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誘劫糧張飛三敬酒 詐降計毛苟雙入關
關燈
小
中
大
開心嗎?二人帶着三千疲憊的弟兄回進大營,将大糧交付完畢、遣散弟兄,匆匆忙忙來到大帳。
大帳上沒人。
再進内帳,隻見帳中又擺下了一席熱氣騰騰的酒菜,頓覺得口涎欲滴,饑荒大作。
一整天下來,光靠幹糧熱水充饑是何等乏昧,做的又是勞而無功的事情、此刻一見豐盛酒肴,禁不住胃口大開,恨不能吃一個碗底朝天。
可差事未銷,二人不敢貿然上前,隻是東張西望,尋找張飛的蹤影。
張飛随在他們的身後也走了進來,就象招待凱旋而歸的功臣一樣盛情,怡然喚道:&ldquo毛兄、苟兄回來了!&rdquo 毛仁、苟璋有點不好意思,讪然道:&ldquo三将軍,小将&hellip&hellip&rdquo 張飛制止道:&ldquo嗳,奔走了一天,老張略置一杯薄酒,為二位洗塵。
來來來,請坐。
&rdquo不由分說,拉着他們入了席。
毛仁和苟璋見張飛對他們這樣客套,吃不準到底是怎麼回事?就順從地坐下了,在張飛的幾番招呼下,各自飲了幾杯,卻不敢暢飲,心頭忐忑不安,仍是提不起勁來。
轉眼見張飛連斟了十來杯,毛仁向苟璋使了個眼色,雙雙離座而起,送上令箭道:&ldquo三将軍,小将無能,未将糧草送掉,有誤軍機。
還請三将軍另遣大将。
&rdquo 張飛裝着毫不介意的樣子,伸手把令箭一推道:&ldquo哦,沒有送走大糧,這是馬玉不曾來取,老張并不怪罪于你們。
請二位将令箭暫且收下了,明日再去。
不過明日你們一定要把糧食設法送掉,畢竟是去送米,不是去偷糧,喝了兩天老酒,這點事情也辦不到,還有什麼臉面來見我!&rdquo 毛仁和苟璋聽了張飛這一席話,也自覺慚愧。
暗想,世上的事情真是無奇不有,一個發瘋似的要把糧食送給人家,而馬玉也象個傻瓜,手到拈來的東西竟然不要,真把我們兩個人弄得尴尬了。
看來明天還得去,而且非得把糧食送掉。
毛仁收起令箭,和苟璋重又坐下,端杯換盞,你斟我敬,開杯痛飲起來,真個酒足飯飽,醉意醺醺。
這才搖晃着身子,腳步飄浮地走出了内帳。
第二天,仍是原班人馬推的推、拉的拉,來到亂石關外右山套往返奔走。
馬玉一早登城,見關右山套中和昨日一樣,塵土飛揚,馬嘶人叫,織成一片。
心想,張飛啊,我弄不清你在打我的什麼主意,這條計明明被我識破,我是不會理睬的,你卻還是這一套,哪有這種用兵的道理!你應該明白,漢軍不收兵回去,我馬玉就不離開關廂,看你還有什麼絕招! 紅日西沉,毛仁和苟璋押着糧車沒精打采地回到大營,知道今日見了張飛是看不到好面孔的,隻得強打精神進入内帳聽候發落。
張飛等得好焦急,一天不見手下來報,知道又白操了一天的心思。
輾轉反側,計無所出,自忖着來一個計中生計,可到底生出個什麼計來,張飛心中卻一點也沒數。
此刻見兩個忠實的部下懊喪着臉進來,仍是&ldquo毛兄長&rdquo、&ldquo苟兄短&rdquo的叫喚。
毛仁和苟璋擡頭見張飛在席間呼喚,更加不理解他在打什麼主意了。
總以為今天不罰也得責罵幾句,想不到還是那樣和顔悅色。
心裡想,别&ldquo毛兄&rdquo&ldquo苟兄&rdquo亂喚,看來我們是兇多吉少,不知今天喝了這席酒是不是就要挨刀!兩個人戰戰兢兢地到張飛身旁,一聲不響地坐了下去。
