐降之計瞞得緊騰騰。

    這樣也好,我們就再委屈一下,等我們見了都督再說吧。

    &rdquo 約有一個時辰,關外傳來隆隆炮聲,漢軍大隊浩浩蕩蕩開來。

    關廂上的漢軍和川軍遙望旌旗如雲、刀槍如林的大隊之前,兩騎高頭戰馬并駕齊驅,上面坐的一個是張飛,一個是馬玉,方才知道馬玉已降了漢軍。

    衆軍開直城門,高呼着迎入關廂。

    張飛到衙前下馬,早見劉辟、龔都便問:&ldquo毛、苟何在?&rdquo答道:&ldquo押在大堂之上,聽候都督發落。

    &rdquo張飛率衆文武上至大堂,果然見大柱上綁着兩個人。

    毛仁、苟璋見了張飛,就象遇到了救星一般,四道目光緊緊盯住了他,意思是我們在這裡就象進了地獄,時刻提心吊膽,如今這戲可以收場了。

    其實,張飛這幾日又何尚安逸過,早晚奔走,費盡心機,時時對他倆牽腸挂肚,今日一見,好似闊别數載,格外親切,大步走去,對他們恭恭敬敬各行了一個禮:&ldquo毛兄、苟兄,多勞了!&rdquo 毛仁道:&ldquo自家弟兄,何必多禮。

    且喜三将軍善用計謀,緻有今日,不然&hellip&hellip&rdquo 這裡話還沒說完,那邊的苟璋不耐煩了,&ldquo好了好了,三将軍大事已成,請将我等親自審問吧!免得我等受此綁縛之苦。

    &rdquo 張飛聽了方才會意,親為他們釋縛。

    回身對衆文武說道:&ldquo此番若非毛、苟二将甘受皮肉之苦,詐降馬将軍,恐怕大軍難以到此。

    此乃莫大之功!&rdquo 文武這才恍然大悟。

    對毛、苟二人甘願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的舉動倍感欽佩。

     大家都在想,張飛現在變得越來越會算計了! 這時候,張飛吩咐毛仁、苟璋回營換了盔甲,又命手下在一旁設下座位,請鄧芝坐了。

    然後翻開點卯薄添上一文一武的名字,一一點卯已畢,清點帳冊,盤查錢糧,張榜安民,編整軍隊,一切有條不紊,料理定當。

     翌日,整肅人馬離開亂石關,直奔樊縣。

    不料,才行得五裡路程,便見前面一座營頭紮住在大道上,擋住了去路,營前一杆大旗迎風飄展,上面清清楚楚是個&ldquo閻&rdquo字。

     此處正是樊縣守将閻芝,昨日聞得亂石關失守,馬玉居然降漢,這是他萬萬想不到的事情。

    暗思道:與他分手這麼幾天,馬玉竟變成另一個人了,可謂人心難測。

    便傳令緊閉營門,蹚闆高懸,嚴守大營。

    站在營牆上,望到對面也紮了個浮營,心想,敵強我弱,不宜宣戰,且到明日再說。

     卻說過了一日,漢軍營牆上的小卒透過晨曦向對面一看,不禁唬了一跳,忙不疊飛報大帳:&ldquo禀大都督,閻芝悄然退兵而去!&rdquo &ldquo什麼?&rdquo張飛也吃一驚:川軍走得不剩一個,我們一點也不知道,太大意了。

    遂傳令文武一齊跟随,出了大帳,登上了營牆,遙望對營,營頭上的标燈仍然亮着,營帳上面盤旋翻飛着一群鳥雀,果然是一座空營。

    張飛傳喚毛仁、苟璋、劉辟、龔都引兵三千和自己帶着十八個燕将一齊上馬沖了出去。

    到川營前仍不見動靜,張飛張弓搭箭射斷了蹚闆上的繩索,沖過去打開營門,隻見營帳下空空如也,唯有一群被驚的鳥雀撲騰而飛,還有無數覓食的老鼠吓得東逃西竄,人影全無。

    張飛道:&ldquo毛、苟、劉、龔,爾等速遣五百兵丁沖進去探視一下!&rdquo 所謂探視,就是在不明底細的情況下先摸一摸,看一看,裡面到底怎麼樣,是否有陷阱與機關等東西。

    這是有相當的危險的。

     四将得令,指揮五百兵丁一手握盾牌,一手執單刀,向川營中沖進去,四騎馬在後押陣。

    一個圈子兜下來,除了騰起了滿營的灰塵外,一切都是寂靜無聲,毛仁等回到營外複命。

    張飛号令三千軍士推倒營牆,拆毀營帳,墊平壕溝,馬隊來回狂跑,步軍到處亂颠,頓時清掃出一條寬暢的大道來。

    張飛收兵回來,整饬軍伍,收拾辎重,點炮開兵,向前關樊縣進發。

    來至适才拆營帳的地方,忽兒向兩旁發問道:&ldquo衆位,爾等可知閻芝為何不戰而退啊?&rdquo 的确,這倒是值得一提的問題。

    照理說,亂石關一失,樊縣首當其沖,岌岌可危。

    馬玉尚且要歸降,閻芝不在話下。

    但閻芝當時并沒退兵,而是在夜晚的某一時刻突然撤去,他的走連張飛和鄧芝都沒估計到。

    因此張飛不解,要向大家提問,以便可以得出一個合情合理的答複而随時應付意外的事情發生。

    當然,衆文武也不能說出個所以然,隻是說道:&ldquo閻芝乃是無名之将,大都督威震四海,豈敢正視。

    &rdquo 張飛問:&ldquo緣何去之甚速呢?&rdquo 答道:&ldquo閻芝深明&lsquo兵貴神速&rsquo,故而悄悄地逃命去了。

    &rdquo其實,閻芝退兵的原因并非如此。

    正是: 倒盡葫蘆難覓藥,淘幹岩石方得金。

     要知閻芝退兵的端由,到時便見分曉。

    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