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魏将軍舞劍刺劉璋 張都督盤鞭挾龐統
關燈
小
中
大
quo黃忠真是糊塗!該死啊,該死!&rdquo退到武将班中站定。
關平看着這一幂幂的情景,早已疚愧難當,忐忑不安了。
心想,自從跟了父親關羽轉戰數年,皇叔每每贊賞自己,言語中從來沒有過高低。
一個将門之子,代人受過這且不說,壞了父親的美譽,這是難恕的罪孽,叫我有何臉面去見父親?!因此,關平一邊向前走,一邊已把頭沉到了胸前,慚愧地呈上令箭:&ldquo伯皇在上,侄兒交令了。
&rdquo 劉備敬重關雲長,也很喜愛關平。
見此光景,不忍給他難堪,和藹地問:&ldquo侄兒奉令何事?&rdquo &ldquo小侄奉令守在大帳之側,以備不時之需。
&rdquo 劉備想,一個涉世不久的毛孩子,天真好動,做錯事情在所難免。
看在兄弟雲長的面上,不要和他一般見識。
我今天收令罵人。
主要是針對龐統,叫他知道我劉備的手段。
&ldquo賢侄,汝自随父以來,好學長進,不愧虎門之子。
此番接令非爾之過。
退下吧。
&rdquo 這幾句本是安慰的話,卻反而勾起了關平的傷心。
雖然這個過失不是他造成的,但畢竟是過失呀。
關平聽了,競象個受了委屈的孩子,嗚哩嗚哩地哭訴起來:&ldquo唉!伯皇啊,昨日龐軍師發令,小侄不願接令,皆因龐軍師說一切由他擔保。
&rdquo轉過身來對着案旁問道:&ldquo龐軍師,可是選樣!&rdquo 龐統想,都是我的不是。
你們就沒有事了,要是殺死了劉璋,誰還敢這樣問我呢?一盆髒水都往我身上潑好了,我一切都認了,大不了革職。
故而隻當沒聽見關平的問話,一言不發,默認了。
關平哭哭啼啼地退了下去。
最後一個是劉封,他見關平&mdash點未受責備,心中稍安,料想自己也會聽到幾句安慰的話。
不過他和關平的想法不同,思量道:龐統命人殺劉璋并不錯,為的是你劉備的三分天下,也是為我的将來。
此事不成,是龐統的運氣不好。
我才不會象關平那樣傻呢。
事成是我的福氣,事敗是龐統的晦氣,與我何幹!根本用不着哭。
同此他毫不在乎地上前交令:&ldquo父皇在上,孩兒交令。
&rdquo 前面幾個大将交令,劉備責罵不成,反而賠了幾句好話。
現在見劉封來交令,心想,出氣洞來了。
父親責罰兒子,這是公道。
做了我的兒子,竟敢違抗我的命令,不是來了個喪門星了麼!劉備不禁怒從心頭起,接過令箭,聲色俱厲道:&ldquo奉令幹些什麼?&rdquo &ldquo孩兒與關平一樣。
&rdquo &ldquo叱!太膽逆子!汝食何祿,穿何衣,做出此等不肖事來?備向以天下為重,豈會與劉璋同室操戈,自相戕害?汝接此不法将令,欲緻吾身敗名裂耶?今日不将汝斬首,難正軍法,何能出我心頭之恨!來,将這不肖之子拖出大帳斬訖,首級見我!&rdquo 兩旁手下一聲吆喝,蜂擁而上,把劉封繩捆索綁,拖了就要往外走。
案旁的龐統本以為劉備對這些太将教訓一頓就算了,接下來就要對付自己,可萬萬想不到要将劉封推出去斬首。
到這個時候,龐統方才覺得劉備這個人實在厲害。
心想,往日我發脾氣,劉備總是少說少話,好象自己很厲害,而劉備并沒什麼了不起,現在明白了,過去我雖然常發脾氣,但總是有理的,今天我是從頭錯到腳,他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了,劉備明知這些大将都是聽我的将令,卻不找我算帳,專與他們零打碎敲,指桑罵槐,實際上是惡意羞辱我。
可見得劉備是何等的厲害,好了,也不必指東打西了,我這個軍師就到此為止了。
免得他假借殺劉封,再罵出更難聽的話來,龐統站起來對劉備說:&ldquo主公,非公子之罪,皆是貧道之謀,與他無幹。
