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失城關楊高自刎頸 慶捷功劉龐相争言

關燈
起手中長槍對楊懷分心處搠去。

    楊懷身體一側,雙手抓住槍杆,使勁向下一拖,把丁立從馬背上拉了下來、丁立從地上一躍而起,棄了長槍,攔腰将楊懷抱住。

    楊懷迅速撇了槍,也緊緊地勾住丁立的頭頸。

    連轉了幾個圈子,打得難解難分。

    雙方同時用腳一勾,一對大将同跌于地,在大道上亂滾亂翻,不可開交。

     那邊白壽也挺槍向高沛劈面刺去,高沛身子向下一蹲,避開槍尖,順手從地上撿起丁立的長搶,向上面招架。

    一個在馬上,一個在地上,也是打得難分勝敗。

     正在這時,從涪關趕來一匹快馬,小兵手執令旗,遠遠地喊道:&ldquo呔!軍師令下!&rdquo 聽得龐統有令來,丁立使勁解開了楊懷的雙手,從地上一個&ldquo鯉魚打挺&rdquo站了起來。

    白壽收轉長槍,撇下高沛,一起迎上前去。

     &ldquo丁、白二位将軍聽了,三擒川将,功勞非小。

    他們既不肯降,便成全了他們。

    西川的忠良失了城池,有何面目去見劉璋!放了他們。

    &rdquo 傳令兵說罷,圈馬而回。

    丁立、白壽上馬提槍,帶了弟兄興高采烈地往後關而去。

     楊、高見漢兵漢将走了,心想,這也算是一擒的嗎?他們收兵,我們也趕路,料想路上再也無人阻撓了。

    行無二裡,左旁土墩上又有漢軍在叫:&ldquo呔!楊懷、高沛,我家軍師定計賺關,三擒爾等。

    如今失了涪關,一不投降。

    二不自刎,算什麼西川忠良,簡直是怕死貪生。

    看爾等有何臉面活在世上!不要臉的楊懷、高沛啊,短刀在身,何不洗頸自刎?!&rdquo 楊懷、高沛循聲望去,土墩上站滿了人,約有五百來個漢軍,都在指指點點,罵罵詈詈。

    楊懷想,劉備的手下當着我們的面侮辱我們,實在是欺人太甚。

    不過,他們罵得也有道理,失了涪關,又被三擒,見了劉璋還有什麼面子呢?身為大将,應以戰死沙場為榮幸,怎麼可以到主公面前就這樣交差認錯呢?倒不如死在這兒,以表對劉璋的一片忠誠。

    所以楊懷猶豫了一會,對高沛說:&ldquo高将軍且往雒城求援,楊某随後便到。

    &rdquo 高沛見他臉色沮喪,知道他想到絕路上去了,便說道:&ldquo楊将軍,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挂懷!由他們去辱罵,你我隻管趕赴雒城,若信了他們之言,豈非堕入龐統之計!&rdquo 楊懷聽高沛這麼一講,腦子略覺清醒了一些,跟了高沛又繼續向前趕路。

    不料,行無數步,前面的土墩上又傳來了叫嚷之聲,隐約還能聽到&ldquo叮當,叮當&rdquo的金屬敲擊之聲,二人腳下快走了一程,近前方才看了個明白,原來有不少漢軍在鑿石碑,五百漢軍的前面放着兩口上好的棺材。

    楊懷、高沛剛要走過土墩,喊聲齊起:&ldquo呔!兩位将軍且慢走,爾等失了關廂,又遭三擒,實是威風掃地。

    我家軍師怕川中無人收屍,特為二将備下兩口上等棺材。

    若二将執意要走,請留下頭來!&rdquo 那邊幾個鑿碑的也跟着起哄:&ldquo二位将軍,我等奉軍師之命,已将爾等善後之事辦妥。

    請看:涪關守将楊懷、高沛之墓。

    碑已鑿好,入土為安吧!&rdquo 這些漢軍搭了檔,你一言,我一語,說得楊、高二人有口難說,有氣難發,站着身子發愣。

    忽從雒城方向飛來一人-馬,馬上的小兵到二将面前丢鞭下馬,說道:&ldquo報禀二位将軍,小的從城到此,太守費管、将軍郤真聞訊涪關失守,料想二位将軍是西川的忠臣,定然為西川盡忠,決不肯負辱而逃,已為二位将軍立座招魂。

    小的素聞二位将軍有功于蜀,故而特來報禀。

    &rdquo說罷,跳上馬背,揚鞭又向雒城馳去。

     一個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頭腦就最不容易冷靜下來。

    他們也不看看來的是什麼人,說這些話有什麼意圖,雒城守将會不會這麼做,就糊裡糊塗地信了。

    尤其是楊懷,早已受不住這一連串的羞辱和嘲弄,聽了這些話越發滋萌了自盡的念頭。

    心想,失了關廂,這是做大将的失職,本來就沒有臉面去見主公劉璋。

    人家費管,郤真又為我立了靈位,為我遙空招魂,我再去請求人家,不是自讨沒趣麼?前不能進雒城,後不能進涪關;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看來隻有為西川盡忠了。

