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鄧芝獻計馬玉歸漢 閻芝退守張飛得關

關燈
樣爽快,更不猜疑,便上馬出了城關,直抵亂石關下。

    來至草屋前,系馬叩門,等了片刻小僮開門引進,步入草堂。

    多年的知交,熟不拘禮,&ldquo兄長,多時不見,想煞小弟了。

    今日奉召,敢不拜訪,在此有禮了!&rdquo 鄧芝忙站起身來接住道:&ldquo賢弟不必落此俗套,隻管請坐叙談。

    &rdquo 一旁小僮掇過一隻竹椅,馬玉道一聲&ldquo告坐&rdquo,就在鄧芝的上首坐了下去。

    便道:&ldquo因近日漢将張飛重兵駐紮關外,屢屢挑戰,小弟不便抽身登山拜望兄長,請勿見怪。

    今日相召,必定有益于小弟。

    &rdquo 鄧芝道:&ldquo多蒙賢弟青睐,結為知己。

    今愚兄忽兒思想着一件大事,有關賢弟錦繡前程,特相請一叙,未識賢弟肯聽納否?&rdquo 馬玉想,鄧芝總是這樣謙遜,每講一件事,必要聽聽我的意思如何。

    其實,我在這裡的确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本領。

    今日既然有關我的切身之事,那是非聽不可了。

    便拱手道:&ldquo兄長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小弟一向欽服之至,理當洗耳恭聽!&rdquo &ldquo賢弟,目下黃氣聚于西,此乃是漢室将複興之兆。

    劉玄德乃漢室宗親,民心所向,良材趨附,竊以為大事畢成。

    賢弟莫若聽吾一言,理應及早抽身,歸順大漢,方可名标青史。

    未知賢弟所見若何?&rdquo 馬玉聽了這番話,猶如雷霆擊頂,心頭震撼不已,瞪着雙眼向鄧芝看了好一陣子,就象和他陌路相逢,一點也不認識一般。

    暗忖道:自從和你結識以來,深相契合,你常教我要忠心西蜀,不可心存二念。

    今日你一反常态,要我歸順漢室,這是什麼意思?這些話從你口中講出,簡直使我不敢相信。

    幸許是你講的,看在你對我有半師之誼上,我馬玉就當沒聽見不與你計較,換了别的人說這種話,我叫他死在目前!馬玉一下子還拉不破面子,思量着怎樣來回絕他的話,口裡支吾道:&ldquo這個&hellip&hellip小弟未曾想過,亦非本将所為。

    &rdquo 鄧芝見他這樣敷衍,曉得他一時是轉不過彎來的,不再多勸,隻說道:&ldquo賢弟若不如此,恐關廂已墜張飛之手!&rdquo 馬玉何等聰明,聽了這話,便知亂石關中的毛仁和苟璋是詐降的。

    但關廂失守,是他馬玉擅離職守之過,忙問:&ldquo莫非毛、苟二人詐降不成?&rdquo &ldquo是啊,詐降已久了。

    &rdquo 馬玉想,毛、苟二人确是有膽有識,我一再試探,他們竟能遮掩得不露痕迹,不容易!現在反過來把我關在城外,這叫我何處去藏身,不如殺回關廂,或許城中弟兄念我多年體恤下情之義,嘩然反正也未可知。

    對!殺回去,縱然奪不回,也要拚死在亂石關下!想到此間,猛然起身,說道:&ldquo誤中詭計,馬玉之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告辭了!&rdquo說着,忿然轉身要走。

     鄧芝知其要去拚命,喝道:&ldquo賢弟且住!城關既失,萬難複得,徒然捐軀,于己何益!西蜀将傾,料爾無回天之術,不如從吾之言,方有用武之地。

    &rdquo 馬玉被一聲斷喝留住了腳步,轉念道:鄧芝乃川中一介名流,素來不願為官,今日勸我投誠漢室,想必西川難以長久了。

    我馬玉與你多年為友,獲益非淺,胸中才學尚未施展,若然從此與世訣别,豈不枉為一代英豪而贻笑于人!可惜今日降漢為時已晚。

    便道:&ldquo吾兄言雖有理,隻恐已遲了。

    &rdquo &ldquo遲在哪裡?&rdquo &ldquo昨晚馬玉賺得張飛前來取關,被吾亂箭射死,漢軍冒夜退兵,馬玉欲降,卻追之不及的了!&rdquo 鄧芝笑道:&ldquo嘿&hellip&hellip賢弟怎料張飛已亡?&rdquo &ldquo昨晚親耳聞得漢軍哭喊不絕,盡嚷張飛已亡;張飛不死,數萬漢軍豈會逃之夭夭?&rdquo &ldquo依愚兄之見,張飛有謀有略,非是凡夫俗子,豈肯就此輕易受死?必有詐情。

