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趙雲詐敗擒向彪 孔明巧奪錦江營

關燈
此鎮守錦江。

    數載以來,并無疏虞之處。

    近聞諸葛亮進川,前關盡失,危臨本營。

    早已命向彪以守為上,不可出戰。

    豈料這逆子不聽為父忠告,擅自迎敵,以緻營寨失守,為漢軍所占,真是氣死我也!&rdquo &ldquo賽關公&rdquo向寵,立平地八尺光景,長一個長方馬臉,今年四十有二。

    兩條濃眉又黑又長,一雙虎目炯炯發光,大鼻闊口端正,兩耳棱角分明。

    腮下五绺長須,其須喜則如軟絲,怒則似鋼針。

    金盔金甲披挂,鞭劍弓箭腰懸,足登虎頭戰靴。

    一看便知是一員忠厚耿直之将。

    此人以後投到劉備麾下,因為他根牢固實,孔明慧眼識人,一向重用他。

    他的壽命是很長的,諸葛亮六出祁山時,命他為禦林軍之首,保護小皇帝劉禅。

    此時,向寵心神不安地坐在帳中,正思量着如何應付漢軍的對策。

     恰在此時,手下急匆匆報了進來:&ldquo禀向大将軍,大公子向彪從水營駕着扁舟前來求見,在大營前等候。

    請大将軍定奪!&rdquo 向彪回營,這是料中之事。

    可向寵會做出什麼事來,兩旁的文武無法猜出。

    錦江大營上下誰個不知道向寵的脾氣,他一向恩怨分明,公私辨清,對自己的兩個兒子更是嚴加管束,絲毫不敢徇私廢公。

    如今向彪失了營頭又安然回來,非但體面有礙,積攢了的大半世威名也将掃地,難保他不做出大義滅親的事來。

    因此,從兩旁的文武到帳下的士兵,莫不為大公子的性命捏着一把冷汗。

     大家都在着急,向寵也并不安心,腦子裡竟象翻江倒海似的思緒萬千,起伏不息。

    暗想,諸葛亮可真算得上是絕世英傑了,翻掌之間就奪了我的水營,根本不容我有思量的餘地。

    更出人意料的是明明截獲了水營上的所有将士,卻又偏偏放了我的兒子。

    用心何在?莫非以此表明他對我向寵的仁慈和寬容嗎?他和我素無瓜葛,為何要施此恻隐之心呢?哦,明白了!向彪這逆子受了諸葛亮的不斬之恩,必定到此來勸我歸降,乃是為了奪取我向寵的錦江大營。

    這種仁義實在是包藏禍心。

    哈哈!諸葛亮啊,你也太心狠了,放了一個沒有大用的守将,就想賺取我的大營,簡直有點荒唐。

    本來向彪回來是一樁難堪的事,現在我倒要感激你的這種寬容,正好借這個機會殺了這個不成器的孽種,一則以明法令,二則儆戒三軍,合力固守本營,以免手下重蹈覆轍。

    然後把他的首級,送到大都督張任的手中,仍然不失我盡忠西川的威望。

     雖則向寵一言不發,但兩旁的文武從他臉上忽怒忽喜的神态,已發覺不祥的苗頭。

    因為此時向寵面帶三分笑,而眼裡射出的卻是令人發悚的兇光,帳上個個提心吊膽。

     向寵沉思片刻,打定主意,立即呼道:&ldquo來,傳齊三班手下!&rdquo 稍頃,從帳後轉出捆綁手、軍牢手和刀斧手,各是八人,魚貫而入,就在虎案前兩旁分列。

    頓時,虎威連連,震撼大帳,威懾人心,添得一團殺氣。

     向寵又令道:&ldquo将不法逆子押來大帳!&rdquo說罷,手按劍柄,已從匣中抽出半口青鋒。

    同時身體略側,将握劍之手擱在案角,另一手虛握空拳撐住太陽穴。

    滿面怒氣,令人毛骨悚然。

    手下押了向彪上帳,又引來一陣虎威之聲。

    向彪自知此禍闖得不小,父親決不會輕饒。

    但又倚仗着是将門之子,兩旁文武必不會袖手旁觀,肯定要為自己讨情,心裡還算坦然,最多訓責幾下,不至殺頭。

    可擡頭一看,父親目射火光,面露怒相,吓得魂飛魄散,臉如土色,雙膝一軟,跪倒塵埃,&ldquo父親在上,孩兒拜見!&rdquo 向寵坐正身子,見向彪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頭低得快要碰到地了,越發怒沖霄漢,猛一拍案──這一拍好響!震得令架上的令箭嘩嘩作響,大家的心也都怦怦跳個不停。

