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乘半夜孔明取三郡 覽片書周瑜受一氣
關燈
小
中
大
人把吊橋扯起,然後拽起籃子,取出書信一看,上面清清楚楚打着南郡的印信。
拆開信封,抽出信箋,信上寫的和下面講的完全相符。
守城攻關,往往把前方的老軍一批一批到後面來掉換精銳軍隊,這是常有的事,曹兵毫不疑心,對下面道:稍候片刻,馬上開關。
漢兵見城門開,吊橋平,分在兩邊,關雲長和公子關平提刀飛馬進關。
稱為&ldquo走馬得荊州&rdquo。
──今天關雲長不費一兵一卒之力,輕易得了荊州,日後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失去,真是得來未曾動腦筋,失去全不費功夫。
此是後話。
如今關雲長上吊橋,進城先對城内大喊一聲:&ldquo呔:關某來也!&rdquo 荊州沒有大将駐守,曹兵見關雲長掃馬進關,根本無法抵擋。
知道關将軍不殺小兵的,紛紛跪在地上迎接:&ldquo君侯哎!我們願降啊!──&rdquo 關平帶着三千漢兵,五百校刀手,二十名關西漢,大搖大擺地進得城來。
城關緊閉,吊橋高扯。
漢兵把外面的号衣卸去,露出劉家的号衣來。
關家父子下馬上關,換下曹旗,遍插劉旗。
中央一面大旗高插在城關之上,&ldquo關&rdquo字十分醒目。
曹洪一路趕往荊州,途中得悉荊州已失,已被關雲長所取,立即掉轉馬頭往襄陽而去。
再說,周倉赍了書信連跳帶蹦地往襄陽而去,約在下半夜四更時分抵達襄陽城外。
真是疾走如飛。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過去老先生說書時,把周倉的飛毛腿誇張得過分了。
說道,起更時,周倉在南郡城外捉了個曹兵到油江大營。
探明了情況,再與趙雲一起奪下南郡。
得了印信做成兵符。
先送荊州城外關雲長,再去襄陽會見張飛。
聽來痛快,想來可疑。
此話錄成筆墨,就難以同看官見面了。
這些路隻消三個更次,未免太神乎其神。
因此,到了本人的筆下就這樣了:周倉捉了曹兵,進到南郡城外的大營中,問明口令,便與趙雲一同取關。
得了印信,做成兵符。
去馬軍兩人分頭送信。
到襄陽城外,正值四更時分。
這樣說來,難免也有些誇張,似乎還能置信于人。
──周倉到襄陽城外,将書信交與張飛。
張飛聽說襄陽城内的守将是夏侯惇,一直在想辦法,怎樣才能把他捉住。
現在見周倉趕到,頓時有了辦法。
一把拖住周倉,說道:&ldquo老周啊!你既已到來,幫幫老張的忙。
襄陽城内乃是賊将夏侯惇,這個家夥逃跑的本領特别大。
過去在博望坡、安嶺道、博陵渡,都被他逃跑。
這番取襄陽,我們兩個人四隻大眼睛,捉他一隻眼,想必總能拿到他了。
你看怎樣?&rdquo 周倉也是個阿戆,聽得張飛這般說話,當然贊成。
心想,我們一個馬将,一個步将,不論他是從馬上逃,還是在地上逃,上有三将軍,下有我周倉,保管叫他一隻眼插翅難飛。
張飛帶着三千漢軍,也是外穿曹兵号衣,手執火把,朝關前而來,一個漢兵拿着書信先到城下,對城牆上高喊:&ldquo呔,關廂上聽着,南郡有書信在此。
&rdquo上面的曹兵聽說有書信到此,立即去衙門通禀夏侯惇。
夏侯惇此時正在睡夢之中,聽得有人報禀,從夢中驚醒。
同明情由,出衙門上馬提槍來到城關,架槍下馬,上得關廂,對下面一看,曹兵約有數千。
夏侯惇傳令,叫他們把信傳上來。
同時,放下吊橋,蕩下籃子。
漢兵赍書過橋,放下書信,重又退過吊橋。
