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劉郃誘友守古城 趙雲登樓奪新域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一回劉郃誘友守古城趙雲登樓奪新域
孔明既已收降了向寵,聽得他這般問,笑了一笑便說道:&ldquo向将軍晚間所見之事,皆是亮之所為,既非上蒼禦旨,又非祖先神靈,更非後土聖明。
區區小計,不足言哉。
&rdquo&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向寵料不到這許多事情全出自孔明一手,頓時張口結舌,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來。
孔明見他疑惑不解,就把自己的一整套計劃講了出來:我料着你在失去錦江大營之後,必定要奪路去投白帝城。
此地到白帝城隻有一大一小兩條路,我命趙雲堵住大路口,截住五百步軍,迫使你誤入歧道。
這小道雖則也可通向白帝城,但道路崎岖,山石參差,白天行走常要迷路,何況晚間伸手不見五指,更難辨出道路。
小道上又有弟兄埋伏,便有小卒藏于亂石之中勸告将軍投誠,将軍看又看不見,刺又刺不着,隻道是頑石開口。
諒将軍不肯回心轉意,不遠處又有兩個小卒化裝成向家祖宗,隻是叫喚,并不近前,将軍又疑是祖先顯神。
再于兩峰之上纏繞繩索,紙燈懸挂,黑夜之中哪裡看得清真假。
雷電交加便是八子蓮花炮,空谷回蕩,與真的難分上下。
地上聚蟻,即是本軍師命人在地上澆了糖水,螞蟻聞香甜之味便聚集在糖字上,待天放明,糖己食完,也就散開了。
此事說來很怪,實際上很簡單。
正說話問,山石背後的石道上轉出一輛大車,推車的兩個漢軍還在說道:&ldquo操賊作亂,漢室傾危,百姓塗炭,鬼魂驚擾。
&hellip&hellip向将軍千萬不可逆天行事!&rdquo這聲音好熟,向寵循聲望去,隻見兩個推車的漢軍披頭散發。
近視之見他們兩腮之上的顔料尚存,顯然就是昨晚扮滴祖宗亡魂的。
漢軍到孔明面前放下車輛見禮道:&ldquo軍師在上,小的回來交差。
&rdquo&ldquo罷了。
将大車之上木箱揭開。
&rdquo漢軍打開箱蓋,到向寵面前道:&ldquo請向将軍一觀。
&rdquo向寵出于好奇心,探頭對術箱裡面一看,好極了,八個圓球一個不步,上面恰是&ldquo上蒼禦旨,向寵歸漢&rdquo這幾個字。
圓球内都有一盞燈,箱内還有許多繩索和鈎釘。
向寵暗暗欽佩孔明的用兵。
便笑着贊道:&ldquo軍師之用兵勝過韓信、張良之能,不下呂望之策也。
如此奇才,人所不及,神鬼難測。
&rdquo話未及完,一旁的&ldquo頑石&rdquo又開口了:&ldquo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向将軍既已歸漢,請軍師帶了&lsquo頑石&rsquo一起去吧。
&rdquo向寵側目一看,亂石堆中撬起一角,從石縫中鑽出一個人,嬉皮笑臉地看着自己。
再看這塊隆起的石塊,與别的石頭并無兩樣,昨晚一劍刺出的痕迹就在這塊石頭的前面,白花花一個點。
諸葛亮發明的東西真多,一夜間就有諸葛燈,諸葛石。
夔關擒陽群用的是諸葛像,近天嶺捉鄧銅時放的是諸葛舟。
以後出祁山還有木牛流馬,&hellip&hellip花樣繁多,不一而足。
漢軍弟兄把諸葛石搬進大木箱,上了鎖,齊來交差。
孔明請向寵上馬,從山套中喚出二十個馬軍,從原路回營。
三岔路口,馬谡引兵趕來,繳了将令.退至車旁。
他昨晚奉命到崇山竣嶺中使用諸葛燈的,所以不在孔明身旁。
向寵見孔明布置的将令這樣井然有序,大為羨歎。
心想,我隻要走了這條路,就可以直奔白帝城。
可是被趙雲一擋,就走到了這絕谷中去,這也是天命。
