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日斷百案龐統顯能 身率萬衆馬騰受戮

關燈
quo丞相,初時馬騰隻說奉诏而來,不肯歸降。

    後來下官再三勸說,馬騰感丞相大力舉薦,不記前嫌,方才肯降。

    隻是&hellip&hellip&rdquo 曹操忙問:&ldquo隻是什麼?&rdquo &ldquo隻是馬騰還有要事不便開口,要丞相來日親至大營面談,他便甘心情願進城。

    &rdquo &ldquo既然如此,老夫來日必去。

    退下了。

    &rdquo 黃奎退下去時,腳步踉跄。

    曹操見了便起疑心:昔日黃奎與馬騰深相契合,今日又在那邊飲酒。

    馬騰與我是老冤家了,他怎肯忘了衣帶血诏而投順于我?不可不防。

    曹操傳令退堂。

    衆文武紛紛回府。

     黃奎回到家中,一心要到妻子苗氏房中安歇。

    可是多飲了幾杯酒,腳下飄浮,不由自主來到小妾李春香房中。

    方要進房,忽覺眼前一個黑影從房中蹿出,仔細看時,已不見人影,自以為醉眼迷朦,也不去理會。

    李春香見主人忽然而至,隻當奸情敗漏,忙上前攙扶,接入房中,按黃奎坐下,為他脫衣卸帽,殷勤款待,比往日更加溫情幾分。

    見黃奎并未察覺,方才安下心來。

    又置下酒菜,與黃奎把盞,撒嬌撒癡,把個黃奎搞得神昏志迷,早忘了自己大事在身,将日間與馬騰之約盡情吐露。

    酒罷,黃奎倒頭便呼呼大睡起來。

     卻說那個奸夫不是别人,就是黃奎之舅,苗氏之兄,姓苗名澤。

    他倚着妹妹在此為婦,常在黃府進出,府中之人皆與他熟識。

    因見黃奎小妾李春香略有幾分姿色,常與勾搭。

    那李春香到底是個賤人,且又年少,主人很少寵幸,暗暗怨恨。

    見苗澤也是個輕佻男子,兩人眉來目去,暗送秋波。

    開始隻是以言相戲,後來見黃奎公事繁忙,極少顧及私事,便越發大膽起來了。

    見黃奎不在家,兩人便攪在一處,終日淫樂。

    不料今日黃奎忽至,苗澤匆忙閃出,躲在門外偷聽房中動靜。

    守至三更時分,聽得裡面鼾聲大作,方才松了口氣,起手輕輕在門環上敲打三下,黑暗中見李春香蹑手蹑足走出房門。

    苗澤忙問黃奎說些什麼,李春香将主人所言之事盡皆披露。

    苗澤得了這般好消息,色膽包天,心想,此事告發,黃奎必死,我便能與李春香終日厮混了。

    就連夜報知曹操。

     曹操密喚曹仁、曹洪、夏侯淵吩咐如此如此,又喚許褚、徐晃、張郃、文聘吩咐如此如此。

    各人領命去了,一面令人拿下黃奎一家老小。

    吩咐苗澤暫且留在相府。

     次日,馬騰領着西涼兵馬,将次近城,隻見前面一簇紅旗,打着丞相旗号,中間一乘大轎,約有五百兵丁前呼後擁。

    馬騰隻道曹操自來點軍,拍馬上前,大喝道:&ldquo國賊往哪裡走,馬騰來也!&rdquo 五百曹兵見迎面來一員老将,吓得撇下了大轎,卷旗拖械而逃。

    馬騰趕到,起槍尖掀起轎簾一看,裡面空無一人知是中計。

    正要圈馬而走,忽聽得一聲炮響,左邊殺出三員大将,乃是曹仁、曹洪、夏侯淵,将馬騰圍住厮殺。

    曹仁一槍直刺馬騰馬頭,馬騰挺槍招架;曹洪舉刀向馬騰夾背劈來,馬騰轉身點開;夏侯淵趁勢向馬騰肩窩上砍來,馬騰閃身讓過。

    三戰一,一敵三。

    馬休、馬鐵聞報父親被圍,飛馬趕來相救。

    右邊喊聲又起,許褚、徐晃、張郃、文聘四将殺到,圍住厮殺。

    馬休、馬鐵如何當得起四員大将,早被許褚手起刀落,劈馬鐵于馬下。

    馬休心慌,長槍脫手,跌下馬來,被衆軍擒住。

    馬騰聽得後邊喊聲漸漸止息,情知不好,手上便招架不周。

    曹仁起手一槍,正中馬騰的腳上。

    馬騰吃痛不起,翻身落馬,亦被曹軍綁縛起來。

     曹操得報馬騰父子被擒,帶了文武到演武廳,恰巧見衆将押了馬騰父子和馬鐵的首級到這裡。

    遂命刀斧手将馬騰父子牽出。

    炮聲響,首級獻上。

     曹操喚道:&ldquo黃侍郎何在?&rdquo 黃奎自從昨夜酒後失言,一直被曹軍監禁着。

    清晨酒醒,方知大事已露,暗恨自己太糊塗,被苗澤這奸賊告密,壞了馬将軍的好事。

    今日被押到這裡,自問必死。

    聽得曹操呼喚,跟着手下上前&ldquo下官在。

    &rdquo &ldquo爾與馬騰合謀,欲圖老夫,可知罪麼?&rdquo 黃奎想,既然到了這個地步,索性橫下一條心。

    大聲叫道:&ldquo無罪!&rdquo 曹操-聲冷笑:&ldquo嘿&hellip&hellip死到臨頭,尚自抵賴。

