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孝子全忠棄蜀主 節婦舍身報漢朝

關燈
去陰返陽,向寵陰魂顯靈,衆将冥中相聚?&rdquo劉母好象從睡夢中醒來,老眼狠狠地瞪了劉郃一下:想不到我撫養了你一世,竟換來這樣一個結局!你再不歸漢,我就死在佛殿之上。

    想到這兒,老淚縱橫,氣得連連将拐杖擊着地上,大怒道:&ldquo兒啊,如今還不歸漢麼?&rdquo世上的人都有不同的性格。

    有的一勸便降,有的一打就降,有的打也不降,說也不降。

    劉郃就是這樣,非要老母發了火,又被逼得走投無路才肯心服口服。

    劉郃忙對母親雙手亂搖:&ldquo娘親休惱,孩兒歸降。

    &rdquo這才走到孔明面前雙膝跪下,連叩四個頭,口稱:&ldquo軍師在上,劉郃傾心歸漢,決不翻悔!&rdquo孔明伸手扶住。

    &ldquo将軍請起!&rdquo劉郃歸漢,皆大歡喜,氣氛頓然活躍起來。

    衆将一齊和劉部母子見劄,舊友重逢,大叙闊别之情。

    相聚有時,孔明請劉部保護母親先回白帝城,大軍收拾了營帳即到。

    小僮收了琴弦。

    将帥衆人一齊出了張良廟,自有随身漢軍收下對聯。

    孔明上車,劉母主婢登轎,衆将騎馬,軍士随後,下了山崗,取道南關前回。

    孔明引衆将回營。

    劉郃來到南關城下,軍士叫喚。

    王茂得悉劉郃回來,暗想,你出東門,理應從東門而進,怎麼從南門而回呢?立即登城,一看果然轎馬紛紛。

    也不思索,便匆匆下關傳令開門,迎接劉郃。

    劉郃扣馬,命五百軍士護送娘親及丫環先進城去,待他們走遍,這才對王茂說:&ldquo王将軍,此番卞山進香,廟中會見孔明,劉郃已婦降漢軍,請将軍高扯降旗,順應天意。

    &rdquo王茂聽了此言,如同當頭一棒,思量道,好端端去進香,怎麼把一座白帝城孝敬了諸葛亮?便說道:&ldquo劉将軍何出此言?&rdquo&ldquo王将軍,劉皇叔廣施仁義,民心大歸,文有孔明出謀劃策,武有衆将奮勇沙場。

    興漢滅曹,大勢已成。

    王将軍何不同歸漢室?&rdquo王茂到這個時候,知道無法挽回,劉郃一降,白帝城就歸了孔明,他是無能為力的。

    心想,你們這些人嘴上講得比誰都好,一旦兵臨城下,将至壕邊,一個個就膽小怕事,北面降敵了。

    你們要降,我王茂不降。

    便朗聲道:&ldquo劉郃既已降漢,你我便是仇敵,王茂決不投降!&rdquo劉郃見他不降,便将金槍執在手中。

    王茂見狀,躍上黃骠昂,手橫金刀。

    劉郃斥道:&ldquo王茂,本當劉郃立即将你擒獲,獻與軍師,念在你我多年知交,放你逃生。

    日後沙場相遇,劉郃槍上無情!&rdquo王茂見他下了逐客令,氣得臉色發青,兩眼一瞪說道:&ldquo劉部,此地不容人,自有容人處;你槍上無情,王茂的刀上未必有眉目。

