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調虎離山向寵急 移星換鬥孔明喜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回調虎離山向寵急移星換鬥孔明喜
向彪受了諸葛亮之命,忐忑不安地帶着盛舉、劉豹和三千漢軍,駕着數條戰船,鳴鑼擊鼓,浩浩蕩蕩去劫取錦江糧營。
途經大營時,早被川軍發現。
營牆上的川軍見下遊中閃閃爍爍來了幾條船,鳴鑼開道,耀武揚威,好象根本沒看見這裡還有一座大本營似的。
忙奔下營牆,一口氣來到中軍大帳,見帳内仍是燈火通明,向寵正襟危坐,報道:&ldquo向大将軍,小卒們在營牆上瞭望,見下流水營駛出數艘戰船,經本營之前直去二公子糧寨。
但恐有失,特來禀達。
&rdquo向寵猛聽此言,頓生憂慮:十九歲的向彪不知高低,好兵黩武,白白地送掉了一座水營。
十八歲的向賢更是少有見識,用兵之道知之甚微,倘一出戰,必有危險。
若然此塞一失,軍中無糧,勢必人心浮動,這座大營再堅固,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諸葛亮真會算計,專門以強淩弱,欺侮我的兒子,卻不敢和我明火執仗地對幹。
糧是軍中之膽,我必須立即去接應。
問道&ldquo漢軍去了多時了?&rdquo&ldquo恰才經過,去之未遠。
&rdquo向寵倏然起身,暗想,漢船溯流而上,行駛緩慢,我領兵飛馬前去,還能趕在他們前頭。
跨出幾步,又止住。
自忖:慢,孔明用兵慣于聲東擊西,明則奪取糧寨,卻暗中偷劫大營,使我首尾難顧,兩營俱失,這倒不可不防。
但不去也不行,那隻有讓我速去糧寨部署策略,命向賢隻宜堅守不出,再回到大營緊閉城關,方可無虞。
但在這一段時間裡要是漢将來攻大營怎麼辦?看來隻有請叔父代為暫管此營。
傳令道:&ldquo來啊,速請向老大夫!&rdquo向朗還未安睡,正與簡雍及衆老友閑坐叙話,聽得營前江中傳來陣陣鳴響,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又見手下來傳話,立即起身到大帳&ldquo侄兒呼喚愚叔有何事吩咐?&rdquo&ldquo叔父大人,适才弟兄報道,諸葛亮命_人進取上遊糧寨,小侄不知虛實。
想那小兒向賢年幼無知,不谙兵法,恐其墜計。
小侄欲親往一探,特請叔父大人代小侄鎮守大營,以防漢軍詐計。
&rdquo向朗聽了暗自高興:孔明果然有道理,白天命簡雍到此與我暗中聯絡,天一擦黑就來劫營,可謂兵貴神速。
既然孔明把我引為知己,我也應該助他一臂之力,來一個裡應外合。
說道:&ldquo常言道:救兵如救火。
孫兒年幼,難禦強敵,侄兒火速前往救應。
此處營寨自有愚叔盡力固守。
&rdquo隻要你一出大營,不投降孔明,就不要回來了。
向寵聞得此言,并無半分猜疑之心,隻道叔侄志同道合,營寨不會有什麼危險。
便傳令帶馬扛刀,點五百步軍,二十馬軍,盡是本彪心腹勇士。
片刻,人馬到齊。
向寵上馬執刀,呼開營門,鋪平躺闆,五百餘人疾步而出。
馬軍縱缰執槍,步軍躍步提刀,跟在向寵的馬後直奔糧寨而去。
盡管川軍步似流星,到糧寨也不過三裡多路,但畢竟難以一步登天,漢軍仍是早到一步。
向彪身不由已地站立船頭,耳中灌滿了鑼鼓喧鬧之聲,兩眼在黑暗中注視着糧寨上的燈火,心裡暗暗着急。
船靠得越近,心裡越恐懼。
糧寨上的川軍也看到了江中亮着标燈的船隻,料道來者不善,如臨大敵,慌亂之中都把箭扣上了弓弦,齊聲高喊道:&ldquo呔!何方舟船請停下,咱們要放箭啦!&hellip&hellip&rdquo盛舉、劉豹分列在向彪左右,自出水營以來,一路上把錦囊上的話不知向他說了多步遍,目前已到糧寨,便正色道:&ldquo向大公子,骨肉團聚在此一舉,家敗人亡全在公子手掌之中,快喝住岸上的川軍。