城上拽起吊橋,把籃子吊上城關,将書信呈交夏侯惇。
夏侯惇眼睛一隻,卻非常仔細,接過書信一看,上面有南郡的印信,原是一封兵符。
打開信紙一看,上面寫着南郡十萬火急,退下三千老軍代守襄陽,請夏侯将軍火速趕來南郡共守南郡。
夏侯惇毫不懷疑這是詐書。
一面命弟兄整頓刀槍器械,自己整盔理甲,一面傳令打開城關。
夏侯惇匆匆下關,上馬執槍。
剛到城門口,隻見眼前一條黑影一閃,擦肩而過,直往襄陽城内蹿去。
馬上意識到中了圈套,關門已經來不及了。
他急忙勒馬向小兵身後一偏。
恰在這時,張飛躍馬沖上吊橋,彈出一對環眼,放開嗓門,對城内高喊一聲:&ldquo夏侯惇,我的兒啊,老張來也!&rdquo帶了三千弟兄沖進城來。
&ldquo嚯!&rdquo夏侯惇暗暗吃驚:好險哪,要不是我反應快,定被張飛擒獲。
他躲在城門洞口黑暗處,看着漢兵擁進城關。
張飛一心要捉夏侯惇,兩眼不眨,看着城内驚慌奔逃的曹兵中可有一隻眼。
他見漢兵全都進了城,急令閉關扯橋。
下馬上關,連夏侯惇的影子都不見。
他哪裡知道,剛才他一走過城門洞口,夏侯惇便将馬一拎,帶着弟兄逃出去了。
片刻過後,周倉怏然而至,說:&ldquo三将軍,咱老周第一個進城,四處巡查了一遍,不見賊将夏侯惇悼。
三将軍可曾拿到?&rdquo 張飛見地上跪着的曹兵,問道,夏侯惇哪裡去了?降兵道,就在你張将軍進城的時候,夏侯惇躲在城門洞口,你進來,他正好出去。
張飛對周倉看看:我與你有四隻大眼睛,卻被他逃走了。
真是眼大無光。
張飛和周倉傳令都脫去外衣,城上換下曹旗,遍插漢旗。
然後坐鎮城關,聽候消息。
夏侯惇帶着數千曹兵逃至城郊,見後面沒有人馬趕來,稍事喘息,又向前趕路。
行至半路,見前面塵頭起處,曹仁、曹真率兵而來。
夏侯惇忙将襄陽失守之事訴說一遍,曹仁也說南郡已破。
兩人稍一商議,合兵一處往荊州去了。
正走時,曹洪領兵也到,說道荊州已被關雲長奪了。
未到半夜工夫,三處城池全被關、張、趙三将占了去。
曹仁哪裡甘心就這麼失去三座城呢?他想,丞相,臨走将此重任交托于我,我非但南郡未守牢,連荊襄二郡都丢了,回去怎麼交代?雖然三城都被劉家名将奪去,但我們現在四個人攻打一個地方還可以。
那末,先打哪一處好呢?南郡趙雲,長坂坡上已較量過了,我們沒一個人拚得過他,難以收複;荊州關雲長,見了他的面都要股栗,更不能與他交手;襄陽張飛,是個戆大,武藝雖好,有勇無謀,把他騙出城關,三個看住他一個,還有一人搶關。
得了襄陽再徐圖荊州、南郡。
曹仁看到這裡,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夏侯惇想,這個辦法十分好。
張飛老是釘着我,這下可以出口氣了。
四員大将整頓人馬,回身朝襄陽而去。
此時正是元旦淩晨,天才朦朦亮,曹仁等将在襄陽城外排列旗門,擡頭見城上一面玄色大旗,上書&ldquo燕山張&rdquo三字,迎風招展。
張飛坐着,後面周倉站立,精神抖擻。
曹仁關照手下;朝着城牆上大聲叫罵,罵得張飛發怒,沖出城來,我們三個大将鉗制住他,你們沖進城去。
曹兵齊聲破口大罵:&ldquo呔,黑臉張飛嗳!出城交戰是大丈夫,閉關自守是賴小人啊!&rdquo 張飛聽得下面罵聲大舉,雙手撩着虎須,隻是看着曹兵曹将發笑,置之不理。
周倉聽得下面黑臉長,黑臉短罵個不停,早已蹿起一腔怒火,見張飛隻是傻笑而不動聲色,心想,你這個阿戆,被人罵了還要笑,好大的器量!我也是黑臉,被他們白白地痛罵,我忍不下了。
