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失城關楊高自刎頸 慶捷功劉龐相争言
關燈
小
中
大
意中度過,所謂得意莫忘失意。
不過現在正當暢飲賀功喜酒,應當講些吉利有趣的話,你這麼一說,不是在掃大家的酒興麼?所以,劉備停止了說話。
龐統把酒杯放下,拿起鵝毛扇,繼續說:&ldquo孫膑得意,莫忘刖足;龐涓得意,莫忘身困鬼谷;蘇秦得意,莫忘懸梁刺股;張儀得意,莫忘被誣竊玉;張良得意,莫忘亡韓之侮;韓信得意,莫忘乞食漂母,胯下受辱!&rdquo 席旁衆将聽了都在想,到底是個鳳雛,說起話來一套連一套,就象唱歌一樣,很有味道。
因此,大家都靜下心來聽,就連四周的漢軍也忘了飲酒,堂上寂靜無聲。
龐統又說道。
&ldquo曹操得意,莫忘赤壁火燒;孫權得意,莫忘荊州未了;孔明得意,莫忘小主被抱;黃忠得意&hellip&hellip&rdquo 大家想,死的說了,說活的。
看來遠的說了,要說近的了。
&ldquo黃忠得意,莫忘長沙被弑;魏延得意,莫忘獻關遭戮。
&rdquo 黃忠想,過去的事情還提它幹什麼。
韓玄已經死了,我也不去記他的恨了。
魏延想,你這句話我聽了最痛快,這件事我一直記着,可是不敢說。
&ldquo關平得意,莫忘惑于關莊;劉封得意,莫忘父子情傷。
&rdquo 劉封聽了也覺得滿心舒暢。
心想,去年險些被父親誅殺,終因是螟蛉之子,所以得不到劉備的寵幸,父子一點也沒有骨肉之情。
&ldquo丁、白得意,莫忘騰龍山落草為盜;法、孟得意,莫忘張永年身陷囹圄;龐統得意&hellip&hellip&rdquo 大家想,講了别人還要講自己呢,不知你自己有些什麼可以牽挂的? &ldquo龐統得意,莫忘涪關革職。
&rdquo 文武聽他說這句話,一個個都驚呆了:我們聽出報應來了,剛才說的都很有理,可這一句太言重了些。
&ldquo主公得意&hellip&hellip&rdquo 早說劉備已有了幾分醉意,聽龐統前前後後說了一大堆,象順口溜一樣,一聲不響。
大家聽到現在方始明白:原是龐統乘着酒興在發牢騷,說了自己不算,又講到主人的頭上來了。
劉備一聽,便喝問道:&ldquo劉備便怎樣?&rdquo 龐統聽了劉備所問,便瞪出了一對大眼睛:你以為我不敢說嗎?自顧襄然舉首,說道:&ldquo主公得意,莫忘織席販履。
&rdquo君子不忘其舊,我說的全是事實,你敢把我怎麼樣! 文武想,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剛才倒很有趣,從古至今,從遠到近,從别人論及自己。
不過,你要說主公,就應該挑好聽一點的講,怎麼可以揭他的底呢! 劉備和龐統-對君臣,就象是天生的冤家,呆在一起就會鬥起來。
尤其今日都吃了幾杯酒,龐統不知高低,隻顧發洩自己内心的忿恨。
而劉備呢,當着這許多人,被他說三道四,赫然大怒,立即對他有了臉,喝斥道:&ldquo爾膽敢如此放肆,真是臣不臣&hellip&hellip&rdquo 龐統到了劉備手下,先在耒陽縣做了一百天的縣令,又被削去了一年的職,到了今天實在忍不住了,一肚子的氣全都倒了出來。
見劉備動怒,也毫不退讓,站起身來說道:&ldquo主公織席販履,盡人皆知,誰在放肆?若說貧道臣不臣,主公豈不是君不君了!除非再将貧道革職!&rdquo說時,一把鵝毛扇跌落于地。
