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乘半夜孔明取三郡 覽片書周瑜受一氣

關燈
第三回乘半夜孔明取三郡 覽片書周瑜受一氣 甘甯問明曹營今夜的口令後,帶兵三千,往南郡而去。

    來到寨外二裡之地,隐蔽在樹林中的淩統,聽到大道上有腳步聲傳來,以為是曹兵曹将逃出大寨,忙命手下打探。

    手下報說甘将軍率兵往南郡去,淩統這才重又安下心來。

     甘甯策馬來到南郡關外,見吊橋高拽,城門緊閉,城上城下聲息全無。

    甘甯關照弟兄們按計而行。

    吳兵跑到城河邊,對着關廂上喊道:&ldquo呔,關廂上聽着,咱們弟兄回來了。

    請開放城關!&rdquo 曹兵聽到城外邊的叫嚷聲,馬上報禀陳矯道:&ldquo太守,城外有人在叫關。

    &rdquo 陳矯站起身來,推開面前豎着的擋箭牌,探頭對下面一看,隻見下面黑壓壓一片,人影憧憧,孤零零幾個火球,燈光昏暗,搖曳不定,看不清是誰家人馬。

    關照手下問他們是誰家人馬。

    手下對城下喊道:&ldquo呔!下面什麼樣人?&rdquo 吳兵若有其事地說道:&ldquo關廂上聽着:周郎這小子并沒有死。

    他用的乃是詐死之計。

    曹仁将軍中了他們的計,被吳兵吳将圍困在大營之中。

    我等這些弟兄見勢不妙,拔腿就逃,總算沒有被他們攔住。

    後邊吳軍片刻就要追來。

    請開放關廂,放我等進去吧!&rdquo 城牆上的曹兵對陳矯看看:下面弟兄們的說話,你可曾聽見?太守點點頭。

    心想,原來周郎黔驢技窮,施下這詐死之計。

    曹仁将軍太不謹慎,上了他的當,被困在周瑜的大寨中。

    這些弟兄總算腿長一點,逃了回來。

    既然是自己的弟兄當然應該放他們進關。

    不過,曹仁将軍臨走時再三叮囑,不論何人,都要問明口令,方可進關。

    隻要他們說得對,就是自己人陳矯吩咐手下問口令。

     曹兵叫道:&ldquo呔!既是自己人,請将口令講出來!&rdquo 吳兵想,你們不叫我們講,我們也要講的。

    反正剛剛從曹兵嘴裡問出來,沒錯。

    向城關上回答道:&ldquo那口令是:&ldquo金木水火土。

    &rdquo 陳矯心想,看來确是自己弟兄逃回來了。

    吩咐手下道,命他們稍等片刻,馬上放他們進關。

     &ldquo弟兄們,少待一會,馬上開關。

    &rdquo 下面的吳兵也在對甘甯看:隻要城門一開,我們一擁而進,便可占領南郡了。

     正要開關放橋,突然陳矯問弟兄道:&ldquo弟兄們,此刻什麼時辰了?&rdquo 曹兵道:&ldquo已過子時了。

    &rdquo 陳矯想,現在已經是下半夜了。

    &ldquo金木水火土&rdquo是上半夜的口令,現在應該問他們下半夜的口令了。

    盡管是自己人這是軍中的規矩,萬一出了事情,我擔當不起。

    既然他們是自家弟兄上半夜的口令能知道,下半夜的口令當然也不在話下了。

    因此,關照曹兵問訊。

     &ldquo呔!口令!&rdquo &ldquo關廂上的弟兄,口令不是早就說過了嗎?──金木水火土!&rdquo &ldquo不對。

    這是上半夜的口令。

    現在已過子夜時分,要問你下半夜的口令。

    &rdquo 吳兵聽說還有下半夜的口令,都呆在那裡。

    心想,甘将軍隻告訴我們上半夜的口令,不防他還有下半夜的口令。

    怎麼辦?大家不約而同地看着甘甯,意思是,你來回答吧。

    甘甯也聽得很清楚,他想,這事隻怪大都督太馬虎,問得不明不白就叫我帶兵來騙城關了。

    沒有下半夜的口令,那絕對進不了城。

    倘然回去問了再來吧,這一來一回十多裡路又不知要耽擱多少時間。

    天一亮,孔明就有人來了。

    倒不如讓我來想個辦法。

    甘甯略一沉吟,開口道,弟兄們,大家動動腦筋想想看,下半夜可能會是什麼令。

    倘然被我們猜着,便可立即進關,吳兵想,事到如今也隻有碰碰運氣了。

    因此,直着喉嚨向城關上問道:&ldquo呔!關廂上我的哥,剛才我等忙于偷營,被吳兵吓昏了,下半夜的口令吓掉了。

    請問可是五個字?&rdquo 城關上的曹兵先見下面人頭簇動,好象在交頭接耳議論着什麼。

    又聽得他們遲疑不決,試探地問自己。

    感到苗頭不對,心想,看來并不是自己弟兄,而是吳兵來騙關。

    因此曹兵十分警惕。

    陳矯暗中吩咐準備弓箭。

    城關上個個開弓搭箭,對準下面。

    一面還在應付下面的吳兵:&ldquo對。

