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進嘉語幼常批莽将 冒飛镞子龍登吳舟
關燈
小
中
大
吳船,向沙頭鎮江邊馳去。
守城軍士舉目一看,卻是荊州城外巡哨将,四将軍趙雲。
立即明白他是去追趕吳船的,便返身進城去禀報諸葛亮。
恰在此時,馬谡從校場出來,趕到南門城關,路上已聽得孫夫人和小主劉禅已下得吳船,心想,早知他們從水路而去,悔不該帶了水軍追趕。
現在再回去調動人馬也是徒勞的。
南城軍士見馬谡趕到,忙将趙雲追趕吳船的消息告訴他。
馬谡聽了,反而高興起來。
心想,趙雲做事總是有大功的,過去總是張飛和他合作,所謂黑白兩将,今天我倒要搶在張飛前頭,來一個趙馬搭檔。
其實,這種事情是搶不到的,少頃仍舊是黑白二将一起。
馬谡命三千馬隊統統回去,單騎-人去追趕趙雲。
孔明坐了四輪車往南門而來,半道上有一小兵禀報,四将軍已追上去了。
孔明聽說趙雲追趕上去,肩上好象卸去了一半分量。
他深信趙雲追到關鍵時刻,必定會想出别人想不到的辦法,肯定可以奪回阿鬥,因此,孔明立即掉轉車輪,回軍師府聽候好消息了。
卻說趙雲在荊州城外巡行,聽得弟兄來報說,江東有人進城見主母,心裡已經有幾分戒備。
後又有消息報到,主母帶了小主跟随吳中來人出得轅門,趙雲知道這是江東的計策,賺得小主出城,便有别的圖謀。
趙雲一向智勇雙全,又跟了孔明幾年,愈加反應敏捷,聰明過人,立即策馬飛向南城,打算半路上攔住車轎。
不料到得城口,報說一行人才下得官船,行去不遠,趙雲想,要是進城報禀軍師,時間來不及;不報禀吧,無人接應。
在這種當口,趙雲當機立斷,毫不猶豫,立即潑馬追了上去。
──趙雲一生救過兩次阿鬥。
長坂坡這麼艱苦的厮殺,隻有一個大功,便是體現在一個&ldquo勇&rdquo字上;今日浔陽江奪鬥,大功有三樁。
現在到了城關,先不進城禀報,潑馬追趕,這便是第一功:大将軍随機應變,謂之&ldquo智&rdquo。
還有二功待述。
──趙雲趕到碼頭,擡頭對江面上一看,隻見遠遠地有一号大官船,扯起三道大帆,順流而下,直往浔陽江進發。
趙雲看清方向,将馬一拎,高喊一聲:&ldquo馬啊,爾快走!&rdquo 戰馬一聲長嘶,奮蹄躍向前去。
趙雲沿着江邊一面追,一面連連高喊:&ldquo吳船慢走!留下我家小主人,常山趙雲來也!&rdquo 這匹鶴頂龍駒要追趕一條官船,根本不在話下,盡管大船扯足風帆,怎及得上龍駒的速度。
無多片刻,已離吳船不遠了。
吳船上的吳兵起初還看不清楚是什麼樣人在追上來,也不知道這個人在呼喚些什麼。
現在馬已不遠,見這人原是個白袍将,自稱常山趙雲,還喝令停船。
這班吳兵開始驚慌起來,四處尋找周善,報說:&ldquo不好了。
周将軍,後面趙子龍追上來了!&rdquo 周善聽說趙雲追上來了,急得手忙腳亂。
出艙向後面一看,江面上并無追船,卻見岸上有一片白影飛馳而來,頓時放了心:你在岸上,我們在水裡,憑你本領高強,也奈何不了我們,讓你追到天邊也永遠趕不上!所以周善安慰道:&ldquo弟兄們不必驚慌,趙雲雖勇,他在岸上,槍刺不到,箭射不着,我等隻管前去。
&rdquo 被他這麼一講,這班吳兵都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指着岸上的趙雲大聲叫道:&ldquo哎!趙子龍哎,龍馬雖快,不及咱們舟船好哇!&rdquo 不料這麼一喊也提醒了趙雲。
趙雲一心隻想趕上官船,可追上了怎麼上船,他還沒想到,現在船上的吳兵都在嘲諷這位馬上的常勝将軍;趙雲想,是啊,龍馬跑得再快,又不能騰雲駕霧。
