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李義失關隘自刎頸 張飛請鄧芝興漢業

關燈
的卧龍崗,和這裡山青水秀的亂石山似乎有着許多相似之處,料着這茅屋中的主人必定是鄧芝無疑了,心中暗自大喜,便循着山路策馬向那裡跑去。

    兩騎馬一前一後來到半山腰,跨過枕着流泉的石闆橋,點馬到竹林旁。

    一文一武下落馬背,拴住缰繩。

    張飛輕聲和孫乾說:&ldquo老孫啊,老張的臉蛋子不太好看,陌生人見了要驚吓的,不要吓壞了鄧先生,你我就白跑一趟了。

    還是你斯文些去打個招呼吧!&rdquo &ldquo這個自然。

    &rdquo 兩人到了屋前,張飛忙把身體面對大門,耳朵聽後面的動靜。

    孫乾整頓了一番袍帽,起手在門上連叩了幾下。

     稍頃,裡面傳來一聲痰嗽,稚聲稚氣地問道:&ldquo外邊哪一位?&rdquo說罷,大門已經開了,探出一個腦袋來。

     孫乾見開門的是一個小僮,約有十四五歲年紀,生得倒也清秀靈活,忙搶上一步作了一揖,道:&ldquo小僮,在下乃是大漢水軍都督麾下參謀孫乾,途經貴山特與都督登臨寶莊谒見鄧先生。

    &rdquo 小僮見孫乾背後站立一位頂盔貫甲的大将背對着大門,即招呼道:&ldquo原是孫大夫,失迎了!&rdquo又指着張飛問道:&ldquo請問将軍大名。

    &rdquo 張飛聽得問,忙把身子轉動,瞥見這小僮生得面白唇紅,身上雖是鄉間布衣,卻是非常整潔,怕吓着他,壓低聲音應道:&ldquo小僮休要驚慌,本督便是張飛。

    &rdquo 小僮見烏盔之下一張相貌古怪的黑臉,說出來的話猶如撞鐘發出的宏聲一樣震人心弦,确實是一員馳騁疆場的猛将,倒并沒有絲毫害怕之意,隻見他頗有禮貌地問道:&ldquo二位莫非到此欲見我家主人?&rdquo 張飛見他并不受驚,也就放下了心。

    說道:&ldquo是呵。

    費心通禀,本督求見。

    &rdquo &ldquo啊呀不巧啊,我家主人清晨上山采藥去了,尚未歸來。

    二位請回。

    &rdquo 張飛想,鄧芝采藥去了,那我們就在他的草屋裡坐一會,等他回來,想必是用不了多長的時間的。

    便說:&ldquo哎,小僮,本督專程到此拜望,豈可未遇而歸?不如就在這草堂内略坐片刻,等候先生歸來。

    &rdquo 一個統領數萬大軍的主帥,總以為在草屋内坐一坐的資格還是有的。

    豈料這小僮竟毫不客氣地把雙手一攔道:&ldquo主人不在,不待外客!&rdquo說完,猛一轉身,反手把門&ldquo砰&rdquo地關上了,竟自向裡面走去。

     張飛想不到自己滿腔火熱地來拜請名人,卻遭到小僮的這種冷遇,心中好大不快活。

    想我這堂堂的水軍都督,誠心誠意到此,誰知道天底下的名流,竟都這般傲慢,就是連他們的僮仆也是如此盛氣淩人,真是令人心寒啊!想罷,不由得低聲嘀咕道:&ldquo好大的架子!&rdquo 一旁的孫乾忙用臂肘捅了他一下,說道:&ldquo三将軍你又來了,昨日的事莫非忘懷了麼?今日既然來此訪賢,你我就應該一片赤誠。

    縱然他們有所怠慢,千萬不可依仗都督的虎威亂加指責,又何必與這小僮斤斤計較呢!&rdquo張飛想,不錯,軍有軍法,家有家規,主人不在,不便留客,這也是情理中事,不可勉強。

    遂點頭說道:&ldquo老孫言之有理。

    你我便在門外等候罷。

    &rdquo 孫乾就在門前的大青石上拂塵而坐,欣賞着竹籬内的花草蜂蝶。

    張飛是沒有這種雅興的,就在草屋前的小道上走來踱去,雙眼不時探過屋頂觀看着屋後的山景。

    偶爾見一條彎曲小道上有一個人頭戴道巾,身穿道袍,手挽藤籃,蹒跚而下。

    仔細一看,籃裡還有不少不知名的藥草。

    張飛見他正朝草屋這個方向來,暗中料定他就是自己所要拜見的鄧芝了,便展顔笑道:&ldquo老孫啊,工夫不負有心人,鄧先生到底回來了。

    &rdquo 孫乾聽說鄧芝采藥歸來,也是高興異常,忙站起身來走到張飛的身後向屋後的山道上一看,果然有個身着道裝的人走下山來,但看不清長的是什麼模樣,隻得重新坐下,耐心地等候。

