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諸葛亮傳書阻漢軍 龐士元論兵奪川地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四回諸葛亮傳書阻漢軍 龐士元論兵奪川地
黃忠輕聲對劉備說:&ldquo老夫此箭名謂&lsquo一箭定葭萌&rsquo。
&rdquo話猶未絕,箭已離了弓弦,&ldquo嗖&rdquo地飛上城關。
這條箭有沒有射死龐熙?沒有。
為什麼不射死呢?黃忠雖然算不上一員巧将,但是他頭腦很清醒。
因為劉備取川是以助川為前提的,這副假面具在兩家還沒有反目的時候,還可以起一些作用。
要龐熙死在城關上,用不着黃忠親自來射死他,隻須射傷,自然會有川将定他死罪。
要是川中有人與劉備論罪,劉備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射傷龐熙,隻是因為他要緻我劉備和三萬生靈于死地,射他一箭,以示儆戒。
至于川将殺死他,足以說明龐熙不得人心,與我劉備無關。
那末黃忠這一箭到底射在什麼地方呢?這支箭離了弓弦,不偏不倚恰恰射在護心欄杆上,箭頭穿過兩寸左右,穿皮透骨,把龐熙的手臂釘牢在欄杆上,絕妙的箭,非但目标正,而且分量準足。
列國年間,楚将潘黨一箭能力透七甲,楚大夫養由基可在百步之内穿楊,百發百中。
而黃忠在目标和分量上得天獨厚,兼而有之。
龐熙正在逼勒傅士仁,忽覺手臂上一陣麻痛,&ldquo紮&rdquo中着了箭,本能地把手一縮,可動彈不得,立即覺得一陣鑽心痛。
低頭一看,左手臂上鮮血淋漓,地上血迹斑駁。
對關外一看,隻見劉備身邊的一員老将左手撩白髯,右手高舉一張鐵胎硬弓,揚聲叫道:&ldquo傅将軍還不下手!&rdquo龐熙迅速回頭看關廂是哪一個傅将軍下手,右手去摸懸腰寶劍。
可已經來不及了。
傅彤聽得外邊叫他下手,又見龐熙手臂上一片鮮血,箭頭向上翹起,方才明白黃忠已将他一箭射定在欄杆上。
心想,到了這個時候再不下手,真的變成膽小鬼了。
傅彤疾速抽出寶劍,對龐熙怒道:&ldquo叱!大膽賊太守,爾好奸計!傅彤早已投順劉皇叔,爾與我去吧!&rdquo說罷,揮劍往龐熙頸項中砍去。
龐熙還沒來得及拔出劍來抵擋,已經身首分離了。
吓得對面的傅士仁渾身發顫。
傅彤立即傳令開放城關。
太守一死,群龍無首,誰還敢不聽,立即開關迎接劉備進關。
恰巧龐統也趕來了,他見劉備等人擁進關廂,還以為全是靠他的計策呢,心中大喜,笑盈盈地迎了上去,&ldquo皇叔受驚了。
貧道在此有禮!&rdquo 劉備得免大難,又見龐統喜氣洋洋地來接他,更是喜上加喜,&ldquo啊,龐先生,今日劉備好險哪!&rdquo 劉備帶了文武一起到衙門,立即升坐大堂。
上面劉備居中,龐統在側,兩旁文武站列。
參見已畢,劉備命手下将龐熙的死屍料理,不得驚動他的家眷。
随後為黃忠登功。
龐統這才知道殺死龐熙并不完全是他的功勞,頓時啞然。
傅彤上前把龐統兩次用計的前後經過一一叙明,劉備對龐統贊歎不已。
堂上一片喧騰,皆大歡喜。
少頃,劉備對兩旁說,我已幫助劉璋平定了葭萌關,打算明日回轉荊州。
此話一出,兩旁個個反對。
法正、孟達說,要是皇叔半途而廢,張松獻地圖前功盡棄,還有性命危險。
魏延也說,此處已殺了龐熙,張任必然懷恨在心,不如乘機殺去成都,一舉平定西川。