不能上船,又怎麼能奪下小主人呢?此時馬頭已和船頭平了,趙雲放慢了馬步,思量着怎麼個上船。
舉目向前後看了一看,江面隻有翻卷的濁浪,連一條打漁的船也沒有。
離開荊州已經很遠了,再圈馬回去找船是不可能的。
身旁又沒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人,趙雲一時心亂如麻,進退兩難。
隻是撫摩着馬頭抱怨道:&ldquo龍馬啊,爾隻能登山,而不能涉水,誤主人事也!&rdquo 戰馬當然不懂主人是在埋怨它,但有一點是明白的,主人這麼焦急地催我奔跑,為的是追上江中的那條船,可追上了又無法靠近,所以又命我放慢腳步。
戰馬本能地搖了搖頭,灑了一下翎鬃毛。
趙雲見戰馬好象有意識地這樣表示。
隻當它真的聽懂了自己的話,又回頭想道:到底是匹戰馬,能比别的馬跑得快,已經不錯了,我怎麼把它當成了神駒,要登山就登山,要涉水就涉水?唉,怪來怪去隻怪張飛太糊塗,這麼大的一條船從他管轄的口子上經過,竟然毫無察覺。
趙雲擡頭往浔陽江方向望去,隐隐約約隻看到一片營帳,還有好長一段路程。
暗想,我無論如何要在到達浔陽江之前找到一隻船,并且要趕上吳船,奪下阿鬥。
這就要使吳船慢下來,或者停下來。
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叫喚肯定是無濟于事的,怎麼辦?趙雲就近一看,見前面不遠處江岸伸向江面,離江心并沒有多少距離。
心想,好極了。
要是我站在那個地方,彎弓搭箭射斷船上的篷索,風帆一落,船就無法行駛,隻能漂浮在江面上。
這樣,我就有足夠的時間尋找船隻。
趙雲并不急着跑向那個地方,仍然用同樣的速度和船并行着。
因為船上人還未覺察到趙雲要射箭,繼續沿着筆直的航線行駛着,到那個地方正好進入射箭區内。
趙雲鎮定地行了一程,眼看隻有百步路了,突然将戰馬一拎,來一個沖刺,迅速到了那個地方。
架好銀槍,右手在飛羽袋中抽出一支月牙箭,料想吳船已經來不及改變航向,正對江面,等候吳船進入圈套。
你這麼一個舉動做得這麼自然,這麼疾速,可急壞了船上的吳兵。
他們正在高興得指手劃腳,忽見趙雲綽箭在手,知道他要射箭了,頓時一陣混亂。
都在想,擒賊先擒王。
船上誰是要緊人物,看來就射誰。
這裡誰最要緊呢?周将軍!他是我們這兒的頭,蛇無頭不行。
射死了他,船上就會亂得一塌糊塗。
不過也不會吧,周将軍一死,還有郡主呢!仍然可以繼續回轉江東。
要麼是掌舵的,船上少了掌舵人就會翻船。
因此大家都把目光投到後艄掌舵人身上。
那個掌舵的小兵也看到了岸上的舉動,又見大家注視着自己,知道情況不妙,以為自己成了最危險的目标。
心下一發慌,手裡就沒了分量,船向左右扭來扭去,頓時慢了許多。
舵手結結巴巴地對周善說:&ldquo周将軍,趙子龍要放箭射我了。
&rdquo 周善忽覺船身晃動,不知是怎麼回事,聽得掌舵的小兵這麼說,也看了一下岸上,見趙雲右手拈箭,左手伸向背後去取弓,也明白了一切。
心想,趙雲是個聰明人,上不了船就射箭,這箭當然是射掌舵的人。
再對掌舵的小兵看了一眼,見他已經吓得象篩糠似地渾身亂抖。
周善朝他瞪了一下:你不能走!老實說,趙雲這樣的名将,身上最多隻有三支箭,他要射你,你休想活命,好在他身上箭不多,我們船上有五百個小兵,死了一個換一個。
我用三條懶命,去換他三支良箭,倒也合算!說道:&ldquo弟兄們不必驚惶。
趙雲乃是當世名将,飛羽袋中至多隻有三支狼牙,舟船隻管向前。
&rdquo 吳兵明白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這五百個弟兄中會有三個人被射死。
