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涪關劉備下救書 荊州孔明托關羽
關燈
小
中
大
小卒,不論川中張任是否要奪關,滿城軍士一律嚴守關廂,晝夜不斷。
誰要有絲毫懈怠,或狂言要出戰的,按軍法治罪,立斬不饒。
這是因為張任很善于用兵,他會傳令各處阻止漢軍入川,還可能以重兵圍困,想方設法攻破涪關要打,等到孔明趕到,再行措施。
堂上諸位以為如何?到了這種地步,龐統一死,弄得象無頭蒼蠅,不知以後怎麼辦。
現在有彭羕出面拿定主意,誰還敢不昕,因此,堂上都在說,願聽彭先生吩咐。
彭羕見文武對自己都很信任,就部署道,堂上六員大将分成日夜兩班守關:黃忠和魏延先值日班,一個在東南城關,一個在西北城關;丁立和白壽、孟達和劉封也分别駐守兩座城關,先值夜班。
三日過後,輪換一次。
發令完畢,衆将各自去準備:守關的守關,休息的休息。
隻有彭羕最辛苦,每日每夜地在各處關廂上巡視,處處以身作則。
開頭幾天,弟兄們還沒有意識到守關的重要,偶爾也有打瞌睡、伸懶腰,白天不好好睡覺,晚上提不起精神的。
彭羕見了,并無言語,隻是揮手一劍,将首級向各處号令示威。
所以,凡是當班的,都是精神飽滿;休息的,個個鼾然大睡。
半點不敢疏忽,号令十分嚴明。
大家充分認識到,在這非常時期,彭先生殺幾個小兵以儆戒全軍,并不是因為他手段辣、殺性重,而是為了皇叔和數萬兵民的性命,一馬虎就會造成不可收拾的悲劇。
且不說劉備和彭羕如何緊守涪關,後書自有分曉。
卻說,諸葛亮在荊州也是積極籌劃進川之事。
若是非要等到關平的書信來,再斟酌川中之事,那談何料事如神,也無所謂是天下奇才。
孔明自從接到劉備的一封信以來,巳料定龐統在七月初七日用兵必遭大敗,而且有喪生落鳳坡的可能。
所以,一面派馬良進川送信,阻止進兵,一面召集荊襄九郡的首要人物在七夕前都趕到荊州軍師府,名曰慶賞巧節,實則是在等待涪關的消息,以便及時發兵進川,接應劉備。
七月初六,關雲長帶領周倉、廖化、趙累、王甫等人,首先抵達荊州。
廖化等三員大将自從在宜都道上救駕,又直接投到襄陽關羽手下,孔明對他們但聞其名,未見其人。
今番同至荊州,孔明迎入,将相一見如故,自不必多說。
其餘如趙雲、馬谡、糜芳、傅士仁,還有一班文人原在此處,也都聞訊趕到軍師府闊叙久别思慕之情。
張飛自去年酗酒闖了大禍被孔明大罵一頓,以後更是謹慎。
七月初六晌午過後,張飛奉命帶了毛仁、苟璋、劉辟、龔都四将,離了浔陽江大營,一路上趕往荊州。
張飛居中,四将分在左右,五馬并行。
十八名年輕力壯的燕将在後點馬相随。
行至半途,天已向暮,遙望大道兩側的村落、漁船,已是燈火點點。
張飛喚道:&ldquo衆位将軍。
&rdquo 四将應道:&ldquo三将軍怎樣?&rdquo &ldquo明日便是雙七巧節。
我家老師召我等前去,必然有事吩咐,我等須冒黑趕路。
&rdquo &ldquo三将軍所言極是,今晚定要趕到。
&rdquo &ldquo老張同你們是多年的老朋友,路上無事,大家叙談叙談。
老張以為,龐士元本領不差,可是驕傲得很。
此番與我家大哥進川,必定有兇無吉,要死在西川。
&rdquo 四将想,你怎麼可以胡說八道呢!主将在外,總歸希望他能早日奏捷,你竟然詛咒他死。
大家對張飛隻是淡淡地一笑,不置可否。
張飛見他們不接話頭,又說:&ldquo若是龐士元一老掉,我家老師就要進川。
要是分兵進川,老張别的大将不要,就帶你們四個。
你們以為怎麼樣?&rdquo 四将相對一笑,意思是:你自己都弄不明白,怎麼可以領兵進川?要是跟你同去,隻怕要帶了棺材一起去的,死了還有個安身之處。
