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柴桑吊孝孔明哭靈 耒陽補缺龐統酗酒
關燈
小
中
大
了一碗酒。
龐統端起碗來,先呷了一口,說聲&ldquo不錯&rdquo,頭一仰,&ldquo咕嘟,咕嘟&rdquo把酒喝幹。
剛放下碗,就喚當差篩酒。
當差站在邊上,看着他這副狼狽相。
見他飲酒時,嘴角溢出的酒沿着下巴淌到嶄新的官服上,酒飲幹,胸襟上已濕了一大片。
深感可惜。
随即又倒了一滿碗。
龐統揀可口的菜吃了幾口,端起酒碗,嫌戴着的烏紗礙事,摘下抛在一旁,仰脖又喝了一碗。
──《三國》中的龐統确是大酒量,人稱他百杯不醉。
他一生有兩次吃酒最多:第一次就在耒陽縣吃了一百天的酒,整天泡在酒裡,一天吃多少,他自己也沒個數。
第二次是建安十六年進川時,被劉備罷免副軍師之職,他就借酒澆愁,醉了就睡,醒了就飲,足足吃了半年酒,真可謂夢死醉生。
現在他一杯接一杯,尚自酒興濃重,愛不釋手。
到下半夜,這班當差都困得眼睛睜不開,一個個偷偷地溜出去找地方打盹。
不一會,都跑了個精光。
龐統倒并不在乎這些,沒人斟酒,他就自己倒,一直吃到天亮時分,他也覺得困倦了,就伏在桌上打起瞌睡來。
太陽升得老高了,縣吏在堂上等了好久不見新老爺升堂,就命衙役到内堂去打探一下。
衙役到内堂口一看,橫七豎八躺着幾個二太爺,忙用腳踢踢他們,叫他們去請老爺升堂。
當差睡眼惺忪,跌跌撞撞闖到裡面,見龐統正在呼呼大睡,兩隻袖子上沾滿了油膩和湯水,一陣酒氣撲鼻而來。
當差先是輕聲呼喚,後來大聲叫喊,見龐統睡得很死,就用手推來搖去地喊:&ldquo龐老醒來,時光不早了,請升堂吧!&rdquo 龐統睜開眼睛,迷迷糊糊見當差在對他說話,就問道:&ldquo喚我何事?&rdquo &ldquo龐老,請升堂!&rdquo 龐統聽得叫他坐堂,暗想,即使做了一國之君,也未必天天臨殿。
這小小的耒陽縣,窮鄉僻壤,哪有什麼事情必須天天升堂?即使一世不坐堂也壞不了事。
不覺揚聲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小小耒陽縣,何須天天坐堂?&rdquo 這幾個當差的想,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耒陽縣也是個官府,縣中的大小事情天天都有,怎麼可以不去料理。
況且天天升堂,這也是曆來的規矩,就象開了店鋪要天天營業一樣。
你身為父母官,怎麼可以不尊法度,不恤民情呢?因此說:&ldquo龐老爺,你是這裡的一尊之長,豈可廢卻升堂之規?不論有事無事,總要每天升一次堂的。
&rdquo &ldquo實在是多餘的。
&rdquo &ldquo那龐老何時升堂呢?&rdquo &ldquo少則半年,多則三載。
來,休得多言,與我進酒來。
&rdquo 當差想,你這個知縣真是個糊塗官,說什麼半年坐一次堂,太荒唐了。
要是犯案的人壽長一點還不要緊,如果是個短命人,等你半年後升堂,隻怕都要等不及了。
你吃了一夜的酒,我們本想跟了你得些好處,非但好處沾不上邊,還要跟你受累。
當差不敢違拗,一邊傳言出去不升堂,一邊又換上新鮮菜肴,讓他下酒。
就這樣,龐統睜眼就吃酒,閉眼就睡覺。
一連十天下來,從不過問公務,隻是沉浸在醉鄉之中。
全縣上下無不知道新來的縣令是個酒鬼,人人都在擔憂。