周倉跳了起來,對張飛道:&ldquo三将軍,賊兵賊将當面辱罵咱們,實是可惱,你我出關較量,殺他們一個痛快!&rdquo 張飛笑着回答道:&ldquo哈&hellip&hellip老周啊,你真有些呆頭呆腦,他們是在激将我們,意欲引誘我們出關交戰,他們為的是想偷偷地複取關廂。
挨幾聲罵有什麼關系!我們得了襄陽不必再同他們交戰,隻當他們在放屁!&rdquo 張飛近來跟了軍師,自以為有了些涵養,相反勸起周倉來了。
周倉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心想,曹将失了城池總歸不願意的,罵幾聲出出氣也在情理之中。
被張飛這麼一勸,周倉兩手捋着虬髯,彈出一對電光眼,卻咧着大嘴笑了!隻有周倉才會有這種表情,一邊發着火,一邊卻笑着。
這裡的曹兵罵了一會,不見張飛動身,更是罵得起勁。
曹仁便在城外暫時紮下營頭。
再說徐盛、丁奉帶兵往襄陽而來。
途中得報襄陽已被張飛得了多時了,立即回頭來見周瑜。
周瑜統領大隊随後便到,徐、丁二人忙上前禀報:&ldquo都督,襄陽已被張飛奪下多時了。
&rdquo 周瑜聽到這個消息.氣上加氣,怒上添怒,剛才壓下去的一口血,又在喉嚨口蹿上蹿下。
結果仍舊被他一口氣咽了下去。
心想,諸葛亮處處走在我的前頭,襄陽又被他搶了去。
還有一個荊州,我非要奪下不可。
傳令道:&ldquo往荊州進發!&rdquo 大隊轉道往荊州路上來。
韓當、周泰帶兵三千,先已趕在前頭。
未到荊州已得悉早被關雲長所取了。
韓、周勒馬回身,忽見離此不遠有一座土山。
山上劉備與孔明正在飲酒談笑。
心想,你們君臣兩人好不自在,我等處處碰壁,還要受你們的氣,何不趕上山去擒下他們?韓當、周奉便圈轉馬頭,帶兵朝這邊掃來。
走近一看,土山上紮着一座篷帳,帳中設下一席酒肴,上首裡坐着龍冠龍袍的劉備,對面卻是綸巾鶴氅,手執羽
拆開信封,抽出信箋,信上寫的和下面講的完全相符。
守城攻關,往往把前方的老軍一批一批到後面來掉換精銳軍隊,這是常有的事,曹兵毫不疑心,對下面道:稍候片刻,馬上開關。
漢兵見城門開,吊橋平,分在兩邊,關雲長和公子關平提刀飛馬進關。
稱為&ldquo走馬得荊州&rdquo。
──今天關雲長不費一兵一卒之力,輕易得了荊州,日後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失去,真是得來未曾動腦筋,失去全不費功夫。
此是後話。
如今關雲長上吊橋,進城先對城内大喊一聲:&ldquo呔:關某來也!&rdquo 荊州沒有大将駐守,曹兵見關雲長掃馬進關,根本無法抵擋。
知道關将軍不殺小兵的,紛紛跪在地上迎接:&ldquo君侯哎!我們願降啊!──&rdquo 關平帶着三千漢兵,五百校刀手,二十名關西漢,大搖大擺地進得城來。
城關緊閉,吊橋高扯。
漢兵把外面的号衣卸去,露出劉家的号衣來。
關家父子下馬上關,換下曹旗,遍插劉旗。
中央一面大旗高插在城關之上,&ldquo關&rdquo字十分醒目。
曹洪一路趕往荊州,途中得悉荊州已失,已被關雲長所取,立即掉轉馬頭往襄陽而去。
再說,周倉赍了書信連跳帶蹦地往襄陽而去,約在下半夜四更時分抵達襄陽城外。
真是疾走如飛。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過去老先生說書時,把周倉的飛毛腿誇張得過分了。
說道,起更時,周倉在南郡城外捉了個曹兵到油江大營。
探明了情況,再與趙雲一起奪下南郡。
得了印信做成兵符。
先送荊州城外關雲長,再去襄陽會見張飛。