    可惜一座城關白白地被劉備騙去,一個大将明知是計,還要去上當,再不死,活着還有什麼用!楊懷想到這兒,心亂如麻,抽出短刀,對高沛說:&ldquo高将軍,楊某無顔于世,費心将我的首級帶往雒城,求得費太守發兵,我定在陰間暗助!&rdquo說罷,向自己的頸項之上用力一勒,頓然鮮血直流,身子仰面倒地。

     高沛見楊懷刎頸自盡,吃了一驚:啊呀,楊懷果然尋了短見,中了龐統的詭計。

    讓我帶了他的首級去見雒城太守,為他複仇,高沛從腰中取出短刀,剛要伸手去割楊懷的首級,漢軍又齊聲嚷了起來:&ldquo呔!高沛貪生怕死,是個賴小人啊&hellip&hellip&rdquo一陣亂叫,高沛縮回了雙手,心想,我與楊懷是多年的好友,一起鎮守涪關數載。

    他不聽我的話,到漢營中去刺殺劉備,不料劉備未刺死,自己卻刎頸而亡。

    他一死,我也沒有必要再留在人間,索性同他一起去吧!到了這種境地,英雄也志短起來了。

    高沛抽出短刀,對着地上的死屍說道:&ldquo楊将軍慢走,高沛來也!&rdquo話音未落,已割斷了咽喉,身子一斜,倒在楊懷的屍旁。

     土墩上的漢軍見了拍手稱快,一齊擁上前去,把地上的兩具屍體擡入棺枋之中,在土墩旁挖了一個大土坑,把棺材放了下去,填上土,豎好碑。

    就這樣,兩個守關大将被龐統活活逼死。

    一切料理完畢,漢軍這才回歸涪關。

    當然,剛才那個從雒城來的小兵也是龐統預先安排好的,此時也跟着大家回城交令去了。

     丁立、白壽帶着弟兄到了衙門,雙雙進得大堂,至虎案前,交上令箭,說道:&ldquo龐軍師,小将等按錦囊妙計,一切辦妥,楊、高已刎頸自殺,特來交令。

    &rdquo 龐統收回令箭,命二将退下,側着頭,略帶笑容看着劉備:你要我擒捉三次,我辦到了;要他們自殺,他們也死了。

    樣樣稱你的心,如你的意。

    到了現在,你對我還佩服不佩服! 劉備聽說楊懷、高沛二人果真被龐統逼死,臉上非但沒有一絲笑意,心裡反而感到十二分的不快活。

    總以為三擒之後,川将會回心轉意,投順自己,不料竟會弄假成真。

    因而劉備被氣得一句話都沒有。

     龐統見劉備連一句好聽的話都沒有,也同樣不高興。

    心想,自出兵到現在,經過好幾次磨難,取涪關,計殺楊懷、高沛,總算打了第一次勝仗。

    盡管劉備不愉快,終究是一個好的開端,應該慶賀一下。

    遂令手下擺酒設宴。

    頃刻間水陸齊備。

    黃忠與魏延一桌,丁立與白壽一席。

    劉封同關平,法正同孟達,一對一對地按序入座。

    大堂中間一席,劉備和龐統對飲,一方面傳令羊羹美酒犒賞三軍。

    大堂上你一杯,我一盞,搳拳的搳拳,行令的行令,一片相請相敬之聲。

    飲到掌燈時分,劉備吃了無數杯悶酒,此時已有了五分醉意。

    見弟兄們和文武都飲得興高采烈,不少人都已酩酊大醉,心想,楊懷和高沛已經死了,也不必為他們過度悲傷。

    我劉備要奪取西川不是十天半月可以了結的。

    一個人不死也是不可能的,總要有人倒楣。

    現在葭萌關和涪關這兩處已是我劉備的地盤了,況且以後還要靠龐統出謀劃策,不必介意。

    劉備這麼一想,心情就好得多了,臉上也浮出笑容。

    說道:&ldquo備進川以來,連奪二關。

    今日慶賀,衆位多飲幾杯。

    &rdquo 衆人和道:&ldquo賴主公洪福,連克二城。

    主公請了。

    &rdquo 劉備帶着幾分酒意對黃忠說:&ldquo老将軍今日得意否?&rdquo 黃忠想,打了勝仗,喜飲賀功酒,總歸是樁開心的事,所以不假思索道:&ldquo黃忠得意。

    &rdquo &ldquo文長得意否?&rdquo 魏延想,連奪二關,指望早日打下西川,跟着龐統也不必受孔明的氣,還能飛黃騰達,這當然是高興的啰。

    脫口而出道:&ldquo魏延得意。

    &rdquo 劉備一個個問下來,都說很得意。

     龐統的酒量比堂上任何人都大。

    可是今天心境不好,吃酒也提不起神來,沒吃幾杯,就覺得有點頭暈。

    現在聽得劉備這樣乏味地問着大家,心想,你不要假仁假義,殺了楊、高二将一直闆着臉,此時又假惺惺地高興。

    他們得意,都是為了你的三分天下,你又有什麼不得意的呢?龐統不冷不熱地說:&ldquo衆位得意,切莫忘了失意之時。

    &rdquo 劉備想,這話倒一點不假,一個人總不會一生都是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