好得你也不會入川,我們就和你尋尋開心,&ldquo好哇,三将軍進川,咱們便為開路先鋒。
&rdquo &ldquo咱們一言為定!&rdquo 四将附和道:&ldquo一言為定。
&rdquo &ldquo衆位将軍。
&rdquo &ldquo三将軍有何話講?&rdquo &ldquo你們可懂天文否?&rdquo 四将想,我們隻知道擡頭見天,可不明白天上有些什麼學問。
便說:&ldquo三将軍,咱們不懂。
你拜了軍師為師,一定懂得天文,識得地理。
咱們倒要向三将軍讨教。
&rdquo &ldquo嘿&hellip&hellip老張料你們都是睜眼瞎子,今日講些給你們聽聽。
你們看,天上星鬥無數。
&rdquo 四将擡起頭向上一看,果然繁星滿天,閃閃眨眨。
&ldquo是啊,星羅棋布,來日又是個大晴天。
&rdquo &ldquo你們隻知道星多便是晴天,這裡面還有許多道理呢!毛将軍,這顆星是你的,苟将軍,那顆星是你的&hellip&hellip這些都是将星。
&rdquo 四将一無所知,現在聽說自己在天上也有星座,都很驚疑。
問道:&ldquo三将軍,咱們無名之将也有星的嗎?&rdquo &ldquo不錯。
百姓,百星;地上有姓,天上有星,何況你們也是個将軍。
&rdquo張飛指着一顆最大最亮的星說:&ldquo喏,這顆便是老張的星。
&rdquo &ldquo你的星怎麼這麼大,這麼亮?&rdquo &ldquo老張是将中之王,所以又大又亮。
你們看,那一顆是我家大哥的。
&rdquo 四将看着張飛那種神乎其神的樣子倒吃不準他說的話是真還是假,順着他的手指望去,卻看不出哪一顆星是劉備的,疑惑地問道:&ldquo三将軍,皇叔的星在哪裡?哪一顆是皇叔的?&rdquo &ldquo你們看仔細了。
我家大哥有帝王之福,他的星與衆不同,叫做紫微星。
看到了沒有?&rdquo &ldquo啊呀,紫微星在哪裡?咱們怎麼看不到?&rdquo &ldquo你們都是飯桶!這麼大的星都看不見,連什麼叫紫微都不懂。
喏,長長的,彎彎的;白白的,亮亮的,不就是紫微星嗎?&rdquo 四将定睛一看,明白了。
異口同聲地叫了起來:&ldquo三将軍啊,這哪是什麼紫微星,是個月亮啊!&rdquo 七月初六的月亮細長彎曲,就象美女臉上的一條柳眉。
眉月說成是紫微星,誰都不會相信。
張飛&ldquo噗嗤&rdquo笑了出來:&ldquo老朋友啊,路上寂寞,老張同你們說說笑話,解解悶氣。
懂得天文,可以觀察一年四季氣象的變化,知道風雨霜雪,陰晴冷暖。
要是能看出大将在天上的星座,老張沒有學過,隻怕我家老師也沒有這樣大的能耐。
&rdquo 四将想,說了這半天的話,原來都是瞎熱昏,反而把我們都罵了進去。
阿戆真的有趣,自己不懂天文,還編了話來诓騙人家。
就這樣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荊州,各自往公館歇息,已是半夜時分。
一宵無事,已到七月初七。
荊州文武都到軍師府第,參見已畢,設下酒席。
孔明和關雲長上席坐定,兩旁文找文臣,武找武将,捉對兒坐成五、六桌,有的吟詩作對,有的行令猜拳,開懷暢飲,慶賞良辰佳節。
果真是喜氣洋洋,熱鬧紛紛。
飲至傍晚,堂上燈火輝煌,文武更是勸酒殷勤。
忽兒,狂風驟起,吹熄了滿堂的燈火,一道白光射入堂中。
待點燃燈火,早見孔明雙手掩面,連聲痛哭:&ldquo哀哉士元!痛哉士元!&rdquo淚如雨下。