衙中各職開始還每天來報一次到,後來索性歸田的歸田,經商的經商。
由于縣官不理民事,上行下效,各種争端随之而起。
更因無法可循,盜賊蜂擁而起。
百姓夜不敢行路,商人日不敢開張,好端端的一個耒陽縣弄得一片黑暗。
大案報了無人審理,小案不敢報。
幸得地方上的亭長依仗着往日的威望,出頭代管,将重犯關押起來,把民事糾紛暫時擱起,等侯知縣一旦酒醒,立即告官。
兩個月過去了,龐統依然如故,日以繼夜地狂飲爛醉。
這幫&ldquo帶肚子的二大爺&rdquo這下可不行了,衙中無差使,他們下的本錢至今未曾得到補償,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有的隻好問人家借些錢苦度光陰,有的隻好變賣家當暫充饑腸,苦不勝言。
他們隻指望龐統能象第一天那樣升堂,弄點差使做做,可總是沒有希望。
眼看龐統越來越不象話,他們就湊在一起商議道,隻有把原先買來的東西去賣了,還能收還些銀兩,不然隻有等死了。
這幾個當差一齊到内堂,見龐統仍在自斟自飲,上前招呼道:&ldquo龐老。
&rdquo 龐統從未象這次這樣痛飲過,無憂無慮,賽過神仙。
見這些當差一齊都來,起袖向嘴邊一抹,放下酒碗,身子靠在椅背上,問道:&ldquo何事?&rdquo &ldquo前番在荊州已與龐老言明,所購之物都是咱們墊出,指望跟了龐老能得些好處。
自龐老到任,已近三月,終日飲酒,從不坐堂,咱們無差使可做,這許多銀兩到何時才能得以補償?龐老何日才能坐堂?&rdquo &ldquo再隔三載。
&rdquo &ldquo龐老,不是咱們心狠,實在是出于無奈。
這數日來,咱們都背上了債,家中有老有小,生計難以維持。
請龐老不要多心,咱們要拿東西了。
&rdquo 龐統想,這座縣衙内到底有多少東西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也用不着,你們要,那就拿吧。
說:&ldquo随爾等之便。
&rdquo 大家不防龐統這麼好對付,壯了些膽子。
一個說:&ldquo龐老,内室的床是我買的。
&rdquo 龐統想,這張床别說沒睡過,就是放在什麼地方,我也不知道,便說:&ldquo取去便了。
&rdquo 另一個說:&ldquo龐老,床上的被褥是我辦的。
&rdquo &ldquo隻管去取。
&rdquo &ldquo龐老的烏紗帽是我弄來的。
&rdquo &ldquo拿去。
&rdquo &ldquo龐老的官服是我托人做的。
&rdquo &ldquo拿去。
&rdquo龐統脫下官服,換上舊時冠服。
&ldquo龐老,這酒是我買的。
&rdquo &ldquo不準擅動。
&rdquo别的你們隻管拿,唯獨這酒是我的寶貝,涓滴不能動。
這班當差分頭去收拾自己的東西,不一會都會集到内堂。
大家一看,一件官服已肮髒不堪,一頂帽也是灰塵沾滿。
隻有床帳被褥絲毫未用,仍舊和買來時一樣新。
那個買酒的當差最倒楣,一百壇酒已吃得差不多了,僅有空壇還能換回幾個錢,但也是微不足道的。
大家認了自己的東西,離了内堂,各自回家去了。
龐統不升堂,那些縣史和衙役除了上頭發下來的薪水以外,也是一點好處都沒有,隻得自己找些活計,貼補生活。
隻有廚房中的幾個夥計,龐統不準他們離開,每天照樣要為龐統上街買菜,起火升竈,還可以從中揩點油水。
