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失城關楊高自刎頸 慶捷功劉龐相争言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五回失城關楊高自刎頸 慶捷功劉龐相争言
卻說龐統跟了劉備進了涪關界口的大營,便提筆寫了一封給楊、高二将的信,立即命手下送進涪關。
手下取了書信直奔涪城,叫開了關廂,來到涪城衙門。
楊、高二将聽說劉備派人送信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馬上傳見。
接過信開拆一看,原來劉備在葭萌關趕走了賽猿精,因為糧草不足,想回轉荊州了,路過這裡涪關,請二位守關将代劉備向劉璋辭别一聲。
楊、高看完了信,已經知道劉備回荊州是假,打西川是真。
楊懷就對送信人說,請你回去禀複劉皇叔與龐軍師,我們立即趕來大營,代我家主公前來送行。
漢軍應了一聲,出關而去。
等送信人一定,高沛問道:&ldquo楊将軍,劉備辭别是假,攻關是真,你我理應緊守關廂,以防意外。
緣何再去關外為劉備送行?&rdquo &ldquo高将軍言雖有理,然楊某之意并非誠意前去。
你我二人明說前去送行,實則身藏利器。
劉備君臣必出營相見,料他們無心提防,我等便可行刺,除去西蜀心腹大患。
高将軍以為如何?&rdquo 高沛聽到這番說話,感到這是一次好機會。
兩個人馬上命人準備。
楊懷渾身金盔金甲,高沛遍體銀铠銀胄,除去腰裡的鞭劍弓箭,各自懷中揣着一把一尺二寸長的短刃。
然後點齊一千軍兵,推出十輛大車,車上堆積如山,都是送行的禮物。
一切完畢,傳令推動車輛,楊、高徒步在前,出前關,直往劉備的大營而去。
這裡關廂緊閉,聽候消息。
再說送信人回到大營,立即到帳上去回禀龐統:楊、高二将片刻便來代劉璋為皇叔和軍師送行。
禀完,退出。
龐統對着劉備放聲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主公可知曉楊、高二将前來送行乃是何意?&rdquo &ldquo軍師,他們二人不為送行而來,莫非别有圖謀?&rdquo &ldquo然也。
正是前來行刺我等君臣。
&rdquo &ldquo軍師此言當真?&rdquo &ldquo本軍師一向料事如神,絕無差池。
&rdquo &ldquo軍師用何良策應付?&rdquo &ldquo區區兩員有勇無謀之将,何需大動幹戈?請主公放心,本軍師立即發令,将他們生擒活捉。
&rdquo 龐統十分迅速地寫好錦囊,然後起鼓升帳。
先命劉封、關平聽令,一支将令,一封錦囊,暗伏在大帳兩側,按錦囊所示,生擒川将。
劉封、關平聽了,都不敢接令,說楊、高二人是川中名将,我們二人不是他的對手,無法捉住他們。
龐統說,隻要按錦囊辦事,擒獲二将不費吹灰之力,自然成功。
二位公子這才接令退下。
龐統又命黃忠、魏延二人,帶兵一千,按錦囊所言,奪取涪關,二擒川将。
再命丁立、白壽帶兵三千,置備兩口上好的棺材,三擒川将。
按錦囊所示,使二将自刎。
發完将令,龐統看了一眼劉備:你叫我三擒川将,我就依你三擒;你說要他們自刎,我就讓他們自刎,而且還要賠上兩口上好的棺材。
憑我這種手段,逼不死幾個大将,還算什麼奇才?! 劉備隻以為龐統三擒楊、高是為了收服他們,豈知果真要他們自盡。
心想,我和你就象一對冤家,連殺人也要賭一賭。
我倒不相信你能把他們三次擒捉,更不可能使他們自絕身亡。
楊,高二将來到大營前,站定身子,吩咐停了車,等候劉備和龐統出來。
守營兵見涪關來了二位川将,搶上一步說:&ldquo請問二位将軍,到此何事?&rdquo &ldquo費心通禀皇叔、軍師,我等前來送行。
&rdquo 手下奔到帳上:&ldquo報龐軍師,楊懷、高沛引兵一千,大車十輛已到大營,前來送行。
&rdquo &ldquo退下。
&rsquo 手下退出,龐統對劉備說:&ldquo本軍師暫且回避。
主公便可将楊、高二人迎入帳中,與他們暢飲幾杯。
本軍師自有妙算擒住川将。
&rdquo說罷,拂袖執扇往寝帳而去。
大帳上隻剩下了劉備一人。
劉備命小兵傳出話去,說我出接。
