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乘半夜孔明取三郡 覽片書周瑜受一氣

關燈
呔!賊兵聽了,常山趙雲來也!&rdquo 曹兵聽得血戰長坂坡的趙子龍殺到,哪裡還來得及關閉城門,個個驚慌失措,站着動都不敢動。

    趙雲一馬當先,率軍上一擁而上,沖進南郡,忙把城門關閉。

    子龍下落馬背,往關廂上捉拿太守陳矯。

     陳矯猛聽趙子龍一聲大喝,又見漢兵個個精壯,人人奮勇,奪下了城關。

    情知無救,迅速趨步上前:&ldquo趙将軍,下官有禮了。

    &rdquo 趙雲躍上關廂,厲聲道:&ldquo降者免死!&rdquo隻見曹兵齊齊下跪,口稱願降。

    陳矯打拱不疊:&ldquo下官願降!&rdquo趙雲傳令吊橋高扯。

     換下曹旗,城上遍插劉旗。

    漢兵脫去外衣,現出&ldquo劉&rdquo&ldquo漢&rdquo字樣。

     卻說周倉進了城關,三腳兩步來到衙門,四處搜尋,不見印信。

    這才踅回城廂來見子龍。

    其實,隻怪周倉粗魯,印是由掌印官保管的,不先找到掌印官,怎麼取得到印信呢?真是心急吃不得熱粥,白跑了一趟。

    周倉同趙雲講明情由。

    趙雲與周倉押了陳矯往衙門面來,命陳矯交出印信。

    陳矯不敢違抗,交出大印。

    周倉摸出軍師的書信,每封打了一顆印,便成為兩封南郡向各處調集人馬的兵符了。

    周倉取了一封假兵符,告辭趙雲出衙門,潑開兩腿往襄陽,送與張飛。

    還有一封送荊州,孔明早有吩咐,命一個心腹馬軍赍着兵符往荊州而去,那裡關将軍等候着。

    趙雲布置完畢,緊守城關,不提。

     甘甯重新帶着三千吳兵朝南郡而未,一路上關照不要忘了下半夜的口令。

    到城下,他也不擡頭看看此時是誰家的旗号,命手下叫關。

     &ldquo呔!城關上聽着,我等回來了!&lsquo金木水火土&rsquo,&lsquo一二三四五&rsquo!&rdquo 不要說&ldquo一二三四五&rdquo,就是&ldquo百千萬億兆&rdquo也沒人睬你們了。

    關廂上的趙雲聽到城下叫嚷,吩咐手下不必接應,讓他們去叫。

    吳兵喊了多時,不見關上聲音,擡頭朝上-看,個個伸出了舌頭。

    見關廂上盡是漢旗,中央一面大白緞子旗,旗上面三個字十分醒目:&ldquo常山趙!&rdquo馬上報告甘甯:&ldquo甘将軍,城關已被趙子龍奪下了。

    &rdquo 别人奪關,倒還情有可原。

    唯有趙雲奪關,甘甯最最惱恨。

    他想,趙子龍啊,你智勇雙全,武藝過人,天底下個個欽佩,我甘興霸也甘拜下風。

    不過,做事也不能太絕情,要有大丈夫氣魄。

    自從火燒赤壁起,你一直盯着我不放。

    我好不容易攻下聚鐵山糧寨,被毛、苟偷個精光,你趙雲半路截住,我甘甯久聞大名,初次見面,把一百七十萬石大糧當作見面禮,拱手進了給你;烏林又看在你的份上,将二千萬兩白銀白白讓與你,還挨了你一家夥;今日我來奪取南郡,成功在即,卻又被你搶先入城。

    你欺人太甚:前兩次算我的本領小,糧饷隻得被你劫走;今日隻怪大都督奪關心切,殆誤了軍機。

    這樣往返幾次,讓你得了便宜,不能算我無能。

    甘甯想到這裡,隻得忍氣吞聲帶着人馬回轉大寨。

    到大營後面下馬,急步來見周瑜:&ldquo都督,不好了!&rdquo 周瑜一看,又是三千零一個去,三千零一個回,料道又沒有取到南郡。

    心想,你今天怎麼老是哭喪着臉回來,倒盡我的銳氣?外面八将戰四将,南郡無大将鎮守,連一個太守都對付不了,還能算什麼江東趙子龍呢?問道:&ldquo興霸,爾怎樣又回來了?&rdquo &ldquo關廂未曾取得。

    &rdquo 周瑜想,三番四複沒有取到,再不取關,孔明要來了。

    他的心頭之火已向上蹿起,厲聲質問道:&ldquo莫非又是口令不對?&rdquo &ldquo都督聽了:口令雖對,隻是有人已經搶入關廂了。

    &rdquo &ldquo誰呀?&rdquo &ldquo城關之上劉旗高飄,趙雲已捷足先登了。

    &rdquo 周瑜聽說南郡已被趙雲奪去,頓覺渾身無力。

    心想,孔明實在奸刁,明說大年初一大清早出兵,這裡卻天還未亮就奪了南郡,屢屢打亂我的計劃,搶奪我的戰利,這口氣如何咽得下。

    隻覺得一陣頭暈,喉嚨口一股腥臊味沖鼻而出。

    知道血到咽喉,心想,此時萬萬不可吐血。

    一吐,軍心大亂,無法收拾。

    周瑜屏住一口氣,硬把這口血壓了下去。

    他無可奈何地搖了一搖頭,眼梢看到那個畏畏縮縮的曹兵,氣不打一處來。

    心想都是你這個喪門星,說話吞吞吐吐,使我喪人失地,留着還算什麼!随即下令将其斬首。

    ──同樣是一個曹兵,那個被孔明擢升為一隊之長;這個卻被周瑜當了刀下之鬼。

     周瑜殺了曹兵,仍然怒氣未消。

    他想,既然南郡已被孔明奪了去,還與曹将拚殺幹什麼!不如把他們放了,讓曹兵曹将回去同趙雲厮打,互相殘殺,兩敗俱傷,我再出兵去收漁利。

    因此傳令道:&ldquo來,傳本督将令,放走曹兵曹将!&rdquo中軍帳上的吳将與曹将戰得正酣,聽得手下傳令放曹兵曹将回去,以為南郡關廂已取,一個個收轉武器,退過一旁,吳兵向四邊散開。

