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日斷百案龐統顯能 身率萬衆馬騰受戮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三回日斷百案龐統顯能 身率萬衆馬騰受戮
卻說:荊州城裡的劉備,自從打發走了龐統,至今已有九十餘天。
這幾天忽然來了那麼多信,都是告耒陽縣新上任的知縣,說他成日沉浸在黃湯之中,吃了睡,醒了吃,不理縣務,滿縣百姓對他深惡痛絕,亟須派人到縣審理。
劉備想,都說龐統好才學,卻連一個小小的耒陽縣都治理不好,算得上什麼大能人呢?隻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
這叫我怎麼對得起耒陽縣的黎民呢!立即傳令張飛和孫乾兩人到耒陽縣去巡查一番。
張飛奉了兄長之命,和孫乾坐了一号大官船,往耒陽縣而去。
這一日,恰有耒陽衙役在江邊做買賣,見江中有一艘大官船向碼頭駛來,仔細一看,船上高飄兩面大旗,認得旗上是&ldquo張&rdquo、&ldquo孫&rdquo二字,中間挑着一面白幡,上面大書兩字:巡查。
這衙役知道荊州來的是張飛,暗喊一聲::&ldquo不好!&rdquo要緊拔腿朝縣衙趕去。
進了衙門,直奔内堂。
見龐統仍在飲酒作樂,忙慌慌張張地報道:&ldquo龐老,大事不好了。
小的在江邊遠遠望見江面上來了張飛三将軍,到這裡巡查來了。
請龐老速速準備。
&rdquo 龐統聽說張飛來了,暗暗高興。
停止了飲酒,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舒舒服服地伸了個懶腰,又不緊不慢地喚道:&ldquo來啊!&rdquo &ldquo龐老有何吩咐?&rdquo &ldquo傳本縣之命,堂上起鼓。
&rdquo 這個衙役想,你今天聽到張飛來巡查就心慌了。
來了一百天,隻升過一次堂,一件事都沒做過。
張飛來了定沒有你的好處,你再坐堂也是來不及了。
說道:&ldquo龐老不坐堂,小的們都沒事幹,到縣中去做買賣,都不在這裡。
&rdquo &ldquo速速與我喚來。
&rdquo 衙役不敢違命,一手拿着鑼,一手握着槌,出了大門就大敲大喊起來:&ldquo呔!大家聽了,龐老爺今日升堂,衙役當差都到衙中畫卯!&rdquo敲着鑼,在大街小巷中叫喚。
聽說今天知縣升堂,大家求之不得,他們陸陸續續來到衙門,都來參見縣令。
龐統見人都到齊了,立即吩咐道:&ldquo來,先将大堂内外灑掃一遍;再到四下敲鑼傳示百姓,今日本縣升堂,有何冤情紛争,不論大小,速來衙門遞送詞狀,本縣立斷各案。
若今日不來,再隔三載。
&rdquo 衆人想,龐老怎麼忽然要升堂了?不是說起碼半年再坐堂的麼,看來他酒已吃夠了,萌動了善心,想為百姓做些好事了。
大家拔草的拔草,打掃的打掃。
不一會,把個縣衙打掃得幹幹淨淨。
還有的提着鑼,上街邊敲邊喊:&ldquo乓&hellip&hellip子民們聽着,今口老爺開恩,馬上升坐大堂,有案的報案,有冤的鳴冤,老爺當堂斷清。
如若今日不告,再隔三年升堂,乓&hellip&hellip&rdquo 百姓聽得這個消息,驚奇萬分:不是說半年以後再升堂的,怎麼這個糊塗官酒醒啦?因此滿縣議論紛紛,奔走相告。
