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定密計吳侯施仁義 叱追兵郡主逞英威

關燈
第八回定密計吳侯施仁義 叱追兵郡主逞英威 魯肅到了南徐,将周瑜的密書呈交孫權。

    孫權閱之再三,頻頻點首,覺得書中之言頗有道理。

    心想,盡管賢妹已嫁劉備,且喜劉備尚在吳中,憑他有沖天之能,料難飛出這裡天網恢恢。

    書中所言之事十分容易辦到,隻要留得住劉備,我金屋銀殿也願給他造。

    便傳令下去,在吳侯府内宮後院大興土木,要造得極其富麗堂皇;到深宮内院搜羅各式珍寶玩物。

    即日便要動工,月内便要落成。

     一月未滿,新屋建成。

    紅磚碧瓦,雕梁畫棟,一座齊整壯麗的高樓,矗起在後院之中,好不美觀!孫權傳話新婚夫婦搬入新房。

    劉備與新夫人相攜到此,但覺香氣馥郁,飄送鼻孔中來,使人心醉神怡。

    但見新屋四周,果然栽種着許多不知名的奇花異卉。

    觀賞了一會,便一同入房,劉備四望一着,陳設精緻,器具完備,金玉錦绮玩好之物無數,又增添了樂女數十餘人。

    兩人隻道孫權好意,喜形于色,終日沉湎在聲色之中。

    劉備自得了這等嬌妻貴室,燕居有偶,與新人難分難舍,全不想回荊州。

     孫乾見主公招親一事已了,吃罷喜酒,回到下榻處,便與趙雲說,出荊州時,軍師曾關照我事成即返,下官以為在此也是無事,主公自有趙将軍保護。

    一切由趙将軍多多費心,下官要回去了。

    說罷,收拾包囊,告辭了趙雲,出南徐,回荊州而去。

     劉備自搬入府中以後,傳言吳國太道,隻恐趙雲在外不便,手下軍士無人約束。

    國太教荊州漢軍盡行住在後院,免得生事。

    連日飲宴,使趙雲等人并不寂寞。

    過兩天便要去新房中問候主公和孫夫人。

    隻因新婚燕爾,劉備總是托辭免見,或者說時間尚早,還未起身。

    一連數次,便把趙雲冷落在外面。

    趙雲十分知情識趣,也不敢過份打擾,隻不過常來見個禮,打聽一下消息而已。

    心想,主公數十年來奔波沙場,曆盡艱辛,過上這種舒适的生活也不為過。

    便帶着一班弟兄,到城郊放馬射獵。

    城關上的吳軍久聞趙子龍的威名,又知皇叔到此招贅為婿,哪裡知道是周瑜的美人計?對他十分殷勤和善,進出城關從不盤诘,即使晚上偶爾回來得晚些,隻要聽到城外叫喚,便即開放轅門。

    到後來,有時見趙雲還未進城,甯可等他進了城才關門。

    時間一長,兩家軍士搞得很是火熱,漢軍常常把打着的飛禽走獸送與守城的吳軍。

    這是趙雲的精明能幹處,他深知劉備數月之内必定溺于酒色,不谙國事,若明裡勸他回轉荊州,肯定要被他嗔怪,當然隻有偷偷地騙他溜走。

    趁現在空暇時,帶着五百弟兄四下亂闖,借出城圍獵,跑馬比箭,一則摸熟路途,二來結交門衛,三是演習武藝,還可以遊覽江南名勝古迹。

     光陰如箭,日月似梭。

    一晃眼,在南徐已有一百天了。

    這些從荊州來的漢軍,起初在此十分快樂,有吃有玩有錢花,一點也沒想着要回家。

    可是時近年底,今日已是小年夜,想吃的東西都嘗過,想玩的地方也去了,漸漸也覺得乏味起來,私下裡都惦挂着家裡,巴望能回去過個年。

    可是,見趙雲一點也不在心上,和往常一樣,吃喝玩耍,興緻勃勃。

    吃過晚飯之後,弟兄們都圍在趙雲的四周,七嘴八舌地問開了:&ldquo趙将軍,今日是小除夕了,咱們可要回去?&rdquo 趙雲想,你們心急,難道我倒輕松?隻是主公與孫夫人形影不離,豈會就此忍痛割愛便回荊州?說道:&ldquo弟兄們聽了,趙雲早有此意,何奈不見主公的面,我等怎能擅自回去?&rdquo &ldquo趙将軍可有妙計?&rdquo 趙雲想,妙計倒是有的。

    臨行時軍師交我三個錦囊,主公不思回轉,便開第二個錦囊。

    如今正是主公與新夫人卿卿我我之時,心中隻有個美貌少婦,我多次求見都被回絕,哪裡還想得着回去!這個時候開錦囊恰到好處。

    便與衆弟兄說道:&ldquo趙雲此時尚無妙計,容靜思片刻。

    &rdquo說着,便走出房門,到後院僻靜處,從貼肉處摸出第二個錦囊,借着燈光展開錦囊一看,原是如此神策。

    暗暗高興,回進房間。

     衆漢軍深信趙雲是個文武雙全的巧将,見他出去,不去催問,大夥兒聚作一堆交頭接耳談論起來。

    不一會,見趙雲臉露喜色走了進來,已知想出了好辦法。

    趙雲低聲與衆漢軍說,來日如此這般,趙雲去見皇叔,和咱們一同回去過年。

    大家這才安下心來。

     來日清晨,趙雲獨自到新房,見一個侍婢朝外面走來,上前喊住:&ldquo丫環慢走。

    &rdquo 侍婢停住腳步,擡頭見是驸馬公帶來的護身四将軍趙雲,這裡他經常來問候,又知他素有威名,不敢怠慢,忙問:&ldquo趙将軍到此何事?&rdquo &ldquo費心通禀我家主公,趙雲有緊急要事告知,欲求面見。