總之一句話,自從龐統來了這百來天,經他這麼一折騰,鬧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百姓都在暗底裡切齒痛恨:來了這樣一個瘟官,隻知道終日喝黃湯,縣中之事不關痛癢,把個耒陽縣搞得烏七八糟,好人受災,惡人猖獗。
上告信象雪片似地送到荊州城中,紛紛要求劉備迅速派人來稽查,揚善抑惡。
這個消息在耒陽縣中傳開,那些衙門中的老公事知道龐統不是尋常之輩,今後必有飛黃騰達之時,不忍心就這樣看着這位知縣被人糟蹋,就到内堂來見:&ldquo龐老。
&rdquo 這一陣很少再有人來内堂伺候他,龐統更覺得方便。
聽得有人叫他,便醉眼迷蒙地問:&ldquo何事?&rdquo &ldquo龐老這樣無分晝夜地飲酒,不理縣務,縣上已有人到皇叔那裡去告你的狀了。
還請龐老收斂些,小心為妙。
&rdquo 龐統聽說有人去告他,心想,我飲了這許多酒,也覺得有些膩,正愁上邊沒人來找我的岔子,最好劉備親自來。
龐統非但無懼怕之心,反而大笑起來:&ldquo哈&hellip&hellip好哇!由他們去告我便了。
來,美酒伺侯!&rdquo 這幾個老當差苦笑一聲,搖搖頭:我們當了幾十年的差,在一任一任的知縣手下做事,不論好的還是壞的,我們也看得多了,從來沒有見過象你這樣的老爺。
盡管你是個有名望的人,但也要兢兢業業地做好父母官。
老是這樣糊塗下去,别說上面怪罪下來你吃不消,連我們也給你毀了。
他們見龐統不聽勸告,悄悄地退了出去。
龐統見這幾個老當差沒好氣地退出去,越發酒興大作,碗來酒幹,一口氣又喝了幾碗。
撇了碗,就撲在桌子上昏昏睡去。
正是:不是颠狂飲百醉,誰能俯就識宏才。
欲知龐統下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龐統端起碗來,先呷了一口,說聲&ldquo不錯&rdquo,頭一仰,&ldquo咕嘟,咕嘟&rdquo把酒喝幹。
剛放下碗,就喚當差篩酒。
當差站在邊上,看着他這副狼狽相。
見他飲酒時,嘴角溢出的酒沿着下巴淌到嶄新的官服上,酒飲幹,胸襟上已濕了一大片。
深感可惜。
随即又倒了一滿碗。
龐統揀可口的菜吃了幾口,端起酒碗,嫌戴着的烏紗礙事,摘下抛在一旁,仰脖又喝了一碗。
──《三國》中的龐統确是大酒量,人稱他百杯不醉。
他一生有兩次吃酒最多:第一次就在耒陽縣吃了一百天的酒,整天泡在酒裡,一天吃多少,他自己也沒個數。
第二次是建安十六年進川時,被劉備罷免副軍師之職,他就借酒澆愁,醉了就睡,醒了就飲,足足吃了半年酒,真可謂夢死醉生。
現在他一杯接一杯,尚自酒興濃重,愛不釋手。
到下半夜,這班當差都困得眼睛睜不開,一個個偷偷地溜出去找地方打盹。
不一會,都跑了個精光。
龐統倒并不在乎這些,沒人斟酒,他就自己倒,一直吃到天亮時分,他也覺得困倦了,就伏在桌上打起瞌睡來。
太陽升得老高了,縣吏在堂上等了好久不見新老爺升堂,就命衙役到内堂去打探一下。
衙役到内堂口一看,橫七豎八躺着幾個二太爺,忙用腳踢踢他們,叫他們去請老爺升堂。
當差睡眼惺忪,跌跌撞撞闖到裡面,見龐統正在呼呼大睡,兩隻袖子上沾滿了油膩和湯水,一陣酒氣撲鼻而來。
當差先是輕聲呼喚,後來大聲叫喊,見龐統睡得很死,就用手推來搖去地喊:&ldquo龐老醒來,時光不早了,請升堂吧!&rdquo 龐統睜開眼睛,迷迷糊糊見當差在對他說話,就問道:&ldquo喚我何事?&rdquo &ldquo龐老,請升堂!&rdquo 龐統聽得叫他坐堂,暗想,即使做了一國之君,也未必天天臨殿。