聽來痛快,想來可疑。
此話錄成筆墨,就難以同看官見面了。
這些路隻消三個更次,未免太神乎其神。
因此,到了本人的筆下就這樣了:周倉捉了曹兵,進到南郡城外的大營中,問明口令,便與趙雲一同取關。
得了印信,做成兵符。
去馬軍兩人分頭送信。
到襄陽城外,正值四更時分。
這樣說來,難免也有些誇張,似乎還能置信于人。
──周倉到襄陽城外,将書信交與張飛。
張飛聽說襄陽城内的守将是夏侯惇,一直在想辦法,怎樣才能把他捉住。
現在見周倉趕到,頓時有了辦法。
一把拖住周倉,說道:&ldquo老周啊!你既已到來,幫幫老張的忙。
襄陽城内乃是賊将夏侯惇,這個家夥逃跑的本領特别大。
過去在博望坡、安嶺道、博陵渡,都被他逃跑。
這番取襄陽,我們兩個人四隻大眼睛,捉他一隻眼,想必總能拿到他了。
你看怎樣?&rdquo 周倉也是個阿戆,聽得張飛這般說話,當然贊成。
心想,我們一個馬将,一個步将,不論他是從馬上逃,還是在地上逃,上有三将軍,下有我周倉,保管叫他一隻眼插翅難飛。
張飛帶着三千漢軍,也是外穿曹兵号衣,手執火把,朝關前而來,一個漢兵拿着書信先到城下,對城牆上高喊:&ldquo呔,關廂上聽着,南郡有書信在此。
&rdquo上面的曹兵聽說有書信到此,立即去衙門通禀夏侯惇。
夏侯惇此時正在睡夢之中,聽得有人報禀,從夢中驚醒。
同明情由,出衙門上馬提槍來到城關,架槍下馬,上得關廂,對下面一看,曹兵約有數千。
夏侯惇傳令,叫他們把信傳上來。
同時,放下吊橋,蕩下籃子。
漢兵赍書過橋,放下書信,重又退過吊橋。
城上拽起吊橋,把籃子吊上城關,将書信呈交夏侯惇。
夏侯惇眼睛一隻,卻非常仔細,接過書信一看,上面有南郡的印信,原是一封兵符。
打開信紙一看,上面寫着南郡十萬火急,退下三千老軍代守襄陽,請夏侯将軍火速趕來南郡共守南郡。
夏侯惇毫不懷疑這是詐書。
一面命弟兄整頓刀槍器械,自己整盔理甲,一面傳令打開城關。
夏侯惇匆匆下關,上馬執槍。
剛到城門口,隻見眼前一條黑影一閃,擦肩而過,直往襄陽城内蹿去。
馬上意識到中了圈套,關門已經來不及了。
他急忙勒馬向小兵身後一偏。
恰在這時,張飛躍馬沖上吊橋,彈出一對環眼,放開嗓門,對城内高喊一聲:&ldquo夏侯惇,我的兒啊,老張來也!&rdquo帶了三千弟兄沖進城來。
&ldquo嚯!&rdquo夏侯惇暗暗吃驚:好險哪,要不是我反應快,定被張飛擒獲。
他躲在城門洞口黑暗處,看着漢兵擁進城關。
張飛一心要捉夏侯惇,兩眼不眨,看着城内驚慌奔逃的曹兵中可有一隻眼。
他見漢兵全都進了城,急令閉關扯橋。
下馬上關,連夏侯惇的影子都不見。
他哪裡知道,剛才他一走過城門洞口,夏侯惇便将馬一拎,帶着弟兄逃出去了。
片刻過後,周倉怏然而至,說:&ldquo三将軍,咱老周第一個進城,四處巡查了一遍,不見賊将夏侯惇悼。
三将軍可曾拿到?&rdquo 張飛見地上跪着的曹兵,問道,夏侯惇哪裡去了?降兵道,就在你張将軍進城的時候,夏侯惇躲在城門洞口,你進來,他正好出去。
張飛對周倉看看:我與你有四隻大眼睛,卻被他逃走了。
真是眼大無光。
張飛和周倉傳令都脫去外衣,城上換下曹旗,遍插漢旗。
然後坐鎮城關,聽候消息。
夏侯惇帶着數千曹兵逃至城郊,見後面沒有人馬趕來,稍事喘息,又向前趕路。
行至半路,見前面塵頭起處,曹仁、曹真率兵而來。
夏侯惇忙将襄陽失守之事訴說一遍,曹仁也說南郡已破。
兩人稍一商議,合兵一處往荊州去了。
正走時,曹洪領兵也到,說道荊州已被關雲長奪了。
未到半夜工夫,三處城池全被關、張、趙三将占了去。
