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彭從事施令退涪關 龐軍師矢夭落鳳坡

關燈
放在身上。

    心想,一路之上從未用過地圖,決不會丢掉的。

    怎麼會沒有的呢?噢,知道了。

    我從大營中走出來的時候,曾經摔了一跤,很可能在那個時候失落的。

    隻要不在落鳳坡,這本地圖就不會遺失,早晚會落到孔明的手中。

    因為這是張松的全部心血。

    為了這本圖,張松喪命,我也為時不長了。

    想我從小跟家叔龐德公學了一身用兵之道,指望做些善事,有個善終,死後博個流芳百世。

    哪裡知道,今年僅三十六歲,一失足成千古之遺恨。

    要是被他得知我亡身在西蜀,豈不要傷心而死?龐統倍感失望地舉目瞻望,見前面不遠處的小路旁有一棵大樹,樹身上露出一塊一尺見方的白色軀幹,顯然是被人新近刮去了樹皮。

    便好奇地點馬上前,到樹前停下。

    仔細一看,上面還刻着好幾個字:&ldquo鳳矣,鳳矣!落鳳坡,落鳳矣!&rdquo意思是,龐統啊,龐統!落鳳坡就是你葉落歸根的地方。

    龐統是個硬漢,一向性格倔強,今日看到這幾個字,不覺雙淚沾襟,寸心如剜。

    淚眼中看到下面是&ldquo彭羕&rdquo兩個字。

    兩個字頓然化出-個人影來,&ldquo哈&hellip&hellip小徒,七夕進兵,誤中詭計,後悔不及!&rdquo定睛看時,卻是-方樹身。

    樹下還有一張草席。

    心想,彭羕一再苦口婆心地指點我,而我卻暗中懷恨在心,恨不得将他斬首阻谏。

    昨晚他一個人到這兒寫下這一行金玉良言,為的是教訓我,更是為了教訓後人要引以為鑒。

    确實是一個好先生,當之無愧。

    想那列國年間也有叫龐涓的人,不聽良言谏勸,誤走馬嶺道,死于亂箭之下。

    看來我也要遭到同樣的下場了&hellip&hellip 龐統在那裡想,漢軍早已亂成了一鍋粥。

    他們見頭頂都是手執弓箭的川兵,都大哭大喊起來:&ldquo龐軍師哎,山上都是川兵川将,我們被包圍了!龐軍師救命啊&hellip&hellip&rdquo 龐統想,都是我主将用兵的失策,連累弟兄們受災。

    今日即使一死,也難赦我的罪過。

    莫怪他們要哭,但哭也難逃一死,說道:&ldquo弟兄們不必啼哭。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将士亡于戰場,死得其所。

    若弟兄們陰靈有感,附在諸葛軍師的大旗之上,生擒張任,打平西川,與我等報仇!&rdquo 說也奇怪,漢軍聽了龐統這幾句話,頓時停住悲聲,一個個精神振奮。

    他們想,人總要有一死,跟了龐統一起死,總要比死于非命光彩得多。

    川軍射死了一個副軍師,還有一個孔明軍師,這個仇一定能報!這班弟兄都拭幹了眼淚,朝着山上破口大罵:&ldquo呔!山上的川軍聽了,你們這班狐群狗黨,助纣為虐。

    我們死無所憾,可笑你們好景不長,孔明軍師一進川,你們死路一條!亂箭來吧!&rdquo 山上的二員川将都感到十分驚奇:漢兵剛才還在亂哭亂叫,就象喪家之犬一樣,不知龐統說了些什麼,非但不哭,反而還罵起人來了,真是死到臨頭還要咬人一口。

    吳懿、劉璝在兩邊山上布置完畢,不容下面多罵,把手一招,又是一聲炮響。

    亂箭象暴風驟雨一般,直瀉而下。

     因為是自上而下的,何況箭從弓弦上射下來的力量是可想而知的。

    小路兩頭都被塞住,漢軍都往中軍聚集,炮聲一響,三千支箭齊發,就象傾盆大雨,箭箭不落空。

    一邊射,一邊喊:&ldquo嗨!漢兵招箭哎!龐統照箭啊&hellip&hellip&rdquo箭中在要緊處,當場斃命,中在不緻命處,射得鮮血淋淋。

    而且并不是中了一箭就算了結的,漢軍頭上無遮無蓋,光秃秃的山坳中又無藏身之地,任憑亂箭射來。

    再說這些川軍停了這麼長的時間,早已不耐其煩,喪心病狂地任着性子發射。

    隻要下面還有一個人活着,他們就不住手。

    真是弓開雄魄懼,矢去幽魂銷。

    直射得下面哭的哭,嚎的嚎,跳的跳,跑的跑,滾的滾,倒的倒。

    好一幅驚心動魄的射陣圖!&ldquo呔!埋伏厲害,川軍狠毒啊&hellip&hellip&rdquo 頭頂上的亂箭&ldquo嗤──&rdquo越射越急,越放越快。