張飛顯得很輕松地說,二位今日氣色不佳,想必大糧還沒有送掉吧,毛、苟二人忙點頭說是。
張飛說,這樣吧,再寬容一天,要是明天還送不掉,仍然是帶糧歸來,那末老張真的不容情了,定以軍法治罪。
二人無可奈何地應道是。
張飛吩咐他們再暢飲一頓。
毛仁想,張飛的酒不是好吃的,三桌酒換我們兩條命。
明天要是馬玉還不劫糧,那也沒有什麼辦法,隻有把大糧抛在山套之中,空着兩手回來見你,看你怎麼處置我們!--就因為這樣做了,所以張飛生出一條計策來--來日,毛、苟二将押糧出營,直奔關右山套,打算再消磨一天。
事情往往是這樣,希望愈殷,失望也就愈深:一點也不想,打算失望到底的時候,恰好來了好的結果。
就在昨日傍晚毛、苟二人押糧收兵回去之後的一會兒工夫,在亂石關後關外五裡地紮下了一座大營,約有萬把人馬,全是蜀國旗号,為将的乃是川将姓閻名芝,與馬玉頗為知交,且又同年,也是三十一歲年紀,慣使一條銀槍,閻芝是樊縣的守将,與老太守程畿同守一地。
近日聞得張飛從荊州驅兵而來,直抵亂石關,風聲甚是吃緊。
樊縣離亂石關隻有五十裡路,亂石關有失,則樊縣也危在旦夕。
因此與太守商議,親率一萬精兵前去相助馬玉,守住了亂石關,那樊縣也就平安無事了。
程畿聞之,頗覺有理。
閻芝當即點兵出城,飛趕此地而來。
如今營頭紮住,便單身獨騎進了亂石關。
馬玉聞報,親至衙門迎接,設宴為他洗塵。
叙懷之後,閻芝詢問兩軍戰事,馬玉笑道,你說張飛此人可笑不可笑,連續兩天命人押着糧車在我右關拉來拉去,明知我不中他的計,他還不肯收兵,真吃不透他在動什麼腦筋。
閻芝說,你為何不将計就計劫下他的糧車?馬玉說,隻因本關少有戰将,所以不敢輕出。
如今閻賢弟在此,我就放心了。
要是他們再來,煩賢弟代守片刻,自當出關截糧。
二人邊談邊飲,不覺已近半夜,遂收拾殘席,各去安寝。
初早,二人披挂上馬,登臨城堞,見關外一片寂靜,悄然無聲。
閻芝說看來漢軍不會來了。
馬玉說,時光尚早,難以定論。
說話間,聽得右關山套中車聲辚辚,馬聲嘶鳴,塵土飛騰,彌漫住半截山腰。
乍看起來真不知道有多少人馬在奔跑。
但細一觀察,便見糧車在不大的一片山坡上兜來轉去,完全是假的。
閻芝看了以後就要下關,馬玉攔住道,不勞賢弟親自出戰,待我引兵截糧便了,關廂還請賢弟多加關照,少頃再會。
說罷,點兵三千,上馬執槍,一馬當先沖出亂石關。
卻說:山套中的漢兵漢将一直在注視着關廂上的動靜,他們邊兜圈子,邊在想着策敵的辦法,尤其見城關上又添出了一杆大旗,料道川軍又有增援,所以更加裝模作樣起來,想把關上的川将誘下來奪糧。
亂石關上的變化早已被關外遊哨的燕将看得清清楚楚。
他們知道新來的大将姓閻,而且把關廂上遍體銀裝的閻芝看了個仔細明白,立即返回大營報知等候焦急的張飛。
張飛自從用了這條誘敵計以來,實實足足等了兩天,非但寸利未得,而且早被馬玉看破,一點也不上當。
馬玉不入套,把張飛弄得手足無措。
今日天剛放明,就坐在大帳上,與其說是等消息倒不如說在消磨時光。
忽見帳外一燕将跌奔進來,氣喘籲籲報說亂石關上新來一員大将。
張飛不聞則憂,一聞大喜,馬上露出笑顔,&ldquo嘿&hellip&hellip&rdquo手捋鋼須,命燕将再去打探明白。
張飛想,閻芝是樊縣的守将,他到這兒來是為了保全二關。
他不來,我的計就算破産;他一到,馬玉消除了後顧之優,必定要下關奪糧。