現在掌舵人當然是第一個死,還有兩個人
守城軍士舉目一看,卻是荊州城外巡哨将,四将軍趙雲。
立即明白他是去追趕吳船的,便返身進城去禀報諸葛亮。
恰在此時,馬谡從校場出來,趕到南門城關,路上已聽得孫夫人和小主劉禅已下得吳船,心想,早知他們從水路而去,悔不該帶了水軍追趕。
現在再回去調動人馬也是徒勞的。
南城軍士見馬谡趕到,忙将趙雲追趕吳船的消息告訴他。
馬谡聽了,反而高興起來。
心想,趙雲做事總是有大功的,過去總是張飛和他合作,所謂黑白兩将,今天我倒要搶在張飛前頭,來一個趙馬搭檔。
其實,這種事情是搶不到的,少頃仍舊是黑白二将一起。
馬谡命三千馬隊統統回去,單騎-人去追趕趙雲。
孔明坐了四輪車往南門而來,半道上有一小兵禀報,四将軍已追上去了。
孔明聽說趙雲追趕上去,肩上好象卸去了一半分量。
他深信趙雲追到關鍵時刻,必定會想出别人想不到的辦法,肯定可以奪回阿鬥,因此,孔明立即掉轉車輪,回軍師府聽候好消息了。
卻說趙雲在荊州城外巡行,聽得弟兄來報說,江東有人進城見主母,心裡已經有幾分戒備。
後又有消息報到,主母帶了小主跟随吳中來人出得轅門,趙雲知道這是江東的計策,賺得小主出城,便有别的圖謀。
趙雲一向智勇雙全,又跟了孔明幾年,愈加反應敏捷,聰明過人,立即策馬飛向南城,打算半路上攔住車轎。
不料到得城口,報說一行人才下得官船,行去不遠,趙雲想,要是進城報禀軍師,時間來不及;不報禀吧,無人接應。
在這種當口,趙雲當機立斷,毫不猶豫,立即潑馬追了上去。
──趙雲一生救過兩次阿鬥。
長坂坡這麼艱苦的厮殺,隻有一個大功,便是體現在一個&ldquo勇&rdquo字上;今日浔陽江奪鬥,大功有三樁。
現在到了城關,先不進城禀報,潑馬追趕,這便是第一功:大将軍随機應變,謂之&ldquo智&rdquo。
還有二功待述。
──趙雲趕到碼頭,擡頭對江面上一看,隻見遠遠地有一号大官船,扯起三道大帆,順流而下,直往浔陽江進發。
趙雲看清方向,将馬一拎,高喊一聲:&ldquo馬啊,爾快走!&rdquo 戰馬一聲長嘶,奮蹄躍向前去。
趙雲沿着江邊一面追,一面連連高喊:&ldquo吳船慢走!留下我家小主人,常山趙雲來也!&rdquo 這匹鶴頂龍駒要追趕一條官船,根本不在話下,盡管大船扯足風帆,怎及得上龍駒的速度。
無多片刻,已離吳船不遠了。
吳船上的吳兵起初還看不清楚是什麼樣人在追上來,也不知道這個人在呼喚些什麼。
現在馬已不遠,見這人原是個白袍将,自稱常山趙雲,還喝令停船。
這班吳兵開始驚慌起來,四處尋找周善,報說:&ldquo不好了。
周将軍,後面趙子龍追上來了!&rdquo 周善聽說趙雲追上來了,急得手忙腳亂。
出艙向後面一看,江面上并無追船,卻見岸上有一片白影飛馳而來,頓時放了心:你在岸上,我們在水裡,憑你本領高強,也奈何不了我們,讓你追到天邊也永遠趕不上!所以周善安慰道:&ldquo弟兄們不必驚慌,趙雲雖勇,他在岸上,槍刺不到,箭射不着,我等隻管前去。
&rdquo 被他這麼一講,這班吳兵都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指着岸上的趙雲大聲叫道:&ldquo哎!趙子龍哎,龍馬雖快,不及咱們舟船好哇!&rdquo 不料這麼一喊也提醒了趙雲。
趙雲一心隻想趕上官船,可追上了怎麼上船,他還沒想到,現在船上的吳兵都在嘲諷這位馬上的常勝将軍;趙雲想,是啊,龍馬跑得再快,又不能騰雲駕霧。
不能上船,又怎麼能奪下小主人呢?此時馬頭已和船頭平了,趙雲放慢了馬步,思量着怎麼個上船。
舉目向前後看了一看,江面隻有翻卷的濁浪,連一條打漁的船也沒有。
