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索荊州魯肅乞孔明 掃長沙關羽戰黃忠

關燈
第四回索荊州魯肅乞孔明 掃長沙關羽戰黃忠 孔明初氣周瑜,弄得周瑜欲罷不能,騎虎難下。

    魯肅為了調和他們兩個之間的仇隙,自請親赴荊州讨取一郡。

    ──今日魯肅這麼一走,以後江東索不回荊州,連連催逼,唯他是問。

    因此,魯肅三讨荊州。

    正是熱心人招來是非多!──魯肅請周瑜在此耳聽消息,他整頓一下袍帽,出營上馬,直奔荊州。

    輕裝快馬,前面已抵荊州城外。

    魯肅仰首向上喊道:&ldquo城關上的弟兄,下官魯肅要進城拜見皇叔、軍師,費心開放城關。

    &rdquo 關廂上的弟兄對城外一看,果然是江東大夫魯肅,知道他是個厚道之人與軍師知交,不敢怠慢。

    便請魯肅少待片刻,立即下關上馬來到轅門,下馬奔上大堂。

    見劉備和孔明正在坐談,便上前報道:&ldquo報皇叔,城外有江東魯大夫求見。

    &rdquo劉備聽到魯肅突然到來,不知何故,忙用雙眼看着孔明。

    諸葛亮稍一思付,便猜到了魯肅的來意。

    他對劉備說道:&ldquo主公,魯子敬前來,不必多言。

    一切由亮來應付于他。

    &rdquo 劉備想,那真求之不得,再好也沒有。

    孔明傳令,把魯大夫放進城關。

     手下退出。

    上馬到城門,傳令開關。

    立刻放吊橋,開城門。

    待魯肅一進關,又拽橋關門。

    手下引領魯大夫來到轅門下馬,報進大堂。

    裡面傳出話來:相請魯大夫。

    魯肅手提紅袍,跨上堂來。

     此時已是黃昏時分,大堂上燈燭輝煌,又值新春佳節,赤壁大戰得财得人得地,碩果累累,見劉備和孔明滿面春風。

    魯肅要緊搶步上前:&ldquo賀喜皇叔,恭喜軍師!下官有禮了。

    &rdquo 劉備和孔明同樣向魯肅恭賀新禧。

    軍師招呼魯肅:&ldquo大夫請坐!&rdquo 手下早已擺好座位。

    魯肅想,在三江口我與你大夫見面,可稱熟不拘禮。

    現在不同了,到了你們劉家就要做準規矩,不能有半點遲慢。

    因此,兩手向上一拱:&ldquo下官謝坐。

    &rdquo 孔明問:&ldquo不知大夫到此何事?&rdquo &ldquo皇叔、軍師聽了,前番在油江大營早已言明在先,我家大都督攻打南郡,以臘月歲底為期,軍師元旦初早進兵。

    可是,軍師在大年三十夜間便命人連取三郡。

    下官以為,未免太無情了。

    &rdquo 劉備與魯肅的接觸很少,一向聽人家稱贊他忠厚善良,現在這一席話說得劉備心服口服,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心想,魯大夫果然是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者。

    說話直爽,大年初一就上門評理。

    因此對孔明望望:先生,我們在時間上是有點失信于人。

    講明初早進兵的,怎麼半夜裡就奪了三處城池?這事倒有點棘手了! 孔明見劉備用疑慮的目光看着自己,知道劉備心裡不踏實,便對魯肅說:&ldquo大夫此言差矣。

    亮一向謹慎用事,從不失信。

    請大夫從容想來,亮派兵奪取南郡是在大年三十的下半夜,此時已過子夜,豈不是元旦初早了?&rdquo 一句話問得魯肅目瞪口呆,一股氣洩了下去。

    他想,一般說來,元旦初早總要到天明以後才算,他卻是以子時為界的。

    嚴格一點說,子夜以後确确實實是初早了。

    照此說來,非但不是孔明失信,而是我家大都督食言,是我魯肅無禮了。

    早知如此,我何必要來白跑一道呢?說道:&ldquo軍師言之有理。

    想我家大都督為了攻打南郡,身先士卒,中了曹仁的毒箭,險些送命,大年三十不顧自己的吉利,用上了詐死一計,将曹将全都誘出關廂,圍困在大營之中,真是費盡了心機。

    如今三郡全被軍師所取,都督有何面目回去見吳侯?請軍師看在吳劉聯和,共破曹操的份上,将荊州一城讓與我家大都督吧!&rdquo 劉備在旁想,既然我家軍師并非違約,奪了城池也是理直氣壯,緣何要讓一郡給你們呢?你家都督向來看不起我劉備,每每與先生作對,如今卻也放下臉來懇求我了。