馬玉一下關奪糧,嗨&hellip&hellip張飛心裡暗暗笑了一聲:我就順着這個題再施一計!倒要看一着馬玉中不中我的計! 就在張飛自鳴得意的時候,亂石關上的馬玉已開關直沖到山套之中,劈面見兩員漢将在搖旗指揮漢軍打轉,便大聲喊道:&ldquo呔!大膽漢将,&lsquo解糧誘敵&rsquo小伎倆豈能瞞得本将軍!速将大糧放下,馬玉饒汝一死!&rdquo 毛仁和苟璋有所準備,見馬玉已到眼前,心中暗喜:謝天謝地,總算把你盼到了。
否則,今天不能回去交差。
來者不拒,立刻交割。
但這是三将軍的計,我們也不能這樣輕輕松松地給他,家夥上還得意思意思。
毛仁挺身而前,厲聲道:&ldquo叱!本将軍奉命在此解糧,大膽馬玉竟敢前來劫糧,與我放馬!&rdquo 馬玉想,還要說什麼解糧不解糧,明明是條誘敵計!難道說運了兩天的大糧還沒運完,軍中要帶這許多糧草幹什麼!不跟你啰嗦,殺退二将,奪走了大糧進關再說。
便起槍刺了上去。
毛仁想,這大糧是送給你的,你用不着這麼性急。
老實說,你不發槍,我還要劈你幾刀呢!便起手中的三尖二刃刀向槍頭上擋上去,被馬玉用力向下一逼,向一旁斜了過去。
苟璋見狀拍馬上前,起刀向馬玉腳前劈去。
馬玉用力向外一挑,把毛仁的刀挑開,收槍護住胸前,使勁一招架,把苟璋的三尖二刃刀也蕩了開去。
毛仁向苟璋一使眼色,兩人圈馬而走。
三千漢軍無心戀戰,棄了糧車跟着戰馬亡命而逃。
馬玉命弟兄不必追趕,隻管推了糧車進城再說。
雖是打了一個不費勁的小勝仗,但心裡總歸有點不踏實,馬玉心想,我實在無法弄明白,張飛為什麼一定要把這些糧食送給我,而且一點接應也沒有,莫非這車上裝的不是糧食而是引爆物,想炸開關廂?遂令手下在每車的糧袋上紮開一個口子,一看都是大糧。
馬玉率先進入關廂,心裡仍是疑惑不解,暗想,袋中會不會裝有毒藥,想毒死守城的将士?對,一定是了!馬玉上了關廂,立即吩咐手下将袋中的糧食放在鍋裡煮熟,然後給城中豢養的牲畜食用。
不料并無半點異樣,說明一千石大糧收之無害。
馬玉這才放心,命手下送往倉廪屯貯起來,知道這是張飛弄假成真,做了一趟賠本的買賣。
且說毛、苟二人丢了一千石大糧就好象從肩上卸下了千斤重擔一樣輕松地舒了口氣,潑辣辣催着馬奔回大營往内帳去見張飛交差。
一路上隻見手下來報說都督升坐大帳。
二人命三千弟兄各回營頭休息,然後撥轉馬頭來到大帳前,心裡納悶:這條令箭是張飛從酒席底下傳給我們的,如今我們已大事告成,照說應該再請我們吃一桌酒,我們仍把令箭從酒席底下交回去,人不知,鬼不覺,怎麼他又坐起大帳來了呢?毛、苟二人想不通,但也并不多想,因為他們多年相交,深知張飛的性格莽撞,做起事來虎頭蛇尾,所以對此并不在意。
自從張飛得知了亂石關的消息,遣走報信的燕将以後,靈機一動,想出一條計來,立即傳令擊鼓升帳。
隻因幾天沒有聚集文武了,所以鼓聲一響,兩旁已是站立齊整,一起參見了都督。
張飛提筆點卯,兩旁一一應聲,唯有毛仁、苟璋二卯過後仍是杳無聲息,衆人不免有些猜疑不定起來,正不知二人因何不到。
恰在此時帳外來報:&ldquo禀水軍大都督,毛、苟二将帳外候見繳令。
&rdquo 張飛佯作不知有這麼一樁事情,故作驚訝道:&ldquo吔,老張幾時發令于他們?怎麼老張一點也不清楚?帳上衆位,可曾見得老張施令于毛、苟二将?&rdquo 這本帳隻有張飛自己最清楚,别人做夢也想不到。