衆人忙問何故,孔叨拭淚說道,狂風蓦地而起,隻怕龐統七夕進兵兇多吉少。
堂上頓時啞然無聲。
其實,孔明今日飲酒,滿腹心事。
從劉備的信中可以斷定龐統七夕要進兵雒城。
張任頗能用謀,落鳳坡中設下伏兵,龐統必走此道。
因此,進了落鳳坡,不是全軍覆沒,也會落得個死傷大半的下場,龐統也就可能遭難。
這樣,劉備必定困守涪關,孤軍待援。
此時大風吹熄燈火,觸動了孔明的心機。
孔明哭罷,關照九郡守将暫時不要回去,耽擱在荊州,等候馬良的回音。
到二十日,文武不必到此軍師府,直接去衙門聚集。
一旦川中有變,便可調兵遣将。
當時,罷宴撤席,各歸館驿等待消息。
光陰迅速,轉眼已到七月二十日。
衙門中鐘鼓齊鳴,孔明坐堂,荊襄人物按班站立。
孔明說,馬良已去多時,估計這幾天主公就有回信到,龐統此番是兇是吉能見分曉,堂上衆位這幾日不得擅離荊州,在此待命。
話未說完,外面已有手下來報:&ldquo禀軍師,馬良大夫傳書已回求見。
&rdquo 孔明立即說:&ldquo傳見本軍師。
&rdquo 馬良來去匆忙,得了劉備的回書,趱程趕回。
進了荊州,聞得今日在衙門升堂,直往裡面而來,到虎案前一躬到底:&ldquo軍師,下官有禮。
&rdquo &ldquo季常大夫少禮。
此去涪關怎樣?&rdquo 馬良從初六到鳳鳴山大營講起,龐統怎樣冷眉相對,魏延狐假虎威,彭羕又如何叮囑&hellip&hellip一一詳陳。
然後将劉備的回書呈了上去。
孔明接過書信一看,确信馬良是初六趕到,忙給他先登了功,吩咐退過一旁。
從劉備的信上和馬良的一番話中,孔明已經意識到了龐統必定大難臨頭,劉備在涪關已陷入孤城自守的困境,急待援軍趕到。
就在這兩天中,也肯定有人從西川趕來荊州呼救。
不出所料,報聲傳到大堂:關平單騎到此,有緊急軍情求見軍師。
孔明想,用不着他來告禀,我已全部知
誰要有絲毫懈怠,或狂言要出戰的,按軍法治罪,立斬不饒。
這是因為張任很善于用兵,他會傳令各處阻止漢軍入川,還可能以重兵圍困,想方設法攻破涪關要打,等到孔明趕到,再行措施。
堂上諸位以為如何?到了這種地步,龐統一死,弄得象無頭蒼蠅,不知以後怎麼辦。
現在有彭羕出面拿定主意,誰還敢不昕,因此,堂上都在說,願聽彭先生吩咐。
彭羕見文武對自己都很信任,就部署道,堂上六員大将分成日夜兩班守關:黃忠和魏延先值日班,一個在東南城關,一個在西北城關;丁立和白壽、孟達和劉封也分别駐守兩座城關,先值夜班。
三日過後,輪換一次。
發令完畢,衆将各自去準備:守關的守關,休息的休息。
隻有彭羕最辛苦,每日每夜地在各處關廂上巡視,處處以身作則。
開頭幾天,弟兄們還沒有意識到守關的重要,偶爾也有打瞌睡、伸懶腰,白天不好好睡覺,晚上提不起精神的。
彭羕見了,并無言語,隻是揮手一劍,将首級向各處号令示威。
所以,凡是當班的,都是精神飽滿;休息的,個個鼾然大睡。
半點不敢疏忽,号令十分嚴明。
大家充分認識到,在這非常時期,彭先生殺幾個小兵以儆戒全軍,并不是因為他手段辣、殺性重,而是為了皇叔和數萬兵民的性命,一馬虎就會造成不可收拾的悲劇。
且不說劉備和彭羕如何緊守涪關,後書自有分曉。
卻說,諸葛亮在荊州也是積極籌劃進川之事。
若是非要等到關平的書信來,再斟酌川中之事,那談何料事如神,也無所謂是天下奇才。
孔明自從接到劉備的一封信以來,巳料定龐統在七月初七日用兵必遭大敗,而且有喪生落鳳坡的可能。
所以,一面派馬良進川送信,阻止進兵,一面召集荊襄九郡的首要人物在七夕前都趕到荊州軍師府,名曰慶賞巧節,實則是在等待涪關的消息,以便及時發兵進川,接應劉備。