&rdquo向彪神思不甯,百無頭緒,知道自己已走投無路,不這樣做,糧營也同樣會落到孔明的手中,隻得強作威勢,朝江岸上的守營兵喊道:&ldquo江邊弟兄聽了,請不要放箭,是我向彪回來了!&rdquo營上的川軍借着燈光一看,船頭上站的人正是大公子向彪。
向彪失守水營,向寵營門斬子,這些事情他們都知道的,這幾天又常常聽得向賢在惦記他,埋怨他為何不到糧營上來躲避幾天,而偏偏又往孔明營頭。
大家深知向彪決不會投降漢軍,估計他今晚此事對糧寨不會有害。
所以都收了弓箭,又問道:&ldquo大公子既已投了漢軍,緣何黑夜到此?&rdquo&ldquo弟兄們,本公子投于漢軍并非己願,乃是家父所迫,無可奈何。
如今引了本部弟兄黑夜到此,欲在二公子營上暫避數日,待破了漢軍,面見家父負荊請罪。
請弟兄們不必阻擋,速去通報我家賢弟。
&rdquo盡管向寵号令嚴明,向彪又是從漢營中不速而至,但錦江大營畢竟是向家的天下,得罪了哪一邊都沒有好處,守營軍哪敢多問,又見船上的人都穿着錦江手下的号衣,隻得放他們上岸。
盛舉和劉豹就好象是心腹侍從一樣,緊貼着向彪上岸,趁着江邊的川兵在迎候大公子的當口,揮手之間把他們全都圍住一命五百漢軍押解到船上,幹淨利落,一點不露形迹。
然後直奔營門,高聲叫道:&ldquo快開門來,大公子向彪在此,速報二公子!&rdquo營牆上的川軍隻見江邊一陣人頭簇動,卻又悄無聲息,低頭看得清楚,弱光下向彪傲然挺立,忙去帳上禀報。
向賢自從被父親叱出大營以來,一直悶悶不樂,心想,兄長失營有過,但也并無死罪,父親一怒之下要将他斬首,實在有點過分,幸得祖父極力擔保,文武衆人讨情,才能脫免大禍。
可兄長也太沒志氣,父親逐你出營,你也該識趣一點,到我營上來躲避幾天,待到父親氣平怒消自然會命人來召你回去,卻真的到孔明營中去,豈不是叫父親火上澆油!你我弟兄二人從小喪母,你的性格我最清楚,決不會背父投敵,隻要你到我這裡來一定沒事。
不知你能不能想到這一點&mdash&mdash向彪沒有想到,諸葛亮卻料及了&mdash&mdash今晚,向賢用過晚膳,獨自在帳上大發思兄之情。
&ldquo報二公子,大公子從漢營上率衆來投,已在營前等候,請二公子示下!&rdquo一聲響報,向賢喜形于色,差一點跳了起來。
心想,到底是同胞手足,想的心事都是一樣的。
我剛才還在思念他,不想他已到了。
嗳,這才象向家的後代!傳令道:&ldquo來,大開營門,本公子出接!&rdquo說罷,人已離了座位,快步走出大帳。
營寨門開,向彪當先走了進去。
盛舉、劉豹和漢軍也大模大樣魚貫而入,川軍忙把營門關閉。
一一俗話說:&ldquo賊出關門。
&rdquo這裡竟然是&ldquo賊&rdquo進關門。
&mdash&mdash向彪居中,盛舉帶一隊漢軍在左,劉豹領一隊漢軍在右,剛走到二營口,已見向賢迎了出來。
&ldquo哥哥,小弟有禮了。
&rdquo向賢迫不及待地行了一禮。
向彪想,兄弟啊,我是有愧于心,被諸葛亮當作擋箭牌。
不能和你實說,後面跟來的都是漢軍漢将。
要是一說穿,你我弟兄兩人不是他們的對手,必然打得血染錦江,屍橫糧寨,而且營頭仍舊保不住。
向彪到底隻有十九歲,沒經過什麼大風險,近日來一連串的事情,已使他心有餘悸,再也不想弄出什麼是非來了。
所以一見向賢,結結巴巴還了一禮,然後跟着向賢一起到帳上,一班漢軍漢将也跟在後面上了大帳。
向賢命手下擺設案桌,招呼道:&ldquo啊,哥哥請坐。
&rdquo向彪無精打采地敷衍道:&ldquo賢弟請坐!&rdquo弟兄二人雙雙坐定,盛舉、劉豹在旁侍立。