文武都在想,這幾天按兵不動,帳都不坐,哪裡發過什麼令呢?因此,大家都向虎案上看去,果然見一格格的令架上少了一支令箭,這說明少掉的令箭确實在毛、苟的手中。
所以兩旁的人迎着張飛詢問的目光都把頭來搖動。
張飛見大家這種表示,知道自己的話把他們全蒙住了,故而微嗔道:&ldquo來,傳二人進帳!&rdquo 毛仁、苟璋送掉了大糧,并沒料着張飛會出什麼新花招,雖然覺得大帳召見有點不對味,但多年相處,知道張飛是個說着風就扯篷的人,毫不在意,挺胸闊步來到張飛面前,呈上令箭道:&ldquo都督在上,軍務完畢,毛仁特來繳令!&rdquo&ldquo苟璋同來繳令!&rdquo 張飛接住令箭,順手掂了幾掂,然後在空格中插好,厲聲問道:&ldquo爾等可知令有多重?&rdquo 二人一頓,同聲答道:&ldquo軍令如山。
&rdquo &ldquo私竊将令,有多大罪啊?&rdquo 毛仁和苟璋被他這樣沒頭沒腦地一問,更覺得茫然,隻得接着答道:&ldquo其罪該斬。
&rdquo &ldquo好哇!老張問你,未奉本督之命,竊取帳中令箭,潛往何地?幹些什麼?&rdquo 毛仁和苟璋相視了一下:這話怎麼給他說出來的。
令箭分明是他親手交給我們的,怎麼說是我們偷他的令箭。
老實說,我們自從跟了劉皇叔以來一向忠心漢室,從不幹不法之事,偷雞摸狗的事不是我們的本份,别說竊取令箭的大事了,那是根本想也不敢想的。
張飛的話到底是真還是假呀?一看張飛在對自己眨着眼睛。
心想,大約他想在我們身上施點計策,那也該事先打個招呼,讓我們也可以有個準備。
兩人心中不悅,暗自歎道:唉,令箭是你從桌底下遞過來,說出去你為帥的不象帥,我們為将的也不象将,大家都沒面子。
想必你張飛的記性不至于這樣壞,總不會把我們怎麼樣吧,那我們先認了,看你能玩出些什麼花樣來。
因此,毛仁跨上一步說:&ldquo都督,末将等取了令箭抵糧寨,裝載大糧一千石往亂石關,送與守關将馬玉。
&rdquo 在兩軍對峙的形勢下,糧食是至關重要的,更何況兵臨城下正要破關而進,怎麼可以無緣無故地把大糧送給敵人呢?兩旁文武大感奇怪,因此,帳上一片騷動。
張飛想,好!你二人果然是我的好朋友,我怎麼說,你們怎麼應,把一切都認了下來,有氣魄!他見文武有的搖頭,有的歎息,都露出了驚異的眼神,忙将環眼一瞪,拍案吼道:&ldquo呀!私竊令箭其罪非輕,盜糧通敵大罪不赦,今日老張不砍爾等的腦袋,軍法何在。
來,速将毛仁、苟璋推出斬訖!&rdquo 手下聞言一擁而上,吆喝聲中已将二人繩捆索綁,推着就向帳外擁去。
弄假成真到了生死關頭,即使再寬宏大度的人實在也難以容忍了。
毛仁和苟璋一面不由自主地朝帳外走,一面想,原以為是鬧着玩的,怎麼來真個的呢?不過還好,斬令尚未擲地,暫時還不會死。
要說這支令箭,分明是張飛親手交給我們的,我們何曾偷令呢?莫非是進了西川,收了幾員川将,見他們的武藝十分了得,就把我們這些老朋友來嫌棄而用這個法子來算計我們?毛、苟二人左想右想,覺得不會的,張飛剛才還在對我們眨眼睛呢! 帳上,眼下當事人氣得無話可說,卻也急壞了衆位旁觀者,畢竟是十多年的原班人馬,跟了劉備屢建軍功,衆人也深知他們一向的為人,總覺得他們不會這樣做的,&ldquo定是事出有因。
故而現在豈有見死不救之理! &ldquo刀下留人!&rdquo孫乾跨步上前。
&ldquo且慢下手!&rdquo糜竺随即應聲。
