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乘半夜孔明取三郡 覽片書周瑜受一氣
關燈
小
中
大
扇的孔明。
他們君臣兩人有說有笑,十分得意。
又想,大年初一正是個吉祥的日子,人人都應該歡飲幾杯。
可他們兩個一大清早不在荊州城裡慶賀,卻在這寒冷蕭條的土山上斟酌,簡直不可思議。
他們對四下一看,并無伏兵,帳中也隻有兩三個侍從在服侍着,以為若是捉了劉備和孔明回去交令,那比奪下一座荊州城的功勞要大得多。
因此,兩人縱馬向前,對土山上喊道:&ldquo叱!劉備、諸葛亮聽着,大将韓當來也,周泰來了!&rdquo說罷,飛馬來到土山腳下。
但是,劉備和孔明視而不見,依然殷勤勸酒,杯來盞去,隻管暢飲。
韓、周兩人氣惱交加,揚鞭催馬上土山。
不料,兩匹戰馬的前蹄向下一拐,馬身前低後高,兩人知道中計,連忙抓緊缰繩,隻聽得摧天崩地似的一聲巨響,連人帶馬雙雙落下陷馬坑,摔得馬翻人仰,上面的泥砂塵土劈頭蓋臉的掉了下去。
土山上的劉備看得哈哈大笑。
孔明命手下拿了一封信,到陷馬坑上,丢下去。
手下遵命,來到坑邊,對下面喊道:&ldquo下面吳家将軍聽了,本來要把你們生擒活捉、斬首示衆,如今看在孫劉聯兵的份上,饒了你們兩條老命。
我家軍師有書信一封在此,命你們捎與周郎。
&rdquo說罷,将書信丢進陷馬坑内,轉身就走。
吳兵迅速上前,把兩員大将和戰馬拖了起來。
韓當、周泰手執兵器,拿着書信,對土山上一看,劉備等人不知去向,隻有一座空的篷帳。
兩人信步上山,見篷帳内一席殘肴尚在。
心想,真象做了一場夢,跌了一跤,把劉備和孔明都吓跑了。
兩人對手裡的書信一看,是孔明寫給周瑜的。
暗想,孔明和都督是一對冤家,有什麼信可通呢?其實,你們還是不要帶回去的好,信中肯定不會有好言好語的。
但他們決不敢這樣做,因為私捏都督書信函文是有罪的,不料,從今以後,孔明每一封給周瑜的信都是催命書,直至周瑜一命歸天方才完結。
韓當和周泰回下山去,拍掉身上的污穢,上馬架刀,藏了書信,帶兵往襄陽而去。
周瑜率着大隊策馬向這裡趕來,行至半路,手下已見前面塵土飛揚,韓當和周率帶着一彪人馬狼狽逃來。
忙到周瑜馬前通禀:&ldquo報禀大都督,前邊韓老将軍、周老将軍引兵回來了。
&rdquo 周瑜一聽這個消息,心想,這麼快就回來,不是個好兆,想必荊州又被劉備奪下了。
傳令大隊停止前進,果然不出所料,一會兒工夫,韓、周飛馬而至。
到馬前說道:&ldquo都督,末将韓當有禮。
&rdquo&ldquo周泰有禮。
&rdquo 周瑜忙問道:&ldquo本督命爾等前去奪取荊州,二老恁地這般迅速便回來了?&rdquo 韓當便對周瑜說:&ldquo都督,我等盡力趕往荊州,不料城池已被關雲長搶先占了。
末将等料難攻破,勒馬回轉。
卻見城外土山之上劉備與孔明對酌叙談,四周并無埋伏。
末将等欲思上山生擒劉備君臣,以報赤壁之仇。
誰知山前一個陷馬坑,我等未曾防備,摔了下去。
回上來時,他們已逃得無影無蹤。
卻有一封書信在此,寄言交付都督。
請都督觀看。
&rdquo 韓當說罷,便把書信呈與周瑜。
大都督接到信,沉吟再三:孔明自從逃離三江,已寫了第二封信給我了。
我與他交往不久,仇隙已深,沒什麼好交談的,恐怕又有什麼詭計。
低頭一看,上面寫着&ldquo大漢軍師中郎将諸葛緻書于周公瑾開拆&rdquo。
先是一氣。