受過害的人,立即找了被告,拉着去見官。
被告說,我們的事情,上次由亭長作主,已經了結了,何必再去見老爺?原告說,上次是私了;便宜了你。
如今老爺親自審案,我們去弄個水落石出。
說着,拉了就走。
還有那些被亭長看押起來的人,也被大家擁着去衙門。
還有的百姓懷着好奇的心理,跟着人流到衙門去看熱鬧。
頓時,衙門前人頭濟濟,熱鬧非凡。
那幾個為龐統買過衣帽的當差,見龐統衣冠不整,很是過意不去。
心想,要知道龐老爺這麼快就升堂,當時也不必急着索回。
如今衣帽都賣了,叫他怎麼坐堂呢,既然他今日升堂了,想必以後天天如此,我們也就有差使做了,看在這些份上,我們應該為他去找一身衣帽來。
幾個人一湊合,就有了主意。
一個當差立即去備了一副香燭,一同趕到城隍廟中,在神座前焚香點燭。
而後,又都跪下去,向上面叩了幾個頭,口中念道:&ldquo城隍老爺慈悲。
我家的龐老爺今日升堂,缺少一身官服。
你身上這套衣冠倒挺合适,先向你借用一下,過日做了新的來還你。
&rdquo 這班當差通神完畢,一擁而上,把城隍老爺的衣帽都剝了下來,撣去一些灰塵,折疊整齊後,直趕回去。
對龐統說:&ldquo龐老,升堂須穿新衣。
小的們剛才特地向隔壁老爺借來衣帽,請龐老快快穿了。
&rdquo 龐統想,小小的耒陽縣,到底有多少老爺。
這裡除了我可以稱老爺,還有誰能夠得上被人叫老爺?他打開衣帽一看,一頂紗帽上面浮塵無數,一領錦袍陳舊不堪,肩上和兩袖上都是污垢,弄不清這是哪個老爺的衣服。
心想,别去管它是誰的,穿上了再說。
就将身上的道袍一脫,穿上舊錦袍,倒還合身。
隻是這衣是城隍爺坐着穿的,到了他的身上就短了一大截。
然後從桌上拿起紗帽,往頭上一罩,因為龐統的頭大,套不進,就頂在頭頂上。
龐統到了這裡,從沒有洗過一次臉,吃完了就用袖子往嘴上一抹。
今日二次坐堂,還有張飛到來,因此要洗一洗臉。
命人去取水,當差打了一盆淨水,放在桌上。
龐統走上一步,正要洗臉,頭剛低下,頭上的烏紗&ldquo撲&rdquo一下正掉在盆中。
龐統迅速去撈了起來,帽頂上都濕透了。
将帽子捏在手中一甩,滿地都是水,再往頭上一扣,匆匆忙忙洗完了臉。
可這頂烏紗年深月久,十分幹燥,一掉進盆裡就吸足了水。
此刻,水正和着灰塵沿着前額往臉上淌,一會兒他的臉上就是一道道黑影,活象個閻王身邊的判官。
當差見龐統準備得差不多了,就傳話出去吩咐升堂。
立即堂上虎威大起:&ldquo龐老爺升堂哉!哎&hellip&hellip嗨&hellip&hellip&rdquo 龐統從内堂出去,跨上大堂。
&ldquo兩朵金花安日月,一雙袍袖定乾坤。
&rdquo居中坐定。
兩旁見他這個模樣,都在想,怎麼大堂坐了個城隍老爺?衙役又是虎威連連:&ldquo哎&hellip&hellip嗨&hellip&hellip&rdquo心中轉念道,你還象個老爺嗎?簡直和活鬼沒什麼兩樣。
見他中間坐定,一一上前見禮:&ldquo龐老!龐老!&hellip&hellip&rdquo 龐統把手一揮:&ldquo罷了!&rdquo 衆人剛退過兩旁,縣吏報來:&ldquo三将軍張飛和上大夫孫乾到了。
&rdquo堂上的人都不約而同地轉過頭往外面看去。
張飛和孫乾将船靠攏碼頭,上馬來到衙門口。
他們自以為龐統還不知道他們來,打算把龐統從酒席上拉出來,當衆出一出他的醜。