向賢道:&ldquo自哥哥去了漢營,小弟食不甘味,坐不安席,日夜思念。
不期今日相見,實是欣慰。
未知哥哥來之何遲?&rdquo向彪不敢直視向賢,把目光移到了大帳背後屯積着的一垛垛糧袋。
暗想,這叫我怎麼回答你呢?我向彪到了漢營身不由已,一切都操縱在諸葛亮的手中。
我早到,你的糧營早完;我晚到,你的糧營晚失。
我來了,對你有什麼好處呢?兄弟啊,我是有口難言心頭苦,真對不起你啊!向彪被向賢這一問方寸已亂,心裡有話可不知從什麼地方說起。
隻是低着頭&ldquo這個&hellip&hellip,那個&hellip&hellip&rdquo張口結舌,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向賢見他說話吞吞吐吐,還以為哥哥受了刺激以後神志恍惚!心想,過去哥哥不這樣的呀!再細看,好象有難言的隐情;不過,在自己弟弟面前還有什麼話不可說呢。
就是你私下裡已經投降了諸葛亮,那也沒有什麼了不得的,人各有志嘛。
仍等他接着說下去。
盛舉在一旁急了,暗想,向彪啊,我們在一路上來的時候是怎樣對你說的?到了這種地步,也該和你兄弟把話挑明了,怎麼老是這樣支支吾吾的不說話;再這樣等下去,向寵一到就麻炳了。
那也好,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你們作主了,先占了營寨再說,免得夜長夢多。
就把頭上的号帽一摘,把胸襟一扯,露出漢家号衣來,轉到向賢的面前,半真半假地問道:&ldquo小向啊,可認識我否?&rdquo與此同時,劉豹也學着盛舉的樣,問道:&ldquo向賢替子,可知我是哪一個?&rdquo向賢起初還以為是向彪身旁的兩個愛戲耍的侍從在和自己開玩笑,但蓦然轉念一想,剛才哥哥欲言又止,畏首畏尾,好象受了什麼人的挾制一樣,現在又跳出這兩個人來,并非出于偶然。
擡頭注目一看,這兩隻面孔熟而又熟,全是鄧銅手下的部将,一個叫盛舉,一個是劉豹,前不久還跟了鄧銅一起到大營來玩過。
心想,這兩個人都跟着鄧銅降了孔明,兄長怎麼把他們也帶來了?這不是你明明奉了孔明之命騙我開門,引狼入室?莫怪父親要這樣下狠心,原來你真的降了漢軍,連自己的兄弟也要連累。
這怎麼辦是好呢?年僅十八歲的向賢見了這般光景,早已急得手足無措、涕淚俱下!&ldquo呀!哥哥,你果然賣父欺親,還來陷害小弟。
&rdquo&ldquo嗳!賢弟,愚兄并非歸降孔明!&rdquo&ldquo你不歸降,怎将漢将引至糧寨?&rdquo&ldquo賢弟切莫誤會,愚兄實是無奈,全被諸葛亮逼出來的。
&rdquo向賢想,一個人做了壞事總有推托的。
你到漢營中,說是被父親逼出來的,今天到這裡來,又說是被孔明逼出來的。
你也是個人,也該有一點良心,是非曲折總分得清的。
我們弟兄倆從小喪母,都是父親拉扯成人,這點養育之恩還未報答,你竟然做出這種傷風敗俗的事來,我做弟弟的也為你害臊。
向賢氣得雙目圓睜,說不出話來。
向彪也大感羞赧,既為自己的行為可悲,又為兄弟可惜。
自忖道:事已至此,不由我再作解釋,反正做出了這種丢人現眼的事,就是渾身長滿了嘴也是講不清了,隻有到了以後才能弄個水落石出。
向賢瞪了一回服,料道大勢已去,我的本領不高,别說打兩個,就是一對一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故而仍是一聲不響,雙眼情不自禁地朝那大包大袋的糧食在看,又向帳外成群成批的弟兄在望,恍惚間好象已經到了别的什麼陌生地方。
大帳中的事情就象生了翅膀,立即轟動了整座糧營。