看在貧道的份上,饒恕了他吧!&rdquo 劉備想,哼!你這個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有什麼可看的!所以不予理睬,說:&ldquo嗳!這逆子無德無能,備早欲處罰于他,今日數罪并論,死有餘辜。
請不必多言,旁側坐了!&rdquo 龐統又被劉備打了一悶棍,張口結舌,隻得坐了下去。
黃忠深知劉備殺劉封是因龐統之故,心想,倘然弄假成真,事情就更麻煩了。
對關平丢了一個眼色:别人讨情不及你好。
困為你同劉封接的是同一個令,主公不殺你而殺劉封,這怎麼說呢?再說,主公見你讨情,總要給你一點面子。
那你就上前說幾句好話吧! 關平懂得黃忠的意思,從旁閃出,到劉備面前說:&ldquo伯皇大人且息雷霆之怒,容侄兒告禀。
兄長與我同受一令,罪過均等。
請伯皇看在小侄的薄面,饒了兄長吧!&rdquo 不出黃忠所料,劉備見關平讨情,看在關雲長的份上,心頭之恨稍平。
說道:&ldquo看在侄兒的份上,饒過逆子一死!&rdquo 龐統心中好氣,我一個堂堂的副軍師,說出話來竟不及一個毛頭小夥子有分量、有體面!關平謝過劉備,退了下去。
手下立即給劉封松綁。
劉封已被吓得魂飛魄散,謝過不殺之恩,一步一踉跄地回到武将班中。
&mdash&mdash劉封今日從劉備手中撿回了一條性命,但最終還是死在劉備手中。
那時關雲長被困走麥城,劉封見死不救,劉備對他恨之入骨,把他傳進西川,開祖廟殺了劉封。
大将一個個交完令,龐統見劉備又不理睬他,心中好無趣味,暗忖:劉備今日決不會放我過門,免得他罷我的官,倒不如識相一點,讓我自己來辭退,這樣也大方一些,不過我是假辭職,最好劉備能寬容我一次,以後我做事小心一點就可以了。
困此,龐統站起身來,手托印信說道:&ldquo主公,貧道無能掌此印信,不堪軍師之任,特此告免。
請主公另請高明。
&rdquo嘴上這般說,心裡着實希望劉備說一聲&ldquo區區小事,不必挂懷&rdquo。
心裡還在想,隻要劉備這麼一說,我就能以守為攻;主公既要貧道掌此大印,理應令出如山。
主公這樣訓責手下大将,叫我怎樣發号施令呢?要是劉備說,今日之事,到此為止,既往不咎,以後大家仍然聽從龐軍師的将令。
我就可以趁勢收場了。
誰知曉劉備收回令箭後,正要向龐統索回印信,但又很難啟齒。
聞得龐統假惺惺地告免,心想,好極了。
你想用這一套來對付我,真是異想天開。
你來假的,我就來真的&ldquo啊,龐軍師何出此言!既然龐軍師不肯擔當此任,備便将此印權領了。
&rdquo說罷,毫不客氣地從龐統手中接過黃布包,放在虎案當中。
龐統對劉備這種舉動猝不及防,又羞又惱,火冒三丈。
心想,你的心腸好狠,當了這許多人的面一點不肯容情。
龐統的性格本來是急躁的,在此大庭廣衆又受此冷遇,哪裡還下得了場,心頭之氣竄上竄下要想發洩。
可口一張,氣又壓了下去。
須臾,終于迸發出來。
一聲大吼道:&ldquo來啊!&rdquo 手下聞聲,立即奔上帳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應道:&ldquo龐軍師。
&rdquo 龐統喝道:&ldquo胡說!什麼龐軍師,早已革去。
爾速将我的大旗取來,拿去軍師二字,改為襄陽龐便了!&rdquo 劉備知道龐統開始惡作劇了,便解釋道:&ldquo龐軍師,并非備要革你之職,乃是你自願辭去。
再說,軍中之事尚有求于你,小小的稱謂何足輕重!&rdquo 龐統瞪大了眼睛答道:&ldquo稱謂不分,号令不明。
用兵之道,唯令是遵!&rdquo &ldquo如何相稱呢?&rdquo &ldquo喚貧道龐統便了!&rdquo我是一個沒有官銜的人,隻管直呼其名,你願叫什麼就叫什麼。
劉備見他火到這等地步,暗自好笑:一個風雲人物連這點肚量也沒有,一觸即爆,怎麼行呢?叫你龐統那是不客氣了。
讓我來安慰幾句。
&ldquo依備看來,還是稱你一聲先生最為妥帖。
&rdquo &ldquo由主公便了!&rdquo 就這樣,建安十六年六月,龐統的副軍師之職被劉備免了。