曹仁哪裡甘心就這麼失去三座城呢?他想,丞相,臨走将此重任交托于我,我非但南郡未守牢,連荊襄二郡都丢了,回去怎麼交代?雖然三城都被劉家名将奪去,但我們現在四個人攻打一個地方還可以。
那末,先打哪一處好呢?南郡趙雲,長坂坡上已較量過了,我們沒一個人拚得過他,難以收複;荊州關雲長,見了他的面都要股栗,更不能與他交手;襄陽張飛,是個戆大,武藝雖好,有勇無謀,把他騙出城關,三個看住他一個,還有一人搶關。
得了襄陽再徐圖荊州、南郡。
曹仁看到這裡,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夏侯惇想,這個辦法十分好。
張飛老是釘着我,這下可以出口氣了。
四員大将整頓人馬,回身朝襄陽而去。
此時正是元旦淩晨,天才朦朦亮,曹仁等将在襄陽城外排列旗門,擡頭見城上一面玄色大旗,上書&ldquo燕山張&rdquo三字,迎風招展。
張飛坐着,後面周倉站立,精神抖擻。
曹仁關照手下;朝着城牆上大聲叫罵,罵得張飛發怒,沖出城來,我們三個大将鉗制住他,你們沖進城去。
曹兵齊聲破口大罵:&ldquo呔,黑臉張飛嗳!出城交戰是大丈夫,閉關自守是賴小人啊!&rdquo 張飛聽得下面罵聲大舉,雙手撩着虎須,隻是看着曹兵曹将發笑,置之不理。
周倉聽得下面黑臉長,黑臉短罵個不停,早已蹿起一腔怒火,見張飛隻是傻笑而不動聲色,心想,你這個阿戆,被人罵了還要笑,好大的器量!我也是黑臉,被他們白白地痛罵,我忍不下了。
周倉跳了起來,對張飛道:&ldquo三将軍,賊兵賊将當面辱罵咱們,實是可惱,你我出關較量,殺他們一個痛快!&rdquo 張飛笑着回答道:&ldquo哈&hellip&hellip老周啊,你真有些呆頭呆腦,他們是在激将我們,意欲引誘我們出關交戰,他們為的是想偷偷地複取關廂。
挨幾聲罵有什麼關系!我們得了襄陽不必再同他們交戰,隻當他們在放屁!&rdquo 張飛近來跟了軍師,自以為有了些涵養,相反勸起周倉來了。
周倉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心想,曹将失了城池總歸不願意的,罵幾聲出出氣也在情理之中。
被張飛這麼一勸,周倉兩手捋着虬髯,彈出一對電光眼,卻咧着大嘴笑了!隻有周倉才會有這種表情,一邊發着火,一邊卻笑着。
這裡的曹兵罵了一會,不見張飛動身,更是罵得起勁。
曹仁便在城外暫時紮下營頭。
再說徐盛、丁奉帶兵往襄陽而來。
途中得報襄陽已被張飛得了多時了,立即回頭來見周瑜。
周瑜統領大隊随後便到,徐、丁二人忙上前禀報:&ldquo都督,襄陽已被張飛奪下多時了。
&rdquo 周瑜聽到這個消息.氣上加氣,怒上添怒,剛才壓下去的一口血,又在喉嚨口蹿上蹿下。
結果仍舊被他一口氣咽了下去。
心想,諸葛亮處處走在我的前頭,襄陽又被他搶了去。
還有一個荊州,我非要奪下不可。
傳令道:&ldquo往荊州進發!&rdquo 大隊轉道往荊州路上來。
韓當、周泰帶兵三千,先已趕在前頭。
未到荊州已得悉早被關雲長所取了。
韓、周勒馬回身,忽見離此不遠有一座土山。
山上劉備與孔明正在飲酒談笑。
心想,你們君臣兩人好不自在,我等處處碰壁,還要受你們的氣,何不趕上山去擒下他們?韓當、周奉便圈轉馬頭,帶兵朝這邊掃來。
走近一看,土山上紮着一座篷帳,帳中設下一席酒肴,上首裡坐着龍冠龍袍的劉備,對面卻是綸巾鶴氅,手執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