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涪關劉備下救書 荊州孔明托關羽

關燈
他竟是彭羕,過去他總是裝瘋賣傻,現在卻穿着一身全新的官服。

    想來泠苞決水等軍機,一定是他洩露的了!今天守住涪關,保全劉備的性命,莫非也都是彭羕一人的謀劃?如此說來,我的一系列計策,無疑都斷送在他的手裡,真是可恨之極!張任想到這裡,對彭羕恨之入骨,恨不能生了翅膀飛上城去,揪住彭羕,将他剁為肉醬。

    但又轉念一想,我們兩人既成仇敵,必是各擇其主而事之。

    龐統一死,劉備必定會寫信給諸葛亮告知此事。

    諸葛亮得此消息,豈有不進川之理!在諸葛亮到來之前這段時間裡,劉備正需一個大能人出謀劃策。

    彭羕必定盡心竭力相助,與我在此對峙。

    如此說來,這一系列的事情,全是彭羕一人之罪!張任越想越氣,按捺不住心頭之怒,指着上面咬牙切齒破口大罵:&ldquo原是你這彭賊!&rdquo 彭羕笑指着下面道:&ldquo哈哈哈!原是個無禮小子!&rdquo 張任被他這麼一罵,更是急怒攻心,氣沖霄漢,大聲叫罵:&ldquo本督食爾之肉,方解心頭之恨!&rdquo 彭羕仍然笑聲朗朗,說道:&ldquo彭羕之肉鮮美無比,勝過天鵝也,隻怕爾這蟾蜍永遠吃不到!&rdquo 張任對他恨盡毒極,繼續道:&ldquo本督射盡萬千狼牙,也要将爾逮住,把爾這自稱&lsquo天鵝&rsquo之賊剝皮抽筋,食爾之肉。

    &rdquo我終究要吞你下去,才能平我心頭之氣。

     就因為張任說了這句話,招緻殺身之禍。

    後來諸葛亮進了川,張任躲在雒城中不敢出戰。

    當時彭羕就同諸葛亮說,我有本領将張任賺出城關,因為他要食我之肉,我便送上門去,他豈有不出城之理?因此,擒捉張任隻有彭羕接此頭令。

     張任知道在嘴巴上得不到什麼便宜,就命令手下攻城。

    彭羕見下面的人都荷戈執戟,一面傳令城上将士箭上弓弦,一面厲聲對下面的張任道:&ldquo張任小子,爾有攻關之法,彭羕有守關之能。

    爾膽敢上前一步,彭羕命爾到龐士元手下去報到!爾可信否?&rdquo 這句話的分量的确不輕,吓得張任連連向後倒退數步.再向城關上一看,漢軍個個義憤填膺,而且劍拔弩張。

    心想,照他這麼說,龐統已死無疑了。

    落鳳坡設下的亂箭已效驗了,龐統一定被射得象個刺猬,體無完膚。

    要是城關上也是亂箭齊下,隻怕我也會被射得七穿八孔,不要成了第二個龐統、何必在此作無謂的犧牲,葬送在這個假瘋子的手中!還是讓我回去鎮守大營,以防諸葛亮發兵進川。

    張任圈馬而走,一口氣跑到了鳳鳴山下,進了劉備撇下的這座大營。

    張任立即遣人到雒城中調兵三萬,與吳蘭、雷銅一起鎮守在此。

    傍晚時分,吳懿、劉聩收兵回來,路上打聽得這邊的消息,直抵大營見都督,将小路上亂箭射死龐統,八九千漢兵全都陣亡等事一一告禀。

    張任聽了大喜,吩咐得勝之軍回營歇息,随即修書八封,分遣八路探子送去。

     哪八處?第一封信送往成都,向主人劉璋報捷。

    第二封送往巴州嚴顔處。

    嚴顔是張任的老師,統領西川各路水軍。

    張任要嚴顔接到書信後嚴加防範,以備荊州興兵入川。

    其餘六封信發往陸路上六大關隘。

    這六個口子都是外敵人川的必經之地。

    第一關是夔關,守将是刀祖宗蔡陽的高徒,名叫陽群,人稱&ldquo刀王&rdquo。

    第二關是近天嶺,是蜀中有名的高山,守将以鄧銅為主。

    第三關是錦江,是蜀中的五江之一,守将名喚向寵,自诩&ldquo賽關公&rdquo。

    第四關是白帝城,也就是劉備在此駕崩的地方,守将名叫劉郃。

    第五關是白水關,守将名叫楊宏。

    第六關便是涪江,守将是周群、邢環。

    過涪江八十裡便到涪關。

    張任号令這六個關隘上的守将要戒備森嚴、以守為上,不得擅自出戰。

    其實,等他這麼送出信去,諸葛亮早已在興兵入川了。

     卻說涪關之上,彭羕将守關之法安置完畢,就引着劉備以及衆文武下關,到衙門大堂。

    劉備居中坐定,文武在兩旁站立。

    劉備正要開口問黃忠,小路上的情況究竟怎樣,外面劉封、關平從涪關界首收兵回來,向彭羕交令。

    接着魏延也從後關回來,到大堂上見了劉備。

    劉備見他滿身都是斑斑血迹,情知事情不妙,問道:&ldquo文長緣何渾身血迹?龐軍師怎樣了?&rdquo 魏延長歎一聲,回答說:&ldquo皇叔,龐軍師引軍至落鳳坡,被兩旁山上早已設下的埋伏萬箭齊發。

