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失城關楊高自刎頸 慶捷功劉龐相争言

關燈
位川将降與不降尚未可知,怎樣就要斬首?備有言在先,三擒之後,讓他們自刎。

    莫非軍師忘懷了?&rdquo 并不是龐統定要與他們做冤家。

    因為進川一年以來,毫無進展,恐遭孔明恥笑。

    特别是在免職的一段時間裡,一事無成,白白贻誤了軍機。

    因此,迫切要攻下涪關。

    現在聽得劉備這麼說,心想,他們是不願投降的,早點殺了他們,還能挽回一點時間。

    既然你要放,我就幹脆放走。

    傳令:&ldquo來,将他們押回來!&rdquo 手下又把川将押到大帳上。

    龐統說:&ldquo爾等聽了:我主皇叔念爾等年輕有為,不忍加害。

    我主素來廣施仁義,天下歸附,爾等何不投順?&rdquo 劉備想,哪有象你這樣強制性地勸說的?三言兩語,怎麼能說轉他們的心呢?劉備說道:&ldquo二位将軍,備受聖天子衣帶血诏以來,東蕩西殺,受盡磨難;欲滅奸賊,有心無力。

    如今劉璋阍弱,無能治川。

    久聞二位将軍忠心漢室,深明大義。

    若能助備取川,複興大漢基業,備當與二位将軍共享天下。

    &rdquo 楊懷和高沛聽得劉備這番說法,心想,劉備到底說出了真心話,提兵進川果然是為了奪劉璋的天下。

    遂高聲大叫:&ldquo要殺便殺,要斬就斬!我等決不投降!&rdquo 劉備說:&ldquo二位将軍既不肯歸降,劉備便放了你們。

    &rdquo &ldquo劉備休生妄想,隻管斬殺!&rdquo 龐統說:&ldquo皇叔不殺你們,若是二番擒獲,你們便怎樣?&rdquo 楊、高二人想,被你們識破機關,這不過是我們的失策。

    老實說,我們一回進城關,緊閉城門,料你們無法進去;即使二次被獲,我們也不會屈膝投降。

    所以兩人低着頭,一言不發。

     劉備命人松了綁,龐統将二柄短刀遞上,命手下将他們亂棒逐出。

    楊懷、高沛想,真是奇怪,非但不殺,而且刀也還給了我們──短刀不給你們,自刎就不可能了──收起短刀,轉身從亂棒底下匆匆出營。

    到營外一看,一千小兵一個都沒有了,隻有十車禮物靜靜排列在那裡,以為小兵見大将被擒後,他們逃回去了。

    兩人已管不了許多,直奔涪關而去 黃忠和魏延把一千川兵圍住以後,勒令他們脫下号衣号帽,然後押着他們趕往後營,命人看守住,待取了涪關,由軍師來發落他們。

    再趕到大營前,叫弟兄換上川衣,他們也混在裡面,故作驚慌之狀,七零八落地到涪關叫門:&ldquo關廂上弟兄,我等弟兄回來了,快開門!&rdquo 城關上的川兵見下面都是川軍号衣,誤以為是自己人卻不見楊懷、高沛在内,急忙問道:&ldquo下面的弟兄你們回來了,怎麼不見楊将軍和高将軍?&rdquo &ldquo不好了。

    楊将軍和高将軍被劉備所擒,我們見狀不妙,先逃回來報個信,以防漢軍騙關,快開關門!&rdquo 上面的川兵信以為真:二位大将軍行刺不成,反遭擒獲。

    他們逃回來報信,我們就可以緊守城關了。

    川兵立即開關,一千漢軍一擁而進。

    黃忠、魏延躍上關廂,喝令川兵不要聲張,投降者免死。

    川兵蓦地見到了兩員漢将,哪裡還敢反抗,紛紛倒戈投降。

    一千漢軍上關廂,收了川兵的刀槍,看在一旁,城關上立滿川兵裝束的漢軍。

    黃忠和魏延又跳下關廂,守在城口,等待川将回來。

     楊懷、高沛急急趕到城邊,見上面川兵立滿,号旗高飄,一切依然如故,暗暗慶幸。

    高喊道:&ldquo關廂上弟兄們聽了,我等從漢營中回來,快開關放進!&rdquo &ldquo二位将軍稍等片刻,我等便來開關!&rdquo 城門開,楊、高進關,剛要命人關門,忽見前面有兩條人影一閃,定睛一看,卻是兩員漢将,知道苗頭不對,要想轉身拔腿,寒光閃處,雙劍挺來。

    黃忠跳上一步向楊懷腳上刺來:&ldquo呔!大膽川将,事到如今尚且執迷不悟,看劍!&rdquo 楊懷縱身一躍,兩腿騰空,見下面是一個白發老将,趁往下落的當口,從腰中抽出短刀,向黃忠當頂刺去:&ldquo呔!偷關老頭兒看刀!&rdquo 黃忠身體一偏,躲過短刀。