&ldquo好&hellip&hellip備遲早總要去請孔明進川,将爾調去荊州。
來,取文房四寶,待我修書一封,命孔明立即進川。
真是氣煞我也!&rdquo &ldquo哦喲!嚯&hellip&hellip果然又要削職了。
&rdquo 文武見堂上君臣大沖突,一個個張口結舌──龐統跟了劉備這幾年,心中結下了不少的怨氣,在臨死之前與劉備這麼一場大罵,總算把心頭之氣完全抖了出來。
雖然兩個人的怨更加深了一層,倒反而覺得輕松了些。
劉封、關平急忙上前勸道:&ldquo父皇息怒。
&rdquo&ldquo伯皇且息雷霆,裡面去歇息吧!&rdquo說着,扶着劉備往内室而去。
劉備一面走,一面仍在喊着:&ldquo來來來,将筆硯取來,待我修書去荊州,命孔明進川。
&rdquo 到了寝室,劉封和關平把劉備按到床上,給他除冠卸袍,脫靴去襪,蓋上錦褥,下了絲帳,掩了寝門,自去歸歇。
劉備連日來趕路,已經疲倦不堪了;如今飲了些酒,又發了一通火,所以頭一着枕,就鼾然大睡。
劉備一走,黃忠和魏延也将龐統扶進府宅。
大堂上自有手下收拾殘肴。
本來是君臣大聯歡,是樁高興的事,結果弄得主帥大沖突,不歡而散。
次日,龐統一早升坐大堂,文武兩旁聚集,劉備坐在旁邊,這種場面依然如故,就好象昨天根本沒有發生不愉快的事一樣。
衆人上前參見已畢,魏延從旁閃出,将昨天龐統跌落的鵝毛扇遞到龐統面前,說道:&ldquo龐軍師,昨日大堂慶賀大捷,軍師與主公争得面紅耳赤。
喏喏喏!這是爾昨天跌落于地的鵝毛扇,請軍師收起。
&rdquo龐統點點頭,将扇子接到手裡。
被他這麼一講,劉備倏然起身到龐統面前,好象疚愧地說道:&ldquo啊,龐軍師,昨日備多飲了幾杯酒,言語之中有所冒昧,真是君不君。
請軍師多多包涵,切莫見怪。
&rdquo 龐統忙起身拱手道:&ldquo主公說哪裡話來,此事皆固貧道酒醉而起,言語有失檢點,實是臣不臣。
主公素知貧道性躁,請不必挂懷,過日與主公請罪罷了。
&rdquo說罷,兩人撫掌哈哈大笑,複歸座位。
衆文武都在想,君臣兩個人真是好胃口,昨日罵到這種地步,一夜睡下來,各自都道起歉意來。
本來麼,君臣不應該各執已意、大吵大鬧。
你們兩人一翻臉,以後怎麼能打下西川呢?你們對此不存介意,我們做部下的也感到高興。
其實,劉備和龐統都沒有忘卻這件事。
他們回到寝室後,也都後悔不該這樣大發脾氣,因此把一腔的怒火都強壓在肚子裡。
今日一早坐堂,都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希望就這樣不了了之。
可被魏延這麼一提,兩人樂得放出高姿态來。
──君臣之間的關系就象朋友一樣,相罵乃至于相打都不在乎,隻要不存心,日後自能言歸于好。
隻怕象劉備和龐統那樣,一個說自己不象主人,一個說自己不象臣下,表面上十分和氣,心裡卻各有盤算,已經大大地傷了感情,這種縫隙是無法來愈合和彌補的。
──劉備想,你這個軍師,我早晚要把你調回荊州;不必再和你多費口舌。
龐統想,你這個主人如此待我,我遲早要離開這裡,另投賢明之主。
好聚不如好散,免得以後成了不共戴天之仇敵。
從此,兩人之間的隔膜始終未曾解開,一直面和心不和。
後來龐統就死去。
再說吳懿解大糧回到成都,又從成都趕往涪關,真個是日夜兼程,馬不停蹄,不敢稍有松弛。
