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諸葛亮三纛退曹兵 劉皇叔隻身會川主

關燈
第七回諸葛亮三纛退曹兵 劉皇叔隻身會川主 宜都道劉備遇難,使他完全明白這是奸雄曹操的險惡用心。

    心想,幸得我劉備命不該絕,要是我一死,關、張兩個弟兄必定要找黃巾餘黨報仇,卻被曹操暗中得利,劉家的江山就會到此結束,再也沒有人會象我一樣複興漢室了。

    但這裡已打了半夜了,再要打到什麼時候呢? 就在這時,騰龍山的山頂上傳來一聲炮響。

    &ldquo當!&rdquo撼天動地,震耳欲聾。

     這一聲炮響,把樹林外的兩個戰将都驚呆了。

    徐商想,我本來就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若然再有黃巾黨沖下來,把我圍住了打,那肯定回不了許都了。

    這黃臉大王原先精神振奮,步步緊逼徐商。

    聽得這聲炮響,頓時手中緩了下來,感到奇怪:我們這一帶的人馬都到齊了,怎麼還會有炮聲響出來呢?莫非又有一隊曹兵曹将抄到我們的後面,去端我們的老窩麼?因而,徐商和這個大王彼此收回家夥,各自向後退了數步,朝山頂上望去。

     劉備又以為是山上的黃巾黨殺下來了,反而滿心歡喜。

    可是擡頭一看,既無大王喽啰排列山頭,又無曹兵曹将增援到來,隻有一面大綠鍛子旗幟飄揚,隐隐約約可以辨出上面有好多字:大漢漢壽亭侯,五常公,尤其是一個大的&ldquo關&rdquo字引人注目。

    看到這面旗子,劉備心頭一陣激動:總算救星來了。

    卻又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因為臨行時,孔明叫他去鎮守襄陽的,半夜時間無論如何趕不到這裡,而且也不可能知道這裡的事情。

     山下各營内的漢兵漢将,還有那些從山上趕下來的喽啰們,見了這面大旗,群情激奮,不約而同地驚呼道:&ldquo關君侯來啦!&rdquo 劉備這才清醒過來,确認是二弟雲長趕到。

    馬上斷定這是孔明的錦囊妙計。

    心想,諸葛軍師啊,我真佩服你,在這個關鍵時刻命雲長到此相助,真好比雪中送炭。

    想不到你在荊州,還在為我用計獻策。

    我好象覺得你就在我的身邊一樣。

    雲長一到,萬事全消。

    劉備呆呆地望着山上,想象着關羽出來的形象:頭戴青巾,身穿綠袍,胯下赤兔,倒拖龍刀。

    馬前周倉,馬旁關西漢,馬後校刀手。

    手捋美髯,威風凜凜。

    見了我先要安慰我,親親熱熱叫我一聲大哥,然後高舉龍刀,躍馬追趕曹家兵将&hellip&hellip可是定睛看時,山頂上并無關雲長的影子。

     須臾,又有一聲巨響&ldquo當!&rdquo騰龍山的另一個山頭上又扯出一面皂色緞子大旗,三個大白字十分醒目:燕山張。

    山下又是一片喧嘩:&ldquo好哇,三将軍來啦!&rdquo 劉備又是一陣驚奇:怎麼三弟張飛也來了?啊呀,軍師,這又何必呢?我家二弟到此,已足以把曹兵曹将殺得喪魂落魄。

    張飛的性格你不是不清楚,他性情暴戾,環眼一瞪,喉嚨一響,我都見他害怕。

    倘然他殺得性起,把曹兵曹将殺光了不算,還會把那些好心的黃巾喽啰斬盡殺絕,這叫我怎麼對得起這些有情有義的綠林好漢呢! 劉備隻管坐在馬上呆看癡想,冷不防又是&ldquo當&rdquo的一聲巨響,在兩面大旗中間的一個山頭上又飄出一面雪白緞子大旗,上面也是三個字:常山趙。