這小小的耒陽縣,窮鄉僻壤,哪有什麼事情必須天天升堂?即使一世不坐堂也壞不了事。
不覺揚聲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小小耒陽縣,何須天天坐堂?&rdquo 這幾個當差的想,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耒陽縣也是個官府,縣中的大小事情天天都有,怎麼可以不去料理。
況且天天升堂,這也是曆來的規矩,就象開了店鋪要天天營業一樣。
你身為父母官,怎麼可以不尊法度,不恤民情呢?因此說:&ldquo龐老爺,你是這裡的一尊之長,豈可廢卻升堂之規?不論有事無事,總要每天升一次堂的。
&rdquo &ldquo實在是多餘的。
&rdquo &ldquo那龐老何時升堂呢?&rdquo &ldquo少則半年,多則三載。
來,休得多言,與我進酒來。
&rdquo 當差想,你這個知縣真是個糊塗官,說什麼半年坐一次堂,太荒唐了。
要是犯案的人壽長一點還不要緊,如果是個短命人,等你半年後升堂,隻怕都要等不及了。
你吃了一夜的酒,我們本想跟了你得些好處,非但好處沾不上邊,還要跟你受累。
當差不敢違拗,一邊傳言出去不升堂,一邊又換上新鮮菜肴,讓他下酒。
就這樣,龐統睜眼就吃酒,閉眼就睡覺。
一連十天下來,從不過問公務,隻是沉浸在醉鄉之中。
全縣上下無不知道新來的縣令是個酒鬼,人人都在擔憂。
衙中各職開始還每天來報一次到,後來索性歸田的歸田,經商的經商。
由于縣官不理民事,上行下效,各種争端随之而起。
更因無法可循,盜賊蜂擁而起。
百姓夜不敢行路,商人日不敢開張,好端端的一個耒陽縣弄得一片黑暗。
大案報了無人審理,小案不敢報。
幸得地方上的亭長依仗着往日的威望,出頭代管,将重犯關押起來,把民事糾紛暫時擱起,等侯知縣一旦酒醒,立即告官。
兩個月過去了,龐統依然如故,日以繼夜地狂飲爛醉。
這幫&ldquo帶肚子的二大爺&rdquo這下可不行了,衙中無差使,他們下的本錢至今未曾得到補償,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有的隻好問人家借些錢苦度光陰,有的隻好變賣家當暫充饑腸,苦不勝言。
他們隻指望龐統能象第一天那樣升堂,弄點差使做做,可總是沒有希望。
眼看龐統越來越不象話,他們就湊在一起商議道,隻有把原先買來的東西去賣了,還能收還些銀兩,不然隻有等死了。
這幾個當差一齊到内堂,見龐統仍在自斟自飲,上前招呼道:&ldquo龐老。
&rdquo 龐統從未象這次這樣痛飲過,無憂無慮,賽過神仙。
見這些當差一齊都來,起袖向嘴邊一抹,放下酒碗,身子靠在椅背上,問道:&ldquo何事?&rdquo &ldquo前番在荊州已與龐老言明,所購之物都是咱們墊出,指望跟了龐老能得些好處。
自龐老到任,已近三月,終日飲酒,從不坐堂,咱們無差使可做,這許多銀兩到何時才能得以補償?龐老何日才能坐堂?&rdquo &ldquo再隔三載。
&rdquo &ldquo龐老,不是咱們心狠,實在是出于無奈。
這數日來,咱們都背上了債,家中有老有小,生計難以維持。
請龐老不要多心,咱們要拿東西了。