    來啊,傳苗澤!&rdquo 苗澤在相府中住了一夜,一直在做着美夢,自以為此番功勞不小,定能飛黃騰達。

    聽得曹操傳喚,神氣活現地來到面前:&ldquo丞相,苗澤在!&rdquo &ldquo苗澤,爾與黃奎當面質對。

    &rdquo 苗澤到黃奎跟前,頓時闆起了面孔,把昨晚李春香說的話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最後還搖晃着腦袋問道:&ldquo你還想抵賴不成?&rdquo 黃奎咬牙切齒,大罵苗澤。

    曹操傳令将黃奎推出斬首,手下一擁而上,擁着黃奎往外而去。

    須臾,獻上首級。

     曹操問:&ldquo苗澤,爾告發有功,老夫意欲重賞于你。

    &rdquo 苗澤笑嘻嘻地說:&ldquo丞相,小人不願加賞,隻求李春香為妻。

    &rdquo心想,這小小的一點要求總不算過份吧。

    曹操笑道:&ldquo些些小事,老夫豈有不允之理?&rdquo傳李春香到演武廳.曹操假意問道:&ldquo李春香,老夫在此作證,将爾許與苗澤為婦,可願否?&rdquo 李春香聽了,連連點頭。

    苗澤更是滿心歡喜。

    曹操忽然濃眉倒豎,沖着苗澤聲色俱厲道:&ldquo你為了一婦人,害了你姐夫一命,如此小人,留之何用!&rdquo便教将苗澤、李春香與黃奎一家老小并斬于市。

    後人有詩歎曰: 苗澤因私害荩臣,春香未得反傷身。

     奸雄亦不相容恕,枉自圖謀作小人. 曹操傳令手下收拾屍首,帶了文武回轉相府。

    忙寫了一封書,送去西涼,命韓遂生擒馬超,永為西涼侯。

    一面使人吩咐把住關隘,休教走了馬岱。

     且說馬岱自引後隊催糧而來,早有許昌城外逃回軍土報知馬騰父子受害之事。

    馬岱大驚,棄了糧草,收拾殘軍,連夜逃遁去了。

     曹操殺了馬騰等人,便決意南征。

    遂聚集四十萬大軍,屯兵宛洛道,二次下江南。

    細作報入南徐。

    孫權忙聚文武商議。

    張昭忙說:&ldquo曹操南下,必是華歆之謀。

    主公可差人往魯子敬處,教急發書到荊州,使玄德同力拒曹。

    子敬有恩于玄德,其言必從;且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

    若玄德來相助,江南可無患矣。

    &rdquo 孫權覺得有理,即遣一心腹往陸口告谕魯肅,便求救于劉備。

    魯肅聽得曹操又來犯境,随即修書一封,坐了官船趕往荊州。

    抵岸,上馬進城,遞上書信。

    少傾,傳話相請。

    魯肅上堂,見劉備君臣都在,上前施禮:&ldquo皇叔,下官奉了吳侯之命,特來求見。

    &rdquo 劉備已看了書中之意,請魯肅坐了,差人請出孔明和龐統,将魯肅的書信給他們看了。

    孔明說:&ldquo大夫請高枕無憂,若有北兵侵犯,皇叔自有退兵之策。

    不須江東出一兵一卒之力,一升-石之糧,不消一個月,四十萬曹兵盡行退卻。

    &rdquo 魯肅得了準信,不敢耽擱,匆匆回轉陸口,遣人回複孫權去了。

     魯肅一走,劉備忙問:&ldquo軍師,今曹操起四十萬大軍,一擁而來,備有何妙計,可以退之?&rdquo 孔明說:&ldquo主公,也不消動江東之兵,也無須動荊州之兵,自使曹操不敢正觑東南。

    &rdquo &ldquo何以見得?&rdquo &ldquo曹操平生所慮者,乃西涼之兵也。

    前番赤壁大敗,皆因懼馬騰出兵截其歸路。

    如今馬騰已死,無内顧之憂,故而二下江南。

    曹操殺了馬騰,其子馬超現統西涼之衆,必切齒操賊,主公可作一書,往結馬超,使超興兵入關,則操又何暇下江南乎?江東之圍豈不是不攻自解?&rdquo 劉備聞言大喜,即時作書。

    寫道: &ldquo伏念漢室不幸,操賊專權,欺君罔上,黎民凋殘。

    備昔與令先君同受密诏,誓誅此賊。

    今令先君被操所害,此将軍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仇也。

    若能率西涼之兵,以攻操之右,備當舉荊襄之衆,以遏操之前:則逆賊可擒,奸黨可滅,仇辱可報,漢室可興矣。

    書不盡言,立待回音。

    &rdquo 劉備遣一心腹人,徑往西涼州投下。

    馬超接書看畢,揮淚痛哭,即起四十萬西涼軍馬,殺奔長安而去。

    曹操聽得長安失守,遂罷南征之舉。

    果然不出一月,曹軍退得一幹二淨。

    正是:操戈西指未成霸,興衆北伐又受殃。

     欲知下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