    &rdquo &ldquo趙将軍,驸馬公尚未起身,請等候片刻。

    待小婢去報來!&rdquo 趙雲想,主公啊,本來你是天未明已起身,為除奸賊憂心仲仲,如今太陽都要出來了,你卻還睡在床上一點都不留戀我等弟兄。

    要是三将軍知道了,不知要怎樣地取笑他呢! 劉備與孫夫人起身,梳洗穿戴完畢,攜手正要出寝室,丫環上前報道:&ldquo禀驸馬公,四将軍趙雲在外等候多時,有緊急事相告,欲見貴人。

    &rdquo 劉備屈指一算,入吳招贅已百日有餘,成親以來與子龍音悉不通,他多次叩門求見,總是被侍婢婉言回絕,我太荒唐了。

    今日一早趙雲到此,必有緊急之事難以決斷。

    想到這裡,劉備急步朝外面而去,嘴上連連呼着:&ldquo子龍在哪裡?四弟何在?&rdquo 趙雲按照孔明錦囊上的指點,在外面搓手頓足,搖頭歎息。

    聽得裡面腳步匆匆,連聲呼喚自己,疾速轉身,佯作失驚之狀,說道:&ldquo啊呀,主公深居畫堂,不思荊州耶?&rdquo 這一聲&ldquo啊呀&rdquo,把劉備從夢中驚醒。

    心想.這種聲音隻有在亂軍之中,到處可以聽到這種驚慌失措的喊叫之聲。

    難道好日子已經過完了,甘盡苦來不成?不知有什麼事情。

    擡頭對趙雲一看,雙眉緊鎖,虎目怒睜。

    問道:&ldquo四弟,有甚事如此驚慌?&rdquo &ldquo主公,今早軍師命人來報,說曹操欲報赤壁麈兵之恨,起精兵五十萬,殺奔荊州。

    二将軍、三将軍屢戰失利,軍師方寸大亂,軍心渙散,百姓驚擾。

    如今襄陽失守,荊州被困,群龍無首,危在旦夕。

    請主公速速回去,解荊州之圍,複襄陽之地,殺退曹兵,方不負荊襄九郡衆軍百姓之望。

    &rdquo說着,一把抓住劉備的袍袖,邊拖邊說:&ldquo主公不必遲疑,快走!&rdquo 劉備聽了這番說話,真的急了起來。

    暗想,曹操與我真是冤家對頭,打聽得我吳中招親,他卻發兵去攻荊襄,要報赤壁之仇。

    如今荊州被困,襄陽失守,兩個兄弟盡皆敗陣,這都是因為我遠離荊州,人心不齊之故。

    萬一荊襄九郡盡失,我劉備又要弄得無立足之地,奔走飄泊了。

    我豈能再留戀女色,顧眷私情呢,想罷,跟了趙雲就走。

    可是,才跨了幾步,又挺身站住,對趙雲道:&ldquo四弟,愚兄速回無妨,可你家主母便怎樣?&rdquo 趙雲暗暗好笑:自己急到如此程度,荊襄九郡不去想,最要緊是夫人,還是這樣情意綿綿。

    軍師用計從來不做賠本的買賣,既然要你到此招親,當然不會叫你抛撇嬌妻獨自回去的,不過要讓你受些驚吓,免得你優柔寡斷。

    激他道:&ldquo主公,事到如今,也顧不了許多了。

    &rdquo &ldquo嗳!哪裡話來!待我到裡邊同你家主母去商議一下,再作道理。

    &rdquo &ldquo主公,主母乃是女流之輩,有何主見?&rdquo &ldquo四弟,夫人乃是女中的将軍。

    &rdquo 趙雲見他情急心切,執意要去同夫人商議,不敢強拗,放松袍袖,說道:&ldquo主公速去問來。

    &rdquo &ldquo四弟,略等片時,愚兄去去便來。

    &rdquo說罷,轉身朝裡面走去。

     趙雲見劉備垂頭喪氣的神态,&ldquo噗哧&rdquo一聲笑了出來。

    想道,軍師吓人的本領真不小,将主公吓成這個樣子。

    今日他是橫一個四弟,豎一個四弟,真是可笑。

    劉備入見孫夫人,想到荊襄九郡尚未穩固,又要傾覆。

    暗暗垂淚道:&ldquo啊,夫人!&rdquo &ldquo夫君,四将軍報知何事?何故煩惱?&rdquo 劉備初時想與夫人講明此事,同回荊州,後來又疑慮起來:沖鋒奪陣乃是男子漢的事情,二弟、三弟尚且要敗陣,可見曹兵是何等兇猛!夫人隻有十八歲,她如何經得住這般驚吓?所以,話到嘴邊又縮回去了,改口道:&ldquo念備一身飄蕩異鄉,既不能侍奉二親,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

    今歲旦在迩,使備悒怏不已。

    &rdquo 孫夫人見劉備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意甚彷徨,說出此等話來,心實憐之,故嗔道:&ldquo你休瞞我,我已聽知了也。

    莫非曹操興兵五十萬,侵擾邊境。

    如今失襄陽,困荊州,二叔、三叔沙場屢敗,你欲回鄉,奪襄陽,保荊州,故推此意,是麼?&rdquo 原來孫夫人見劉備倉猝出去,料道必有緣故,因而潛匿到側廂中窺聽,将前因後果聽了個明白。

    劉備已知瞞不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