    劉備見了,更是無法理解孔明這是什麼用意。

    暗想:我劉家的名将都被你差遣出來了,好象在和我尋開心。

    有了這些員将,即使曹操親自到此,也都要遭到慘敗。

     山下又是吼叫連連:&ldquo趙将軍來啦!&rdquo 三聲炮響過後,戰場上的局勢馬上大起變化。

    樹林外的黃臉大王見到這&ldquo啪&hellip&hellip&rdquo三面大旗,渾身是勁。

    他想,我們本來是來救劉備的,已經和曹家人馬打了個平手。

    如今有了這樣三位赫赫有名的蓋世英雄來,哪怕是千軍萬馬,也不在話下。

    趁他們還沒有沖下來,我應該顯些手段給劉備看看,先把這個賊将送回老家去。

    黃臉大王縱馬直沖向前,用足平生之力,向徐商當頂一刀,大吼一聲:&ldquo賊将看刀!&rdquo 徐商本來且戰且退,要想溜之大吉。

    現在見到這三面大旗&ldquo啪&hellip&hellip&rdquo在風中獵獵作響,心頭&ldquo别&hellip&hellip&rdquo跳個不停,把一身的本領都&ldquo别&rdquo光了。

    猛見大刀砍來,趕忙用斧鑽去招架。

    &ldquo且慢!&rdquo 兩人本來就不是平手,徐商又受了這場驚吓,心慌手軟,被這大王再使勁向下一壓,哪裡還吃得消這等分量!斧鑽點不住,往下一沉,身體頓時向下一矮,磕在馬背上,黃臉大王眼明手快,提起金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手向徐商的頸項之上劈了下去,隻聽得&ldquo嚓&rdquo的-聲,已見徐商身首分離,一個血淋淋的腦袋滾到了地上,又連人帶斧地落到了馬前。

    曹兵失了主将,一陣混亂,高聲叫着&ldquo不好唻!徐商将軍送了命啦!&rdquo四散而逃。

     這大王帶了喽啰一馬當先直沖前營。

     徐晃正與黃忠打得難決勝負,忽聽徐商送命,無心戀戰,賣一個破綻,收回瑞金巨斧,圈馬便走。

    于禁、毛玠聞得前營一陣嘈雜,料遭必有大将傷亡,帶了弟兄各自落荒而走。

    黃忠、魏延、劉封、關平也都分頭追趕,直追到大道上。

    卻說曹仁、曹洪見自家兵将敗下陣來,情知不妙,又恐山上的關、張、趙截斷他們的退路,不敢再戰,帶了兵将勒馬而回。

    黃忠等率領得勝之師,又趁勢趕殺了一程,殺得大道上屍骨成堆,見曹家人馬逃之夭夭,便回大營。

     卻說曹仁等帶了殘兵敗将逃回許昌見曹操,将宜都道上的戰事禀告。

    曹操長歎一聲:斷路不成,反傷了一員上将。

    隻得暫罷此論,聽候劉備的消息,再見機行事。

     宜都道上一場惡戰平息。

    劉備在樹林裡左等不見山上有人,右等不見山上動靜,再眺望追殺曹軍的弟兄,回頭便不見山頂上的旗幟。

    心中詫異:諸葛亮真會變戲法,真是&ldquo眼睛一眨,母雞變鴨&rdquo,三面大旗不見蹤影。

    哦,大概三個兄弟看到山下的戰事已經結束,立即收兵回去複命軍師,再各回防地。

    既然來了,何不下山聚首,叙談叙談? 其實,關羽、張飛、趙雲根本不知道劉備會遭到如此磨難,因此也無法趕來相救。

    就在劉備出兵的前夕,孔明連夜命毛、苟、劉、龔帶領三千人馬,錦囊一封,還有三面大旗往宜都道上來。

    他們輕裝簡從,日夜兼程,提前一天趕到這裡,按錦囊所示,暗暗埋伏下來。

    昨日傍晚時分,見劉備大軍在山下安營,又見山套中的曹兵曹将殺下來,大營中-片混亂。

    他們按照軍師的吩咐,不到危急時刻不點炮,因此按兵不動。

    從半夜觀察到天明,雙方勢均力敵,他們方才扯出三面大旗,吓跑曹家兵将,然後悄悄地收兵回去。

    故而不等劉備寫信去荊州,孔明已全部知道了,而且比劉備知道得還清楚些。

    而劉備還蒙在鼓裡,隻以為三個兄弟都到過騰龍山。

     一場虛驚以後,劉備回到中軍帳,命漢軍收複營帳,重整旗鼓。

    衆将一一回營。

    龐統得到孔明暗中相助,十分慚愧,帶了法正來見劉備。

    想起昨晚自己的行為也太過分,卻又不肯在劉備面前認錯,故意裝出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