到建安十七年,大約一年光景,官複原職。
可是好景不長,不久,兵走落鳳坡,被川軍亂箭射死,雖然被人稱作風雛.但沒幹多少事情,就結束了他短短一生,終年才三十六歲。
劉備正準備退帳,外面送來一封信。
開拆視之,原來是劉璋寫來的。
觀畢,劉備沉吟不語,自思道:被龐統這麼一來,取西川之心已暴露無遺。
此處不是久留之地,還是先到了葭蔭關,把東川的軍隊殺敗,再徐圖進展之策,必要時,命人去請孔明進川。
免得在這裡被人疑神疑鬼。
但劉璋要法正、孟達回去,這萬萬使不得。
他們一回,我就少了耳目。
再說,他們也不願回去投火自焚的。
當然,這話也不必同他們講起了。
龐統雖然被我免了職,但終究是君臣,問他一下。
&ldquo龐先生可與備同往葭萌關?&rdquo 龐統想,虧你問得出這句話!我投到你的手下,由你擺布,你要我去,我隻得去。
你不需要我的話,我又不能死皮賴臉地釘着你;軍師不做,計策還是有的。
不過,你一直不把我放在眼裡,這次往葭萌關抵敵,倒要看你怎麼辦。
&mdash&mdash劉備革龐統的職,這是出于萬不得已,以此來儆戒一下。
但在龐統複職之前,劉備要多吃不少苦頭。
畢竟是一個軍師,少了他劉備在用兵上就感到力不從心.有許多麻煩,這是劉備無法估計到的。
--龐統漫不經心地答道:&ldquo倒也使得。
&rdquo 劉備見龐統願意同往,略覺放心。
又恐劉璋懷有疑心,故而立即傳令各營整頓刀槍旗幡,迅速向葭萌關開拔。
頃刻間,大營拆除,人馬聚集,一彪彪、一隊隊,離此涪關,往葭萌關而去。
大隊曉行夜宿,行軍迅速,不日已見葭蔭關遙遙在望,向導報說,離關還有二十餘裡。
劉備策馬來到葭萌橋,正要點馬過去,忽聽後面有人叫喚,呼聲甚急:&ldquo皇叔慢走!皇叔慢走哎!&rdquo劉備情不自禁地回頭一看,見飛馬趕來一人,金盔金甲,手提金刀,乃是&mdash員川将。
不知來者是川中何等人物!正是:揮斥英才潛地起,感召俊士傾心來。
欲知來者是誰,且看下回分
關平看着這一幂幂的情景,早已疚愧難當,忐忑不安了。
心想,自從跟了父親關羽轉戰數年,皇叔每每贊賞自己,言語中從來沒有過高低。
一個将門之子,代人受過這且不說,壞了父親的美譽,這是難恕的罪孽,叫我有何臉面去見父親?!因此,關平一邊向前走,一邊已把頭沉到了胸前,慚愧地呈上令箭:&ldquo伯皇在上,侄兒交令了。
&rdquo 劉備敬重關雲長,也很喜愛關平。
見此光景,不忍給他難堪,和藹地問:&ldquo侄兒奉令何事?&rdquo &ldquo小侄奉令守在大帳之側,以備不時之需。
&rdquo 劉備想,一個涉世不久的毛孩子,天真好動,做錯事情在所難免。
看在兄弟雲長的面上,不要和他一般見識。
我今天收令罵人。
主要是針對龐統,叫他知道我劉備的手段。
&ldquo賢侄,汝自随父以來,好學長進,不愧虎門之子。
此番接令非爾之過。
退下吧。
&rdquo 這幾句本是安慰的話,卻反而勾起了關平的傷心。
雖然這個過失不是他造成的,但畢竟是過失呀。
關平聽了,競象個受了委屈的孩子,嗚哩嗚哩地哭訴起來:&ldquo唉!伯皇啊,昨日龐軍師發令,小侄不願接令,皆因龐軍師說一切由他擔保。
&rdquo轉過身來對着案旁問道:&ldquo龐軍師,可是選樣!&rdquo 龐統想,都是我的不是。
你們就沒有事了,要是殺死了劉璋,誰還敢這樣問我呢?一盆髒水都往我身上潑好了,我一切都認了,大不了革職。
故而隻當沒聽見關平的問話,一言不發,默認了。
關平哭哭啼啼地退了下去。
最後一個是劉封,他見關平&mdash點未受責備,心中稍安,料想自己也會聽到幾句安慰的話。
不過他和關平的想法不同,思量道:龐統命人殺劉璋并不錯,為的是你劉備的三分天下,也是為我的将來。
此事不成,是龐統的運氣不好。
我才不會象關平那樣傻呢。
事成是我的福氣,事敗是龐統的晦氣,與我何幹!根本用不着哭。