一行人回到錦江大營,孔明出車,文武下馬,随即升帳。
孔明吩咐在旁放一隻座位,招呼道:&ldquo向将軍請坐。
&rdquo向寵忙搖手道:&ldquo軍師,向寵不忠不孝,有何面目當帳安坐?&rdquo&ldquo請問向将軍,何為不忠不孝?&rdquo&ldquo向某抵擋漢軍,逆天而行,此乃大不忠也;辱罵老叔,忘了養育之恩,大不孝也。
如此不患不孝何以安坐大帳?還是侍立一旁方覺心安。
&rdquo這幾句話暗中在向老大夫道歉賠禮,孔明一聽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便笑吟吟地說道:&ldquo受恩不報,非丈夫所為。
劉璋是汝舊主,理當效力。
然其身居漢家之地,不思滅曹興漢,實是無能之極,難成天下。
如今将軍大義凜然婦順大漢,助皇叔光複漢室大業,既順從老大夫忠谏,又順應大勢,豈非盡忠又盡孝。
亮日後進取成都還要向将軍多多出力,可謂前程無量。
&rdquo一個人總有做錯事的地方,知錯就改,這是大丈夫的所作所為。
照你這種人材,到了我的手下就可以人盡其才了。
&mdash&mdash的确,到劉禅即位以後,孔明就命向寵總督禦林軍。
孔明出祁山,後方的軍務大事全托在他的身上。
從今以後,他就成了孔明的一條得力臂膀。
向寵聽得孔明的說話合情合理,十分公道,從心底裡感激孔明對自己的安慰,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複向孔明雙膝跪下,言道:某不才,蒙軍師如此信誠,即使肝腦塗地,亦難以報答萬一。
某當效犬馬之勞,為漢室盡忠!&rdquo孔明雙手将他攙扶起來。
向寵兩腿還未站穩,轉身向身旁文班中的老大夫跌跪下去。
言道:&ldquo小侄冒犯尊顔!不聽良言忠告,罪孽深重,在此請罪。
&rdquo向朗見孔明真心實意對他好,心裡已充滿歡悅,早把叔侄之間的嫌隙忘得一千二淨,又見他向自己這樣誠懇地請罪,五内懼焚,濁淚滾滾而下沾濕了衣襟,暗喜道:我向朗花了大半輩子的心血,能夠撫養出這樣好的侄子,心願已足,哪裡還敢有非份之想要他賠罪呢!因此朗聲大笑,俯身攙起了向寵。
叔侄從此言歸于好,勝似以前。
向寵這才向孔明一拱手,坐了下去。
諸葛亮的用兵與别人不同,人家妻離子散,家敗人亡的,經他一插手就可以破鏡重圓,骨肉團聚。
錦江大營至此全歸于漢室,不傷一兵一卒使得劉備增添三座城池。
文武歡欣,衆軍雀躍,自不必贅述。
孔明便命向朗率本營弟兄駐守三處寨穴,說,待大軍救了主公,取得成都,再請老大夫慶賀,以享天年。
向朗自然高興,竟能在餘年為漢宣出力。
便說,我年邁之人并不是為了貪圖榮華富貴,隻要我的小輩能為皇叔打天下,在軍師跟前多昕教誨,不負我養育之恩,即使身在地獄也是心安理得了。
孔明當即傳令下去:三處營寨皆由向老大夫調遣。
然後閉目靜思起來:想我出山以來,自知善于用兵,而且謹小慎微,少有差錯,但進川以來,六大關隘隻取了三個,以路程長短來計算,到涪關劉備處還隻走得三分之一。
從這裡到涪關雖則并沒多少路,要是直接打進去,川中兵将可以退向白帝城,大有回旋之地。
白帝城是西川的邊關要塞,離錦江路程遙遠,處在西蜀的東部,為了能夠封住各路要地,形成特角之勢,外圍之地奪下,再集中兵力向縱深發展,就可以象一張大網漸漸收口,把整個西川全部攻下。
為此,隻有繞道白帝城,扼住咽喉。
我這裡進展還算順利,但不知張飛那邊可有建樹。
雖說他在用兵上大有獨到之處,已今非昔比,但與我比起來還有一段距離。
水陸兩軍進川,缺一不可,但願他也能連克數城。
孔明這麼一想,更覺肩上壓力不輕。
便在令架上拔出一令,問道:&ldquo今日兵進自帝城,哪位将軍為頭隊?&rdquo此言一出,立即就從武将班中走出一員小将,到虎案之.前,稚聲稚氣地應道:&ldquo軍師,小将願往!&rdquo衆人視之,正是向彪。