心想,我到底是三軍都督,你看諸葛亮何等倨傲,也沒個客套一些的稱呼,竟然連名帶姓一齊來,總歸不會是一封好信的。
不過,周瑜又不甘心不看内容,扯開信封,打開信紙,要想看一個究竟。
魯肅連忙把腦袋湊了上來,朝信上一看,第一句寫的是&ldquo公謹言無信&rdquo。
周瑜想,好哇,我與你在油江口大營約定,我周瑜攻城截至大年夜,你年初一進兵。
你孔明不講信用,提前在大年夜的下半夜就把三座城關拔了,還要說我周瑜言而無信,反咬我一口。
真是血口噴人豈有此理!周瑜隻覺得胸口有一股氣向上頂來。
第二句:&ldquo諸葛卻多情。
&rdquo 周瑜明白,孔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諸葛亮早就可以出兵了,就是因為看在你和魯肅到油江來懇求先發兵,所以我就應允了,如今你攻城不止和我争奪,真後悔我自作多情。
周瑜想,你還講得出自己多情,真有點恬不知恥。
我看你是一個最絕情的人! 下面寫道:&ldquo攻城期限滿,何故再興兵?再不量力行,江南一起吞!&rdquo 好大的口氣!剛才從赤壁戰場撈了點外快,發了一點迹,就想吞并江東,真是不自量力了!不過周瑜又想到,孔明确實不比尋常,韬略高深,智謀過人。
赤壁一戰要不是他訂下計劃,恐怕我無計可施。
一旦他與我們江東反目,我難以對付他。
周瑜又急又氣,喉嚨口直癢,兩眼發花。
強打起精神看下去,&ldquo擒獲麾下将,本當請軍令,吳劉和為貴,緻書放歸營。
&rdquo 周瑜看完這封信,咬牙切齒道:&ldquo孔明呀孔明,爾欺人太甚了!&rdquo說罷,實在支持不住,把信一丢,腦袋連搖幾下,嘴張大,從咽喉沖出一口殷紅的血來,簡直象一個小水籠頭。
隻覺得眼前一黑,身體一晃,從馬背上倒了下去,不省人事。
衆将連忙扶住,放聲大喊:&ldquo都督醒來,大都督醒來!&rdquo 叫了一會,周瑜才緩緩地透出了一口氣,漸漸睜開了眼睛。
這一氣,箭瘡崩開,疼痛異常。
魯肅連忙從身邊掏出一顆藥丸來,這還是華佗的門生缪春留下的,魯肅一直帶在身上,以防不測。
分出半粒,研成粉末,敷在瘡口。
須臾,血止痛定。
大家這才放下了心。
魯肅想,以後,隻要是孔明寫給都督的信,不論好壞,我必須首先過目。
倘然再有這種緻人性命的信,無論如何不能給他看了。
再看就有性命危險了。
其實,孔明并不會這麼傻,絕不可能千篇一律,每封書信都寫得鋒芒畢露。
到了蘆花蕩給周瑜的最後一信上,魯肅和衆人都看過,寫得十分有情有理,大家都稱贊諸葛亮夠朋友。
可是,一給周瑜看,就送了他的命。
現在,衆将見周瑜精神已好,便勸其收兵。
周瑜哪裡肯休?失了地,受了氣,愈加要拚命了。
衆将無法,一齊建議開往襄陽,那裡是張飛,容易攻些。
曹将和吳将都以為襄陽有希望攻破,所以都聚集到那裡去了。
周瑜傳令改道襄陽。
曹仁等弟兄四人叫罵了許多時,不見張飛出戰,都已疲乏了。
忽報周瑜大隊往這裡來,曹仁更是着慌,速命軍士起營拔寨,收兵回去。
盡管周瑜和孔明的冤仇結得如此之深,可是曹将還以為孫劉聯兵十分契合呢!殘兵敗将到漳河銅雀台來見曹操,把南郡、荊州、襄陽三城失守的前後經過如實禀報,請求裁處。
曹操聽罷,放聲大笑。
他想,前番屯兵赤壁,本欲蕩平江東,不料誤中周郎之計,喪盡百萬之師。
要是三郡被周郎占了,日後更難挾制。
幸得孔明先下手為強,得了三處城池。
荊襄本是劉家故地,現在物歸原主,量劉備還成不了天下。