    後會有期!&rdquo王茂撥轉馬頭,飛馳而去。

    他到了自己的營帳中,備了些幹糧熱水,出了北門。

    心想,讓我趕到白水關去相助楊宏,等漢軍殺來,再決個你死我活。

    此話姑且不提。

    劉郃進城,傳令四面城關全都扯起白旗,城門一概洞開,漢軍到來全要迎接。

    安置一切,飛馬回到衙門下馬丢槍,上大堂坐定,命手下去後面把向家二位公子請來。

    手下來到衙門後面,打開囚車,&ldquo二位公子請出。

    &rdquo這兩個落難公子在大堂後面吃了一個多月的官司,隻當要死在白帝城了。

    現在見川軍叫他們出來,以為劉郃要斬他們,便問道:&ldquo莫非今日是我等的死期?&rdquo川軍笑容可掬,大拍馬屁:&ldquo二位公子乃是當世豪傑,正當為國家出力,劉将軍怎能殺你們昵?二位公子在此,小的們若有不到之處,多多海涵,來日小人有了好處,一定孝敬二位公子。

    &rdquo向家公子聽了這幾句不明不白的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心想,這是怎麼回事?你看看我。

    我望望你。

    然後說道:&ldquo既然劉鄰小子不殺我們,不知又要在我們身上想些什麼花樣。

    快與我等說來!&rdquo&ldquo啊呀,二位公子,我家劉大将軍巳歸順漢室,特命小人前來相請。

    &rdquo搞了半天才弄清楚,原來劉郃也歸降了。

    不是來殺我們,而是來請我們大堂相見,還要向我們賠禮道歉昵。

    兩位公子想到這兒大喜過望,想起一個多月來的囚徒生活,不覺失聲痛哭起來。

    一個叫&ldquo哥哥啊&rdquo,一個喚&ldquo賢弟啊&rdquo,&ldquo嗚&hellip&hellip&rdquo。

    想到馬上又要父子重逢,繼而又放聲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一對難兄難弟,哭哭笑笑,跟着小卒來到大堂。

    劉郃忙起身打拱道:&ldquo二位賢侄,愚叔多有冒犯。

    如今共事漢室,還望二位賢侄多多見諒,于令尊之前善言幾句。

    此刻便請二位賢侄回營,恭請軍師進城,劉郃在城前迎候大軍到來。

    &rdquo向彪和向賢到底年輕,性格也較豁朗,被劉郃這麼一番賠禮道歉,并不苛求。

    心想,既然你也降了軍師,我們就是自家人了,況且父親和你又是弟兄之交,畢竟也是我們的長輩,長幼之禮不可廢。

    便也十分高興地說:&ldquo皆是我等弟兄不自量力,有犯威顔。

    &rdquo劉郃傳令手下端正香湯,讓向家公子沐浴。

    弟兄倆都搖手說,不必了。

    我們見父心切,回營去洗吧。

    說着,便向劉郃告辭。

    手下扛槍帶馬,在衙前伺候。

    弟兄倆躍馬飛奔出城。

    向彪、向賢一出衙門,劉郃便傳令滿城軍士往南門列隊迎接漢軍大隊入城。

    關閉了一個多月的城門,一旦開放,百姓歡欣,競相傳先,聽說漢軍就要進城,扶老攜幼,夾道觀望。

    兩位公子來到漢營,丢槍下馬,來到大帳參見。

    孔明大喜,命他們回營沐浴更衣。

    向寵自有一番責備和安慰。

    孔明當即命衆文武一同出營,直抵白帝城。

    頃刻間,炮聲大作,歡聲齊起。

    劉郃下馬到四輪車前,長揖道:&ldquo末将劉郃在此迎接軍師。

    &rdquo&ldquo将軍少禮。

    &rdquo&ldquo軍師請!&rdquo劉郃上馬在前引路進了城關,三軍雀躍,百姓歡騰:&ldquo迎接大軍啊&hellip&hellip&rdquo一行人到衙門,出車下馬,一齊登堂。

    孔明居中坐定,文武兩旁站立。

    孔明目掃大堂,問劉郃道,王茂何在?劉郃說,他不願歸漢,被末将趕了出去,量他已投了白水關。

    孔明高喚道:&ldquo苟安!&rdquo苟安上了大堂以來,一直在想,此番劉母往卞山進香,要不是我告禀了軍師,白帝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