祖父降漢,父親歸劉,他就無憂無慮了。
自恨年少藝低,很想打一個漂亮仗,為漢室立一點汗馬功勞,因此這個頭令被他搶先應了。
但他也不仔細想想,憑他這一身本領,怎麼可以上戰場同大将交戰。
孔明一看,也吃了一驚:我求成心切,居然在大庭廣衆失了言。
我問哪位将軍前往,他雖然武藝淺陋,但畢竟也算是一員大将,要是不讓他去,向寵心裡不快活,好象我瞧不起向家父子。
我是主帥的身份,令出如山倒,潑水準收,既然說錯,那也隻有以錯就錯,反正手下大将有的是,随後可以彌補不足。
便道:&ldquo本軍師付你将令一支,引軍三千,頭隊開往白帝城。
一路須加小心。
&rdquo&ldquo遵命!&rdquo向彪興高采烈地接了令箭,向老大夫向朗和父親向寵告辭,出大帳,點兵三千,上馬執槍,出營門向白帝城進發。
孔明見向彪退出,暗想,我自以為心細,思想一打岔就說錯了話,可想而知,張飛這樣粗魯的人,必定是漏洞百出。
一面這樣想,一面伸手去抽令,又問道:&ldquo哪位&hellip&hellip&rdquo兩個宇剛出口,意識到一錯再錯,便頓了一頓,心想,隻有錯下去了。
接着道:&ldquo&hellip&hellip将軍二隊前往白帝城?&rdquo心無二用,要想把話說正,反而又分了心。
剛才出來一個老兄,這一次就出來個老弟。
向賢見哥哥占先得了個便宜,隻當是柱榮耀的事,這個機會他再也不肯錯失了,迫不及待地從旁閃了出來。
&ldquo軍師,向賢願往。
&rdquo孔明想,好極了,有其兄必有其弟,大的在頭隊,小的在二隊,一對寶貝弟兄不吃苦不知黃連味,年紀輕,見識少,不知天高地厚,就讓你跟了向彪去吧。
便說道:&ldquo将令一支,領兵為二隊趕往白帝城,不得有誤!&rdquo&ldquo得令!&rdquo向賢接令,趾高氣揚地告别了祖父和父親,出大帳,點兵三千,上馬提槍,炮聲之中離了大營趕奔白帝城。
孔明發了兩條令,已隐隐覺得事态嚴重,再不派一個得力的大将跟去,隻怕向家弟兄要出亂子。
所以迅
區區小計,不足言哉。
&rdquo&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向寵料不到這許多事情全出自孔明一手,頓時張口結舌,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來。
孔明見他疑惑不解,就把自己的一整套計劃講了出來:我料着你在失去錦江大營之後,必定要奪路去投白帝城。
此地到白帝城隻有一大一小兩條路,我命趙雲堵住大路口,截住五百步軍,迫使你誤入歧道。
這小道雖則也可通向白帝城,但道路崎岖,山石參差,白天行走常要迷路,何況晚間伸手不見五指,更難辨出道路。
小道上又有弟兄埋伏,便有小卒藏于亂石之中勸告将軍投誠,将軍看又看不見,刺又刺不着,隻道是頑石開口。
諒将軍不肯回心轉意,不遠處又有兩個小卒化裝成向家祖宗,隻是叫喚,并不近前,将軍又疑是祖先顯神。
再于兩峰之上纏繞繩索,紙燈懸挂,黑夜之中哪裡看得清真假。
雷電交加便是八子蓮花炮,空谷回蕩,與真的難分上下。
地上聚蟻,即是本軍師命人在地上澆了糖水,螞蟻聞香甜之味便聚集在糖字上,待天放明,糖己食完,也就散開了。
此事說來很怪,實際上很簡單。
正說話問,山石背後的石道上轉出一輛大車,推車的兩個漢軍還在說道:&ldquo操賊作亂,漢室傾危,百姓塗炭,鬼魂驚擾。
&hellip&hellip向将軍千萬不可逆天行事!&rdquo這聲音好熟,向寵循聲望去,隻見兩個推車的漢軍披頭散發。
近視之見他們兩腮之上的顔料尚存,顯然就是昨晚扮滴祖宗亡魂的。
漢軍到孔明面前放下車輛見禮道:&ldquo軍師在上,小的回來交差。
&rdquo&ldquo罷了。