&ldquo呣--&rdquo張飛聽得有人踏出,臉上繃緊的肌肉松弛了下來。
&ldquo都督在上,下官孫乾有
大帳上沒人。
再進内帳,隻見帳中又擺下了一席熱氣騰騰的酒菜,頓覺得口涎欲滴,饑荒大作。
一整天下來,光靠幹糧熱水充饑是何等乏昧,做的又是勞而無功的事情、此刻一見豐盛酒肴,禁不住胃口大開,恨不能吃一個碗底朝天。
可差事未銷,二人不敢貿然上前,隻是東張西望,尋找張飛的蹤影。
張飛随在他們的身後也走了進來,就象招待凱旋而歸的功臣一樣盛情,怡然喚道:&ldquo毛兄、苟兄回來了!&rdquo 毛仁、苟璋有點不好意思,讪然道:&ldquo三将軍,小将&hellip&hellip&rdquo 張飛制止道:&ldquo嗳,奔走了一天,老張略置一杯薄酒,為二位洗塵。
來來來,請坐。
&rdquo不由分說,拉着他們入了席。
毛仁和苟璋見張飛對他們這樣客套,吃不準到底是怎麼回事?就順從地坐下了,在張飛的幾番招呼下,各自飲了幾杯,卻不敢暢飲,心頭忐忑不安,仍是提不起勁來。
轉眼見張飛連斟了十來杯,毛仁向苟璋使了個眼色,雙雙離座而起,送上令箭道:&ldquo三将軍,小将無能,未将糧草送掉,有誤軍機。
還請三将軍另遣大将。
&rdquo 張飛裝着毫不介意的樣子,伸手把令箭一推道:&ldquo哦,沒有送走大糧,這是馬玉不曾來取,老張并不怪罪于你們。
請二位将令箭暫且收下了,明日再去。
不過明日你們一定要把糧食設法送掉,畢竟是去送米,不是去偷糧,喝了兩天老酒,這點事情也辦不到,還有什麼臉面來見我!&rdquo 毛仁和苟璋聽了張飛這一席話,也自覺慚愧。
暗想,世上的事情真是無奇不有,一個發瘋似的要把糧食送給人家,而馬玉也象個傻瓜,手到拈來的東西竟然不要,真把我們兩個人弄得尴尬了。
看來明天還得去,而且非得把糧食送掉。
毛仁收起令箭,和苟璋重又坐下,端杯換盞,你斟我敬,開杯痛飲起來,真個酒足飯飽,醉意醺醺。
這才搖晃着身子,腳步飄浮地走出了内帳。
第二天,仍是原班人馬推的推、拉的拉,來到亂石關外右山套往返奔走。
馬玉一早登城,見關右山套中和昨日一樣,塵土飛揚,馬嘶人叫,織成一片。
心想,張飛啊,我弄不清你在打我的什麼主意,這條計明明被我識破,我是不會理睬的,你卻還是這一套,哪有這種用兵的道理!你應該明白,漢軍不收兵回去,我馬玉就不離開關廂,看你還有什麼絕招! 紅日西沉,毛仁和苟璋押着糧車沒精打采地回到大營,知道今日見了張飛是看不到好面孔的,隻得強打精神進入内帳聽候發落。
張飛等得好焦急,一天不見手下來報,知道又白操了一天的心思。
輾轉反側,計無所出,自忖着來一個計中生計,可到底生出個什麼計來,張飛心中卻一點也沒數。
此刻見兩個忠實的部下懊喪着臉進來,仍是&ldquo毛兄長&rdquo、&ldquo苟兄短&rdquo的叫喚。
毛仁和苟璋擡頭見張飛在席間呼喚,更加不理解他在打什麼主意了。
總以為今天不罰也得責罵幾句,想不到還是那樣和顔悅色。
心裡想,别&ldquo毛兄&rdquo&ldquo苟兄&rdquo亂喚,看來我們是兇多吉少,不知今天喝了這席酒是不是就要挨刀!兩個人戰戰兢兢地到張飛身旁,一聲不響地坐了下去。
張飛顯得很輕松地說,二位今日氣色不佳,想必大糧還沒有送掉吧,毛、苟二人忙點頭說是。
張飛說,這樣吧,再寬容一天,要是明天還送不掉,仍然是帶糧歸來,那末老張真的不容情了,定以軍法治罪。
二人無可奈何地應道是。