離開荊州已經很遠了,再圈馬回去找船是不可能的。
身旁又沒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人,趙雲一時心亂如麻,進退兩難。
隻是撫摩着馬頭抱怨道:&ldquo龍馬啊,爾隻能登山,而不能涉水,誤主人事也!&rdquo 戰馬當然不懂主人是在埋怨它,但有一點是明白的,主人這麼焦急地催我奔跑,為的是追上江中的那條船,可追上了又無法靠近,所以又命我放慢腳步。
戰馬本能地搖了搖頭,灑了一下翎鬃毛。
趙雲見戰馬好象有意識地這樣表示。
隻當它真的聽懂了自己的話,又回頭想道:到底是匹戰馬,能比别的馬跑得快,已經不錯了,我怎麼把它當成了神駒,要登山就登山,要涉水就涉水?唉,怪來怪去隻怪張飛太糊塗,這麼大的一條船從他管轄的口子上經過,竟然毫無察覺。
趙雲擡頭往浔陽江方向望去,隐隐約約隻看到一片營帳,還有好長一段路程。
暗想,我無論如何要在到達浔陽江之前找到一隻船,并且要趕上吳船,奪下阿鬥。
這就要使吳船慢下來,或者停下來。
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叫喚肯定是無濟于事的,怎麼辦?趙雲就近一看,見前面不遠處江岸伸向江面,離江心并沒有多少距離。
心想,好極了。
要是我站在那個地方,彎弓搭箭射斷船上的篷索,風帆一落,船就無法行駛,隻能漂浮在江面上。
這樣,我就有足夠的時間尋找船隻。
趙雲并不急着跑向那個地方,仍然用同樣的速度和船并行着。
因為船上人還未覺察到趙雲要射箭,繼續沿着筆直的航線行駛着,到那個地方正好進入射箭區内。
趙雲鎮定地行了一程,眼看隻有百步路了,突然将戰馬一拎,來一個沖刺,迅速到了那個地方。
架好銀槍,右手在飛羽袋中抽出一支月牙箭,料想吳船已經來不及改變航向,正對江面,等候吳船進入圈套。
你這麼一個舉動做得這麼自然,這麼疾速,可急壞了船上的吳兵。
他們正在高興得指手劃腳,忽見趙雲綽箭在手,知道他要射箭了,頓時一陣混亂。
都在想,擒賊先擒王。
船上誰是要緊人物,看來就射誰。
這裡誰最要緊呢?周将軍!他是我們這兒的頭,蛇無頭不行。
射死了他,船上就會亂得一塌糊塗。
不過也不會吧,周将軍一死,還有郡主呢!仍然可以繼續回轉江東。
要麼是掌舵的,船上少了掌舵人就會翻船。
因此大家都把目光投到後艄掌舵人身上。
那個掌舵的小兵也看到了岸上的舉動,又見大家注視着自己,知道情況不妙,以為自己成了最危險的目标。
心下一發慌,手裡就沒了分量,船向左右扭來扭去,頓時慢了許多。
舵手結結巴巴地對周善說:&ldquo周将軍,趙子龍要放箭射我了。
&rdquo 周善忽覺船身晃動,不知是怎麼回事,聽得掌舵的小兵這麼說,也看了一下岸上,見趙雲右手拈箭,左手伸向背後去取弓,也明白了一切。
心想,趙雲是個聰明人,上不了船就射箭,這箭當然是射掌舵的人。
再對掌舵的小兵看了一眼,見他已經吓得象篩糠似地渾身亂抖。
周善朝他瞪了一下:你不能走!老實說,趙雲這樣的名将,身上最多隻有三支箭,他要射你,你休想活命,好在他身上箭不多,我們船上有五百個小兵,死了一個換一個。
我用三條懶命,去換他三支良箭,倒也合算!說道:&ldquo弟兄們不必驚惶。
趙雲乃是當世名将,飛羽袋中至多隻有三支狼牙,舟船隻管向前。
&rdquo 吳兵明白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這五百個弟兄中會有三個人被射死。
現在掌舵人當然是第一個死,還有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