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伏虎将孔明贊五常 飲鸩酒魯肅拼一死
關燈
小
中
大
這一問,怒不可遏,指着地上的蒯越對孔明說:&ldquo老師啊,老張中了他的奸計。
切不可饒恕了他!&rdquo 孔明想,那還用你教我?老實說,這樣的人殺他一百個也沒什麼可惜,在我手下豈能放過他!孔明一聲令下:&ldquo來,把蒯越推出大帳斬了!&rdquo 蒯異度這時才真正急起來,心想,早知如此,我何必要替曹操一死呢?他的兩眼在帳上張望,可是沒有一個理他的,他追悔莫及。
手下将蒯越推到外面,一聲炮響,身首分離。
将其首級号令三軍。
張飛見斬了蒯越,歎了口氣:剛才做了場美夢。
正如軍師所言,我是抓不牢曹操的。
不過,曹操未抓到,戰利品也有些的呀。
因此請功道:&ldquo軍師,老張拿到曹操一領錦袍,一圍玉帶和一柄倚天,可有功否?&rdquo 當然有功,而且還是一樁大功。
這三樣東西比金銀糧米還值錢。
因此孔明記他大功一樁。
糜竺繳令,赤壁江邊拾到黃金白銀一千包,記大功一樁;糜芳拾刀槍,無過失,記功一樁;簡雍備酒一席,記功一樁;公子劉琦在赤壁江口收到降兵二十萬,同樣大功一樁&hellip&hellip至此,有功者人人登功受獎,皆是喜笑顔開。
劉備特别激動,見孔明的用兵果然與衆不同:文武各盡其能,人人可得大功,精神面貌如此之好,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
這一仗把曹操的實力都奪了過來,從此窮劉備的帽子将成為曆史陳迹,象矮子登梯,一步高一步了。
人人有功,唯有一人無功。
誰呢?關雲長。
他和關平、周倉因為放走了曹操,心裡很覺負疚,因此都站在帳外。
現在聽得一件件、一樁樁大功都報完,雲長這才手捧将令,帶着關平、周倉上大帳。
走近虎案,雙手呈上:&ldquo軍師在上,關某繳令了。
&rdquo 劉備一看,雲長臉上愁雲密布,憂心忡忡,與帳上這種既活躍,又熱烈的氣氛大相徑庭。
深知二弟的性格,心想,隻管放心好了,軍師已與我言明,放曹乃是長遠之計,明知你要放,故而要你去放。
孔明把令收回,問道:&ldquo二君侯,曹操可曾敗至華容道?&rdquo 雲長一生不善說謊,實言道:&ldquo曹操到此華容。
&rdquo &ldquo君侯可曾拿到?&rdquo 周倉想,拿到了曹操還會讓你心安理得地坐在大帳上?早就要你十裡跪接,馬前敬酒三杯了。
你軍師本領雖好,可是說話太刁。
反正我們三人也沒打算求你開恩赦免。
終究是一死,就馬上開斬吧。
雲長說:&ldquo被關某放走了。
&rdquo 張飛想,二哥真傻,要是換了我,就絕對不說是放走的。
上次安嶺道被夏侯惇逃走,我繳令時就說沒有本領,被他跑掉的。
這樣,罪名就要輕得多。
雲長明白,這句話說過,孔明就要不客氣了。
因而手搭劍柄,側耳靜聽,隻要孔明說軍令狀在此,他馬上就拔劍自刎。
孔明見雲長這種情景,暗暗好笑:紅面孔心虛了,惟恐我要提及軍令狀。
其實,軍令狀早已被我焚化了。
幸災樂禍,那還象個統帥嗎?立即笑道:&ldquo賀喜将軍!恭喜君侯!&rdquo 雲長想,果真不出所料,要來挖苦、譏笑我了。
在這種時候,哪來什麼喜!分明是當着大家的面奚落我。
孔明見雲長仍然站立不動,知道他還不懂自己的意思,明說道:&ldquo君侯從今以後五常俱全。
&rdquo 五常便是仁、義、禮、智、信。
劉備想,軍師對他如此贊賞,倒是出人意料。
自古到今,五常俱備的人是極少的,即使一個人能做到其中一個字,那也不是容易之事。
先生贊他五常俱全,那真是格外擡舉了。
不知五常俱全怎個說法。
隻聽孔明說道:&ldquo爾君侯的龍刀上生平隻斬大将,而不殺一兵一卒,乃是君侯之仁也!&rdquo 大帳上所有的人聽了都點頭稱是:這是關将軍的德性,從來隻殺有名之将,從不枉殺小兵,就是無名大将或求饒的大将他都不殺的。
而且對我們十分和善,向來不擺君侯架子。