小兵一路喊了出去:&ldquo皇叔出接,皇叔出接哉!&rdquo劉備一聲輕嗽,下了大帳,往營前走去。
楊懷、高沛在營外等得心急,忽聽劉備出接,兩人相對使了個眼色,意思是看準機會,便可下手。
但劉備早已知道他們來送行不懷好意,因此在還有好長一段路的時候,就匆匆忙忙地向他們拱手了:&ldquo二位将軍久違了。
備在此有禮。
&rdquo 楊、高二人見劉備老遠就行禮,而神态又是十分恭敬,好象一點都不疑忌他們的來意,料還不能下手,便一齊向劉備還禮道:&ldquo小将等來為皇叔送行,何勞皇叔厚禮?小将楊懷、高沛拜見了。
&rdquo &ldquo二位将軍不必客套,大帳請了。
&rdquo 兩個人想,這裡不能下手,到了大帳上再見機行事,不怕殺不死劉備、龐統!便把手一擡:&ldquo皇叔請了。
&rdquo 劉備在前,楊、高在後,相距數丈地面,來到大帳上,劉備居中坐下,說:&ldquo二位将軍請坐。
&rdquo 等到楊懷、高沛坐下後,劉備傳令擺酒。
話音才落,手下端盤的端盤,上菜的上菜,頃刻間擺出一席豐盛酒肴來,三個人面前各有一副盅箸。
手下退盡,劉備殷勤勸酒。
兩位川将嘴裡在喝酒,眼睛卻向四處掃視了一下,一兵一卒全無。
心想,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龐統不在,先殺掉劉備。
劉備一死,群龍無首,我們乘機逃回關廂。
劉備見他們東張西望,眉來目去,根本沒有心思飲酒,開始着急了:龐統啊,這兩人伸頭探腦想要動手,你再不出來,我要逃席了。
帳上三個各自打着主意,營外已經動手了。
在劉備帶了楊懷和高沛剛剛踏上大帳的時候,大營兩旁跳出黃忠、魏延,把一千川兵團團圍住,未曾走脫一個。
川兵見劉備早有提防,又見四周都是漢軍,吓得把楊懷、高沛前來行刺的事全都說了出來。
黃忠、魏延問明了一切,立即命人到寝帳中去報告龐統。
要是說孔明在料準之後無半點猜疑的話,那龐統對自己的計策還有三分無把握。
現在手下回複他,這才證實了自己的料算千真萬确,心裡才感到踏實。
他在寝帳中對大帳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命手下高喊着報出去。
&ldquo龐軍師出帳!&rdquo 楊懷和高沛正要動手,忽兒聽到這聲叫喚,隻得緩一緩。
心想,讓龐統出來之後,把他們雙雙殺掉。
這樣,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龐統一聲輕嗽,踏出大帳,到劉備面前道:&ldquo主公在上,貧道有禮。
&rdquo &ldquo龐軍師少禮。
旁側坐了。
&rdquo 龐統走到劉備身邊坐下,回頭見楊懷和高沛,佯作吃驚道:&ldquo主公,哪來這二位陌生将軍?&rdquo &ldquo啊,軍師,他們便是涪關守将楊懷、高沛,特來為我等送行。
&rdquo 不等劉備說完,龐統雙眼一彈,用手指着他們,喝道:&ldquo唗!大膽逆賊,明說前來送行,實欲行刺我等君臣。
來,與我拿下!&rdquo 楊懷、高沛吃了一驚,見左右跑出兩個公子打扮的将軍,各執一口寶劍,蹿到面前,尖刃直指當胸。
楊懷對高沛看看:我們中計了,他們早有準備,你我身上各自-柄短刀,好得還沒有亮出來,他們抓不到憑據,治不了我們的罪。
看他們做出點什麼事來!兩人束手就擒,漢兵把他倆五花大綁,推到劉備和龐統的面前。
楊懷高聲嚷道:&ldquo皇叔,軍師,我等好意前來送行,為何要将我等拿下?&rdquo 龐統不理睬,命手下搜身。
果然在他們懷中搜出二口鋒利的鋼刀,送上前來:&ldquo請龐軍師驗看。
&rdquo 龐統看見兩口刀,暗想,黃忠早已把這個消息傳給了我,所以我敢搜查。
質問道:&ldquo既是前來送行,帶此利器何用?&rdquo &ldquo龐軍師,我等身為大将,進出關廂,以防萬一。
此刀常年佩帶,何足為奇!&rdquo &ldquo大将理當腰懸寶劍。
此等區區小刀,乃是刺客的家夥。
爾等欲圖我等君臣性命,還有什麼話說?來,與我推出大帳斬首!&rdquo 手下把楊懷和高沛推出大帳。
二将想,行刺成功是我們的運氣,行刺不成是我們的倒楣。