    也是五個字。

    &rdquo 吳兵聽說果真是五個字,一齊來了勁。

    大家湊在一起,七嘴八舌商議起來。

    不一會,有一個吳兵向上叫道:&ldquo關廂上我的哥,可是那&lsquo紅黃藍白黑&rsquo五個字啊?&rdquo &ldquo不對!&rdquo &ldquo&lsquo東南西北中&rsquo可對?&rdquo 城上的曹兵想,越來越不象話了!又不是來麻将牌,怎麼搞出個東南西北中來了?分明是周瑜的詭計,把曹仁等四員大将困在寨内,卻抓了我們的弟兄讨得上半夜的口令來诳騙我們,幸得太守仔細,不然放了他們進來,城關就不保了。

    你們還呆在城下幹什麼!城上曹兵一聲呐喊:&ldquo招箭哪&hellip&hellip&rdquo &ldquo啪&hellip&hellip&rdquo一排亂箭好似大雨傾盆而下。

    吳軍中箭帶傷者甚多,一個個抱頭鼠竄,亡命而逃。

     城關上見吳兵去遠了,停止了射箭。

    都對太守道,好險哪,要不是太守關照,便中了他們的詭計。

     甘甯整頓兵馬怒氣沖沖帶兵回轉大營。

    兜到後營,命三千兵在外等候,他丢戟下馬,獨自進見都督。

     周瑜見甘甯進帳,以為他已奪下南郡,喜出望外。

    心想,既然你取了城關,應該守在南郡。

    雖然曹将等都被圍困在這裡,你也該謹慎些,萬一被他們逃回去,關廂上沒有大将鎮守,不是要出事了麼?即使你要送個信給我,那也沒有必要親自來,派一個小兵回來已經足夠了。

    何況劉備新近得了人馬,正要擴展地盤。

    若被他鑽了這個空子,我們不是前功盡棄了嗎? 甘甯上前見周瑜:&ldquo都督,末将回來了。

    &rdquo &ldquo關廂可曾取得否?&rdquo &ldquo未曾取得。

    &rdquo 這個消息對周瑜來說,實在太突然,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

    今天為了要與劉備、孔明争一口氣,也顧不了自己小輩英雄的體面,也不管吉利不吉利,在大年三十用這條詐死之計,就好象賭徒輸紅了眼,孤注一擲。

    不料花了這番心血,仍然未能取關,他怎不要火冒!便問道:&ldquo莫非口令不對?&rdquo &ldquo口令雖不錯,但已過時了。

    上半夜确是金木水火土。

    如今已是下半夜,末将不知下半夜的口令是什麼。

    &rdquo 周瑜不怪自己急于求成而粗心大意,反而遷怒到了那個曹兵的身上。

    因此連連叫喚:&ldquo來!把這個不法的曹兵帶上來!&rdquo 這個曹兵被押到周瑜的面前,戰戰兢兢,雙膝跪下,嘴裡不停地叫着饒命。

     &ldquo叱!爾這不法的狗頭,好刁滑!既有下半夜的口令,緣何蒙蔽本督?&rdquo 這個曹兵想,剛才被你吓得半死,現在還驚魂未定呢。

    你不問我下半夜的口令,我哪裡想得起來提醒你呢?反正到了你的手裡,看來也别想活着出去了。

    由你擺布吧。

    一邊叩頭請罪:&ldquo小的該死,真是該死!&rdquo &ldquo下半夜是什麼口令?&rdquo &ldquo下半夜的口令也是五個字。

    &rdquo 甘甯想,我們的弟兄把東南西北中的牌底都攤出來了,不知你說的謎底是什麼。

     周瑜問:&ldquo怎樣五個字?&rdquo &ldquo乃是&lsquo一二三四五&rsquo。

    &rdquo 甘甯歎氣道,原來這麼簡單,真是出人意料,我怎麼沒有想到呢?的确,口令這東西并沒有一定的規範,全憑主将随心所欲,信口說來。

    但又不能一猜就猜到。

    因為戰争時期,軍情瞬息萬變,一旦洩漏,就有失敗的可能,有時一天一個口令,也有時一個時辰要換幾個口令。

    這就需要把口令編得越冷門越好,興許簡單得連别人想都不願去想才好呢。

    周瑜吃了一次虧,他也格外小心起來。

    心想,既然他們有上半夜、下半夜的口令之分,那倒要再問一下有沒有别的口令。

    因此,又問道:&ldquo可有天明的口令麼?&rdquo &ldquo沒有了。

    &rdquo &ldquo當真沒有?&rdquo &ldquo果真沒有了。

    &rdquo 周瑜見曹兵回答得這樣斬釘截鐵,這才深信不疑,命人将他押過一旁。

    然後對甘甯說道:&ldquo興霸,爾照&lsquo一二三四五&rsquo的口令,再去奪取城關。

    &rdquo &ldquo是!&rdquo 甘甯出帳,上馬執戟,帶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