刹時間衆說紛纭,都要劉備奪取西川。
其實,事到如今,已成騎虎之勢,要想洗手不幹,已經不可能。
劉備這樣說,是故意試探兩旁對取西川有沒有足夠的信心。
因為今日大家都受了不小的驚吓,要是都有點後怕,對今後是大大的不利。
現在見大家摩拳擦掌,信心百倍,劉備也有了堅定的信念,遂點頭表示贊同。
衆人見劉備許諾,斷定他早已深思熟慮,問他怎樣取川。
劉備說,奪取同宗之地,實是不仁不義。
讓我先寫一封信給劉璋,報道葭萌關已平複的消息,再向他索借十萬石大糧。
要是他如數運來,我們就在葭萌關操兵練武,吃完了大糧再向他借。
隻要他有一次不給的話,我們就動手奪取西川。
這叫師出有名,先禮後兵。
龐統在旁說道,用兵之道在于兵貴神速,出其不意。
你向劉璋索借大糧,就意味着要打西川,等于給張任報個信,叫他們做好準備。
等我們這裡發兵,他們早就設下了圈套。
再說,他們一知道你要攻打西川,還肯用大糧來養虎遺患?還是我們立即啟程,打一個迅雷不及掩耳。
劉備說,要是劉璋膽敢少一石米,我立即進兵,但話還是要講明的。
劉備立即揮筆成書,命人送往成都。
劉璋接到書信,拆開一看,上面寫着:劉備自去歲提兵助川已有一年,軍中所帶糧草所剩無幾,望宗弟火速運糧十萬石,以救目前饑荒。
劉璋閱罷來信,不假思索,正要命人立即發糧運往葭萌關。
外面趕來都督張任,說道,聞得劉備書信到此,不知所言何事。
劉璋便将實情相告。
張任說,主公,龐熙已死,葭萌關已失,劉備以借糧為名,實則是尋端滋事。
你若将大糧運去,劉備豈肯甘休,必然再來索讨。
主公稍一遲疑,劉備便要發兵攻關。
依本督之見,一粒米都不給他運去,隻管先發制人,由本督前去抵敵。
劉璋說,劉備驅走東川賽猿精,有功于我。
龐熙設計陷害,自取其禍。
在此一年,從未要過一樣東西,我發些大糧給他,這是理所當然。
料道劉備未必有奪取西川的野心,我們不要在此妄加猜疑,辜負了人家的-片好心。
請都督速速命人将大糧押往葭萌關,當面交割回話。
張任苦勸道,主公啊,劉備在涪關已有殺人之心,隻是怕被人恥笑。
如今占了葭萌關,養成了銳氣。
你再資助他大糧,越發滋長了他的野心。
劉璋隻是不信,說道,劉備不遠千裡到我們西川,決不會同室操戈、戕害宗族。
再說,我們西川廣産大糧,給他十萬石米不在話下。
要是一粒米不給他運去,我也過意不去。
我看先解三萬石大糧再說。
張任見劉璋執迷不悟,不便多說,隻得同意先送三萬石。
請劉璋寫好回書,便命大将吳懿解押到葭萌關。
吩咐他說,見劉備時,暗中察看他的神色。
要是劉備言語之中有點高低,你不必和他争執,隻管回來禀報,我自有辦法對付。
吳懿領命,赍了劉璋的書信,押着三萬石大糧往葭萌關而去。
一路迅速,五月下旬已到邊關。
劉備聞訊大糧解到,立即傳齊文武,吩咐傳見川将。
龐統坐在下首裡,聽得大糧已到,心裡很不是滋味。
心想,我龐統被人稱作鳳雛,今日連這一點小事也料不準,以後怎麼可以用兵呢?所以他坐不住了,氣得往内堂一走了之,獨自去生悶氣了。
吳懿剛進葭萌關,已有手下來傳言:&ldquo我家皇叔有請将軍入見。
&rdquo 吳懿上堂。
&ldquo小将吳懿見皇叔有禮。
&rdquo &ldquo吳将軍路途辛苦,罷了。
&rdquo &ldquo皇叔,我家皇爺有書信在此。
&rdquo說罷,呈上。
劉備接過一看,上面這樣寫着:宗兄寶函已閱,十萬石大糧理應奉酬。