曹操一向打大算盤的,他以為,三郡被周瑜奪去了,他們的實力就更雄厚,非但不能号令江東,還有可能被江東鉗制。
而劉備本來孤窮,得了三地,最多隻能和江東匹敵,要和他較量還差得遠呢。
故而他苦中作樂,一笑了之。
周瑜在襄陽城外紮下營寨,命人關外讨戰。
可是張飛嚴守襄陽,閉關不出。
周瑜奈何不得,悶悶不樂。
魯肅見此情狀對周瑜講:&ldquo都督赤壁破曹,功績不朽,天下誰不敬仰!那荊襄彈丸之地,何足挂懷?我等班師向吳侯獻捷吧!&rdquo我們江東有六郡八十一州,哪裡在乎這三座城池呢?人家劉備東逃西躲,身無立錐之地,實在可憐,就算我們做了個大人情,送給了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ldquo子敬,赤壁鏖兵至今,江東無利可圖,本督有何面目去見吳侯?三郡之中若得一郡,本督立即收兵。
&rdquo 魯肅想,死要面子活受罪,自尋苦惱。
地位高了,要的面子也大了。
明明殺敗了曹操已經是一樁天大的功勞,吳侯下了這麼大的本錢也不過是為了這個,偏要與孔明争奪城池。
可又打不過人家,僵持在這裡隻有吃虧,哪來什麼便宜可占?眼見得你的身體一天天垮下去,我也不忍心看你倒在戰場上,還是早些偃旗息鼓,甯人患事的好。
倒不如讓我去一道荊州面見諸葛亮,請他看在吳劉結好的份上和我與他私人的交情上,把荊州讓給江東,免得都督耿耿于懷。
因此說道:&ldquo都督,既然如此,待下官親至荊州會見劉備與堵葛亮,讨取一郡。
都督看來如何?&rdquo &ldquo爾能讨得一郡,本督立即收兵。
否則定與孔明論個是非,見個高低!&rdquo 魯肅想,事不宜遲。
立即趕奔荊州而去。
正是:索取郡州補玉面,留得煩惱伴良心。
欲知魯肅此去可曾讨得荊州,且聽下回分解。
他們君臣兩人有說有笑,十分得意。
又想,大年初一正是個吉祥的日子,人人都應該歡飲幾杯。
可他們兩個一大清早不在荊州城裡慶賀,卻在這寒冷蕭條的土山上斟酌,簡直不可思議。
他們對四下一看,并無伏兵,帳中也隻有兩三個侍從在服侍着,以為若是捉了劉備和孔明回去交令,那比奪下一座荊州城的功勞要大得多。
因此,兩人縱馬向前,對土山上喊道:&ldquo叱!劉備、諸葛亮聽着,大将韓當來也,周泰來了!&rdquo說罷,飛馬來到土山腳下。
但是,劉備和孔明視而不見,依然殷勤勸酒,杯來盞去,隻管暢飲。
韓、周兩人氣惱交加,揚鞭催馬上土山。
不料,兩匹戰馬的前蹄向下一拐,馬身前低後高,兩人知道中計,連忙抓緊缰繩,隻聽得摧天崩地似的一聲巨響,連人帶馬雙雙落下陷馬坑,摔得馬翻人仰,上面的泥砂塵土劈頭蓋臉的掉了下去。
土山上的劉備看得哈哈大笑。
孔明命手下拿了一封信,到陷馬坑上,丢下去。
手下遵命,來到坑邊,對下面喊道:&ldquo下面吳家将軍聽了,本來要把你們生擒活捉、斬首示衆,如今看在孫劉聯兵的份上,饒了你們兩條老命。
我家軍師有書信一封在此,命你們捎與周郎。
&rdquo說罷,将書信丢進陷馬坑内,轉身就走。
吳兵迅速上前,把兩員大将和戰馬拖了起來。
韓當、周泰手執兵器,拿着書信,對土山上一看,劉備等人不知去向,隻有一座空的篷帳。
兩人信步上山,見篷帳内一席殘肴尚在。
心想,真象做了一場夢,跌了一跤,把劉備和孔明都吓跑了。
兩人對手裡的書信一看,是孔明寫給周瑜的。
暗想,孔明和都督是一對冤家,有什麼信可通呢?其實,你們還是不要帶回去的好,信中肯定不會有好言好語的。