将大車之上木箱揭開。
&rdquo漢軍打開箱蓋,到向寵面前道:&ldquo請向将軍一觀。
&rdquo向寵出于好奇心,探頭對術箱裡面一看,好極了,八個圓球一個不步,上面恰是&ldquo上蒼禦旨,向寵歸漢&rdquo這幾個字。
圓球内都有一盞燈,箱内還有許多繩索和鈎釘。
向寵暗暗欽佩孔明的用兵。
便笑着贊道:&ldquo軍師之用兵勝過韓信、張良之能,不下呂望之策也。
如此奇才,人所不及,神鬼難測。
&rdquo話未及完,一旁的&ldquo頑石&rdquo又開口了:&ldquo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向将軍既已歸漢,請軍師帶了&lsquo頑石&rsquo一起去吧。
&rdquo向寵側目一看,亂石堆中撬起一角,從石縫中鑽出一個人,嬉皮笑臉地看着自己。
再看這塊隆起的石塊,與别的石頭并無兩樣,昨晚一劍刺出的痕迹就在這塊石頭的前面,白花花一個點。
諸葛亮發明的東西真多,一夜間就有諸葛燈,諸葛石。
夔關擒陽群用的是諸葛像,近天嶺捉鄧銅時放的是諸葛舟。
以後出祁山還有木牛流馬,&hellip&hellip花樣繁多,不一而足。
漢軍弟兄把諸葛石搬進大木箱,上了鎖,齊來交差。
孔明請向寵上馬,從山套中喚出二十個馬軍,從原路回營。
三岔路口,馬谡引兵趕來,繳了将令.退至車旁。
他昨晚奉命到崇山竣嶺中使用諸葛燈的,所以不在孔明身旁。
向寵見孔明布置的将令這樣井然有序,大為羨歎。
心想,我隻要走了這條路,就可以直奔白帝城。
可是被趙雲一擋,就走到了這絕谷中去,這也是天命。
一行人回到錦江大營,孔明出車,文武下馬,随即升帳。
孔明吩咐在旁放一隻座位,招呼道:&ldquo向将軍請坐。
&rdquo向寵忙搖手道:&ldquo軍師,向寵不忠不孝,有何面目當帳安坐?&rdquo&ldquo請問向将軍,何為不忠不孝?&rdquo&ldquo向某抵擋漢軍,逆天而行,此乃大不忠也;辱罵老叔,忘了養育之恩,大不孝也。
如此不患不孝何以安坐大帳?還是侍立一旁方覺心安。
&rdquo這幾句話暗中在向老大夫道歉賠禮,孔明一聽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便笑吟吟地說道:&ldquo受恩不報,非丈夫所為。
劉璋是汝舊主,理當效力。
然其身居漢家之地,不思滅曹興漢,實是無能之極,難成天下。
如今将軍大義凜然婦順大漢,助皇叔光複漢室大業,既順從老大夫忠谏,又順應大勢,豈非盡忠又盡孝。
亮日後進取成都還要向将軍多多出力,可謂前程無量。
&rdquo一個人總有做錯事的地方,知錯就改,這是大丈夫的所作所為。
照你這種人材,到了我的手下就可以人盡其才了。
&mdash&mdash的确,到劉禅即位以後,孔明就命向寵總督禦林軍。
孔明出祁山,後方的軍務大事全托在他的身上。
從今以後,他就成了孔明的一條得力臂膀。
向寵聽得孔明的說話合情合理,十分公道,從心底裡感激孔明對自己的安慰,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複向孔明雙膝跪下,言道:某不才,蒙軍師如此信誠,即使肝腦塗地,亦難以報答萬一。
某當效犬馬之勞,為漢室盡忠!&rdquo孔明雙手将他攙扶起來。
向寵兩腿還未站穩,轉身向身旁文班中的老大夫跌跪下去。
言道:&ldquo小侄冒犯尊顔!不聽良言忠告,罪孽深重,在此請罪。
&rdquo向朗見孔明真心實意對他好,心裡已充滿歡悅,早把叔侄之間的嫌隙忘得一千二淨,又見他向自己這樣誠懇地請罪,五内懼焚,濁淚滾滾而下沾濕了衣襟,暗喜道:我向朗花了大半輩子的心血,能夠撫養出這樣好的侄子,心願已足,哪裡還敢有非份之想要他賠罪呢!因此朗聲大笑,俯身攙起了向寵。