孫乾是個公道人,到了衙門就下了馬背,同時招呼張飛也徒步而進。
張飛忿忿地說,龐統他官不象官,來了才百來天,就把個耒陽縣弄得如此昏暗。
我家大哥看在他與軍師是同道的情份上,不忍當即問他的罪。
我來巡查,還給他什麼體面呢?!張飛昂首挺胸直闖衙門,從一條筆直的甬道上點馬跑了進去。
隻見前面擁着許多百姓,聞得馬蹄聲,趕忙向兩邊閃了開去。
一騎馬直抵大堂口。
張飛圓睜環眼朝堂上一望,衙役當差兩旁站立,正中坐着龐統,頭頂小紗帽,身穿舊錦袍,滿臉黑條條。
案前站立着許許多多的百姓。
心想,這家夥倒是消息靈通,聽說我來巡查,他就坐堂了。
這一身衣帽不知從哪兒弄來的,穿着活象是從棺材裡倒出來的僵屍。
龐統看着外面張飛的那種神氣活現的樣子,也在想,你想來出我的醜?那就先碰一個釘子,瞧瞧我的厲害,龐統蓦然作色,拍案而起:&ldquo可知小小衙門,乃是皇堂。
外邊誰敢點馬進衙,藐視朝廷,來,與我上前截去馬蹄!&rdquo 兩旁虎威聲驟起:&ldquo哎&hellip&hellip嗨&hellip&hellip&rdquo倒也十分威嚴。
縣令雖然官卑職小,但也是皇帝封賞的,是朝廷的耳目,代表皇帝管轄一縣之地,衙門也就成了皇堂了.要是誰敢在大堂上施威,并不是對知縣的貶低,而恰恰是對皇帝的亵渎,是有欺君大罪的。
因此,龐統下令要截去馬蹄,還隻是給張飛一個暗示:别太目中無人。
張飛聞言,暗吃一驚,忙跨下馬背,命從人帶過一旁。
心裡實在不服氣,怒咻咻站在堂口,一聲不響。
孫乾見張飛一到這裡就碰了一鼻子灰,心想,剛才就叫你下馬,你偏不聽,先被他在嘴上占了便宜,合得算麼?龐統雖然不理縣政,畢竟是個有才學的高士,倘若孔明回到荊州聽得龐統在此,必要重用他。
到那時,恐怕我們還得在他帳前聽令。
因此,孫乾手拎袍角,和顔悅色地到案首施禮道:&
這幾天忽然來了那麼多信,都是告耒陽縣新上任的知縣,說他成日沉浸在黃湯之中,吃了睡,醒了吃,不理縣務,滿縣百姓對他深惡痛絕,亟須派人到縣審理。
劉備想,都說龐統好才學,卻連一個小小的耒陽縣都治理不好,算得上什麼大能人呢?隻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
這叫我怎麼對得起耒陽縣的黎民呢!立即傳令張飛和孫乾兩人到耒陽縣去巡查一番。
張飛奉了兄長之命,和孫乾坐了一号大官船,往耒陽縣而去。
這一日,恰有耒陽衙役在江邊做買賣,見江中有一艘大官船向碼頭駛來,仔細一看,船上高飄兩面大旗,認得旗上是&ldquo張&rdquo、&ldquo孫&rdquo二字,中間挑着一面白幡,上面大書兩字:巡查。
這衙役知道荊州來的是張飛,暗喊一聲::&ldquo不好!&rdquo要緊拔腿朝縣衙趕去。
進了衙門,直奔内堂。
見龐統仍在飲酒作樂,忙慌慌張張地報道:&ldquo龐老,大事不好了。
小的在江邊遠遠望見江面上來了張飛三将軍,到這裡巡查來了。
請龐老速速準備。
&rdquo 龐統聽說張飛來了,暗暗高興。
停止了飲酒,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舒舒服服地伸了個懶腰,又不緊不慢地喚道:&ldquo來啊!&rdquo &ldquo龐老有何吩咐?&rdquo &ldquo傳本縣之命,堂上起鼓。
&rdquo 這個衙役想,你今天聽到張飛來巡查就心慌了。