&ldquo爾君侯保皇嫂,千裡尋兄,不忘桃園弟兄之情,乃是君侯之義也!&rdquo 這更是路人皆知,有口皆碑的美聞。
俗語雲&ldquo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rdquo關将軍在許都六十三天,養尊處優,任憑曹操怎樣引誘,他始終不忘逃難中的劉備。
一旦得知消息,他就保着皇嫂,千裡迢迅,趕奔古城。
一路上曆盡艱辛,這是衆所周知的。
&ldquo秉燭達旦,一宅分兩院,乃是君侯之禮也!&rdquo 雖處龍潭虎穴,叔嫂人倫不亂,這是何等難做到的事啊!曹操别有用心,将他們住在一起。
關将軍手捧《春秋》,通宵達旦。
他與劉備既是弟兄又是君臣,每日晨昏,必要向二位嫂嫂問候請安,禮貌皆到,不敢越雷池一步。
每逢大事,先要告禀嫂嫂。
常常還要安慰嫂嫂,緻使曹操也不得不稱他是天下第一大丈夫。
&ldquo君侯受曹操之恩,斬顔良,誅文醜以報私情,乃是君侯之智也!&rdquo 知恩不報,非為人也,這是做人最起碼的常識。
受恩雖重,但英雄氣節不改。
殺顔、文二員猛将,報曹操一段私恩,未必人人能做到,這體現出關将軍的足智多謀。
這樣,一無牽挂,曹操也說不了他有什麼壞處。
&ldquo所缺者一個信也。
君侯此番華容釋曹,乃是言而有信也!以此五常俱全。
豈不要恭賀君侯了麼?&rdquo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關将軍守信放曹,以此功德圓滿。
看來這個放曹的意思,還是軍師的意旨。
孔明說罷,傳令手下斟下一杯美酒。
接到手中,走出虎案,親自送到雲長面前,說道:&ldquo亮敬君侯一杯。
&rdquo 不等孔明說完,雲長已經淚濕胸襟。
隻見他雙膝跪地,雙手高高接過酒杯,仰面一飲而盡。
&ldquo謝軍師!&rdquo 從這一聲&ldquo謝軍師&rdquo開始,關雲長真正從心底裡佩服諸葛亮了,感到孔明能夠設身處地為自己着想,既不妨礙大局,又通情達理,确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雲長想,此番大戰,孫劉聯兵,能夠以數萬之軍,戰勝百萬之師,已經不簡單了。
結果周瑜燒了曹軍,要人沒人,要财沒财,空有虛名,而軍師借江東之力,囊括了一切成果,誰能辦得到!我關雲長身經百戰,勝仗也打過無數,降兵最多萬把,比起軍師來實在渺小得很。
雲長扪心自問,頓覺當之有愧。
從此,關雲長的大纛上要添上&ldquo五常公&rdquo三個字。
關平和周倉在旁也是自慚形穢。
手下收過酒杯,孔明雙手将關雲長扶起,方始彼此歸坐。
帳上衆人見軍師如此敬重關将軍,既欽佩孔明,又對關雲長肅然起敬。
孔明一聲吩咐&ldquo退帳&rdquo,大家紛紛走出大帳,回去歇息不提。
文武退盡,孔明獨自在大帳上思量起下一步的部署來。
他想,赤壁之戰己結束,曹操的家當除了死去了一部分的小兵以外,全部落到了我的手裡,劉備的三分基業之勢已成。
但江東周瑜素來胸襟狹隘,見我們得了這許多便宜,他怎會善罷甘休!必定要向我來索取戰利。
從目前兩國的實力來看,我們已有與江東匹敵的力量。
但是,要創鼎足之勢,與江東隻能和,不能打,要是違背了這個宗旨,也會得而複失,三分天下就難得到了。
眼下各方面都已經比過去富足多了,可是還沒有地盤。
要争奪地盤,就不得不同周瑜交鋒。
我們與周瑜之間的矛盾也是無法避免的。
但要遵循一個原則:冤家隻能和周瑜一個人結,與整個江東不能結仇。
今後的事情肯定比現在要複雜得多,不是八年十年所能了結的。
這就需要見機行事,一件一件地辦起來。
想到這裡,孔明傳令大家要抓緊時機,作好準備,把六十萬降兵帶到荊州東門外三十裡,建起一座城,取名叫公安,作為荊州拒敵的大門。
然後傳令把大營移往油江駐紮。
這是因為樊口山地方太小,出兵不便。
而油江進退兩便,對付江東周瑜十分有利。
雖然周瑜以數萬之衆擊敗曹操百萬之軍,戰果輝煌,凱旋班師回三江口,但如此多的糧饷戰利盡被孔明收去,他耿耿于懷,一心要重整旗鼓報此大仇。