七月初六,關雲長帶領周倉、廖化、趙累、王甫等人,首先抵達荊州。
廖化等三員大将自從在宜都道上救駕,又直接投到襄陽關羽手下,孔明對他們但聞其名,未見其人。
今番同至荊州,孔明迎入,将相一見如故,自不必多說。
其餘如趙雲、馬谡、糜芳、傅士仁,還有一班文人原在此處,也都聞訊趕到軍師府闊叙久别思慕之情。
張飛自去年酗酒闖了大禍被孔明大罵一頓,以後更是謹慎。
七月初六晌午過後,張飛奉命帶了毛仁、苟璋、劉辟、龔都四将,離了浔陽江大營,一路上趕往荊州。
張飛居中,四将分在左右,五馬并行。
十八名年輕力壯的燕将在後點馬相随。
行至半途,天已向暮,遙望大道兩側的村落、漁船,已是燈火點點。
張飛喚道:&ldquo衆位将軍。
&rdquo 四将應道:&ldquo三将軍怎樣?&rdquo &ldquo明日便是雙七巧節。
我家老師召我等前去,必然有事吩咐,我等須冒黑趕路。
&rdquo &ldquo三将軍所言極是,今晚定要趕到。
&rdquo &ldquo老張同你們是多年的老朋友,路上無事,大家叙談叙談。
老張以為,龐士元本領不差,可是驕傲得很。
此番與我家大哥進川,必定有兇無吉,要死在西川。
&rdquo 四将想,你怎麼可以胡說八道呢!主将在外,總歸希望他能早日奏捷,你竟然詛咒他死。
大家對張飛隻是淡淡地一笑,不置可否。
張飛見他們不接話頭,又說:&ldquo若是龐士元一老掉,我家老師就要進川。
要是分兵進川,老張别的大将不要,就帶你們四個。
你們以為怎麼樣?&rdquo 四将相對一笑,意思是:你自己都弄不明白,怎麼可以領兵進川?要是跟你同去,隻怕要帶了棺材一起去的,死了還有個安身之處。
好得你也不會入川,我們就和你尋尋開心,&ldquo好哇,三将軍進川,咱們便為開路先鋒。
&rdquo &ldquo咱們一言為定!&rdquo 四将附和道:&ldquo一言為定。
&rdquo &ldquo衆位将軍。
&rdquo &ldquo三将軍有何話講?&rdquo &ldquo你們可懂天文否?&rdquo 四将想,我們隻知道擡頭見天,可不明白天上有些什麼學問。
便說:&ldquo三将軍,咱們不懂。
你拜了軍師為師,一定懂得天文,識得地理。
咱們倒要向三将軍讨教。
&rdquo &ldquo嘿&hellip&hellip老張料你們都是睜眼瞎子,今日講些給你們聽聽。
你們看,天上星鬥無數。
&rdquo 四将擡起頭向上一看,果然繁星滿天,閃閃眨眨。
&ldquo是啊,星羅棋布,來日又是個大晴天。
&rdquo &ldquo你們隻知道星多便是晴天,這裡面還有許多道理呢!毛将軍,這顆星是你的,苟将軍,那顆星是你的&hellip&hellip這些都是将星。
&rdquo 四将一無所知,現在聽說自己在天上也有星座,都很驚疑。
問道:&ldquo三将軍,咱們無名之将也有星的嗎?&rdquo &ldquo不錯。
百姓,百星;地上有姓,天上有星,何況你們也是個将軍。
&rdquo張飛指着一顆最大最亮的星說:&ldquo喏,這顆便是老張的星。
&rdquo &ldquo你的星怎麼這麼大,這麼亮?&rdquo &ldquo老張是将中之王,所以又大又亮。
你們看,那一顆是我家大哥的。
&rdquo 四将看着張飛那種神乎其神的樣子倒吃不準他說的話是真還是假,順着他的手指望去,卻看不出哪一顆星是劉備的,疑惑地問道:&ldquo三将軍,皇叔的星在哪裡?哪一顆是皇叔的?&rdquo &ldquo你們看仔細了。
我家大哥有帝王之福,他的星與衆不同,叫做紫微星。