&rdquo 龐統想,這座縣衙内到底有多少東西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也用不着,你們要,那就拿吧。
說:&ldquo随爾等之便。
&rdquo 大家不防龐統這麼好對付,壯了些膽子。
一個說:&ldquo龐老,内室的床是我買的。
&rdquo 龐統想,這張床别說沒睡過,就是放在什麼地方,我也不知道,便說:&ldquo取去便了。
&rdquo 另一個說:&ldquo龐老,床上的被褥是我辦的。
&rdquo &ldquo隻管去取。
&rdquo &ldquo龐老的烏紗帽是我弄來的。
&rdquo &ldquo拿去。
&rdquo &ldquo龐老的官服是我托人做的。
&rdquo &ldquo拿去。
&rdquo龐統脫下官服,換上舊時冠服。
&ldquo龐老,這酒是我買的。
&rdquo &ldquo不準擅動。
&rdquo别的你們隻管拿,唯獨這酒是我的寶貝,涓滴不能動。
這班當差分頭去收拾自己的東西,不一會都會集到内堂。
大家一看,一件官服已肮髒不堪,一頂帽也是灰塵沾滿。
隻有床帳被褥絲毫未用,仍舊和買來時一樣新。
那個買酒的當差最倒楣,一百壇酒已吃得差不多了,僅有空壇還能換回幾個錢,但也是微不足道的。
大家認了自己的東西,離了内堂,各自回家去了。
龐統不升堂,那些縣史和衙役除了上頭發下來的薪水以外,也是一點好處都沒有,隻得自己找些活計,貼補生活。
隻有廚房中的幾個夥計,龐統不準他們離開,每天照樣要為龐統上街買菜,起火升竈,還可以從中揩點油水。
總之一句話,自從龐統來了這百來天,經他這麼一折騰,鬧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百姓都在暗底裡切齒痛恨:來了這樣一個瘟官,隻知道終日喝黃湯,縣中之事不關痛癢,把個耒陽縣搞得烏七八糟,好人受災,惡人猖獗。
上告信象雪片似地送到荊州城中,紛紛要求劉備迅速派人來稽查,揚善抑惡。
這個消息在耒陽縣中傳開,那些衙門中的老公事知道龐統不是尋常之輩,今後必有飛黃騰達之時,不忍心就這樣看着這位知縣被人糟蹋,就到内堂來見:&ldquo龐老。
&rdquo 這一陣很少再有人來内堂伺候他,龐統更覺得方便。
聽得有人叫他,便醉眼迷蒙地問:&ldquo何事?&rdquo &ldquo龐老這樣無分晝夜地飲酒,不理縣務,縣上已有人到皇叔那裡去告你的狀了。
還請龐老收斂些,小心為妙。
&rdquo 龐統聽說有人去告他,心想,我飲了這許多酒,也覺得有些膩,正愁上邊沒人來找我的岔子,最好劉備親自來。
龐統非但無懼怕之心,反而大笑起來:&ldquo哈&hellip&hellip好哇!由他們去告我便了。
來,美酒伺侯!&rdquo 這幾個老當差苦笑一聲,搖搖頭:我們當了幾十年的差,在一任一任的知縣手下做事,不論好的還是壞的,我們也看得多了,從來沒有見過象你這樣的老爺。
盡管你是個有名望的人,但也要兢兢業業地做好父母官。
老是這樣糊塗下去,别說上面怪罪下來你吃不消,連我們也給你毀了。
他們見龐統不聽勸告,悄悄地退了出去。
龐統見這幾個老當差沒好氣地退出去,越發酒興大作,碗來酒幹,一口氣又喝了幾碗。
撇了碗,就撲在桌子上昏昏睡去。
正是:不是颠狂飲百醉,誰能俯就識宏才。
欲知龐統下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