他們聽說向彪帶進來的全是漢軍,都驚恐萬狀,紛紛逃竄起來。
帳外環立的漢軍見這般情景,連忙上前把那些盲目奔逃的川軍攔住,叫道:&ldquo我的哥,不必驚惶。
咱們是劉
途經大營時,早被川軍發現。
營牆上的川軍見下遊中閃閃爍爍來了幾條船,鳴鑼開道,耀武揚威,好象根本沒看見這裡還有一座大本營似的。
忙奔下營牆,一口氣來到中軍大帳,見帳内仍是燈火通明,向寵正襟危坐,報道:&ldquo向大将軍,小卒們在營牆上瞭望,見下流水營駛出數艘戰船,經本營之前直去二公子糧寨。
但恐有失,特來禀達。
&rdquo向寵猛聽此言,頓生憂慮:十九歲的向彪不知高低,好兵黩武,白白地送掉了一座水營。
十八歲的向賢更是少有見識,用兵之道知之甚微,倘一出戰,必有危險。
若然此塞一失,軍中無糧,勢必人心浮動,這座大營再堅固,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諸葛亮真會算計,專門以強淩弱,欺侮我的兒子,卻不敢和我明火執仗地對幹。
糧是軍中之膽,我必須立即去接應。
問道&ldquo漢軍去了多時了?&rdquo&ldquo恰才經過,去之未遠。
&rdquo向寵倏然起身,暗想,漢船溯流而上,行駛緩慢,我領兵飛馬前去,還能趕在他們前頭。
跨出幾步,又止住。
自忖:慢,孔明用兵慣于聲東擊西,明則奪取糧寨,卻暗中偷劫大營,使我首尾難顧,兩營俱失,這倒不可不防。
但不去也不行,那隻有讓我速去糧寨部署策略,命向賢隻宜堅守不出,再回到大營緊閉城關,方可無虞。
但在這一段時間裡要是漢将來攻大營怎麼辦?看來隻有請叔父代為暫管此營。
傳令道:&ldquo來啊,速請向老大夫!&rdquo向朗還未安睡,正與簡雍及衆老友閑坐叙話,聽得營前江中傳來陣陣鳴響,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又見手下來傳話,立即起身到大帳&ldquo侄兒呼喚愚叔有何事吩咐?&rdquo&ldquo叔父大人,适才弟兄報道,諸葛亮命_人進取上遊糧寨,小侄不知虛實。
想那小兒向賢年幼無知,不谙兵法,恐其墜計。
小侄欲親往一探,特請叔父大人代小侄鎮守大營,以防漢軍詐計。
&rdquo向朗聽了暗自高興:孔明果然有道理,白天命簡雍到此與我暗中聯絡,天一擦黑就來劫營,可謂兵貴神速。
既然孔明把我引為知己,我也應該助他一臂之力,來一個裡應外合。
說道:&ldquo常言道:救兵如救火。
孫兒年幼,難禦強敵,侄兒火速前往救應。
此處營寨自有愚叔盡力固守。
&rdquo隻要你一出大營,不投降孔明,就不要回來了。
向寵聞得此言,并無半分猜疑之心,隻道叔侄志同道合,營寨不會有什麼危險。
便傳令帶馬扛刀,點五百步軍,二十馬軍,盡是本彪心腹勇士。
片刻,人馬到齊。
向寵上馬執刀,呼開營門,鋪平躺闆,五百餘人疾步而出。
馬軍縱缰執槍,步軍躍步提刀,跟在向寵的馬後直奔糧寨而去。
盡管川軍步似流星,到糧寨也不過三裡多路,但畢竟難以一步登天,漢軍仍是早到一步。
向彪身不由已地站立船頭,耳中灌滿了鑼鼓喧鬧之聲,兩眼在黑暗中注視着糧寨上的燈火,心裡暗暗着急。
船靠得越近,心裡越恐懼。
糧寨上的川軍也看到了江中亮着标燈的船隻,料道來者不善,如臨大敵,慌亂之中都把箭扣上了弓弦,齊聲高喊道:&ldquo呔!何方舟船請停下,咱們要放箭啦!&hellip&hellip&rdquo盛舉、劉豹分列在向彪左右,自出水營以來,一路上把錦囊上的話不知向他說了多步遍,目前已到糧寨,便正色道:&ldquo向大公子,骨肉團聚在此一舉,家敗人亡全在公子手掌之中,快喝住岸上的川軍。