反正我們同劉備不共戴天,死得其所。
所以,一點也不害怕,而是昂首挺胸地走出去。
劉備到底仁慈,見川将無辜将要受戮,心實不忍。
說道:&ldquo龐軍師,二
手下取了書信直奔涪城,叫開了關廂,來到涪城衙門。
楊、高二将聽說劉備派人送信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馬上傳見。
接過信開拆一看,原來劉備在葭萌關趕走了賽猿精,因為糧草不足,想回轉荊州了,路過這裡涪關,請二位守關将代劉備向劉璋辭别一聲。
楊、高看完了信,已經知道劉備回荊州是假,打西川是真。
楊懷就對送信人說,請你回去禀複劉皇叔與龐軍師,我們立即趕來大營,代我家主公前來送行。
漢軍應了一聲,出關而去。
等送信人一定,高沛問道:&ldquo楊将軍,劉備辭别是假,攻關是真,你我理應緊守關廂,以防意外。
緣何再去關外為劉備送行?&rdquo &ldquo高将軍言雖有理,然楊某之意并非誠意前去。
你我二人明說前去送行,實則身藏利器。
劉備君臣必出營相見,料他們無心提防,我等便可行刺,除去西蜀心腹大患。
高将軍以為如何?&rdquo 高沛聽到這番說話,感到這是一次好機會。
兩個人馬上命人準備。
楊懷渾身金盔金甲,高沛遍體銀铠銀胄,除去腰裡的鞭劍弓箭,各自懷中揣着一把一尺二寸長的短刃。
然後點齊一千軍兵,推出十輛大車,車上堆積如山,都是送行的禮物。
一切完畢,傳令推動車輛,楊、高徒步在前,出前關,直往劉備的大營而去。
這裡關廂緊閉,聽候消息。
再說送信人回到大營,立即到帳上去回禀龐統:楊、高二将片刻便來代劉璋為皇叔和軍師送行。
禀完,退出。
龐統對着劉備放聲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主公可知曉楊、高二将前來送行乃是何意?&rdquo &ldquo軍師,他們二人不為送行而來,莫非别有圖謀?&rdquo &ldquo然也。
正是前來行刺我等君臣。
&rdquo &ldquo軍師此言當真?&rdquo &ldquo本軍師一向料事如神,絕無差池。
&rdquo &ldquo軍師用何良策應付?&rdquo &ldquo區區兩員有勇無謀之将,何需大動幹戈?請主公放心,本軍師立即發令,将他們生擒活捉。
&rdquo 龐統十分迅速地寫好錦囊,然後起鼓升帳。
先命劉封、關平聽令,一支将令,一封錦囊,暗伏在大帳兩側,按錦囊所示,生擒川将。
劉封、關平聽了,都不敢接令,說楊、高二人是川中名将,我們二人不是他的對手,無法捉住他們。
龐統說,隻要按錦囊辦事,擒獲二将不費吹灰之力,自然成功。
二位公子這才接令退下。
龐統又命黃忠、魏延二人,帶兵一千,按錦囊所言,奪取涪關,二擒川将。
再命丁立、白壽帶兵三千,置備兩口上好的棺材,三擒川将。
按錦囊所示,使二将自刎。
發完将令,龐統看了一眼劉備:你叫我三擒川将,我就依你三擒;你說要他們自刎,我就讓他們自刎,而且還要賠上兩口上好的棺材。
憑我這種手段,逼不死幾個大将,還算什麼奇才?! 劉備隻以為龐統三擒楊、高是為了收服他們,豈知果真要他們自盡。
心想,我和你就象一對冤家,連殺人也要賭一賭。
我倒不相信你能把他們三次擒捉,更不可能使他們自絕身亡。
楊,高二将來到大營前,站定身子,吩咐停了車,等候劉備和龐統出來。
守營兵見涪關來了二位川将,搶上一步說:&ldquo請問二位将軍,到此何事?&rdquo &ldquo費心通禀皇叔、軍師,我等前來送行。
&rdquo 手下奔到帳上:&ldquo報龐軍師,楊懷、高沛引兵一千,大車十輛已到大營,前來送行。
&rdquo &ldquo退下。
&rsquo 手下退出,龐統對劉備說:&ldquo本軍師暫且回避。
主公便可将楊、高二人迎入帳中,與他們暢飲幾杯。
本軍師自有妙算擒住川将。
&rdquo說罷,拂袖執扇往寝帳而去。
大帳上隻剩下了劉備一人。
劉備命小兵傳出話去,說我出接。
小兵一路喊了出去:&ldquo皇叔出接,皇叔出接哉!&rdquo劉備一聲輕嗽,下了大帳,往營前走去。
楊懷、高沛在營外等得心急,忽聽劉備出接,兩人相對使了個眼色,意思是看準機會,便可下手。