     曹将殺到現在,隻是窮于招架,無法還手,心裡擔心南郡危險,卻無法脫身。

    現在見吳兵吳将紛紛散開,圈轉馬頭,帶着曹兵奪寨而出。

    牛金首當其沖,曹洪、曹真居中,曹仁殿後,到寨外檢點人馬,陣亡二千,中刀着槍者無數。

    稍事整肅,往南郡關廂而去。

     才行了二裡之遙,隐敝在樹林裡的淩統見曹兵曹将絡繹而至,以為他們從營寨中逃出來的。

    淩統蹿出樹林,橫槍擋道:&ldquo賊兵賊将慢走,大将軍淩統在此等侯多時!&rdquo吳兵發一聲喊,将曹兵團團圍住,又是一場厮殺! 牛金振奮精神,舉斧向淩統當頭砍去。

    喝道:&ldquo叱!大膽吳将,膽敢阻住去路。

    招斧!&rdquo 淩統起槍招架上去,喊一聲:&ldquo且慢!&rdquo 隻聽得&ldquo當&rdquo地一聲,巨斧蕩了出去。

    淩統順手揮轉一槍,正中牛金咽喉,立刻送命,翻身落馬。

     周瑜聽說南郡被奪,心思已亂,隻傳令大帳中的大将放人,卻忘了二裡路外還有一路伏兵。

    現在得報淩統立馬刺牛金,方才意識到自己用兵的疏忽,立即命人傳令公績放人。

    淩統這才放開道路,曹兵死傷慘重。

     曹洪開路,曹仁、曹真押後,帶着敗兵逃往南郡。

    淩統帶兵回營。

    周瑜傳令起營拔寨,大隊開發。

     三員曹将趕到關前,将近天明時分,隻見城廂之上劉旗遍插,趙子龍站立城頭,威風凜凜。

    曹仁想,我不該貿然離關劫寨。

    周瑜、孔明設下圈套,詐稱退兵,卻把我困于吳營,孔明卻派趙雲攻下南郡。

    此關一失,荊襄危在旦夕。

    又聽得背後炮聲隆隆,見周瑜親率大軍趕來。

    更是着慌:前有趙雲守關,後有周瑜殺來,若然城中殺出,前後夾擊,腹背受敵,還是早些退兵吧,曹洪見情況十分危急,便道:&ldquo兄長,此地不宜久留,料道南郡難以收複。

    小弟恐荊州有失,意欲引兵回去固守。

    &rdquo 曹仁想,暫且先守住荊襄兩地,待他們退兵,南郡便是一座孤城,到那時再來複取不遲。

    因此說道:&ldquo此言正合我意。

    賢弟速回荊州,愚兄趕去襄陽。

    &rdquo說罷,曹仁領兵三千餘,住襄陽而去;曹洪引兵三千餘,投荊州而去,兵分兩路。

     周瑜臨近城關,見曹兵分頭而行,心想,南郡易守難攻,趙子龍骁勇無比。

    此關一失,荊州、襄陽已成孤勢,命人攻城,唾手可得。

    便命韓當、周泰領兵三千去攻荊州,徐盛、丁奉帶兵三千往襄陽。

    周瑜自統四萬餘人馬,浩浩蕩蕩往襄陽進發。

     話分兩頭。

    從南郡出來的一個心腹馬兵,躍馬揚鞭向荊州飛馳而去。

    關雲長帶着三千五百二十人和關平隐蔽在離城三裡的黑暗中,等侯南郡兵符。

    忽見一騎快馬疾馳而至。

    馬軍滾鞍下馬,把書信送到關雲長的手裡。

    雲長立即命一個小兵到荊州城裡送信。

    自己和關平帶着三千多弟兄跟在後面。

    送信的小兵也是一身曹家号衣,快步來到城下,向城關上叫道:&ldquo呔!城關上有人嗎?&rdquo 荊州自從曹洪一走,就剩下弟兄們在這裡守關。

    因為無人來攻城,故而并不吃緊,現在已過子夜,聽得下面有人叫喊,探頭對下面一看,城前都是自己的弟兄。

    便問道:&ldquo呔,城下是什麼樣人?到此何事?&rdquo &ldquo我們奉曹仁将軍之命而來。

    因江東周瑜攻城甚急,城中軍士傷亡頗衆,特命我等前來換取爾等生力大軍前往固守,此處由我等鎮守。

    南郡兵符在此,請弟兄們詳察。

    &rdquo 孔明做事就是氣派大,絕不鬼鬼祟祟。

    軍情越緊急,他就越輕松,這樣别人越會上當。

     曹兵覺得沒有什麼破綻,便放下吊橋。

    漢兵拿着書信跨過吊橋。

    上面蕩下一隻大籃,漢兵把信放進去後,重新退過吊橋。

    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