叔侄從此言歸于好,勝似以前。
向寵這才向孔明一拱手,坐了下去。
諸葛亮的用兵與别人不同,人家妻離子散,家敗人亡的,經他一插手就可以破鏡重圓,骨肉團聚。
錦江大營至此全歸于漢室,不傷一兵一卒使得劉備增添三座城池。
文武歡欣,衆軍雀躍,自不必贅述。
孔明便命向朗率本營弟兄駐守三處寨穴,說,待大軍救了主公,取得成都,再請老大夫慶賀,以享天年。
向朗自然高興,竟能在餘年為漢宣出力。
便說,我年邁之人并不是為了貪圖榮華富貴,隻要我的小輩能為皇叔打天下,在軍師跟前多昕教誨,不負我養育之恩,即使身在地獄也是心安理得了。
孔明當即傳令下去:三處營寨皆由向老大夫調遣。
然後閉目靜思起來:想我出山以來,自知善于用兵,而且謹小慎微,少有差錯,但進川以來,六大關隘隻取了三個,以路程長短來計算,到涪關劉備處還隻走得三分之一。
從這裡到涪關雖則并沒多少路,要是直接打進去,川中兵将可以退向白帝城,大有回旋之地。
白帝城是西川的邊關要塞,離錦江路程遙遠,處在西蜀的東部,為了能夠封住各路要地,形成特角之勢,外圍之地奪下,再集中兵力向縱深發展,就可以象一張大網漸漸收口,把整個西川全部攻下。
為此,隻有繞道白帝城,扼住咽喉。
我這裡進展還算順利,但不知張飛那邊可有建樹。
雖說他在用兵上大有獨到之處,已今非昔比,但與我比起來還有一段距離。
水陸兩軍進川,缺一不可,但願他也能連克數城。
孔明這麼一想,更覺肩上壓力不輕。
便在令架上拔出一令,問道:&ldquo今日兵進自帝城,哪位将軍為頭隊?&rdquo此言一出,立即就從武将班中走出一員小将,到虎案之.前,稚聲稚氣地應道:&ldquo軍師,小将願往!&rdquo衆人視之,正是向彪。
祖父降漢,父親歸劉,他就無憂無慮了。
自恨年少藝低,很想打一個漂亮仗,為漢室立一點汗馬功勞,因此這個頭令被他搶先應了。
但他也不仔細想想,憑他這一身本領,怎麼可以上戰場同大将交戰。
孔明一看,也吃了一驚:我求成心切,居然在大庭廣衆失了言。
我問哪位将軍前往,他雖然武藝淺陋,但畢竟也算是一員大将,要是不讓他去,向寵心裡不快活,好象我瞧不起向家父子。
我是主帥的身份,令出如山倒,潑水準收,既然說錯,那也隻有以錯就錯,反正手下大将有的是,随後可以彌補不足。
便道:&ldquo本軍師付你将令一支,引軍三千,頭隊開往白帝城。
一路須加小心。
&rdquo&ldquo遵命!&rdquo向彪興高采烈地接了令箭,向老大夫向朗和父親向寵告辭,出大帳,點兵三千,上馬執槍,出營門向白帝城進發。
孔明見向彪退出,暗想,我自以為心細,思想一打岔就說錯了話,可想而知,張飛這樣粗魯的人,必定是漏洞百出。
一面這樣想,一面伸手去抽令,又問道:&ldquo哪位&hellip&hellip&rdquo兩個宇剛出口,意識到一錯再錯,便頓了一頓,心想,隻有錯下去了。
接着道:&ldquo&hellip&hellip将軍二隊前往白帝城?&rdquo心無二用,要想把話說正,反而又分了心。
剛才出來一個老兄,這一次就出來個老弟。
向賢見哥哥占先得了個便宜,隻當是柱榮耀的事,這個機會他再也不肯錯失了,迫不及待地從旁閃了出來。
&ldquo軍師,向賢願往。
&rdquo孔明想,好極了,有其兄必有其弟,大的在頭隊,小的在二隊,一對寶貝弟兄不吃苦不知黃連味,年紀輕,見識少,不知天高地厚,就讓你跟了向彪去吧。
便說道:&ldquo将令一支,領兵為二隊趕往白帝城,不得有誤!&rdquo&ldquo得令!&rdquo向賢接令,趾高氣揚地告别了祖父和父親,出大帳,點兵三千,上馬提槍,炮聲之中離了大營趕奔白帝城。
孔明發了兩條令,已隐隐覺得事态嚴重,再不派一個得力的大将跟去,隻怕向家弟兄要出亂子。
所以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