張飛吩咐他們再暢飲一頓。
毛仁想,張飛的酒不是好吃的,三桌酒換我們兩條命。
明天要是馬玉還不劫糧,那也沒有什麼辦法,隻有把大糧抛在山套之中,空着兩手回來見你,看你怎麼處置我們!--就因為這樣做了,所以張飛生出一條計策來--來日,毛、苟二将押糧出營,直奔關右山套,打算再消磨一天。
事情往往是這樣,希望愈殷,失望也就愈深:一點也不想,打算失望到底的時候,恰好來了好的結果。
就在昨日傍晚毛、苟二人押糧收兵回去之後的一會兒工夫,在亂石關後關外五裡地紮下了一座大營,約有萬把人馬,全是蜀國旗号,為将的乃是川将姓閻名芝,與馬玉頗為知交,且又同年,也是三十一歲年紀,慣使一條銀槍,閻芝是樊縣的守将,與老太守程畿同守一地。
近日聞得張飛從荊州驅兵而來,直抵亂石關,風聲甚是吃緊。
樊縣離亂石關隻有五十裡路,亂石關有失,則樊縣也危在旦夕。
因此與太守商議,親率一萬精兵前去相助馬玉,守住了亂石關,那樊縣也就平安無事了。
程畿聞之,頗覺有理。
閻芝當即點兵出城,飛趕此地而來。
如今營頭紮住,便單身獨騎進了亂石關。
馬玉聞報,親至衙門迎接,設宴為他洗塵。
叙懷之後,閻芝詢問兩軍戰事,馬玉笑道,你說張飛此人可笑不可笑,連續兩天命人押着糧車在我右關拉來拉去,明知我不中他的計,他還不肯收兵,真吃不透他在動什麼腦筋。
閻芝說,你為何不将計就計劫下他的糧車?馬玉說,隻因本關少有戰将,所以不敢輕出。
如今閻賢弟在此,我就放心了。
要是他們再來,煩賢弟代守片刻,自當出關截糧。
二人邊談邊飲,不覺已近半夜,遂收拾殘席,各去安寝。
初早,二人披挂上馬,登臨城堞,見關外一片寂靜,悄然無聲。
閻芝說看來漢軍不會來了。
馬玉說,時光尚早,難以定論。
說話間,聽得右關山套中車聲辚辚,馬聲嘶鳴,塵土飛騰,彌漫住半截山腰。
乍看起來真不知道有多少人馬在奔跑。
但細一觀察,便見糧車在不大的一片山坡上兜來轉去,完全是假的。
閻芝看了以後就要下關,馬玉攔住道,不勞賢弟親自出戰,待我引兵截糧便了,關廂還請賢弟多加關照,少頃再會。
說罷,點兵三千,上馬執槍,一馬當先沖出亂石關。
卻說:山套中的漢兵漢将一直在注視着關廂上的動靜,他們邊兜圈子,邊在想着策敵的辦法,尤其見城關上又添出了一杆大旗,料道川軍又有增援,所以更加裝模作樣起來,想把關上的川将誘下來奪糧。
亂石關上的變化早已被關外遊哨的燕将看得清清楚楚。
他們知道新來的大将姓閻,而且把關廂上遍體銀裝的閻芝看了個仔細明白,立即返回大營報知等候焦急的張飛。
張飛自從用了這條誘敵計以來,實實足足等了兩天,非但寸利未得,而且早被馬玉看破,一點也不上當。
馬玉不入套,把張飛弄得手足無措。
今日天剛放明,就坐在大帳上,與其說是等消息倒不如說在消磨時光。
忽見帳外一燕将跌奔進來,氣喘籲籲報說亂石關上新來一員大将。
張飛不聞則憂,一聞大喜,馬上露出笑顔,&ldquo嘿&hellip&hellip&rdquo手捋鋼須,命燕将再去打探明白。
張飛想,閻芝是樊縣的守将,他到這兒來是為了保全二關。
他不來,我的計就算破産;他一到,馬玉消除了後顧之優,必定要下關奪糧。
馬玉一下關奪糧,嗨&hellip&hellip張飛心裡暗暗笑了一聲:我就順着這個題再施一計!倒要看一着馬玉中不中我的計! 就在張飛自鳴得意的時候,亂石關上的馬玉已開關直沖到山套之中,劈面見兩員漢将在搖旗指揮漢軍打轉,便大聲喊道:&ldquo呔!大膽漢将,&lsquo解糧誘敵&rsquo小伎倆豈能瞞得本将軍!速将大糧放下,馬玉饒汝一死!&rdquo 毛仁和苟璋有所準備,見馬玉已到眼前,心中暗喜:謝天謝地,總算把你盼到了。