但他們決不敢這樣做,因為私捏都督書信函文是有罪的,不料,從今以後,孔明每一封給周瑜的信都是催命書,直至周瑜一命歸天方才完結。
韓當和周泰回下山去,拍掉身上的污穢,上馬架刀,藏了書信,帶兵往襄陽而去。
周瑜率着大隊策馬向這裡趕來,行至半路,手下已見前面塵土飛揚,韓當和周率帶着一彪人馬狼狽逃來。
忙到周瑜馬前通禀:&ldquo報禀大都督,前邊韓老将軍、周老将軍引兵回來了。
&rdquo 周瑜一聽這個消息,心想,這麼快就回來,不是個好兆,想必荊州又被劉備奪下了。
傳令大隊停止前進,果然不出所料,一會兒工夫,韓、周飛馬而至。
到馬前說道:&ldquo都督,末将韓當有禮。
&rdquo&ldquo周泰有禮。
&rdquo 周瑜忙問道:&ldquo本督命爾等前去奪取荊州,二老恁地這般迅速便回來了?&rdquo 韓當便對周瑜說:&ldquo都督,我等盡力趕往荊州,不料城池已被關雲長搶先占了。
末将等料難攻破,勒馬回轉。
卻見城外土山之上劉備與孔明對酌叙談,四周并無埋伏。
末将等欲思上山生擒劉備君臣,以報赤壁之仇。
誰知山前一個陷馬坑,我等未曾防備,摔了下去。
回上來時,他們已逃得無影無蹤。
卻有一封書信在此,寄言交付都督。
請都督觀看。
&rdquo 韓當說罷,便把書信呈與周瑜。
大都督接到信,沉吟再三:孔明自從逃離三江,已寫了第二封信給我了。
我與他交往不久,仇隙已深,沒什麼好交談的,恐怕又有什麼詭計。
低頭一看,上面寫着&ldquo大漢軍師中郎将諸葛緻書于周公瑾開拆&rdquo。
先是一氣。
心想,我到底是三軍都督,你看諸葛亮何等倨傲,也沒個客套一些的稱呼,竟然連名帶姓一齊來,總歸不會是一封好信的。
不過,周瑜又不甘心不看内容,扯開信封,打開信紙,要想看一個究竟。
魯肅連忙把腦袋湊了上來,朝信上一看,第一句寫的是&ldquo公謹言無信&rdquo。
周瑜想,好哇,我與你在油江口大營約定,我周瑜攻城截至大年夜,你年初一進兵。
你孔明不講信用,提前在大年夜的下半夜就把三座城關拔了,還要說我周瑜言而無信,反咬我一口。
真是血口噴人豈有此理!周瑜隻覺得胸口有一股氣向上頂來。
第二句:&ldquo諸葛卻多情。
&rdquo 周瑜明白,孔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諸葛亮早就可以出兵了,就是因為看在你和魯肅到油江來懇求先發兵,所以我就應允了,如今你攻城不止和我争奪,真後悔我自作多情。
周瑜想,你還講得出自己多情,真有點恬不知恥。
我看你是一個最絕情的人! 下面寫道:&ldquo攻城期限滿,何故再興兵?再不量力行,江南一起吞!&rdquo 好大的口氣!剛才從赤壁戰場撈了點外快,發了一點迹,就想吞并江東,真是不自量力了!不過周瑜又想到,孔明确實不比尋常,韬略高深,智謀過人。
赤壁一戰要不是他訂下計劃,恐怕我無計可施。
一旦他與我們江東反目,我難以對付他。
周瑜又急又氣,喉嚨口直癢,兩眼發花。
強打起精神看下去,&ldquo擒獲麾下将,本當請軍令,吳劉和為貴,緻書放歸營。
&rdquo 周瑜看完這封信,咬牙切齒道:&ldquo孔明呀孔明,爾欺人太甚了!&rdquo說罷,實在支持不住,把信一丢,腦袋連搖幾下,嘴張大,從咽喉沖出一口殷紅的血來,簡直象一個小水籠頭。
隻覺得眼前一黑,身體一晃,從馬背上倒了下去,不省人事。
衆将連忙扶住,放聲大喊:&ldquo都督醒來,大都督醒來!&rdquo 叫了一會,周瑜才緩緩地透出了一口氣,漸漸睜開了眼睛。