    所以,龐軍師在亂箭之下陣亡了!&rdquo 劉備雖然感覺龐統此去兇多吉少,但還指望他能回來,根本預料不到一去就成永訣。

    現在聽魏延這麼一講,便悲從衷來,痛哭不已,一則為龐統傷心,二則在哭自己的一生磨難實在太多。

    因為龐統一死,諸葛亮一時無法趕到,自己守在這座孤城中性命危險。

    因此有些心灰意冷,便說道:&ldquo堂上衆位,如今龐軍師不幸喪身于落鳳坡。

    以備看來,涪關孤立無援,難以平定西蜀,還是收兵回去,再圖良策。

    &rdquo 須臾,黃忠和魏延等将都說道,要是就這樣草草收兵,我們怎麼對得起戰死沙場的龐軍師。

    法正和孟達也踏出來說,要是皇叔半途而廢,那永年獻圖豈非成了枉然了麼?劉備聽得這樣說,覺得很有道理。

    心想,我到這裡還不是為了取西川麼?到了這裡又想打退堂鼓,豈不要被人笑話!不過,以後怎麼辦呢?劉備想到這裡又犯起疑來。

    問道:&ldquo走又不能走,戰又難取勝,誰來料理軍務?&rdquo 大家聽劉備在為無人代理軍師之職而擔憂,都活躍了起來,一齊推舉彭羕暫理軍師之職。

    劉備見衆文武如此信任彭羕,自己也稍覺放心,轉身問道:&ldquo未知永言先生意下如何?&rdquo 彭羕十分爽朗地答道:&ldquo羕願為皇叔施犬馬之勞。

    &rdquo心想,不論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還是保護劉備的安全,這都是勢在必行。

    不守住涪關,自己也無處藏身了。

     劉備忙把原先龐統用的那顆副軍師的印信遞到彭羕手中,接着從腰中抽出寶劍付于彭羕。

    彭羕把印和劍一一接過。

    劉備這才命人擺座,自己在旁側坐定,請彭羕在中間坐下。

    兩旁文武紛紛上前向這位代理軍師施禮。

    彭羕首先請劉備親自修書一封發往荊州,請諸葛亮立即起兵進川。

    劉備提起筆來,觸動心境,眼眶中滲出淚水,深感千頭萬緒,一言難盡!過了一會兒,信已寫就,大略這麼說:本年七月初六接到軍師書信。

    初七日,張任在落鳳坡設下埋伏,龐軍師中箭陣亡。

    如今兵困涪關,有蜀中名士彭永言先生暫理副軍師之任。

    請軍師接到此信,日夜兼程,火速營救,十萬火急&hellip&hellip 一旁的彭羕見劉備寫到這裡,又說道,請皇叔在信上再附上這麼一筆:彭羕代理軍務遲至大年三十,可保涪關無虞;若過此期,恐有危險。

     劉備聽得這句話,覺得頗有道理。

    同時又想起,要是孔明領兵進川,荊州一定要有一個得力的大将鎮守,這許多大将中誰最有資格勝任,就讓孔明去選擇。

    劉備重又添上幾行字,把彭羕的話和自己的想法統統寫了上去, 劉備要哪一位大将鎮守荊州,他當然已經選擇好。

    但并不寫明在信上,這是劉備的英明。

    因為荊州這許多文官武将,大多是他數十年來為他盡忠效力的舊臣,無須指名道姓。

    若這樣做,隻怕會疑心劉備有點偏護。

    所以隻需将此事交給諸葛亮,定能如願以償。

    即使有人不服,這事與劉備就無涉了。

     劉備寫完信,把墨迹吹一吹幹,封口,落款。

    遂呼道:&ldquo侄兒關平聽令。

    &rdquo 劉備不差别人,而差關平去送信,顯然是希望關雲長守荊州。

    諸葛亮自然是一目了然。

     關平從旁閃出:&ldquo伯皇大人,侄兒在。

    &rdquo &ldquo奉我之命,赍此書信,立即趕奔荊州。

    請諸葛軍師火速進川。

    侄兒到了荊州之後,不必再回涪關了。

    &rdquo &ldquo遵伯皇大人吩咐。

    &rdquo 中間的彭羕從袖中取出西川地理全圖,交到關平手中,關照他把書信藏在發髻之中,地圖放在雕鞍底下,以備川軍盤查。

    并說,從此涪關出發,一定要走白帝城。

    一來,從白帝城去荊州路程較近;二來,涪關到白帝城還有相當長一段路程。

    我料今日張任射死了龐統,必定要派人去各處關卡,命關上守将一律阻擋出川的人,尤其對漢軍特别注意。

    你現在動身,一則趕在川軍前面,二則可以迅速奔出白帝城關。

     關平應命退下,回寝榻處打點了行裝,備了幹糧、熱水,重又回到大堂上向劉備和衆文武辭别。

    然後,上馬提刀出了涪關。

    果然不出彭羕所料,關平快馬加鞭,到白帝城時,尚未經過川軍的嚴格盤查就出了關,安然直奔荊州而去。

     關平走後,劉備稍微放心一點。

    他問彭羕說,你怎麼也有這本地圖的?彭羕笑答道,此圖就是張松所獻的那一本地圖,隻為龐統好大喜功,逼皇叔分兵,自去落鳳坡時所丢失,由羕拾回。

    此番交與孔明,必有大用。

    劉備想,這本地圖龐統視若至寶,旁人休想碰一碰它。

    就連孔明也未曾看得一看。

    龐統如此珍視之物,竟然也會丢失。

    可見他在進兵之時,已有失常之态。

    然而我未能察此阻之,好言規勸始末,竟使他被張任喪生。

    再一想,當時規勸已不聽,幸由彭羕将此圖拾回,不然失此要物,于軍不利也。

    至此,劉備朝彭羕大笑,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認為彭羕确是西川的大能人,至少可以充當半個諸葛亮。

    相信他能夠助我守到荊州的救兵到來。

     彭羕傳令,從今日起,至軍師到來之前,其間上至皇叔,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