    下面的漢兵象倒塌的圍牆一樣,一排一排地橫在地上,哭聲震天動地,少的七八支,多的二、三十條,死屍不計其數,活的負痛四處奔逃,越跑中的箭越多。

    龐統怎麼樣呢?他的背上已中了四、五支箭,一身殷紅,但他一點也沒有痛楚之感。

    因為到了這個地步,他完全置生死于度外,還希冀能找到一條活路,能絕處逢生。

    他一手拎着缰繩,一手執着鵝毛扇,催促戰馬漫無邊際地亂竄。

    &ldquo的盧&rdquo的後臀上也中了數箭,狂奔亂跳,奮蹄長嘶,企圖掙脫主人的擺布。

    龐統竭盡全力地控制住發狂的戰馬,不時叫道:&ldquo寶馬,你與我快走!&rdquo 龐統見前面有一片小小的樹林,心想,一到樹林裡就射不到箭了。

    可是馬兒才跑得幾步,接連中了十餘箭,痛得它亂颠亂跳,一聲狂叫,向上蹿起。

    龐統再也抓不牢缰繩了,手一滑,就跌倒在地。

    見戰馬跳了幾下,馬頭上中了幾箭就滾翻在地,一陣抽搐,死了。

    龐統秃了頭,一手拎道袍,一手執扇子,轉身猛跑幾步,到那棵白皮大樹下,再轉身靠在樹身上,再也不想動了。

     再說外面的魏延站在車堆旁,聽得裡面哭喊之聲此起彼伏,知道埋伏十分厲害,但不清楚川軍到底是噴火燒呢,還是灰瓶石炮亂打呢。

    總之,裡面被截住的人,一個都活不成。

    魏延最關心的是龐統,心想,我走在最前面還是剛巧逃出,他在中隊肯定進不能,退也不能,我怎麼去搭救他呢?先要看一看到底怎樣才能救出他。

    魏延便命幾個弟兄用幾根繩索連在一起,然後打成一個繩圈。

    自己卸去身上盔甲,放下大刀,向山壁上看去。

    果然有不少石尖和樹樁突出,便拿了繩圈向上面抛去,先套住一個石尖,順着繩子向上爬。

    站穩了腳再抛,又套住了一個樹樁。

    循環數十次,已爬上了十多丈高。

    這才用右腳扣住繩圈,右手抓住石尖,就象蕩秋千一樣,吊在半空中。

     下面的漢兵見他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又這樣直立在空中,驚叫起來:&ldquo魏将軍當心了!&rdquo 魏延哪裡還顧得了許多,擡頭向前面一看,亂箭象蝗蟲一樣漫天飛舞,小路上屍積如山,血流滿地,哭聲已經稀落下去,還有極少數的漢兵還在掙紮。

    再往前看,山崖擋住了視線。

    雖然魏延也殺過人,但見自己的手下一個個被射得血肉模糊,看到這種慘不忍睹的場面,哪裡還有不害怕的道理。

    腳一軟,手一松,人就從上面倒栽下來。

    幸得下面的四十多個小兵正焦急地看着他,忙用手去接。

    還好,魏延的身體掉在小兵的手臂上,再滾到地上。

    盡管這樣,魏延是個身材高大的戰将,又從上面摔下來,仍然跌得頭破血流,但總算沒有摔死。

    小兵把他扶起來,給他包紮一下,隻有扛了大刀和盔甲,尋路逃回涪關。

     落鳳坡裡的龐統到了大樹下,已覺得渾身酥軟無力,背靠大樹不動了。

    山上的川軍将下面的漢軍全部射死之後,發現了樹下的龐統,數千支箭全朝他一個人射來。

    頃刺間已把龐統和這棵大樹射得象刺猬一樣。

    龐統頭上發髻蓬松,手上的扇子已沒有幾根鵝毛了,從頭到腳,少說也有二百來條箭,腳下一大攤血。

     山上的吳懿和劉璝見龐統中了這許多箭仍然站着不倒,心甚詫異,忙命手下停止射箭。

    見龐統還是不倒,不知他是死是活。

    其實,龐統早已氣絕身亡了。

    隻不過無數條箭射穿了他的身體,把他釘住在樹上而已。

     兩員川将終究不放心。

    命手下用山石向大樹擲去。

    頓時大小石塊向下瀉去。

    可大的打不到,小的被樹枝彈了開去。

    好一會,才有一塊石頭擊中了龐統的右肩,屍體這才擺脫了亂箭的支持,向左邊倒了下去。

    川軍凱旋而回。

     卻說黃忠逃到外面,也象魏延一樣向上攀登,見裡面橫七豎八地躺滿屍體,隻覺得毛骨悚然。

    擡頭見不遠處有三個大字:鐵籠套。

    心想,鳳凰飛進了鐵籠子裡,那還逃得出嗎?不一會,裡面已經沒有聲音了,知道龐統必定死了。

    就慢慢地從山石上翻下來。

    帶了四十幾個小兵離開小路,直奔鳳鳴山大營而來。

     法正、孟達二人見黃忠果然不出彭羕所料,隻帶了幾十個小兵潰逃回來,上前道:&ldquo老将軍住馬!請速去大道救應皇叔;此處大營已撤走,同往涪關前關而來。

    &rdquo 黃忠也不多問,圈馬就走。

     正是:太平文武關心境,落難将軍無情緒。

     龐統陣亡,劉備失利,這一局殘棋究竟怎樣收場,且看下冊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