魯肅多方勸慰:能将曹操殺退,你大都督更是德高望重,應該早日止息幹戈,回去奏功。
周瑜哪裡肯聽,他想,吳侯将這麼多的将士交托給我
切不可饒恕了他!&rdquo 孔明想,那還用你教我?老實說,這樣的人殺他一百個也沒什麼可惜,在我手下豈能放過他!孔明一聲令下:&ldquo來,把蒯越推出大帳斬了!&rdquo 蒯異度這時才真正急起來,心想,早知如此,我何必要替曹操一死呢?他的兩眼在帳上張望,可是沒有一個理他的,他追悔莫及。
手下将蒯越推到外面,一聲炮響,身首分離。
将其首級号令三軍。
張飛見斬了蒯越,歎了口氣:剛才做了場美夢。
正如軍師所言,我是抓不牢曹操的。
不過,曹操未抓到,戰利品也有些的呀。
因此請功道:&ldquo軍師,老張拿到曹操一領錦袍,一圍玉帶和一柄倚天,可有功否?&rdquo 當然有功,而且還是一樁大功。
這三樣東西比金銀糧米還值錢。
因此孔明記他大功一樁。
糜竺繳令,赤壁江邊拾到黃金白銀一千包,記大功一樁;糜芳拾刀槍,無過失,記功一樁;簡雍備酒一席,記功一樁;公子劉琦在赤壁江口收到降兵二十萬,同樣大功一樁&hellip&hellip至此,有功者人人登功受獎,皆是喜笑顔開。
劉備特别激動,見孔明的用兵果然與衆不同:文武各盡其能,人人可得大功,精神面貌如此之好,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
這一仗把曹操的實力都奪了過來,從此窮劉備的帽子将成為曆史陳迹,象矮子登梯,一步高一步了。
人人有功,唯有一人無功。
誰呢?關雲長。
他和關平、周倉因為放走了曹操,心裡很覺負疚,因此都站在帳外。
現在聽得一件件、一樁樁大功都報完,雲長這才手捧将令,帶着關平、周倉上大帳。
走近虎案,雙手呈上:&ldquo軍師在上,關某繳令了。
&rdquo 劉備一看,雲長臉上愁雲密布,憂心忡忡,與帳上這種既活躍,又熱烈的氣氛大相徑庭。
深知二弟的性格,心想,隻管放心好了,軍師已與我言明,放曹乃是長遠之計,明知你要放,故而要你去放。
孔明把令收回,問道:&ldquo二君侯,曹操可曾敗至華容道?&rdquo 雲長一生不善說謊,實言道:&ldquo曹操到此華容。
&rdquo &ldquo君侯可曾拿到?&rdquo 周倉想,拿到了曹操還會讓你心安理得地坐在大帳上?早就要你十裡跪接,馬前敬酒三杯了。
你軍師本領雖好,可是說話太刁。
反正我們三人也沒打算求你開恩赦免。
終究是一死,就馬上開斬吧。
雲長說:&ldquo被關某放走了。
&rdquo 張飛想,二哥真傻,要是換了我,就絕對不說是放走的。
上次安嶺道被夏侯惇逃走,我繳令時就說沒有本領,被他跑掉的。
這樣,罪名就要輕得多。
雲長明白,這句話說過,孔明就要不客氣了。
因而手搭劍柄,側耳靜聽,隻要孔明說軍令狀在此,他馬上就拔劍自刎。
孔明見雲長這種情景,暗暗好笑:紅面孔心虛了,惟恐我要提及軍令狀。
其實,軍令狀早已被我焚化了。
幸災樂禍,那還象個統帥嗎?立即笑道:&ldquo賀喜将軍!恭喜君侯!&rdquo 雲長想,果真不出所料,要來挖苦、譏笑我了。
在這種時候,哪來什麼喜!分明是當着大家的面奚落我。
孔明見雲長仍然站立不動,知道他還不懂自己的意思,明說道:&ldquo君侯從今以後五常俱全。
&rdquo 五常便是仁、義、禮、智、信。
劉備想,軍師對他如此贊賞,倒是出人意料。
自古到今,五常俱備的人是極少的,即使一個人能做到其中一個字,那也不是容易之事。
先生贊他五常俱全,那真是格外擡舉了。
不知五常俱全怎個說法。
隻聽孔明說道:&ldquo爾君侯的龍刀上生平隻斬大将,而不殺一兵一卒,乃是君侯之仁也!&rdquo 大帳上所有的人聽了都點頭稱是:這是關将軍的德性,從來隻殺有名之将,從不枉殺小兵,就是無名大将或求饒的大将他都不殺的。
而且對我們十分和善,向來不擺君侯架子。
&ldquo爾君侯保皇嫂,千裡尋兄,不忘桃園弟兄之情,乃是君侯之義也!&rdquo 這更是路人皆知,有口皆碑的美聞。