這一日進得雒城,已知涪關失守,二将自刎。
當即命費管、郤真堅守雒城,不許出戰,說都督的人馬随後即到,立即返身趕往成都報信,回到成都城南,恰巧遇見張肅。
張肅是張松的兄弟,但他是張任的親信;偏偏他的哥哥張松是張任的對頭。
張松的死,可以說有一半是壞在他弟弟張肅的身上。
此番張肅被張任遣往四處催糧,回進成都,正與吳懿會面。
便叫住問道,吳将軍緣何如此行色匆匆?吳懿與張肅同為張任的心腹,情誼頗洽,便說,荊州劉備先殺龐熙,占了葭萌關,後奪涪關,又迫使楊懷、高沛自刎。
小将特從雒城趕回禀報都督。
說罷,飛馬進城。
張肅望着吳懿遠去的身影,心想,西川到處都在傳聞,說我兄長張松到荊州暗将西川地理圖本送與劉備,張任也說他是賣主求榮。
這事是真是假,讓我去探聽一下。
張肅命手下押了糧米到糧台上交差,自己進了城直到張松的家中。
自從去年張任命五百川兵看守張松以來,已有一年之久。
有人出入,必先渾身搜檢,唯恐走了張松。
張肅下馬,讓兩員守門的副将盤問、搜身以後,進了張家;不用通報,直到客廳坐定。
家人見張肅到,立即招呼一聲,說道主人有些小事纏身,馬上就來。
這個家人是張松的心腹,知道主人與兄弟并無什麼情義。
現在主人在密室中,他急忙跑去告禀。
張松這一年的軟禁生活,使他象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飛鳥,整日茶飯不思,坐卧不甯;度日如年,精神上受盡煎熬,臉上頓時消瘦、憔悴了許多,每日每夜怅惘歎息,憂心如焚。
今日又想道:劉備和龐統自去年進川,已經一年多了,為何還是按兵不動呢?你們可知道我在成都多呆一分鐘,就有六十秒的危險。
不過現在正當暢飲賀功喜酒,應當講些吉利有趣的話,你這麼一說,不是在掃大家的酒興麼?所以,劉備停止了說話。
龐統把酒杯放下,拿起鵝毛扇,繼續說:&ldquo孫膑得意,莫忘刖足;龐涓得意,莫忘身困鬼谷;蘇秦得意,莫忘懸梁刺股;張儀得意,莫忘被誣竊玉;張良得意,莫忘亡韓之侮;韓信得意,莫忘乞食漂母,胯下受辱!&rdquo 席旁衆将聽了都在想,到底是個鳳雛,說起話來一套連一套,就象唱歌一樣,很有味道。
因此,大家都靜下心來聽,就連四周的漢軍也忘了飲酒,堂上寂靜無聲。
龐統又說道。
&ldquo曹操得意,莫忘赤壁火燒;孫權得意,莫忘荊州未了;孔明得意,莫忘小主被抱;黃忠得意&hellip&hellip&rdquo 大家想,死的說了,說活的。
看來遠的說了,要說近的了。
&ldquo黃忠得意,莫忘長沙被弑;魏延得意,莫忘獻關遭戮。
&rdquo 黃忠想,過去的事情還提它幹什麼。
韓玄已經死了,我也不去記他的恨了。
魏延想,你這句話我聽了最痛快,這件事我一直記着,可是不敢說。
&ldquo關平得意,莫忘惑于關莊;劉封得意,莫忘父子情傷。
&rdquo 劉封聽了也覺得滿心舒暢。
心想,去年險些被父親誅殺,終因是螟蛉之子,所以得不到劉備的寵幸,父子一點也沒有骨肉之情。
&ldquo丁、白得意,莫忘騰龍山落草為盜;法、孟得意,莫忘張永年身陷囹圄;龐統得意&hellip&hellip&rdquo 大家想,講了别人還要講自己呢,不知你自己有些什麼可以牽挂的? &ldquo龐統得意,莫忘涪關革職。