    &rdquo &ldquo小弟愚意,張飛必死,除非吾兄有回生之術。

    &rdquo &ldquo若其不死,賢弟便怎樣?&rdquo 馬玉想,明明張飛已死,實在你自己仍蒙在鼓裡,還要勸我歸降他,這不成了笑話奇談了麼!便毅然說道:&ldquo張飛不死,馬玉甘願就此歸降!&rdquo &ldquo此話當真?&rdquo說話要敲釘鑽腳,不容别人多想。

     &ldquo馬玉非反複小人!&rdquo 草堂上兩個人的對話,被闆壁後的張飛聽得清清楚楚。

    聽到後來,聞得他們已在打賭,這才放了心,臉上露出了大喜過望的笑容。

    心裡喜滋滋,實在忍不住,真是&ldquo糠蝦等不到紅&rdquo,倏然從闆壁後面急步流星走到堂中,朝着馬玉說:&ldquo呔,小馬啊,本督在此等候己久。

    來來來,快快上前叩頭歸降吧!&rdquo 面前突然出現了張飛那張兇神惡煞似的面孔,馬玉的魂兒險些被他吓掉。

    心想,你這個家夥既然沒有死,怎麼會到這兒來的?正是:不是冤家不碰頭!你竟能叫鄧芝來勸我歸降,我佩服你!但鄧芝何去何從,我還要問問清楚。

    遂轉身問:&ldquo兄長,小弟若歸順漢室,你乃何往?&rdquo &ldquo若得賢弟傾心歸順大都督,愚兄亦然出山,助漢室複興大業!&rdquo 馬玉聽了此言,毫不遲疑,轉身便跪在張飛膝前道:&ldquo水軍大都督在上,小将馬玉願降!&rdquo &ldquo小馬不必客套,請起了!&rdquo一面雙手把馬玉扶起,一面這樣說道。

    然後在飛羽袋中抽出一條箭,送到馬玉的手中,說道:&ldquo此乃小馬之箭,本督原物奉還。

    &rdquo 馬玉接住這支箭,滿面羞慚。

    暗想,張飛有言在先,等我投降,再把此箭還我,總以為說過算了,想不到真有今天,果然言而有信。

    這才把箭插入自己的飛羽袋中,&ldquo多謝都督包涵!&rdquo 此時,鄧芝也起身提袍,向張飛跪了下去:&ldquo貧道願助漢室,都督受我一拜!&rdquo 張飛要緊跨步上前扶住,驚得嚷了起來:&ldquo鄧先生休要折煞老張,萬萬不敢受此重禮!&rdquo 鄧芝道:&ldquo山人亦是川中一介寒士,理應行此大禮,以白愚衷。

    &rdquo 三人各自叙禮已畢,分主次坐定。

    鄧芝吩咐草屋中所有的小僮,收拾包囊,好好回轉峨眉山。

    一切安置妥當,方才同張飛、馬玉出了草屋,後屋中牽出戰馬,三人一齊下了亂石山,上馬直奔漢營。

    行不多時,已近後營,馬玉見得如此營寨,從心裡歎服張飛的用兵之道。

     大帳上的文武心裡正在焦躁不安,見張飛帶着一文一武走了進來,文者隻有孫乾認識,武者倒都熟悉,暗暗吃驚:怪不得爾剛才出營時說另有重要軍機!張飛果然有本事。

    大家見他們到來,都露出了驚異之色,唯有孫乾一看就猜到了七八分:原來張飛是到亂石山上去求鄧芝幫忙的。

     張飛居中坐定後,對兩旁說:&ldquo衆位,此乃亂石關名将馬玉,上前見禮!&rdquo 兩旁都見過了禮,馬玉不敢簡慢,說道:&ldquo承蒙大都督和衆大夫、将軍不棄,馬玉感恩在心。

    請多多關照!&rdquo向兩旁深深地施了一禮。

     &ldquo衆位聽了,小馬将軍歸漢,全仗此位先生從中相助。

    欲知此人是誰,乃是西蜀之中大名鼎鼎的鄧芝,鄧伯苗先生,衆位切莫小觑于他!&ldquo鄧芝的大名在川中很是響亮,隻是無緣拜識。

    如今就在面前,一個個争先上前,皆以先睹為快,紛紛參見行禮。

    鄧芝也還了一禮。

     張飛見衆人與鄧芝、馬玉十分融治,心裡也自歡喜異常。

    遂傳令起營拔寨,大軍複向亂石關挺進。

     且說毛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