來了一百天,隻升過一次堂,一件事都沒做過。
張飛來了定沒有你的好處,你再坐堂也是來不及了。
說道:&ldquo龐老不坐堂,小的們都沒事幹,到縣中去做買賣,都不在這裡。
&rdquo &ldquo速速與我喚來。
&rdquo 衙役不敢違命,一手拿着鑼,一手握着槌,出了大門就大敲大喊起來:&ldquo呔!大家聽了,龐老爺今日升堂,衙役當差都到衙中畫卯!&rdquo敲着鑼,在大街小巷中叫喚。
聽說今天知縣升堂,大家求之不得,他們陸陸續續來到衙門,都來參見縣令。
龐統見人都到齊了,立即吩咐道:&ldquo來,先将大堂内外灑掃一遍;再到四下敲鑼傳示百姓,今日本縣升堂,有何冤情紛争,不論大小,速來衙門遞送詞狀,本縣立斷各案。
若今日不來,再隔三載。
&rdquo 衆人想,龐老怎麼忽然要升堂了?不是說起碼半年再坐堂的麼,看來他酒已吃夠了,萌動了善心,想為百姓做些好事了。
大家拔草的拔草,打掃的打掃。
不一會,把個縣衙打掃得幹幹淨淨。
還有的提着鑼,上街邊敲邊喊:&ldquo乓&hellip&hellip子民們聽着,今口老爺開恩,馬上升坐大堂,有案的報案,有冤的鳴冤,老爺當堂斷清。
如若今日不告,再隔三年升堂,乓&hellip&hellip&rdquo 百姓聽得這個消息,驚奇萬分:不是說半年以後再升堂的,怎麼這個糊塗官酒醒啦?因此滿縣議論紛紛,奔走相告。
受過害的人,立即找了被告,拉着去見官。
被告說,我們的事情,上次由亭長作主,已經了結了,何必再去見老爺?原告說,上次是私了;便宜了你。
如今老爺親自審案,我們去弄個水落石出。
說着,拉了就走。
還有那些被亭長看押起來的人,也被大家擁着去衙門。
還有的百姓懷着好奇的心理,跟着人流到衙門去看熱鬧。
頓時,衙門前人頭濟濟,熱鬧非凡。
那幾個為龐統買過衣帽的當差,見龐統衣冠不整,很是過意不去。
心想,要知道龐老爺這麼快就升堂,當時也不必急着索回。
如今衣帽都賣了,叫他怎麼坐堂呢,既然他今日升堂了,想必以後天天如此,我們也就有差使做了,看在這些份上,我們應該為他去找一身衣帽來。
幾個人一湊合,就有了主意。
一個當差立即去備了一副香燭,一同趕到城隍廟中,在神座前焚香點燭。
而後,又都跪下去,向上面叩了幾個頭,口中念道:&ldquo城隍老爺慈悲。
我家的龐老爺今日升堂,缺少一身官服。
你身上這套衣冠倒挺合适,先向你借用一下,過日做了新的來還你。
&rdquo 這班當差通神完畢,一擁而上,把城隍老爺的衣帽都剝了下來,撣去一些灰塵,折疊整齊後,直趕回去。
對龐統說:&ldquo龐老,升堂須穿新衣。
小的們剛才特地向隔壁老爺借來衣帽,請龐老快快穿了。
&rdquo 龐統想,小小的耒陽縣,到底有多少老爺。
這裡除了我可以稱老爺,還有誰能夠得上被人叫老爺?他打開衣帽一看,一頂紗帽上面浮塵無數,一領錦袍陳舊不堪,肩上和兩袖上都是污垢,弄不清這是哪個老爺的衣服。
心想,别去管它是誰的,穿上了再說。
就将身上的道袍一脫,穿上舊錦袍,倒還合身。
隻是這衣是城隍爺坐着穿的,到了他的身上就短了一大截。
然後從桌上拿起紗帽,往頭上一罩,因為龐統的頭大,套不進,就頂在頭頂上。
龐統到了這裡,從沒有洗過一次臉,吃完了就用袖子往嘴上一抹。
今日二次坐堂,還有張飛到來,因此要洗一洗臉。
命人去取水,當差打了一盆淨水,放在桌上。