     張飛等不及,一直盯着這個人看,唯恐從自己的眼中忽然消失似的。

    人漸漸地走近,面孔也依稀可辨了,總覺得有點面熟,但又很陌生。

    一會兒,人沒了,但聽得後門的開啟、掩閉聲,知道這個人進了草屋。

    可心中老是在想着剛才這張面孔,突然環眼一亮,好象發現了什麼似的驚呼道:&ldquo老孫啊,不好了!我們回去吧!&rdquo 被這一聲突如其來的呼喚,驚愕得孫乾從青石闆上跳了起來,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急問道:&ldquo三将軍,鄧先生采藥已回,緣何便不見而走?&rdquo &ldquo還是回去的好!&rdquo 孫乾想,我們到此的目的就是請鄧芝下山。

    好不容易等到他進屋,你倒反而要走了,便說道:&ldquo啊呀三将軍,何必如此匆忙!待我上前再去叩門,便可與鄧先生相見了。

    &rdquo &ldquo老孫啊,你可曾看清這位鄧先生的面貌象哪一個?&rdquo 孫乾想,這倒沒有看清。

    不過一個人的面貌與别人相似那也投什麼可驚奇的。

    即使象一隻猛虎,那也不可怕,因為畢竟不是虎,而是人。

    問道:&ldquo到底象誰呀?&rdquo &ldquo就象昨日辱罵老張的那位先生。

    &rdquo 經張飛這麼一講,孫乾再凝神片刻,覺得此人的身材和昨日的那一個的确相差不遠,隻不過昨日穿的是便服,今日卻是道裝。

    再說,昨日紮營的地方離這兒不過十來裡路,有才學的人往往四處遊說,說不定就是鄧芝亦未可知。

    要真的是他,那就更好了,我們已經有了一面之交,說話就更方便了。

    便說,三将軍,縱然是他,又何必急于回去呢?張飛說,昨日我要将他斬首,今日相見必定被他飛劍殺死。

    這位能人老張不要請了,還是速速回去吧!孫乾笑道,三将軍實是枉恐!昨日他隐姓而來,你有所冒犯,這叫不知者不罪。

    今日你是慕名而至,乃是訪賢求良,足見三将軍敬賢之心,諒鄧先生非是尋常人物,絕不會拘謹小節而耿耿于心,正所謂君子不記小人之過。

     張飛嗔道,呀呀呸!照此言來,老張豈不是小人之輩了麼?孫乾忙笑着說,三将軍休要惱怒,下官乃是打趣,不過作個比喻罷了。

    還請三将軍慎思!張飛想,話也不錯,既然他昨日肯到大營來見我,說明他是有相助之心的,隻因為我做事莽撞,沒能仔細探明他的來曆,反而得罪了他,所以他怅恨離去。

    我今天就算是來向他賠個不是,彌補一下昨天的過錯,仍然可以把他拉下山去。

    好,一準再去叩門,看他讓不讓我進去。

    張飛一把拉住孫乾,直朝門首走去,起手在門上連叩幾下。

    待門一開,見仍是原先的那個小僮,忙說:&ldquo小僮,本督在此恭候已久,見先生早已進得屋去,費心通禀一聲。

    &rdquo &ldquo我家主人采藥辛苦,此時正在草堂小酌歇息。

    待酒罷再與你通禀傳喚。

    &rdquo說着,仍&ldquo砰&rdquo地一聲把那大門關得嚴嚴實實,走了進去。

     張飛隻好暗暗生氣:有其主必有其仆,都是如此傲慢待人。

    我張飛是水軍的都督,請都請不來,哪一個敢說傳喚我,卻來受這下人的鳥氣,真是倒黴!嗳,算了。

    他還隻有十幾歲,又是個僮仆,平日倚仗着主人的賢名威福而習慣了,我何必同他一般見識呢!或許正是因為我昨天得罪了鄧芝,所以鄧芝故意叫這個小僮來作弄我,使我受不了這樣的嘲弄而自己回去。