    向寵瞧兒子見了自己,竟怕得象個賊,滅盡了向家的骨氣。

    遂指着喝道:&ldquo叱!逆子!&rdquo 一聲大罵,兩旁又是虎威連連。

     &ldquo你膽敢違抗為父之命,擅自迎戰,以至引狼入室,大營失守。

    可知王法無親、将令無情!喪師失營,罪孽深重,還有何面目回營見我!&rdquo 兩旁文武忙把目光移到向彪的身上,希望他快些認個錯,大家再從旁讨個情,還不至弄到骨肉相殘的地步。

    若是再要頂撞,今天的事情就難以收場了。

     其實,向彪到了這個時候又驚又羞,隻有求饒的份兒,哪裡還敢在向寵面前耍公子爺的脾氣。

    略微挺一挺身子,忙不疊說道:&ldquo父親将令到時,孩兒已然登岸,也曾想收軍回營,又恐臨陣退兵喪了昔日向家的威風,因想一戰即退。

    豈料墜入了趙雲之計,難以自救,被趙雲奪了水營。

    後來諸葛亮大軍尾随而至,強占營寨,欲勸孩兒歸降。

    孩兒自知危及父親,堅意不降。

    孔明又道,漢軍所向披靡,父親不日便将投其帳下。

    孩兒道,父親乃是西蜀忠良,豈肯背主叛逆。

    孔明無詞,問我何從。

    孩兒定要回歸大營,孔明遂命手下送我出營。

    故而孩兒特來請罪。

    &rdquo 這一番話,同剛才回來報事的弟兄所言基本一緻。

    兩旁文武聽了并無疑心,反而暗暗稱贊他有骨氣,确實象一個向家的後代。

    因而大家又把臉朝着上面,兩眼瞪着向寵,流露出讨情的目光:大将軍啊,大公子失去營頭是有大罪,但年紀輕輕就能有這麼大的志氣,正是你們向家的造化,你應該念在父子的情份上從輕處罰。

    再說,勝負實是常有之事,他年少藝弱,吃敗仗是在所難免。

     向寵可不是這麼想。

    他聽得向彪說大營失守是因為将令到得晚的緣故,好象這尊貴并不全在向彪的身上,又瞥見兩旁之人都有憐憫同情之意,心裡又增了幾分氣惱。

    心想,年紀輕輕倒也學得強詞奪理。

    退一步說,即使大營失守也有我的責任,但你到了孔明之手,怎又平安無事地回來了呢?要是我做了漢軍主帥,擒了敵将,而且還是主将的兒子,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怎麼可能聽憑敵将自揖去從?分明是你見了諸葛亮已是吓破了膽,答應他所提出的條件,回答勸我獻營。

    如今見到我盛怒,又學那油嘴滑舌,見風使舵起來。

    照這麼說,留你在我身邊危害極大,不如讓你為西蜀盡忠,去我心頭之病。

    想到這兒,厲聲道:&ldquo逆子,身陷虎穴尚能安然返營,諸葛亮何等刁猾,豈肯放你?必是受了孔明之命,背主投敵,賣父欺親。

    此等大罪不斬何以明正軍規,何以号令将士?來,将這不法逆子推出斬首!&rdquo &ldquo背主投敵,賣父欺親&rdquo這兩大罪狀是非斬不可的了。

    天底下君主最尊,父母最親,既背主,又賣父,便是不忠不孝,無君無父,天地所不容。

    向寵此話一出,已把衆人求情的口給堵住了。

     三班手下似虎狼一般擁上,不容分說,先卸了向彪的頭盔,又七手八腳把他推翻在地,繩捆索綁已畢,橫拉斜拽地出了大帳直至營前。

    向寵這才長長地舒了口氣,将半口寶劍徐徐推進匣中,等待手下來取令行刑。

    向彪被人推推搡搡地到了營前,早已神志昏迷,兩腿軟綿綿地挺不住,撲地跪在地上,睜着-雙呆滞無力的目光,見面前站着的是一個軍牢手,一隻又大又粗的手抓着自己的發譬向上提起。