同此他毫不在乎地上前交令:&ldquo父皇在上,孩兒交令。
&rdquo 前面幾個大将交令,劉備責罵不成,反而賠了幾句好話。
現在見劉封來交令,心想,出氣洞來了。
父親責罰兒子,這是公道。
做了我的兒子,竟敢違抗我的命令,不是來了個喪門星了麼!劉備不禁怒從心頭起,接過令箭,聲色俱厲道:&ldquo奉令幹些什麼?&rdquo &ldquo孩兒與關平一樣。
&rdquo &ldquo叱!太膽逆子!汝食何祿,穿何衣,做出此等不肖事來?備向以天下為重,豈會與劉璋同室操戈,自相戕害?汝接此不法将令,欲緻吾身敗名裂耶?今日不将汝斬首,難正軍法,何能出我心頭之恨!來,将這不肖之子拖出大帳斬訖,首級見我!&rdquo 兩旁手下一聲吆喝,蜂擁而上,把劉封繩捆索綁,拖了就要往外走。
案旁的龐統本以為劉備對這些太将教訓一頓就算了,接下來就要對付自己,可萬萬想不到要将劉封推出去斬首。
到這個時候,龐統方才覺得劉備這個人實在厲害。
心想,往日我發脾氣,劉備總是少說少話,好象自己很厲害,而劉備并沒什麼了不起,現在明白了,過去我雖然常發脾氣,但總是有理的,今天我是從頭錯到腳,他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了,劉備明知這些大将都是聽我的将令,卻不找我算帳,專與他們零打碎敲,指桑罵槐,實際上是惡意羞辱我。
可見得劉備是何等的厲害,好了,也不必指東打西了,我這個軍師就到此為止了。
免得他假借殺劉封,再罵出更難聽的話來,龐統站起來對劉備說:&ldquo主公,非公子之罪,皆是貧道之謀,與他無幹。
看在貧道的份上,饒恕了他吧!&rdquo 劉備想,哼!你這個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有什麼可看的!所以不予理睬,說:&ldquo嗳!這逆子無德無能,備早欲處罰于他,今日數罪并論,死有餘辜。
請不必多言,旁側坐了!&rdquo 龐統又被劉備打了一悶棍,張口結舌,隻得坐了下去。
黃忠深知劉備殺劉封是因龐統之故,心想,倘然弄假成真,事情就更麻煩了。
對關平丢了一個眼色:别人讨情不及你好。
困為你同劉封接的是同一個令,主公不殺你而殺劉封,這怎麼說呢?再說,主公見你讨情,總要給你一點面子。
那你就上前說幾句好話吧! 關平懂得黃忠的意思,從旁閃出,到劉備面前說:&ldquo伯皇大人且息雷霆之怒,容侄兒告禀。
兄長與我同受一令,罪過均等。
請伯皇看在小侄的薄面,饒了兄長吧!&rdquo 不出黃忠所料,劉備見關平讨情,看在關雲長的份上,心頭之恨稍平。
說道:&ldquo看在侄兒的份上,饒過逆子一死!&rdquo 龐統心中好氣,我一個堂堂的副軍師,說出話來竟不及一個毛頭小夥子有分量、有體面!關平謝過劉備,退了下去。
手下立即給劉封松綁。
劉封已被吓得魂飛魄散,謝過不殺之恩,一步一踉跄地回到武将班中。
&mdash&mdash劉封今日從劉備手中撿回了一條性命,但最終還是死在劉備手中。
那時關雲長被困走麥城,劉封見死不救,劉備對他恨之入骨,把他傳進西川,開祖廟殺了劉封。
大将一個個交完令,龐統見劉備又不理睬他,心中好無趣味,暗忖:劉備今日決不會放我過門,免得他罷我的官,倒不如識相一點,讓我自己來辭退,這樣也大方一些,不過我是假辭職,最好劉備能寬容我一次,以後我做事小心一點就可以了。
困此,龐統站起身來,手托印信說道:&ldquo主公,貧道無能掌此印信,不堪軍師之任,特此告免。
請主公另請高明。
&rdquo嘴上這般說,心裡着實希望劉備說一聲&ldquo區區小事,不必挂懷&rdquo。
心裡還在想,隻要劉備這麼一說,我就能以守為攻;主公既要貧道掌此大印,理應令出如山。
主公這樣訓責手下大将,叫我怎樣發号施令呢?要是劉備說,今日之事,到此為止,既往不咎,以後大家仍然聽從龐軍師的将令。
我就可以趁勢收場了。
