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彭從事施令退涪關 龐軍師矢夭落鳳坡

關燈
一看,果然見&ldquo鳥&rdquo字的周圍有一個框框,不過也是隐隐約約。

    忙到龐統馬前說:&ldquo軍師,小的該死!小的看錯了一個字,此處并非落鳥坡,而是落鳳坡。

    請軍師寬恕!&rdquo 龐統聽到&ldquo落鳳坡&rdquo三個字,大為吃驚:我龐統被人稱作鳳雛,表明年輕有為的意思。

    鳳是要翺翔于太空的,我還隻有三十六歲,飛騰日子在後頭呢!這個地名卻叫落鳳,多麼不吉利! 龐統今日是死在亂箭之下的,而不是死在這塊碑上。

    正因為鳳雛用兵不慎,所以會在此落遇。

    這既是一種巧合,又是一種必然性。

     就在中隊、後隊亂叫地名的時候,頭隊的魏延已經将近另一個路口,道路更加狹窄難走起來。

    魏延點馬執刀走在頭裡,忽見小路中間有一輛沒有輪子的軍車,一頭頂着左邊的山崖,一頭撐住右邊的石壁,車上裝滿大小的石塊,就象一座小山擋住了去路。

    軍車中央的石塊裡豎着一根鬥口粗細的旗杆,旗杆頂上飄着一面大紅旗,高聳入雲,差不多和兩旁的山頭一樣平。

    一輛軍車把道路塞得嚴嚴實實。

    魏延想,張任這家夥怕我們從這兒偷襲雒城,用這個玩藝兒攔截道路。

    這有什麼了不起,我叫小兵把石頭一塊塊地搬掉,再把車子橫在一邊,不就可以走了麼?但再一看,大的石頭沒有十來個人是搬不動的,路又窄,十來個人連立足的地方都沒有。

    心想,這杆大旗的分量最重,我先用大刀把它砍倒,再用刀頭撬去石頭,挑開大車,出清道路,不至于耽誤更多的時間。

     魏延是個莽夫,他也不想一想,在這荒僻的山路上,人煙稀少,又無軍隊,哪來什麼軍車呢?分明是敵軍設下的暗号。

    川軍在山上,小路崎岖曲折,很難判斷頭隊已到哪裡。

    為了要使龐統全軍覆沒,頭隊到了軍車跟前,後隊也就進了圈套。

    這紅旗與山頭一樣高,埋伏在上面的人不必探出腦袋向下看。

    下邊的人要通過這道口子,必先搬去軍車,而這根大旗杆是在山上當場伐下做成後,用繩索吊下來的,任憑大将有多少神力,也休想搬動。

    搬不動,就隻能砍,一砍,旗杆倒;旗倒,這就是發箭的信号。

     頭隊上的漢兵見前面紅旗擋道,朝後面喊道:&ldquo不好唻,前邊紅旗擋道,無法通行哎!&rdquo 中隊上的龐統正為落鳳坡三字疑慮,又聽得前面有紅旗攔住去路,恍然大悟:啊呀!我中了張任的計了。

    這裡必定有埋伏,大紅旗是他們的信号,千萬不能去碰它。

    讓我暗暗傳令退出小路。

    龐統要緊傳令:&ldquo來,傳本軍師之命,前隊不得妄動大紅旗!&rdquo &ldquo呔!頭隊魏将軍哎!軍師有命。

    不得妄動大紅旗啊!&rdquo 可是已經晚了。

    魏延在馬上伸展了幾下手臂,用足了力氣,刀起盤頭,空中揮舞,刀風呼呼作響,對準旗杆上&ldquo紮&rdquo就是一刀,拔出大刀,順手朝木杆上&ldquo嘭&rdquo地點了一鑽。

    這麼高的一根大木頭,下面吃到分量,上面連晃幾晃,隻聽得從刀痕處迸發出一聲撼人肺腑的響聲&ldquo刮──&rdquo旗杆已斷。

    魏延再用刀鑽死命向前一頂,連杆帶旗倒了下去。

    &ldquo轟──&rdquo一陣巨響,在山谷中回蕩。

    恰恰龐統的命令傳到:&ldquo軍師有命,不得妄&hellip&hellip&rdquo見大旗已倒,改口叫了起來:&ldquo龐軍師哎,大紅旗已被魏将軍砍斷哉!&rdquo 龐統聽到紅旗已倒,暗急道:唉!魏延啊,你這下闖出大禍來了! &ldquo當!&rdquo兩邊山上同時響起一聲号炮。

    就在頭隊的頭頂上,至少有二三百輛軍車一平排滑下來。

    這些車子本來都用連環索牽住在山上,一根總索繞在根深蒂固的大樹上。

    炮聲一響,吳懿和劉璝各斬一頭,數百輛大車毫無阻擋地壓了下來。

    魏延畢竟是久戰沙場的大将,聽得頭頂的轟鳴之聲,又覺得上面有砂石掉下來,以為是山倒下來了,看都來不及看,便起手中的大刀鑽子在地上用力一撐,兩足在踏镫上使勁一點,整個身體騰了起來,空中一個筋鬥,躍過大石車。