否則,今天不能回去交差。
來者不拒,立刻交割。
但這是三将軍的計,我們也不能這樣輕輕松松地給他,家夥上還得意思意思。
毛仁挺身而前,厲聲道:&ldquo叱!本将軍奉命在此解糧,大膽馬玉竟敢前來劫糧,與我放馬!&rdquo 馬玉想,還要說什麼解糧不解糧,明明是條誘敵計!難道說運了兩天的大糧還沒運完,軍中要帶這許多糧草幹什麼!不跟你啰嗦,殺退二将,奪走了大糧進關再說。
便起槍刺了上去。
毛仁想,這大糧是送給你的,你用不着這麼性急。
老實說,你不發槍,我還要劈你幾刀呢!便起手中的三尖二刃刀向槍頭上擋上去,被馬玉用力向下一逼,向一旁斜了過去。
苟璋見狀拍馬上前,起刀向馬玉腳前劈去。
馬玉用力向外一挑,把毛仁的刀挑開,收槍護住胸前,使勁一招架,把苟璋的三尖二刃刀也蕩了開去。
毛仁向苟璋一使眼色,兩人圈馬而走。
三千漢軍無心戀戰,棄了糧車跟着戰馬亡命而逃。
馬玉命弟兄不必追趕,隻管推了糧車進城再說。
雖是打了一個不費勁的小勝仗,但心裡總歸有點不踏實,馬玉心想,我實在無法弄明白,張飛為什麼一定要把這些糧食送給我,而且一點接應也沒有,莫非這車上裝的不是糧食而是引爆物,想炸開關廂?遂令手下在每車的糧袋上紮開一個口子,一看都是大糧。
馬玉率先進入關廂,心裡仍是疑惑不解,暗想,袋中會不會裝有毒藥,想毒死守城的将士?對,一定是了!馬玉上了關廂,立即吩咐手下将袋中的糧食放在鍋裡煮熟,然後給城中豢養的牲畜食用。
不料并無半點異樣,說明一千石大糧收之無害。
馬玉這才放心,命手下送往倉廪屯貯起來,知道這是張飛弄假成真,做了一趟賠本的買賣。
且說毛、苟二人丢了一千石大糧就好象從肩上卸下了千斤重擔一樣輕松地舒了口氣,潑辣辣催着馬奔回大營往内帳去見張飛交差。
一路上隻見手下來報說都督升坐大帳。
二人命三千弟兄各回營頭休息,然後撥轉馬頭來到大帳前,心裡納悶:這條令箭是張飛從酒席底下傳給我們的,如今我們已大事告成,照說應該再請我們吃一桌酒,我們仍把令箭從酒席底下交回去,人不知,鬼不覺,怎麼他又坐起大帳來了呢?毛、苟二人想不通,但也并不多想,因為他們多年相交,深知張飛的性格莽撞,做起事來虎頭蛇尾,所以對此并不在意。
自從張飛得知了亂石關的消息,遣走報信的燕将以後,靈機一動,想出一條計來,立即傳令擊鼓升帳。
隻因幾天沒有聚集文武了,所以鼓聲一響,兩旁已是站立齊整,一起參見了都督。
張飛提筆點卯,兩旁一一應聲,唯有毛仁、苟璋二卯過後仍是杳無聲息,衆人不免有些猜疑不定起來,正不知二人因何不到。
恰在此時帳外來報:&ldquo禀水軍大都督,毛、苟二将帳外候見繳令。
&rdquo 張飛佯作不知有這麼一樁事情,故作驚訝道:&ldquo吔,老張幾時發令于他們?怎麼老張一點也不清楚?帳上衆位,可曾見得老張施令于毛、苟二将?&rdquo 這本帳隻有張飛自己最清楚,别人做夢也想不到。
文武都在想,這幾天按兵不動,帳都不坐,哪裡發過什麼令呢?因此,大家都向虎案上看去,果然見一格格的令架上少了一支令箭,這說明少掉的令箭确實在毛、苟的手中。
所以兩旁的人迎着張飛詢問的目光都把頭來搖動。