    後頸上涼飕飕地架着一把刀,知道這是刀斧手用的鬼頭刀。

    身旁是一尊落魂炮,隻要炮聲一響,就會人頭落地。

    向彪心裡明白,不消半個時辰,自己就成了刀下之鬼,不由得滾落兩行熱淚。

     這裡營門斬子,一片愁雲慘霧。

    離此不遠的水營上,漢軍文武也都在指手劃腳。

    陽群臉上似有不平之色,他想,一個稚氣未消的孩子就要遭受殺頭之禍,實是可悲!這都怨孔明軍師太無情義。

    要是不放他回去,就不會有這種事了。

    一旁的鄧銅更是急得瞪出了一對大眼睛,忙閃到中間說:&ldquo軍師,向寵營外斬子,此時正可劫取法場。

    &rdquo 實際上此時孔明的心情并不比身旁的文武輕松,放走向彪并不是為了叫他回去送死,而是有所用心,隻不過時間未到,不宜過早聲張而已。

    目前看得分明,向寵果然鐵面無私。

    到底向彪會不會死尚難料定,故而仍是不露聲色,拈須搖扇,凝睇觀望,隻當沒聽見鄧銅在說些什麼,也不去猜度衆人在想些什麼。

     錦江大營外諸事已畢,手下直奔大帳見向寵,&ldquo請向大将軍下行刑令!&rdquo 《三國》這部書中,真心實意要殺兒子的,隻有向寵一人。

    看官不是要說,劉備開祖廟殺劉封這不是父殺子麼?是的,劉備真的是殺了劉封,而且也是真心實意。

    不過,劉封并不是劉備的親生兒子,又害得關雲長喪身,并不寵愛的養子害了患難數十年的刎頸弟兄那當然非殺不可了。

    但向彪是向寵的親骨肉,又是年幼之時,況向寵早年失偶,在小輩身上花去的心血非可言比。

    如此忍痛割愛,當然是世所罕有的了。

    可見其人對君主的忠心,早已勝過對兒子的私情,可稱大丈夫也。

     兩旁文武早已慌成一團,不是長歎就是搖頭。

    總之,都不希望向寵就這樣送掉向彪的這條小命。

    向寵明白衆人之心,但他一向奉公守法,殺兒子也是出于無奈。

    暗想,做出了這種事來,别說我生有兩個兒子,就隻有他一棵獨苗,那也是要殺的。

    不殺就等于庇護罪子,向家從此無法擡頭。

    想到這兒,毫不遲疑地把手按到令架上,從中抽出一支令來,斬釘截鐵道:&ldquo提首級來見向某!&rdquo手一揚,&ldquo嗤&rdquo的一聲,令箭從手下的頭頂飛過。

     手下轉身從地上拾起令箭,拔腿就跑,一溜煙地出了大帳。

    帳上又是一陣騷動。

    此刻是最後一次可以讨情的機會,有使眼色的,有拉袍角的,都想出來說幾句話,有的甚至擡起了腿,張開了口。

    向寵怎會不看見?忙用手在虎案上着力-拍,大吼道:&ldquo衆位休得妄動!誰人讨情,與其同罪,立斬不饒!&rdquo 就象晴天一個霹靂,把大家都震住了,張嘴的把話全咽下肚子;擡腿的連忙縮回;&hellip&hellip個個瞠目結舌。

    心想,你有兒子由你處置,你愛怎麼殺就怎麼殺。

    我們隻是在一旁勸勸你,提醒你,都是一片好心。

    沒來由朝我們發這麼大的火,當然我們奈何你不得,有本事你和諸葛亮去算帳! 向彪在營外挺心吊膽,忽見手下舉着令箭如飛而來,三魂蕩蕩去兩魂,七魄悠悠剩一魄,頭暈目眩,癱下身去。

    &ldquo行刑令下!&rdquo一聲高呼,刀斧手高舉鬼頭刀,耳聞落魂炮&ldquo當!&rdquo的一聲巨響,朝向彪頸項處劈下。

     正是:驚魂影裡寒光閃,怒炮聲中稚兒亡。

     未知向彪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