奈各處關隘催糧甚急,小弟先命吳懿押來三萬石,其餘如數克日解到。
劉備看罷,心中大怒。
暗想,果然不出龐統之料,十萬石大糧隻運來了三萬石,說明劉璋、張任對
&rdquo話猶未絕,箭已離了弓弦,&ldquo嗖&rdquo地飛上城關。
這條箭有沒有射死龐熙?沒有。
為什麼不射死呢?黃忠雖然算不上一員巧将,但是他頭腦很清醒。
因為劉備取川是以助川為前提的,這副假面具在兩家還沒有反目的時候,還可以起一些作用。
要龐熙死在城關上,用不着黃忠親自來射死他,隻須射傷,自然會有川将定他死罪。
要是川中有人與劉備論罪,劉備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射傷龐熙,隻是因為他要緻我劉備和三萬生靈于死地,射他一箭,以示儆戒。
至于川将殺死他,足以說明龐熙不得人心,與我劉備無關。
那末黃忠這一箭到底射在什麼地方呢?這支箭離了弓弦,不偏不倚恰恰射在護心欄杆上,箭頭穿過兩寸左右,穿皮透骨,把龐熙的手臂釘牢在欄杆上,絕妙的箭,非但目标正,而且分量準足。
列國年間,楚将潘黨一箭能力透七甲,楚大夫養由基可在百步之内穿楊,百發百中。
而黃忠在目标和分量上得天獨厚,兼而有之。
龐熙正在逼勒傅士仁,忽覺手臂上一陣麻痛,&ldquo紮&rdquo中着了箭,本能地把手一縮,可動彈不得,立即覺得一陣鑽心痛。
低頭一看,左手臂上鮮血淋漓,地上血迹斑駁。
對關外一看,隻見劉備身邊的一員老将左手撩白髯,右手高舉一張鐵胎硬弓,揚聲叫道:&ldquo傅将軍還不下手!&rdquo龐熙迅速回頭看關廂是哪一個傅将軍下手,右手去摸懸腰寶劍。
可已經來不及了。
傅彤聽得外邊叫他下手,又見龐熙手臂上一片鮮血,箭頭向上翹起,方才明白黃忠已将他一箭射定在欄杆上。
心想,到了這個時候再不下手,真的變成膽小鬼了。
傅彤疾速抽出寶劍,對龐熙怒道:&ldquo叱!大膽賊太守,爾好奸計!傅彤早已投順劉皇叔,爾與我去吧!&rdquo說罷,揮劍往龐熙頸項中砍去。
龐熙還沒來得及拔出劍來抵擋,已經身首分離了。
吓得對面的傅士仁渾身發顫。
傅彤立即傳令開放城關。
太守一死,群龍無首,誰還敢不聽,立即開關迎接劉備進關。
恰巧龐統也趕來了,他見劉備等人擁進關廂,還以為全是靠他的計策呢,心中大喜,笑盈盈地迎了上去,&ldquo皇叔受驚了。
貧道在此有禮!&rdquo 劉備得免大難,又見龐統喜氣洋洋地來接他,更是喜上加喜,&ldquo啊,龐先生,今日劉備好險哪!&rdquo 劉備帶了文武一起到衙門,立即升坐大堂。
上面劉備居中,龐統在側,兩旁文武站列。
參見已畢,劉備命手下将龐熙的死屍料理,不得驚動他的家眷。
随後為黃忠登功。
龐統這才知道殺死龐熙并不完全是他的功勞,頓時啞然。
傅彤上前把龐統兩次用計的前後經過一一叙明,劉備對龐統贊歎不已。
堂上一片喧騰,皆大歡喜。
少頃,劉備對兩旁說,我已幫助劉璋平定了葭萌關,打算明日回轉荊州。
此話一出,兩旁個個反對。
法正、孟達說,要是皇叔半途而廢,張松獻地圖前功盡棄,還有性命危險。
魏延也說,此處已殺了龐熙,張任必然懷恨在心,不如乘機殺去成都,一舉平定西川。
刹時間衆說紛纭,都要劉備奪取西川。
其實,事到如今,已成騎虎之勢,要想洗手不幹,已經不可能。
劉備這樣說,是故意試探兩旁對取西川有沒有足夠的信心。
因為今日大家都受了不小的驚吓,要是都有點後怕,對今後是大大的不利。