    如此勢利目光,偏不給他。

     孔明說:&ldquo大夫言之有理。

    看在吳劉永結盟好的份上,莫說小小荊州一城,便是三郡一并送與江東,何所惜哉!&rdquo 劉備在旁暗暗着急:先生啊,我們吃盡辛苦奪了三郡之地,實非容易,你把三郡都送給東吳,那末我劉備住到什麼地方去啊,──這是你劉備白急的。

    諸葛亮他肯這麼白白地送給他們嗎?别說剛剛奪來,屁股還未坐穩,就是到了魯肅死後也不肯給的。

    正因為你劉備的根基還不堅固,若與江東鬧翻了,還難與江東正面交鋒。

    因此,諸葛亮用了這條以守為攻的緩兵之計,嘴上總是說一定歸還,實際上一拖再拖。

    這叫做&ldquo千年不還,萬年不賴&rdquo。

     魯肅聽了,十分高興。

    心想,諸葛亮真通情達理,被我一句話,就肯送我三郡。

    但一個人也得有點良心,他諸葛亮也是打下來的天下,我怎麼忍心收他三郡呢,隻要有一郡就完全可以回去交差了。

    說道:&ldquo軍師,我家都督隻索一郡,并無過望。

    &rdquo &ldquo大夫,若說荊州奉送與你,亮不能作主。

    &rdquo 魯肅想,我這人太冒失了,這麼大的事情理應同劉備商量,他是這裡的主人。

    忙轉身朝劉備:&ldquo此事還求皇叔寬仁容情。

    &rdquo 孔明忙又說道:&ldquo大夫,我主亦不能作主。

    &rdquo 這下把魯肅鬧懵了:你也不作主,劉備又不作主,那末誰能作主呢?你們兩位是這裡的至尊,樣樣都由你們決策,莫不是要反悔前言,故意相互推诿?你要賴,我可不答應。

    魯肅又轉過身來:&ldquo請問軍師,荊州之事,哪一個作得了主?&rdquo &ldquo大夫,荊襄本是老大王劉表之地。

    &rdquo 魯肅勃然變色。

    心想,你這個人講話就是這麼刁鑽促狹,自己能作主,卻把責任推到死人身上。

    劉表死了,我怎麼向他要呢?這不是在搪塞我麼?也就是說,你們君臣對我毫無誠意,剛才的話完全是假的。

    怒道:&ldquo軍師,難道欲命下官去向老大王讨取不成?&rdquo &ldquo大夫休得誤會,亮決非此意。

    劉表已死,何能請他作主。

    隻因其子劉琦尚在,我主皇叔乃是代侄複奪荊襄,借此得以安身立命,豈可取而代之,将荊州擅自送與江東?何況公子現在此間,大夫何不面請荊州?&rdquo 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魯肅想,劉備為侄複地,躬行仁義,果然可敬可佩。

    但是說劉琦也在這裡,這卻不可相信。

    因為劉琦一直鎮守在江夏,昨天這個時候曹兵還在荊州,奪下還不滿一晝夜,他生了翅膀也飛不到這裡。

    莫非又是孔明在诳我?問道:&ldquo啊,軍師,昨夜奪取荊州,公子應遠在江夏郡,如何便能在此安坐,如此神速,下官不信。

    &rdquo &ldquo若然公子在此荊州,大夫便怎樣?&rdquo 魯肅想,劉表和孫權有着不解之仇,一向背道而馳。

    今日劉琦得了荊裹,我怎麼讨得着呢。

    與其被他一口回絕,倒不如把話講在前頭。

    便斬釘截鐵地說:&ldquo若然公子劉琦在此荊州,下官不讨,立即回去!&rdquo 魯肅吃透劉琦不在荊州,是孔明虛晃一槍,吓唬自己。

    因此把荊州作成了賭注。

    其實,你與孔明賭,還有赢的時候嗎?他要對付你一個魯肅,一點都不放在心上。

    見他如此斷然而言,便亦打下一賭:&ldquo若是公子不在荊州,亮便将荊州拱送大夫!&rdquo 大堂變成了賭堂。

    大年初一把荊州來作賭,劉備在旁暗暗好笑:大夫啊,你家都督這般能幹,也拿他沒有辦法,你是老實人怎麼能與他鬥智? 孔明一聲吩咐:&ldquo來,相請公子!&rdquo 隻聽得裡面連連喊了出來:&ldquo公子出堂!公子出堂&hellip&hellip&rdquo 魯肅舉目對裡面一看,兩個家将扶着腳步蹒跚的公子一步一顫地走了出來。

    隻見劉琦臉色蒼白,形容憔悴,走三步,咳一聲;咳一聲,就吞一口血。

    病勢沉重,岌岌可危。

    頓時把荊州之事抛到九霄雲外,心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