但劉備早已知道他們來送行不懷好意,因此在還有好長一段路的時候,就匆匆忙忙地向他們拱手了:&ldquo二位将軍久違了。
備在此有禮。
&rdquo 楊、高二人見劉備老遠就行禮,而神态又是十分恭敬,好象一點都不疑忌他們的來意,料還不能下手,便一齊向劉備還禮道:&ldquo小将等來為皇叔送行,何勞皇叔厚禮?小将楊懷、高沛拜見了。
&rdquo &ldquo二位将軍不必客套,大帳請了。
&rdquo 兩個人想,這裡不能下手,到了大帳上再見機行事,不怕殺不死劉備、龐統!便把手一擡:&ldquo皇叔請了。
&rdquo 劉備在前,楊、高在後,相距數丈地面,來到大帳上,劉備居中坐下,說:&ldquo二位将軍請坐。
&rdquo 等到楊懷、高沛坐下後,劉備傳令擺酒。
話音才落,手下端盤的端盤,上菜的上菜,頃刻間擺出一席豐盛酒肴來,三個人面前各有一副盅箸。
手下退盡,劉備殷勤勸酒。
兩位川将嘴裡在喝酒,眼睛卻向四處掃視了一下,一兵一卒全無。
心想,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龐統不在,先殺掉劉備。
劉備一死,群龍無首,我們乘機逃回關廂。
劉備見他們東張西望,眉來目去,根本沒有心思飲酒,開始着急了:龐統啊,這兩人伸頭探腦想要動手,你再不出來,我要逃席了。
帳上三個各自打着主意,營外已經動手了。
在劉備帶了楊懷和高沛剛剛踏上大帳的時候,大營兩旁跳出黃忠、魏延,把一千川兵團團圍住,未曾走脫一個。
川兵見劉備早有提防,又見四周都是漢軍,吓得把楊懷、高沛前來行刺的事全都說了出來。
黃忠、魏延問明了一切,立即命人到寝帳中去報告龐統。
要是說孔明在料準之後無半點猜疑的話,那龐統對自己的計策還有三分無把握。
現在手下回複他,這才證實了自己的料算千真萬确,心裡才感到踏實。
他在寝帳中對大帳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命手下高喊着報出去。
&ldquo龐軍師出帳!&rdquo 楊懷和高沛正要動手,忽兒聽到這聲叫喚,隻得緩一緩。
心想,讓龐統出來之後,把他們雙雙殺掉。
這樣,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龐統一聲輕嗽,踏出大帳,到劉備面前道:&ldquo主公在上,貧道有禮。
&rdquo &ldquo龐軍師少禮。
旁側坐了。
&rdquo 龐統走到劉備身邊坐下,回頭見楊懷和高沛,佯作吃驚道:&ldquo主公,哪來這二位陌生将軍?&rdquo &ldquo啊,軍師,他們便是涪關守将楊懷、高沛,特來為我等送行。
&rdquo 不等劉備說完,龐統雙眼一彈,用手指着他們,喝道:&ldquo唗!大膽逆賊,明說前來送行,實欲行刺我等君臣。
來,與我拿下!&rdquo 楊懷、高沛吃了一驚,見左右跑出兩個公子打扮的将軍,各執一口寶劍,蹿到面前,尖刃直指當胸。
楊懷對高沛看看:我們中計了,他們早有準備,你我身上各自-柄短刀,好得還沒有亮出來,他們抓不到憑據,治不了我們的罪。
看他們做出點什麼事來!兩人束手就擒,漢兵把他倆五花大綁,推到劉備和龐統的面前。
楊懷高聲嚷道:&ldquo皇叔,軍師,我等好意前來送行,為何要将我等拿下?&rdquo 龐統不理睬,命手下搜身。
果然在他們懷中搜出二口鋒利的鋼刀,送上前來:&ldquo請龐軍師驗看。
&rdquo 龐統看見兩口刀,暗想,黃忠早已把這個消息傳給了我,所以我敢搜查。
質問道:&ldquo既是前來送行,帶此利器何用?&rdquo &ldquo龐軍師,我等身為大将,進出關廂,以防萬一。
此刀常年佩帶,何足為奇!&rdquo &ldquo大将理當腰懸寶劍。
此等區區小刀,乃是刺客的家夥。
爾等欲圖我等君臣性命,還有什麼話說?來,與我推出大帳斬首!&rdquo 手下把楊懷和高沛推出大帳。
二将想,行刺成功是我們的運氣,行刺不成是我們的倒楣。
反正我們同劉備不共戴天,死得其所。
所以,一點也不害怕,而是昂首挺胸地走出去。
劉備到底仁慈,見川将無辜将要受戮,心實不忍。
說道:&ldquo龐軍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