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彭從事施令退涪關 龐軍師矢夭落鳳坡

關燈
所以對城關上又說道:&ldquo兄弟,彭先生之言甚是。

    此地不是說話處,愚兄以首級擔保,請兄弟開關。

    &rdquo 關平見他們兩個都為自己作保,方才放心開關。

    大隊一擁而進。

    劉封和彭羕下馬上關。

    劉封将為何到此的情由向關平一一叙明,關平這才相信,傳令車仗辎重暫時停在城中的街道上,讓劉備回來再作安排。

    劉封、關平與彭羕見過禮,說道:&ldquo一切聽從彭先生吩咐。

    &rdquo 彭羕立即命他們二人各領兵五百,攜帶鑼鼓号炮等物,去關外三裡的涪關界首左右埋伏,聞城中第一聲炮響,敲鑼打鼓,号炮齊鳴,呐喊助威。

    聽到第二聲炮響,一齊停下,要寂靜無聲。

    不得有誤! 二位公子聽了彭羕的吩咐,領兵出了涪關。

    在界首處,劉封在左山套埋伏,關平在右山套埋伏,各帶響器聽候城上的消息。

    彭羕傳令緊閉城門,城上安置好一尊号炮,命弓箭手多備亂箭。

     再說劉備和丁立、白壽帶了三千人馬直往城進發。

    才走得十裡路,前面&ldquo當&rdquo一聲炮響。

    劉備與丁、白二将忙将戰馬扣住。

    擡頭一看,前面大道上排出三千川軍,旗門前二面大旗,一面上書&ldquo吳&rdquo,一面上書&ldquo雷&rdquo。

    旗下二員戰将便是吳蘭、雷銅,兩人在馬上各提一柄開山巨斧。

    劉備想,這裡大道上尚且有伏兵,小路上肯定也有防備。

    我今天能進則進,不能進則退,根本不想戰勝他們。

    傳令道:&ldquo丁立,白壽上前抵敵!&rdquo &ldquo是。

    &rdquo二将答應一聲,從劉備身旁飛馬而出,指着兩名川将道:&ldquo來将通下名來!&rdquo &ldquo大将軍吳蘭!&rdquo &ldquo大将軍雷銅。

    爾等何許樣人?&rdquo &ldquo大漢皇叔麾下大将軍丁立、白壽的便是。

    不必多問,放馬較量!&rdquo 吳蘭便起手中巨斧向丁立當頂砍去。

    &ldquo照家夥!&rdquo 丁立忙用長槍去迎。

    &ldquo嚓嚓!當當!&rdquo 雷銅掃馬上前,對準白壽劈面也是一斧。

    &ldquo大膽漢将照打!&rdquo 白壽挺槍敵住:&ldquo且慢!&rdquo 丁立、白壽到底不是吳蘭和雷銅的對手,使勁用力還招架不開兩柄大斧。

    劉備在後一看,心想,既然兩軍對了陣,總要想辦法取勝,不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大将吃虧。

    劉備雖然本領平常,也不常出手,但畢竟掃過黃巾黨,戰過虎牢關,作戰經驗還不錯,别人交戰,他在旁邊做個幫手還可以。

    劉備就悄悄地兜到吳蘭的背後,舉雙手兩柄黃金锏向他後腦上擊去。

    &ldquo川将照打!&rdquo 吳蘭很輕松地壓住丁立的長槍,忽聽背後有人打來,側首一看,卻是劉備。

    從他的架式上已看出了劉備的功底很淺,但不能不應付。

    盡管兩柄金锏沒多少分量,腦袋不是鐵鑄的,碰着也要開花的。

    隻得收回大斧,轉身去招架劉備的金锏,喝道:&ldquo劉備且慢!&rdquo &ldquo嚓啷&rdquo一聲,劉備的雙锏被彈了回去。

    吳蘭正要還手去劈,不料劉備已經逃出了數十步路。

    早已說過,劉備打了幾十年仗,輸多赢少,逃跑的動作比大将還快,這方面他也練就了-套人所不及的本領。

    吳蘭剛要縱馬,腦後槍風又起,隻得又圈馬去對付丁立。

     劉備逃到那邊,不見吳蘭追來,起手又是朝雷銅腦後雙锏齊出。

    雷銅也正要想逼白壽下馬,大斧架在槍上向下沉去。

    忽見劉備從後抄了上來,忙收回大斧,招架連還手一起發了出去。

    但白壽也不放松,他見雷銅回身去招架,連忙向雷銅後背刺一槍。

    雷銅沒來得及還手,又隻好返身和白壽去對打。

     就這樣,劉備在兩對大将中來往穿梭,一忽兒向左邊打兩锏,一忽兒向右邊敲兩锏,累得滿身是汗。

    本來手足失措的丁立、白壽,被劉備這樣打來打去,倒也有了喘息的機會,不時向川将還幾下手。

    吳蘭和雷銅卻忙不過來了,招架着前面,還要擔心着後面。

    一共五個人,打成兩對半,難分難解。

    兩旁軍士都在為自己的大将呐喊助威:&ldquo打得好哇!殺&hellip&hellip&rdquo 這裡打得熱鬧,雒城的探子飛馬趕進大堂:&ldquo報禀大都督!&rdquo 張任守到了這個時候,漢營的消息一點也沒有,心裡開始着急起來:莫非龐統已經知道我有伏兵?所以坐在堂上等候探子的消息。