現在見大家摩拳擦掌,信心百倍,劉備也有了堅定的信念,遂點頭表示贊同。
衆人見劉備許諾,斷定他早已深思熟慮,問他怎樣取川。
劉備說,奪取同宗之地,實是不仁不義。
讓我先寫一封信給劉璋,報道葭萌關已平複的消息,再向他索借十萬石大糧。
要是他如數運來,我們就在葭萌關操兵練武,吃完了大糧再向他借。
隻要他有一次不給的話,我們就動手奪取西川。
這叫師出有名,先禮後兵。
龐統在旁說道,用兵之道在于兵貴神速,出其不意。
你向劉璋索借大糧,就意味着要打西川,等于給張任報個信,叫他們做好準備。
等我們這裡發兵,他們早就設下了圈套。
再說,他們一知道你要攻打西川,還肯用大糧來養虎遺患?還是我們立即啟程,打一個迅雷不及掩耳。
劉備說,要是劉璋膽敢少一石米,我立即進兵,但話還是要講明的。
劉備立即揮筆成書,命人送往成都。
劉璋接到書信,拆開一看,上面寫着:劉備自去歲提兵助川已有一年,軍中所帶糧草所剩無幾,望宗弟火速運糧十萬石,以救目前饑荒。
劉璋閱罷來信,不假思索,正要命人立即發糧運往葭萌關。
外面趕來都督張任,說道,聞得劉備書信到此,不知所言何事。
劉璋便将實情相告。
張任說,主公,龐熙已死,葭萌關已失,劉備以借糧為名,實則是尋端滋事。
你若将大糧運去,劉備豈肯甘休,必然再來索讨。
主公稍一遲疑,劉備便要發兵攻關。
依本督之見,一粒米都不給他運去,隻管先發制人,由本督前去抵敵。
劉璋說,劉備驅走東川賽猿精,有功于我。
龐熙設計陷害,自取其禍。
在此一年,從未要過一樣東西,我發些大糧給他,這是理所當然。
料道劉備未必有奪取西川的野心,我們不要在此妄加猜疑,辜負了人家的-片好心。
請都督速速命人将大糧押往葭萌關,當面交割回話。
張任苦勸道,主公啊,劉備在涪關已有殺人之心,隻是怕被人恥笑。
如今占了葭萌關,養成了銳氣。
你再資助他大糧,越發滋長了他的野心。
劉璋隻是不信,說道,劉備不遠千裡到我們西川,決不會同室操戈、戕害宗族。
再說,我們西川廣産大糧,給他十萬石米不在話下。
要是一粒米不給他運去,我也過意不去。
我看先解三萬石大糧再說。
張任見劉璋執迷不悟,不便多說,隻得同意先送三萬石。
請劉璋寫好回書,便命大将吳懿解押到葭萌關。
吩咐他說,見劉備時,暗中察看他的神色。
要是劉備言語之中有點高低,你不必和他争執,隻管回來禀報,我自有辦法對付。
吳懿領命,赍了劉璋的書信,押着三萬石大糧往葭萌關而去。
一路迅速,五月下旬已到邊關。
劉備聞訊大糧解到,立即傳齊文武,吩咐傳見川将。
龐統坐在下首裡,聽得大糧已到,心裡很不是滋味。
心想,我龐統被人稱作鳳雛,今日連這一點小事也料不準,以後怎麼可以用兵呢?所以他坐不住了,氣得往内堂一走了之,獨自去生悶氣了。
吳懿剛進葭萌關,已有手下來傳言:&ldquo我家皇叔有請将軍入見。
&rdquo 吳懿上堂。
&ldquo小将吳懿見皇叔有禮。
&rdquo &ldquo吳将軍路途辛苦,罷了。
&rdquo &ldquo皇叔,我家皇爺有書信在此。
&rdquo說罷,呈上。
劉備接過一看,上面這樣寫着:宗兄寶函已閱,十萬石大糧理應奉酬。
奈各處關隘催糧甚急,小弟先命吳懿押來三萬石,其餘如數克日解到。
劉備看罷,心中大怒。
暗想,果然不出龐統之料,十萬石大糧隻運來了三萬石,說明劉璋、張任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