    楊懷撲一個空,失去重心,直向地面沖去。

    黃忠疾速在他背上一拍,這一下可好了,楊懷單腿着地,哪裡吃得住這些分量,向前踉跄了幾大步,短刀脫手,一個嘴啃泥撲倒在地,要想蹿起,早被黃忠單劍點住背心,照面活捉。

    便命手下将他嚴嚴實實地捆住,丢在一旁。

    心想,高沛肯定也被魏延擒獲。

    不料回頭一看,魏延的寶劍到了高沛的手中;魏延在前面逃,高沛在後面追,實是狼狽。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當時,魏延跳到高沛的身旁,對他攔腰一劍,被高沛避過,刺了個空。

    高沛知道自己手中的短刀無法與長劍較量,又聽說黃忠和魏延是劉備手下的勇将,不敢戀戰,轉身就逃。

    哪裡知道腳上穿的是戰靴,逃不了幾步,不小心摔倒在地。

    魏延迅速趕上,單臂仗劍向他刺去,高沛來一個&ldquo就地十八滾&rdquo。

    魏延連連發劍皆未刺中,殺得性起,奮力又是一劍。

    這一劍用力過猛,又被高沛閃過,劍頭收不住,直插泥地。

    高沛在旁飛出短刀,往魏延當面而去。

    魏延隻得松開劍柄,躲避飛刀。

    高沛順勢一躍而起,搶先從地上拔起了魏延的寶劍,直向魏延刺去。

    魏延赤手空拳,招架不住,轉身而逃,高沛緊追不舍。

     黃忠見此情狀,三腳兩步蹿到了高沛的背後,挺劍就刺。

    &ldquo川将看劍!&rdquo 高沛聽到腦後風聲響亮,旋即回頭,以劍招架,喝了聲:&ldquo老頭兒且慢!&rdquo 兩口寶劍相碰,發出&ldquo锵──&rdquo的聲音。

    魏延回轉身來,摘下腰中劍匣,對準高沛後腦擲去,&ldquo川将照打!&rdquo &ldquo啪!&rdquo正中腦袋;打得高沛頭暈目眩,四肢無力,被黃忠飛起一腿,又中手腕。

    高沛的寶劍落地,人也倒下。

    小兵立即把高沛綁住,拾起地上的兩柄短刀。

    交給黃忠。

    黃忠和魏延将寶劍入匣,吩咐弟兄們脫下川兵号衣,城關上全都插上漢家旗号。

    押了楊、高二人到衙門。

    此時,涪關外炮聲轟鳴。

    劉備命人拆去營帳,整肅隊伍往關廂而來。

    見城牆上遍插漢家旗旌,城門大開,數千川兵跪接,百姓聞訊沿街相迎,擁塞道路。

    劉備和龐統騎了兩匹高頭大馬,衆将前呼後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次第入關。

    龐統點馬來到衙門,當即升堂。

    黃忠和魏延獻上短刀,交回令箭,退立一旁。

    龐統令道:&ldquo來,将楊懷、高沛押上大堂問罪!&rdquo 手下押了楊、高二将到虎案前。

    二人背對龐統,面朝堂口,怒目而視,直立不跪。

    龐統叱道:&ldquo爾等二番被擒,願降麼?&rdquo &ldquo西蜀的忠良,決不貪生怕死,豈有投降之理!&rdquo &ldquo三番被擒,降也不降?&rdquo 楊懷、高沛仍是不響。

     龐統想,免得劉備多說多話,如了他的願。

    傳令松綁。

    手下解去繩索。

    龐統道:&ldquo三番再擒,若還不降,立斬!短刀拿了。

    ──來,亂棒趕出大堂!&rdquo 手下又是一頓軍棍皮鞭,象雨點般的打來。

    楊懷和高沛不明白劉備和龐統為什麼要把他們象耍猴子一樣捉了放,放了又捉,而且兩次都把短刀送還。

    心想,看來劉備還真的指望我們投降,這簡直是做夢。

    這回放了我們,就休想再抓回來!兩員川将将短刀放進懷裡,抱着頭從亂棒下逃竄而去。

    回到了衙門口,兩人見滿街上都是漢軍在來往,城關已不屬于他們了。

    兩個人你看我,我望你。

    懷說,涪關被劉備騙去了,我們已無處安身。

    不如出後關趕三十裡路到雒城求救于太守費管、大将郤真二人,領兵複奪關廂。

    高沛說,事到如今,也隻有這樣了。

    兩人奔出後關,往雒城而去。

    剛跑了不滿五裡地,忽聽得左邊山套中一聲炮響:&ldquo當!&rdquo楊懷、高沛止住腳步觀看。

     山上殺出二千漢軍,兩面旗上寫的是丁立、白壽的名姓,兩匹戰馬上一對大将,各執一條長槍,帶了弟兄殺下山下,擋住了川将的去路。

    丁立道:&ldquo楊懷、高沛聽了,我等奉軍師之命,在此三擒川将,等候已久,還不來束手就擒?&rdquo 二位川将想,原來龐統要三擒我們,派了大将在此守候。

    他們在馬上,又是長槍,占了上風。

    但我們決不會懼怕,丁、白二人從未聞名,乃是無名之輩,功夫肯定在我們之下,隻管與他們交戰,再奪路逃跑。

    說道:&ldquo我等乃是西蜀堂堂的忠良,甯死不屈,隻管放馬來戰!&rdquo 丁立縱馬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