    太守費管、守将郤真站立兩側,也是一言不發。

    忽聞探子來報,張任忙問:&ldquo可有漢營消息?&rdquo &ldquo大道上劉備領兵殺到,吳、雷二将正在抵擋。

    &rdquo 張任聽到這個消息,又驚又喜:我設下的亂箭是等待劉備的,現在劉備走的是大道,說明龐統走的小路。

    不出我之所料,龐統果然想乘七夕節偷襲雒城。

    那也好,反正大道小路都有埋伏,落鳳坡射死龐統,大道上我張任親自出戰,将劉備生擒活捉。

    傳令道:&ldquo來,與本督點兵一千,帶馬扛槍!&rdquo &ldquo是!&rdquo手下退出。

     張任又說:&ldquo費太守、郤将軍,本督往大道迎戰漢軍,爾等謹守城關。

    &rdquo說罷,出衙門上馬執槍,一千弟兄跟随,出了雒城。

    費管、郤真送至城關,平吊橋,張任帶兵沖出吊橋,直奔大道。

    遠遠望去,吳蘭和雷銅正與兩員漢将酣戰,又有一人忽左忽右地幫着忙,弄得他們隻能招架而不能還手。

    走近看時,此人龍冠龍袍,手執雙锏,正是劉備。

    心想,劉備非但人比劉璋厲害,而且手上還會來幾下,怪不得這樣勇猛的大将也會打得這般狼狽。

    張任在馬上高喊道:&ldquo叱!枭雄劉備,乘此雙七巧節進兵,膽敢侵犯雒城,本督張任叫你有來無回!&rdquo 劉備聽得是張任的聲音,收回家夥,扣馬回頭一看,一騎馬上金盔金甲,頭上雉尾雙挑,果然是西川的都督張任,暗暗吃驚:張任不來,丁、白二人還能勉力抵擋一陣,我可以東打一下,西打兩锏,占點小便宜;張任一到,莫說進取雒城,就是三個打他一個,也不是他的對手,弄得不巧,三條性命要丢掉一雙半。

    我今天并非想奪雒城,這種便宜貨也不要撿,能打則打幾下,不能打就速速退兵,免得節外生枝。

    便向兩旁招呼一聲:&ldquo丁、白二将聽着,張任來了,速速回兵!&rdquo說罷,催馬就逃。

     丁立、白壽見劉備已躍出了數丈,馬上收轉長槍,圈馬趕了上去,保護着劉備飛也似地奔跑。

    三千漢軍前隊改後隊,後隊作前隊,緊緊追趕。

     張任趕到這裡,吳蘭、雷銅上前迎接。

    張任立即傳令,三軍随了本督追趕劉備。

    張任抱槍居中,吳、雷捧斧分在兩翼,四千川軍如潮水般地跟定張任,齊聲呐喊:&ldquo劉備慢走哎!漢将往哪裡跑啊!殺!&hellip&hellip&rdquo一片喧嚣之聲。

     劉備磕在馬背上,連連催促黑爪馬:&ldquo寶馬快走!張任來了,快走啊!&rdquo 這匹黑爪馬潑開四蹄,&ldquo哈啦&hellip&hellip&rdquo跑得飛快,劉備在馬背上隻見兩旁樹木峭壁象崩裂一般向後倒去。

    心想,這匹戰馬不比&ldquo的盧&rdquo差到哪裡,跑起來就象騰雲駕霧,既快又穩。

    這匹馬好象也懂得主人的意思,也在想,今天要不是你把我換到大道上來,我這條馬命也不保;你救了我,我理應效犬馬之勞,立點汗馬之功。

    前面劉備逃,後面張任追,一下子很難趕上。

    暫且不提。

     再說小路上。

    從鳳鳴山大營到雒城北門,約有十八裡路。

    先頭走的還是大道,過了十裡路,兩旁的山腳逐漸向路當中延伸出來,寬的地方可以二人并肩,窄的地方連走路也很困難:坎坷不平,彎彎曲曲。

    山上山下的樹木茂密蒼翠,古木參天。

    尤其是七月裡,枝多葉繁,就象一座天然的綠色傘蓋,擡頭不見天,隻有從峭壁上反射出來的陽光才把裡面照得亮堂。

    外面是炎熱的暑天,到了這裡卻似深秋相仿,一路上的汗水頓然滞留,反而覺得有點涼飕飕。

    山泉涓涓流淌,亂石上長滿了青苔,陰涼潮濕,大有心曠神怡之感。

    山坡上的小動物瞪着眼睛驚奇地望着外邊進來的大隊人馬,意識到有人在用手威脅它們,便&ldquo嗤溜&rdquo一下從石縫中逃進了山洞。

    枝頭上的禽鳥&ldquo咯&hellip&helli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