誰知曉劉備收回令箭後,正要向龐統索回印信,但又很難啟齒。
聞得龐統假惺惺地告免,心想,好極了。
你想用這一套來對付我,真是異想天開。
你來假的,我就來真的&ldquo啊,龐軍師何出此言!既然龐軍師不肯擔當此任,備便将此印權領了。
&rdquo說罷,毫不客氣地從龐統手中接過黃布包,放在虎案當中。
龐統對劉備這種舉動猝不及防,又羞又惱,火冒三丈。
心想,你的心腸好狠,當了這許多人的面一點不肯容情。
龐統的性格本來是急躁的,在此大庭廣衆又受此冷遇,哪裡還下得了場,心頭之氣竄上竄下要想發洩。
可口一張,氣又壓了下去。
須臾,終于迸發出來。
一聲大吼道:&ldquo來啊!&rdquo 手下聞聲,立即奔上帳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應道:&ldquo龐軍師。
&rdquo 龐統喝道:&ldquo胡說!什麼龐軍師,早已革去。
爾速将我的大旗取來,拿去軍師二字,改為襄陽龐便了!&rdquo 劉備知道龐統開始惡作劇了,便解釋道:&ldquo龐軍師,并非備要革你之職,乃是你自願辭去。
再說,軍中之事尚有求于你,小小的稱謂何足輕重!&rdquo 龐統瞪大了眼睛答道:&ldquo稱謂不分,号令不明。
用兵之道,唯令是遵!&rdquo &ldquo如何相稱呢?&rdquo &ldquo喚貧道龐統便了!&rdquo我是一個沒有官銜的人,隻管直呼其名,你願叫什麼就叫什麼。
劉備見他火到這等地步,暗自好笑:一個風雲人物連這點肚量也沒有,一觸即爆,怎麼行呢?叫你龐統那是不客氣了。
讓我來安慰幾句。
&ldquo依備看來,還是稱你一聲先生最為妥帖。
&rdquo &ldquo由主公便了!&rdquo 就這樣,建安十六年六月,龐統的副軍師之職被劉備免了。
到建安十七年,大約一年光景,官複原職。
可是好景不長,不久,兵走落鳳坡,被川軍亂箭射死,雖然被人稱作風雛.但沒幹多少事情,就結束了他短短一生,終年才三十六歲。
劉備正準備退帳,外面送來一封信。
開拆視之,原來是劉璋寫來的。
觀畢,劉備沉吟不語,自思道:被龐統這麼一來,取西川之心已暴露無遺。
此處不是久留之地,還是先到了葭蔭關,把東川的軍隊殺敗,再徐圖進展之策,必要時,命人去請孔明進川。
免得在這裡被人疑神疑鬼。
但劉璋要法正、孟達回去,這萬萬使不得。
他們一回,我就少了耳目。
再說,他們也不願回去投火自焚的。
當然,這話也不必同他們講起了。
龐統雖然被我免了職,但終究是君臣,問他一下。
&ldquo龐先生可與備同往葭萌關?&rdquo 龐統想,虧你問得出這句話!我投到你的手下,由你擺布,你要我去,我隻得去。
你不需要我的話,我又不能死皮賴臉地釘着你;軍師不做,計策還是有的。
不過,你一直不把我放在眼裡,這次往葭萌關抵敵,倒要看你怎麼辦。
&mdash&mdash劉備革龐統的職,這是出于萬不得已,以此來儆戒一下。
但在龐統複職之前,劉備要多吃不少苦頭。
畢竟是一個軍師,少了他劉備在用兵上就感到力不從心.有許多麻煩,這是劉備無法估計到的。
--龐統漫不經心地答道:&ldquo倒也使得。
&rdquo 劉備見龐統願意同往,略覺放心。
又恐劉璋懷有疑心,故而立即傳令各營整頓刀槍旗幡,迅速向葭萌關開拔。
頃刻間,大營拆除,人馬聚集,一彪彪、一隊隊,離此涪關,往葭萌關而去。
大隊曉行夜宿,行軍迅速,不日已見葭蔭關遙遙在望,向導報說,離關還有二十餘裡。
劉備策馬來到葭萌橋,正要點馬過去,忽聽後面有人叫喚,呼聲甚急:&ldquo皇叔慢走!皇叔慢走哎!&rdquo劉備情不自禁地回頭一看,見飛馬趕來一人,金盔金甲,手提金刀,乃是&mdash員川将。
不知來者是川中何等人物!正是:揮斥英才潛地起,感召俊士傾心來。
欲知來者是誰,且看下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