&rdquo 文武聽他說這句話,一個個都驚呆了:我們聽出報應來了,剛才說的都很有理,可這一句太言重了些。
&ldquo主公得意&hellip&hellip&rdquo 早說劉備已有了幾分醉意,聽龐統前前後後說了一大堆,象順口溜一樣,一聲不響。
大家聽到現在方始明白:原是龐統乘着酒興在發牢騷,說了自己不算,又講到主人的頭上來了。
劉備一聽,便喝問道:&ldquo劉備便怎樣?&rdquo 龐統聽了劉備所問,便瞪出了一對大眼睛:你以為我不敢說嗎?自顧襄然舉首,說道:&ldquo主公得意,莫忘織席販履。
&rdquo君子不忘其舊,我說的全是事實,你敢把我怎麼樣! 文武想,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剛才倒很有趣,從古至今,從遠到近,從别人論及自己。
不過,你要說主公,就應該挑好聽一點的講,怎麼可以揭他的底呢! 劉備和龐統-對君臣,就象是天生的冤家,呆在一起就會鬥起來。
尤其今日都吃了幾杯酒,龐統不知高低,隻顧發洩自己内心的忿恨。
而劉備呢,當着這許多人,被他說三道四,赫然大怒,立即對他有了臉,喝斥道:&ldquo爾膽敢如此放肆,真是臣不臣&hellip&hellip&rdquo 龐統到了劉備手下,先在耒陽縣做了一百天的縣令,又被削去了一年的職,到了今天實在忍不住了,一肚子的氣全都倒了出來。
見劉備動怒,也毫不退讓,站起身來說道:&ldquo主公織席販履,盡人皆知,誰在放肆?若說貧道臣不臣,主公豈不是君不君了!除非再将貧道革職!&rdquo說時,一把鵝毛扇跌落于地。
&ldquo好&hellip&hellip備遲早總要去請孔明進川,将爾調去荊州。
來,取文房四寶,待我修書一封,命孔明立即進川。
真是氣煞我也!&rdquo &ldquo哦喲!嚯&hellip&hellip果然又要削職了。
&rdquo 文武見堂上君臣大沖突,一個個張口結舌──龐統跟了劉備這幾年,心中結下了不少的怨氣,在臨死之前與劉備這麼一場大罵,總算把心頭之氣完全抖了出來。
雖然兩個人的怨更加深了一層,倒反而覺得輕松了些。
劉封、關平急忙上前勸道:&ldquo父皇息怒。
&rdquo&ldquo伯皇且息雷霆,裡面去歇息吧!&rdquo說着,扶着劉備往内室而去。
劉備一面走,一面仍在喊着:&ldquo來來來,将筆硯取來,待我修書去荊州,命孔明進川。
&rdquo 到了寝室,劉封和關平把劉備按到床上,給他除冠卸袍,脫靴去襪,蓋上錦褥,下了絲帳,掩了寝門,自去歸歇。
劉備連日來趕路,已經疲倦不堪了;如今飲了些酒,又發了一通火,所以頭一着枕,就鼾然大睡。
劉備一走,黃忠和魏延也将龐統扶進府宅。
大堂上自有手下收拾殘肴。
本來是君臣大聯歡,是樁高興的事,結果弄得主帥大沖突,不歡而散。
次日,龐統一早升坐大堂,文武兩旁聚集,劉備坐在旁邊,這種場面依然如故,就好象昨天根本沒有發生不愉快的事一樣。
衆人上前參見已畢,魏延從旁閃出,将昨天龐統跌落的鵝毛扇遞到龐統面前,說道:&ldquo龐軍師,昨日大堂慶賀大捷,軍師與主公争得面紅耳赤。
喏喏喏!這是爾昨天跌落于地的鵝毛扇,請軍師收起。
&rdquo龐統點點頭,将扇子接到手裡。
被他這麼一講,劉備倏然起身到龐統面前,好象疚愧地說道:&ldquo啊,龐軍師,昨日備多飲了幾杯酒,言語之中有所冒昧,真是君不君。
請軍師多多包涵,切莫見怪。