&rdquo向彪神思不甯,百無頭緒,知道自己已走投無路,不這樣做,糧營也同樣會落到孔明的手中,隻得強作威勢,朝江岸上的守營兵喊道:&ldquo江邊弟兄聽了,請不要放箭,是我向彪回來了!&rdquo營上的川軍借着燈光一看,船頭上站的人正是大公子向彪。
向彪失守水營,向寵營門斬子,這些事情他們都知道的,這幾天又常常聽得向賢在惦記他,埋怨他為何不到糧營上來躲避幾天,而偏偏又往孔明營頭。
大家深知向彪決不會投降漢軍,估計他今晚此事對糧寨不會有害。
所以都收了弓箭,又問道:&ldquo大公子既已投了漢軍,緣何黑夜到此?&rdquo&ldquo弟兄們,本公子投于漢軍并非己願,乃是家父所迫,無可奈何。
如今引了本部弟兄黑夜到此,欲在二公子營上暫避數日,待破了漢軍,面見家父負荊請罪。
請弟兄們不必阻擋,速去通報我家賢弟。
&rdquo盡管向寵号令嚴明,向彪又是從漢營中不速而至,但錦江大營畢竟是向家的天下,得罪了哪一邊都沒有好處,守營軍哪敢多問,又見船上的人都穿着錦江手下的号衣,隻得放他們上岸。
盛舉和劉豹就好象是心腹侍從一樣,緊貼着向彪上岸,趁着江邊的川兵在迎候大公子的當口,揮手之間把他們全都圍住一命五百漢軍押解到船上,幹淨利落,一點不露形迹。
然後直奔營門,高聲叫道:&ldquo快開門來,大公子向彪在此,速報二公子!&rdquo營牆上的川軍隻見江邊一陣人頭簇動,卻又悄無聲息,低頭看得清楚,弱光下向彪傲然挺立,忙去帳上禀報。
向賢自從被父親叱出大營以來,一直悶悶不樂,心想,兄長失營有過,但也并無死罪,父親一怒之下要将他斬首,實在有點過分,幸得祖父極力擔保,文武衆人讨情,才能脫免大禍。
可兄長也太沒志氣,父親逐你出營,你也該識趣一點,到我營上來躲避幾天,待到父親氣平怒消自然會命人來召你回去,卻真的到孔明營中去,豈不是叫父親火上澆油!你我弟兄二人從小喪母,你的性格我最清楚,決不會背父投敵,隻要你到我這裡來一定沒事。
不知你能不能想到這一點&mdash&mdash向彪沒有想到,諸葛亮卻料及了&mdash&mdash今晚,向賢用過晚膳,獨自在帳上大發思兄之情。
&ldquo報二公子,大公子從漢營上率衆來投,已在營前等候,請二公子示下!&rdquo一聲響報,向賢喜形于色,差一點跳了起來。
心想,到底是同胞手足,想的心事都是一樣的。
我剛才還在思念他,不想他已到了。
嗳,這才象向家的後代!傳令道:&ldquo來,大開營門,本公子出接!&rdquo說罷,人已離了座位,快步走出大帳。
營寨門開,向彪當先走了進去。
盛舉、劉豹和漢軍也大模大樣魚貫而入,川軍忙把營門關閉。
一一俗話說:&ldquo賊出關門。
&rdquo這裡竟然是&ldquo賊&rdquo進關門。
&mdash&mdash向彪居中,盛舉帶一隊漢軍在左,劉豹領一隊漢軍在右,剛走到二營口,已見向賢迎了出來。
&ldquo哥哥,小弟有禮了。
&rdquo向賢迫不及待地行了一禮。
向彪想,兄弟啊,我是有愧于心,被諸葛亮當作擋箭牌。
不能和你實說,後面跟來的都是漢軍漢将。
要是一說穿,你我弟兄兩人不是他們的對手,必然打得血染錦江,屍橫糧寨,而且營頭仍舊保不住。
向彪到底隻有十九歲,沒經過什麼大風險,近日來一連串的事情,已使他心有餘悸,再也不想弄出什麼是非來了。
所以一見向賢,結結巴巴還了一禮,然後跟着向賢一起到帳上,一班漢軍漢将也跟在後面上了大帳。
向賢命手下擺設案桌,招呼道:&ldquo啊,哥哥請坐。
&rdquo向彪無精打采地敷衍道:&ldquo賢弟請坐!&rdquo弟兄二人雙雙坐定,盛舉、劉豹在旁侍立。
向賢道:&ldquo自哥哥去了漢營,小弟食不甘味,坐不安席,日夜思念。
不期今日相見,實是欣慰。
未知哥哥來之何遲?&rdquo向彪不敢直視向賢,把目光移到了大帳背後屯積着的一垛垛糧袋。