    心想,要是向劉備一一承認,今後就更無法使劉備信任自己了,反而要帶來許多麻煩,永遠被他抓住這個話柄。

    因此上前道:&ldquo啊,主公受驚了。

    &rdquo 劉備一見龐統的面,立即升起一股怒火:你這個軍師簡直太不講仁德!明明曉得曹操有此之舉,卻隻字不提,還要捉弄我。

    要不是孔明料事如神,預先命大将來救應,我就會死在這裡!跟着你太危險,我遲早要調你回後方去,換孔明進川。

    劉備硬把心頭之恨壓了下去,也裝得不介為意,&ldquo龐軍師亦然受驚了。

    &rdquo 君臣兩人實際上已經面和心不和,成見愈加深了,隻是不便放在臉上。

    兩人坐定,默而不語。

    劉備命手下傳黃臉漢子和四位頭領進見。

     卻說那黃臉大王殺了徐商,趕往大道接應四個弟兄,恰見黃忠等人将曹軍趕殺,他便帶了四人回來。

    聽得劉備已安然回到中營,他們也朝這裡走來。

    正巧手下來傳,黃臉便對四人道,四位在外等候片刻,待我去去就來。

    他跟了手下到帳上,朝着劉備雙膝跪下,&ldquo皇叔在上,小人相救來遲,特來拜見!&rdquo 劉備見這個大王對自己既恭敬有禮,又言語謙遜,與一般強徒大不相同,心甚愛憐。

    又感他赤膽相救,忙起身上前攙扶:&ldquo啊,壯士少禮。

    請起。

    &rdquo &ldquo謝皇叔!&rdquo黃臉漢子站起身後,畢恭畢敬地站立一旁。

     &ldquo昨晚劉備蒙受大難,幾乎一死,幸得壯士相救。

    請教尊姓大名!&rdquo 兩旁對這個與衆不同的大王頗有好感,也想結識一下,所以都要聽一聽他的名字。

     &ldquo皇叔,小人姓廖,名化,字元儉。

    &rdquo &ldquo你是廖化?&rdquo &ldquo正是。

    &rdquo 劉備覺得這個名字非常熟悉,好象有人和他談起過。

    因此雙眼朝這黃臉漢子身上仔細打量了一下,似乎要找出一點可以證實他是廖化的憑據來。

    猛然間,劉備明白了:當年二弟雲長保皇嫂千裡尋兄,在黃河渡口招安了一個黃巾黨徒就叫廖化。

    後來周倉再去找他時,據說被蔡陽燒了草寨,不知去向。

    要是這個黃臉大王就是當年的廖化,那就是說早已就有君臣之交了。

    &ldquo備曾聞,當年我家二弟在黃河渡口收下的一個壯士,莫非就是足下?&rdquo &ldquo正是小人。

    &rdquo 原來當年廖化投順了關雲長以後,關雲長就關照他不要再幹這種打家劫舍的沒本買賣,等一個月過後來招安他。

    廖化送走了主人後,又回到山寨,倒果然安守本分。

    但時間一長,山上糧食耗盡。

    正聽說蔡陽途經此地,在喽啰們的一再慫恿下,廖化打算再作最後一次的勾當,去搶劫蔡陽的糧草。

    結果非但吃了敗仗,連山寨都給燒光。

    廖化-則不敢去見關羽,二則劉備到處飄蕩,蹤迹不定,難以找到,三則估計到劉備若有展翅之日,必定會奪取西蜀之地作為自己的基業。

    所以他帶了少數喽啰,來到這裡。

    不料這一帶早有強徒在此劃地為牢,見廖化從這裡經過,就出來翦徑,可一個個都不是他的對手,就邀他上山,結為弟兄,拜他為山寨大王。

    這四個人就是丁立、白壽、趙累、王甫,從此以後成了廖化手下的頭領。

    廖化遂二次落草為盜。

    可他并沒有忘記關雲長的叮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