&rdquo 龐統忙起身拱手道:&ldquo主公說哪裡話來,此事皆固貧道酒醉而起,言語有失檢點,實是臣不臣。
主公素知貧道性躁,請不必挂懷,過日與主公請罪罷了。
&rdquo說罷,兩人撫掌哈哈大笑,複歸座位。
衆文武都在想,君臣兩個人真是好胃口,昨日罵到這種地步,一夜睡下來,各自都道起歉意來。
本來麼,君臣不應該各執已意、大吵大鬧。
你們兩人一翻臉,以後怎麼能打下西川呢?你們對此不存介意,我們做部下的也感到高興。
其實,劉備和龐統都沒有忘卻這件事。
他們回到寝室後,也都後悔不該這樣大發脾氣,因此把一腔的怒火都強壓在肚子裡。
今日一早坐堂,都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希望就這樣不了了之。
可被魏延這麼一提,兩人樂得放出高姿态來。
──君臣之間的關系就象朋友一樣,相罵乃至于相打都不在乎,隻要不存心,日後自能言歸于好。
隻怕象劉備和龐統那樣,一個說自己不象主人,一個說自己不象臣下,表面上十分和氣,心裡卻各有盤算,已經大大地傷了感情,這種縫隙是無法來愈合和彌補的。
──劉備想,你這個軍師,我早晚要把你調回荊州;不必再和你多費口舌。
龐統想,你這個主人如此待我,我遲早要離開這裡,另投賢明之主。
好聚不如好散,免得以後成了不共戴天之仇敵。
從此,兩人之間的隔膜始終未曾解開,一直面和心不和。
後來龐統就死去。
再說吳懿解大糧回到成都,又從成都趕往涪關,真個是日夜兼程,馬不停蹄,不敢稍有松弛。
這一日進得雒城,已知涪關失守,二将自刎。
當即命費管、郤真堅守雒城,不許出戰,說都督的人馬随後即到,立即返身趕往成都報信,回到成都城南,恰巧遇見張肅。
張肅是張松的兄弟,但他是張任的親信;偏偏他的哥哥張松是張任的對頭。
張松的死,可以說有一半是壞在他弟弟張肅的身上。
此番張肅被張任遣往四處催糧,回進成都,正與吳懿會面。
便叫住問道,吳将軍緣何如此行色匆匆?吳懿與張肅同為張任的心腹,情誼頗洽,便說,荊州劉備先殺龐熙,占了葭萌關,後奪涪關,又迫使楊懷、高沛自刎。
小将特從雒城趕回禀報都督。
說罷,飛馬進城。
張肅望着吳懿遠去的身影,心想,西川到處都在傳聞,說我兄長張松到荊州暗将西川地理圖本送與劉備,張任也說他是賣主求榮。
這事是真是假,讓我去探聽一下。
張肅命手下押了糧米到糧台上交差,自己進了城直到張松的家中。
自從去年張任命五百川兵看守張松以來,已有一年之久。
有人出入,必先渾身搜檢,唯恐走了張松。
張肅下馬,讓兩員守門的副将盤問、搜身以後,進了張家;不用通報,直到客廳坐定。
家人見張肅到,立即招呼一聲,說道主人有些小事纏身,馬上就來。
這個家人是張松的心腹,知道主人與兄弟并無什麼情義。
現在主人在密室中,他急忙跑去告禀。
張松這一年的軟禁生活,使他象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飛鳥,整日茶飯不思,坐卧不甯;度日如年,精神上受盡煎熬,臉上頓時消瘦、憔悴了許多,每日每夜怅惘歎息,憂心如焚。
今日又想道:劉備和龐統自去年進川,已經一年多了,為何還是按兵不動呢?你們可知道我在成都多呆一分鐘,就有六十秒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