    假如是這樣的話,鄧芝啊,你看錯人了。

    今天的張飛再也不是被人哂笑的匹夫了,我倒偏要顯些能幹給你看看! 張飛回頭說道:&ldquo老孫啊,鄧先生在裡邊飲酒,無以為樂。

    待老張高吭一曲,一則助其酒興,二來也叫他知道老張的才學。

    &rdquo 孫乾贊成道:&ldquo此意甚妙,正可使得。

    待下官為三将軍斟酌佳句。

    &rdquo &ldquo罷了。

    老張唱曲,最喜自己作詞,方顯出平生之大才。

    請老孫仔細聽了。

    &rdquo 孫乾想,你這種倔強的脾氣我很贊成,前一次翻越巫山十二峰編行軍歌時,你也不要我幫忙,看來你今天的歌詞也一定會使人感到意外的震動。

    不過你的高嗓門這是盡人皆知的,以前拒水斷橋,聲聞數裡。

    現在的鄧芝就在屋裡,近在咫尺,要是你盡力放聲,豈不要把他吓死?因此提醒道:&ldquo三将軍,輕口些。

    &rdquo 張飛和孫乾退下數步,各自在一塊大青石上對面而坐。

    一個在看天想詞,一個在看他出神。

    忽兒,鳴鐘般的宏聲在屋前響起: 蒼穹如圓蓋,大地似棋局。

     世人分黑白,往來争榮辱。

     富者绫羅綢緞,貧者衣破衫薄; 貴者高堂廣廈,賤者茅棚草屋; 甜者山珍海味,苦者芥萊青蔔; 榮着自安定,祿者還樂樂。

     昔年燕山莽張飛,今日水軍大都督。

     張飛一口氣唱完,複又仰天哈哈大笑,顯得十分得意的樣子。

     孫乾想不到張飛的肚子裡,竟有這麼多的貨色,是啊,多少年來諸侯各霸一方,在無垠的&ldquo棋盤&rdquo上厮殺角逐,為了争個高低,惟有仁義之君才能治理好國土,與民榮辱與共。

    又想,今日被你連吃、穿、住、用全都給唱到了。

    倒也的确,世上的事和人,就是這樣不公平,出身豪門貴族的人糧食盈倉,布匹積庫,房廊成群,奴婢如蟻&hellip&hellip而且尚不知足,忘了寒門貧瘠之家卻求溫飽也不能!尊卑貴賤如此懸殊,真可令人歎息不止。

    就拿張飛自己來說,以前隻不過是燕山的一個小民,如今竟成了劉備的義弟,水軍的大都督,這是何等的榮耀!因此,歌聲甫畢,孫乾連聲誇道:&ldquo三将軍唱的好曲,下官但覺耳目一新。

    &rdquo 正說着,草屋門戛然又開,小僮走了出來。

    張飛以為自己的歌唱得好,感動了裡面的鄧芝,命小僮出來請他呢。

    因此,忙站起身來笑着迎了上去。

    &ldquo小僮,莫非是鄧先生請本督相見了麼?&rdquo 不料小僮仍是闆着面孔,呵斥道:&ldquo誰叫你這般聒噪!我家主人酒後正在睡覺,被你吵醒的了!&rdquo 張飛的一團興趣化為烏有,思量道:我倒存心想顯點本領給他聽聽,不料他卻在睡覺,真是做戲給瞎子看,白吃力。

    既然被我吵醒了,那就趁此機會進去吧!&ldquo小僮,費心引路,本督等候長久了!&rdquo 小僮這才說道:&ldquo随我而進。

    &rdquo 張飛等了這許多時,進吧,唯恐再次得罪鄧芝;回吧,又舍不下;再等下去吧,山下的大隊已耽擱了半天時間。

    真是進退不能,左右為難。

    此時見小僮允諾了,怡似逢了赦诏一般,急不可耐地搶步進門,好象稍遲半刻就進不了草屋似的。

    不料走得太急了,鋼盔撞在了屋檐竹竿上,泥土草屑落下來灑了他滿身。

    待明自了自已人長沒俯身進門的緣故後,禁不住&ldquo噗哧&rdquo一聲,笑了出來。

    身後的孫乾見此發問道:&ldquo三将軍因何好笑?&rdquo張飛低湊近而言道:&ldquo站人屋檐下,誰敢不低頭。

    算老張的晦氣!&rdquo 兩個人眼着小僮走到第二進小院,見草堂上陳設簡樸,除了牆上的幾幅名人字畫以外,就是桌椅榻幾之類的竹制品,室内潔淨明亮,顯得這裡的主人很有修養,而且情趣幽雅。

    草堂正中設着一張竹榻,榻上頭東腳西,面裡背外高卧着一個人,顯然他就是這裡的主人在歇息。

    小僮徑自走上草堂,正想呼喚鄧芝,被張飛的長臂一把抓了回來,連連搖着手,意思是,剛才被我吵醒了,是我的不是。

    如今他又睡着了,那就讓他再多睡一會兒,何必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