俗語雲&ldquo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rdquo關将軍在許都六十三天,養尊處優,任憑曹操怎樣引誘,他始終不忘逃難中的劉備。
一旦得知消息,他就保着皇嫂,千裡迢迅,趕奔古城。
一路上曆盡艱辛,這是衆所周知的。
&ldquo秉燭達旦,一宅分兩院,乃是君侯之禮也!&rdquo 雖處龍潭虎穴,叔嫂人倫不亂,這是何等難做到的事啊!曹操别有用心,将他們住在一起。
關将軍手捧《春秋》,通宵達旦。
他與劉備既是弟兄又是君臣,每日晨昏,必要向二位嫂嫂問候請安,禮貌皆到,不敢越雷池一步。
每逢大事,先要告禀嫂嫂。
常常還要安慰嫂嫂,緻使曹操也不得不稱他是天下第一大丈夫。
&ldquo君侯受曹操之恩,斬顔良,誅文醜以報私情,乃是君侯之智也!&rdquo 知恩不報,非為人也,這是做人最起碼的常識。
受恩雖重,但英雄氣節不改。
殺顔、文二員猛将,報曹操一段私恩,未必人人能做到,這體現出關将軍的足智多謀。
這樣,一無牽挂,曹操也說不了他有什麼壞處。
&ldquo所缺者一個信也。
君侯此番華容釋曹,乃是言而有信也!以此五常俱全。
豈不要恭賀君侯了麼?&rdquo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關将軍守信放曹,以此功德圓滿。
看來這個放曹的意思,還是軍師的意旨。
孔明說罷,傳令手下斟下一杯美酒。
接到手中,走出虎案,親自送到雲長面前,說道:&ldquo亮敬君侯一杯。
&rdquo 不等孔明說完,雲長已經淚濕胸襟。
隻見他雙膝跪地,雙手高高接過酒杯,仰面一飲而盡。
&ldquo謝軍師!&rdquo 從這一聲&ldquo謝軍師&rdquo開始,關雲長真正從心底裡佩服諸葛亮了,感到孔明能夠設身處地為自己着想,既不妨礙大局,又通情達理,确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雲長想,此番大戰,孫劉聯兵,能夠以數萬之軍,戰勝百萬之師,已經不簡單了。
結果周瑜燒了曹軍,要人沒人,要财沒财,空有虛名,而軍師借江東之力,囊括了一切成果,誰能辦得到!我關雲長身經百戰,勝仗也打過無數,降兵最多萬把,比起軍師來實在渺小得很。
雲長扪心自問,頓覺當之有愧。
從此,關雲長的大纛上要添上&ldquo五常公&rdquo三個字。
關平和周倉在旁也是自慚形穢。
手下收過酒杯,孔明雙手将關雲長扶起,方始彼此歸坐。
帳上衆人見軍師如此敬重關将軍,既欽佩孔明,又對關雲長肅然起敬。
孔明一聲吩咐&ldquo退帳&rdquo,大家紛紛走出大帳,回去歇息不提。
文武退盡,孔明獨自在大帳上思量起下一步的部署來。
他想,赤壁之戰己結束,曹操的家當除了死去了一部分的小兵以外,全部落到了我的手裡,劉備的三分基業之勢已成。
但江東周瑜素來胸襟狹隘,見我們得了這許多便宜,他怎會善罷甘休!必定要向我來索取戰利。
從目前兩國的實力來看,我們已有與江東匹敵的力量。
但是,要創鼎足之勢,與江東隻能和,不能打,要是違背了這個宗旨,也會得而複失,三分天下就難得到了。
眼下各方面都已經比過去富足多了,可是還沒有地盤。
要争奪地盤,就不得不同周瑜交鋒。
我們與周瑜之間的矛盾也是無法避免的。
但要遵循一個原則:冤家隻能和周瑜一個人結,與整個江東不能結仇。
今後的事情肯定比現在要複雜得多,不是八年十年所能了結的。
這就需要見機行事,一件一件地辦起來。
想到這裡,孔明傳令大家要抓緊時機,作好準備,把六十萬降兵帶到荊州東門外三十裡,建起一座城,取名叫公安,作為荊州拒敵的大門。
然後傳令把大營移往油江駐紮。
這是因為樊口山地方太小,出兵不便。
而油江進退兩便,對付江東周瑜十分有利。
雖然周瑜以數萬之衆擊敗曹操百萬之軍,戰果輝煌,凱旋班師回三江口,但如此多的糧饷戰利盡被孔明收去,他耿耿于懷,一心要重整旗鼓報此大仇。
魯肅多方勸慰:能将曹操殺退,你大都督更是德高望重,應該早日止息幹戈,回去奏功。
周瑜哪裡肯聽,他想,吳侯将這麼多的将士交托給我