龐統走上一步,正要洗臉,頭剛低下,頭上的烏紗&ldquo撲&rdquo一下正掉在盆中。
龐統迅速去撈了起來,帽頂上都濕透了。
将帽子捏在手中一甩,滿地都是水,再往頭上一扣,匆匆忙忙洗完了臉。
可這頂烏紗年深月久,十分幹燥,一掉進盆裡就吸足了水。
此刻,水正和着灰塵沿着前額往臉上淌,一會兒他的臉上就是一道道黑影,活象個閻王身邊的判官。
當差見龐統準備得差不多了,就傳話出去吩咐升堂。
立即堂上虎威大起:&ldquo龐老爺升堂哉!哎&hellip&hellip嗨&hellip&hellip&rdquo 龐統從内堂出去,跨上大堂。
&ldquo兩朵金花安日月,一雙袍袖定乾坤。
&rdquo居中坐定。
兩旁見他這個模樣,都在想,怎麼大堂坐了個城隍老爺?衙役又是虎威連連:&ldquo哎&hellip&hellip嗨&hellip&hellip&rdquo心中轉念道,你還象個老爺嗎?簡直和活鬼沒什麼兩樣。
見他中間坐定,一一上前見禮:&ldquo龐老!龐老!&hellip&hellip&rdquo 龐統把手一揮:&ldquo罷了!&rdquo 衆人剛退過兩旁,縣吏報來:&ldquo三将軍張飛和上大夫孫乾到了。
&rdquo堂上的人都不約而同地轉過頭往外面看去。
張飛和孫乾将船靠攏碼頭,上馬來到衙門口。
他們自以為龐統還不知道他們來,打算把龐統從酒席上拉出來,當衆出一出他的醜。
孫乾是個公道人,到了衙門就下了馬背,同時招呼張飛也徒步而進。
張飛忿忿地說,龐統他官不象官,來了才百來天,就把個耒陽縣弄得如此昏暗。
我家大哥看在他與軍師是同道的情份上,不忍當即問他的罪。
我來巡查,還給他什麼體面呢?!張飛昂首挺胸直闖衙門,從一條筆直的甬道上點馬跑了進去。
隻見前面擁着許多百姓,聞得馬蹄聲,趕忙向兩邊閃了開去。
一騎馬直抵大堂口。
張飛圓睜環眼朝堂上一望,衙役當差兩旁站立,正中坐着龐統,頭頂小紗帽,身穿舊錦袍,滿臉黑條條。
案前站立着許許多多的百姓。
心想,這家夥倒是消息靈通,聽說我來巡查,他就坐堂了。
這一身衣帽不知從哪兒弄來的,穿着活象是從棺材裡倒出來的僵屍。
龐統看着外面張飛的那種神氣活現的樣子,也在想,你想來出我的醜?那就先碰一個釘子,瞧瞧我的厲害,龐統蓦然作色,拍案而起:&ldquo可知小小衙門,乃是皇堂。
外邊誰敢點馬進衙,藐視朝廷,來,與我上前截去馬蹄!&rdquo 兩旁虎威聲驟起:&ldquo哎&hellip&hellip嗨&hellip&hellip&rdquo倒也十分威嚴。
縣令雖然官卑職小,但也是皇帝封賞的,是朝廷的耳目,代表皇帝管轄一縣之地,衙門也就成了皇堂了.要是誰敢在大堂上施威,并不是對知縣的貶低,而恰恰是對皇帝的亵渎,是有欺君大罪的。
因此,龐統下令要截去馬蹄,還隻是給張飛一個暗示:别太目中無人。
張飛聞言,暗吃一驚,忙跨下馬背,命從人帶過一旁。
心裡實在不服氣,怒咻咻站在堂口,一聲不響。
孫乾見張飛一到這裡就碰了一鼻子灰,心想,剛才就叫你下馬,你偏不聽,先被他在嘴上占了便宜,合得算麼?龐統雖然不理縣政,畢竟是個有才學的高士,倘若孔明回到荊州聽得龐統在此,必要重用他。
到那時,恐怕我們還得在他帳前聽令。
因此,孫乾手拎袍角,和顔悅色地到案首施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