這一氣,箭瘡崩開,疼痛異常。
魯肅連忙從身邊掏出一顆藥丸來,這還是華佗的門生缪春留下的,魯肅一直帶在身上,以防不測。
分出半粒,研成粉末,敷在瘡口。
須臾,血止痛定。
大家這才放下了心。
魯肅想,以後,隻要是孔明寫給都督的信,不論好壞,我必須首先過目。
倘然再有這種緻人性命的信,無論如何不能給他看了。
再看就有性命危險了。
其實,孔明并不會這麼傻,絕不可能千篇一律,每封書信都寫得鋒芒畢露。
到了蘆花蕩給周瑜的最後一信上,魯肅和衆人都看過,寫得十分有情有理,大家都稱贊諸葛亮夠朋友。
可是,一給周瑜看,就送了他的命。
現在,衆将見周瑜精神已好,便勸其收兵。
周瑜哪裡肯休?失了地,受了氣,愈加要拚命了。
衆将無法,一齊建議開往襄陽,那裡是張飛,容易攻些。
曹将和吳将都以為襄陽有希望攻破,所以都聚集到那裡去了。
周瑜傳令改道襄陽。
曹仁等弟兄四人叫罵了許多時,不見張飛出戰,都已疲乏了。
忽報周瑜大隊往這裡來,曹仁更是着慌,速命軍士起營拔寨,收兵回去。
盡管周瑜和孔明的冤仇結得如此之深,可是曹将還以為孫劉聯兵十分契合呢!殘兵敗将到漳河銅雀台來見曹操,把南郡、荊州、襄陽三城失守的前後經過如實禀報,請求裁處。
曹操聽罷,放聲大笑。
他想,前番屯兵赤壁,本欲蕩平江東,不料誤中周郎之計,喪盡百萬之師。
要是三郡被周郎占了,日後更難挾制。
幸得孔明先下手為強,得了三處城池。
荊襄本是劉家故地,現在物歸原主,量劉備還成不了天下。
曹操一向打大算盤的,他以為,三郡被周瑜奪去了,他們的實力就更雄厚,非但不能号令江東,還有可能被江東鉗制。
而劉備本來孤窮,得了三地,最多隻能和江東匹敵,要和他較量還差得遠呢。
故而他苦中作樂,一笑了之。
周瑜在襄陽城外紮下營寨,命人關外讨戰。
可是張飛嚴守襄陽,閉關不出。
周瑜奈何不得,悶悶不樂。
魯肅見此情狀對周瑜講:&ldquo都督赤壁破曹,功績不朽,天下誰不敬仰!那荊襄彈丸之地,何足挂懷?我等班師向吳侯獻捷吧!&rdquo我們江東有六郡八十一州,哪裡在乎這三座城池呢?人家劉備東逃西躲,身無立錐之地,實在可憐,就算我們做了個大人情,送給了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ldquo子敬,赤壁鏖兵至今,江東無利可圖,本督有何面目去見吳侯?三郡之中若得一郡,本督立即收兵。
&rdquo 魯肅想,死要面子活受罪,自尋苦惱。
地位高了,要的面子也大了。
明明殺敗了曹操已經是一樁天大的功勞,吳侯下了這麼大的本錢也不過是為了這個,偏要與孔明争奪城池。
可又打不過人家,僵持在這裡隻有吃虧,哪來什麼便宜可占?眼見得你的身體一天天垮下去,我也不忍心看你倒在戰場上,還是早些偃旗息鼓,甯人患事的好。
倒不如讓我去一道荊州面見諸葛亮,請他看在吳劉結好的份上和我與他私人的交情上,把荊州讓給江東,免得都督耿耿于懷。
因此說道:&ldquo都督,既然如此,待下官親至荊州會見劉備與堵葛亮,讨取一郡。
都督看來如何?&rdquo &ldquo爾能讨得一郡,本督立即收兵。
否則定與孔明論個是非,見個高低!&rdquo 魯肅想,事不宜遲。
立即趕奔荊州而去。
正是:索取郡州補玉面,留得煩惱伴良心。
欲知魯肅此去可曾讨得荊州,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