    猛聽得身後&ldquo豁啷當!&rdquo一陣震耳欲聾的嗡嗡聲。

    站定身子,還覺得大地在搖撼,就象天崩地裂一樣。

    回頭一看,沙塵蔽天,亂石還在自上翻滾而下,跟前堆起了一堵十幾丈高的車牆。

    頓覺得天昏地暗。

    環顧身旁,隻有四十幾個小兵逃出虎口,早已吓得面無人色,有的趴在地上,有的抱成一團;有的在顫抖,有的在癡笑,有的哭喪着臉看着自己。

     第三隊上的黃忠見三千漢兵已走得差不多了,估計裡面沒有埋伏,點馬剛要入口,猛聽到裡面一聲炮響,知道情況不妙,圈馬就走。

    才走得幾步,背後就是一陣巨響,山搖地動,把戰馬驚得連聲長嘶。

    弟兄們都吓得往裡邊跑,就好象急着要找死一樣,也隻有四十幾個人扭轉身體逃出了路口,才僥幸保住了性命。

    回頭一看,軍車高高疊起,築起了一道厚厚的鐵壁。

     龐統在裡面聽得兩頭同時發出一聲巨響,知道川軍的埋伏來了。

    傳令道:&ldquo大隊與我速速前進!&rdquo &ldquo龐軍師哎,前隊已被軍車堵住,不能走哉!&rdquo &ldquo文長呢?&rdquo &ldquo魏将軍逃出去哉!&rdquo 龐統想,前面走不通,先退回去再徐圖良策。

    傳令道:&ldquo大隊後退!&rdquo &ldquo後面亦然截斷哉!&rdquo &ldquo黃忠呢?&rdquo &ldquo老将軍沒有進來!&rdquo 龐統想,好極了,一個腳快逃了出去,一個腳慢沒有進來。

    将帥三人中隻有我龐統不緊不慢夾在當中,叫天天不應,喚地地無聲,和這些倒楣的小兵關在裡面。

    看來隻有等死了。

    隻見頭隊上的小兵退了回來,後隊上的小兵也奔了過來,頭,中、後三隊弟兄都密集在落鳳坡中。

     山頂上的吳懿和劉璝斷索抛車以後,見下面哭爹喊娘一片混亂,都向落鳳坡這塊空曠之地擁來。

    命弟兄們統統站起來,分前後兩排靠崖邊列隊,全都要挽着弓,搭着箭。

    身上挂起飛羽袋,前胸二十五支箭,後背二十四支箭,手拈一支箭,前排射光退下裝箭,後排緊接着射。

    六千人三千在前,三千在後。

     龐統聽得上面有号令之聲,擡頭一看,川軍排了一長列的隊,都是長弓硬弩,足足有數裡之遙。

    心想,張任果然善于用兵,我太輕敵了,總以為到了七夕下午他不會再有防備,要同戰将三軍慶賞佳節。

    誰料到在申末酉初,仍然伏兵重重,戒備森嚴。

    說明張任料事比我準确。

    前後路已斷,左右是峭壁,進也是死,退也是死。

    這是天命難違。

    想那赤壁之戰,我龐統受周瑜之托,去曹營巧獻連環,好朋友徐庶向我求教脫身之計,給我相了個面,說道,絞龍見首不見尾,急流勇退,功成即退,要效學範蠡泛舟太湖,不要效學文種迷戀功名。

    我當時隻認為他在說我要助一個有道明君,成了天下就退歸隐林。

    其實他是在暗中警戒我,知道我的性格暴躁,不聽忠言,是成不了大事的。

    因此假借相面來點撥我。

    現在想起來,我這個人居功好傲,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根本不能有始有終地助劉備創立三分基業,早應該在獻了連環之後,就應該隐居深山。

    就說孔明吧,千裡迢迢命馬良送信來,誠心誠意提醒我不能在今天進兵,我非但不聽,還當作人家是在嫉恨我,壞了自己的大功。

    孔明啊,孔明!你我從小相處,又被世人贊譽為隐林中的&ldquo龍鳳&rdquo,共助劉備創業,同為大漢軍師。

    本來可以為漢室盡力,隻因我龐統不自量力,好大喜功,又不聽忠言,以緻于落到身敗名裂的地步。

    我現在明白了!你的才能遠在于我龐統之上,足以助劉備成天下。

    我一死之後,劉備必有書信到荊州,請你速速趕來,重整旗鼓,打下西川。

    但是這本地圖還在我身上,怎麼送出去呢? 龐統想到這兒,向左右兩袖中一摸,沒有。

    再在身上一摸,也沒有。

    &ldquo奇啊!圖本到哪裡去了?&rdquo低下頭來對地上四下一看,隻有亂石沙子,不見地圖。

     小兵見龐統失魂落魄地在尋找東西,忙問:&ldquo龐軍師找些什麼?&rdquo &ldquo本軍師的圖本在哪裡?&rdquo 小兵想,地圖隻有你龐統一個人看,我們怎麼知道你把地圖放在哪裡的呢?大家分頭在前前後後尋了一遍,都回來說沒有。

     龐統記得明白,出兵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