暗想,這叫我怎麼回答你呢?我向彪到了漢營身不由已,一切都操縱在諸葛亮的手中。
我早到,你的糧營早完;我晚到,你的糧營晚失。
我來了,對你有什麼好處呢?兄弟啊,我是有口難言心頭苦,真對不起你啊!向彪被向賢這一問方寸已亂,心裡有話可不知從什麼地方說起。
隻是低着頭&ldquo這個&hellip&hellip,那個&hellip&hellip&rdquo張口結舌,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向賢見他說話吞吞吐吐,還以為哥哥受了刺激以後神志恍惚!心想,過去哥哥不這樣的呀!再細看,好象有難言的隐情;不過,在自己弟弟面前還有什麼話不可說呢。
就是你私下裡已經投降了諸葛亮,那也沒有什麼了不得的,人各有志嘛。
仍等他接着說下去。
盛舉在一旁急了,暗想,向彪啊,我們在一路上來的時候是怎樣對你說的?到了這種地步,也該和你兄弟把話挑明了,怎麼老是這樣支支吾吾的不說話;再這樣等下去,向寵一到就麻炳了。
那也好,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你們作主了,先占了營寨再說,免得夜長夢多。
就把頭上的号帽一摘,把胸襟一扯,露出漢家号衣來,轉到向賢的面前,半真半假地問道:&ldquo小向啊,可認識我否?&rdquo與此同時,劉豹也學着盛舉的樣,問道:&ldquo向賢替子,可知我是哪一個?&rdquo向賢起初還以為是向彪身旁的兩個愛戲耍的侍從在和自己開玩笑,但蓦然轉念一想,剛才哥哥欲言又止,畏首畏尾,好象受了什麼人的挾制一樣,現在又跳出這兩個人來,并非出于偶然。
擡頭注目一看,這兩隻面孔熟而又熟,全是鄧銅手下的部将,一個叫盛舉,一個是劉豹,前不久還跟了鄧銅一起到大營來玩過。
心想,這兩個人都跟着鄧銅降了孔明,兄長怎麼把他們也帶來了?這不是你明明奉了孔明之命騙我開門,引狼入室?莫怪父親要這樣下狠心,原來你真的降了漢軍,連自己的兄弟也要連累。
這怎麼辦是好呢?年僅十八歲的向賢見了這般光景,早已急得手足無措、涕淚俱下!&ldquo呀!哥哥,你果然賣父欺親,還來陷害小弟。
&rdquo&ldquo嗳!賢弟,愚兄并非歸降孔明!&rdquo&ldquo你不歸降,怎将漢将引至糧寨?&rdquo&ldquo賢弟切莫誤會,愚兄實是無奈,全被諸葛亮逼出來的。
&rdquo向賢想,一個人做了壞事總有推托的。
你到漢營中,說是被父親逼出來的,今天到這裡來,又說是被孔明逼出來的。
你也是個人,也該有一點良心,是非曲折總分得清的。
我們弟兄倆從小喪母,都是父親拉扯成人,這點養育之恩還未報答,你竟然做出這種傷風敗俗的事來,我做弟弟的也為你害臊。
向賢氣得雙目圓睜,說不出話來。
向彪也大感羞赧,既為自己的行為可悲,又為兄弟可惜。
自忖道:事已至此,不由我再作解釋,反正做出了這種丢人現眼的事,就是渾身長滿了嘴也是講不清了,隻有到了以後才能弄個水落石出。
向賢瞪了一回服,料道大勢已去,我的本領不高,别說打兩個,就是一對一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故而仍是一聲不響,雙眼情不自禁地朝那大包大袋的糧食在看,又向帳外成群成批的弟兄在望,恍惚間好象已經到了别的什麼陌生地方。
大帳中的事情就象生了翅膀,立即轟動了整座糧營。
他們聽說向彪帶進來的全是漢軍,都驚恐萬狀,紛紛逃竄起來。
帳外環立的漢軍見這般情景,連忙上前把那些盲目奔逃的川軍攔住,叫道:&ldquo我的哥,不必驚惶。
咱們是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