看到了沒有?&rdquo &ldquo啊呀,紫微星在哪裡?咱們怎麼看不到?&rdquo &ldquo你們都是飯桶!這麼大的星都看不見,連什麼叫紫微都不懂。
喏,長長的,彎彎的;白白的,亮亮的,不就是紫微星嗎?&rdquo 四将定睛一看,明白了。
異口同聲地叫了起來:&ldquo三将軍啊,這哪是什麼紫微星,是個月亮啊!&rdquo 七月初六的月亮細長彎曲,就象美女臉上的一條柳眉。
眉月說成是紫微星,誰都不會相信。
張飛&ldquo噗嗤&rdquo笑了出來:&ldquo老朋友啊,路上寂寞,老張同你們說說笑話,解解悶氣。
懂得天文,可以觀察一年四季氣象的變化,知道風雨霜雪,陰晴冷暖。
要是能看出大将在天上的星座,老張沒有學過,隻怕我家老師也沒有這樣大的能耐。
&rdquo 四将想,說了這半天的話,原來都是瞎熱昏,反而把我們都罵了進去。
阿戆真的有趣,自己不懂天文,還編了話來诓騙人家。
就這樣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荊州,各自往公館歇息,已是半夜時分。
一宵無事,已到七月初七。
荊州文武都到軍師府第,參見已畢,設下酒席。
孔明和關雲長上席坐定,兩旁文找文臣,武找武将,捉對兒坐成五、六桌,有的吟詩作對,有的行令猜拳,開懷暢飲,慶賞良辰佳節。
果真是喜氣洋洋,熱鬧紛紛。
飲至傍晚,堂上燈火輝煌,文武更是勸酒殷勤。
忽兒,狂風驟起,吹熄了滿堂的燈火,一道白光射入堂中。
待點燃燈火,早見孔明雙手掩面,連聲痛哭:&ldquo哀哉士元!痛哉士元!&rdquo淚如雨下。
衆人忙問何故,孔叨拭淚說道,狂風蓦地而起,隻怕龐統七夕進兵兇多吉少。
堂上頓時啞然無聲。
其實,孔明今日飲酒,滿腹心事。
從劉備的信中可以斷定龐統七夕要進兵雒城。
張任頗能用謀,落鳳坡中設下伏兵,龐統必走此道。
因此,進了落鳳坡,不是全軍覆沒,也會落得個死傷大半的下場,龐統也就可能遭難。
這樣,劉備必定困守涪關,孤軍待援。
此時大風吹熄燈火,觸動了孔明的心機。
孔明哭罷,關照九郡守将暫時不要回去,耽擱在荊州,等候馬良的回音。
到二十日,文武不必到此軍師府,直接去衙門聚集。
一旦川中有變,便可調兵遣将。
當時,罷宴撤席,各歸館驿等待消息。
光陰迅速,轉眼已到七月二十日。
衙門中鐘鼓齊鳴,孔明坐堂,荊襄人物按班站立。
孔明說,馬良已去多時,估計這幾天主公就有回信到,龐統此番是兇是吉能見分曉,堂上衆位這幾日不得擅離荊州,在此待命。
話未說完,外面已有手下來報:&ldquo禀軍師,馬良大夫傳書已回求見。
&rdquo 孔明立即說:&ldquo傳見本軍師。
&rdquo 馬良來去匆忙,得了劉備的回書,趱程趕回。
進了荊州,聞得今日在衙門升堂,直往裡面而來,到虎案前一躬到底:&ldquo軍師,下官有禮。
&rdquo &ldquo季常大夫少禮。
此去涪關怎樣?&rdquo 馬良從初六到鳳鳴山大營講起,龐統怎樣冷眉相對,魏延狐假虎威,彭羕又如何叮囑&hellip&hellip一一詳陳。
然後将劉備的回書呈了上去。
孔明接過書信一看,确信馬良是初六趕到,忙給他先登了功,吩咐退過一旁。
從劉備的信上和馬良的一番話中,孔明已經意識到了龐統必定大難臨頭,劉備在涪關已陷入孤城自守的困境,急待援軍趕到。
就在這兩天中,也肯定有人從西川趕來荊州呼救。
不出所料,報聲傳到大堂:關平單騎到此,有緊急軍情求見軍師。
孔明想,用不着他來告禀,我已全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