張飛見大家這種表示,知道自己的話把他們全蒙住了,故而微嗔道:&ldquo來,傳二人進帳!&rdquo 毛仁、苟璋送掉了大糧,并沒料着張飛會出什麼新花招,雖然覺得大帳召見有點不對味,但多年相處,知道張飛是個說着風就扯篷的人,毫不在意,挺胸闊步來到張飛面前,呈上令箭道:&ldquo都督在上,軍務完畢,毛仁特來繳令!&rdquo&ldquo苟璋同來繳令!&rdquo 張飛接住令箭,順手掂了幾掂,然後在空格中插好,厲聲問道:&ldquo爾等可知令有多重?&rdquo 二人一頓,同聲答道:&ldquo軍令如山。
&rdquo &ldquo私竊将令,有多大罪啊?&rdquo 毛仁和苟璋被他這樣沒頭沒腦地一問,更覺得茫然,隻得接着答道:&ldquo其罪該斬。
&rdquo &ldquo好哇!老張問你,未奉本督之命,竊取帳中令箭,潛往何地?幹些什麼?&rdquo 毛仁和苟璋相視了一下:這話怎麼給他說出來的。
令箭分明是他親手交給我們的,怎麼說是我們偷他的令箭。
老實說,我們自從跟了劉皇叔以來一向忠心漢室,從不幹不法之事,偷雞摸狗的事不是我們的本份,别說竊取令箭的大事了,那是根本想也不敢想的。
張飛的話到底是真還是假呀?一看張飛在對自己眨着眼睛。
心想,大約他想在我們身上施點計策,那也該事先打個招呼,讓我們也可以有個準備。
兩人心中不悅,暗自歎道:唉,令箭是你從桌底下遞過來,說出去你為帥的不象帥,我們為将的也不象将,大家都沒面子。
想必你張飛的記性不至于這樣壞,總不會把我們怎麼樣吧,那我們先認了,看你能玩出些什麼花樣來。
因此,毛仁跨上一步說:&ldquo都督,末将等取了令箭抵糧寨,裝載大糧一千石往亂石關,送與守關将馬玉。
&rdquo 在兩軍對峙的形勢下,糧食是至關重要的,更何況兵臨城下正要破關而進,怎麼可以無緣無故地把大糧送給敵人呢?兩旁文武大感奇怪,因此,帳上一片騷動。
張飛想,好!你二人果然是我的好朋友,我怎麼說,你們怎麼應,把一切都認了下來,有氣魄!他見文武有的搖頭,有的歎息,都露出了驚異的眼神,忙将環眼一瞪,拍案吼道:&ldquo呀!私竊令箭其罪非輕,盜糧通敵大罪不赦,今日老張不砍爾等的腦袋,軍法何在。
來,速将毛仁、苟璋推出斬訖!&rdquo 手下聞言一擁而上,吆喝聲中已将二人繩捆索綁,推着就向帳外擁去。
弄假成真到了生死關頭,即使再寬宏大度的人實在也難以容忍了。
毛仁和苟璋一面不由自主地朝帳外走,一面想,原以為是鬧着玩的,怎麼來真個的呢?不過還好,斬令尚未擲地,暫時還不會死。
要說這支令箭,分明是張飛親手交給我們的,我們何曾偷令呢?莫非是進了西川,收了幾員川将,見他們的武藝十分了得,就把我們這些老朋友來嫌棄而用這個法子來算計我們?毛、苟二人左想右想,覺得不會的,張飛剛才還在對我們眨眼睛呢! 帳上,眼下當事人氣得無話可說,卻也急壞了衆位旁觀者,畢竟是十多年的原班人馬,跟了劉備屢建軍功,衆人也深知他們一向的為人,總覺得他們不會這樣做的,&ldquo定是事出有因。
故而現在豈有見死不救之理! &ldquo刀下留人!&rdquo孫乾跨步上前。
&ldquo且慢下手!&rdquo糜竺随即應聲。
&ldquo呣--&rdquo張飛聽得有人踏出,臉上繃緊的肌肉松弛了下來。
&ldquo都督在上,下官孫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